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7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城市边地【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28 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璐 于 2017-8-14 12:53 编辑

  在城市边地,车辆少了许多,即使横穿公路,也不需要长时间焦灼的等待。共享单车成了最好的交通工具。小区大门外一到傍晚就会停集了很多的共享单车。

  人在路上走,会听到不同的口音,即使说话的人都在使用普通话,但口音的差异却还是能于细微处分辨出来的,有南方的,北方的,东部的,西部的。面目都普通,穿着也朴素,很少看到神色高傲的人。“小朋友,几岁啦?”常听到面目慈祥的老人在向身边的孩子发出相同的问候。

  新建成的小区:北京市朝阳区东坝金隅汇景苑二区。一到晚上,路上就散漫地走着行人。

  在通往金泰商城的路上,会遇到几摊买菜蔬和水果的地摊,价格便宜得惊人。鲜桃十元钱三斤,包谷十元钱八包。妻子告诉我,不久前,她在路边买了三斤桃,正起身掏钱,卖桃的人却一溜风跑了。原来是城管来了。妻后来每天经过这里,都要留意卖桃的人,想把欠他的桃钱还他。但那卖桃人却始终不再出现。

  始终不再出现的卖桃人,使妻的声音里流露出深深的遗憾。

  城管好像是不常来的,也许是城市边缘。我之后经过那段路,路边总有人在卖水果、卖菜,很少有惊魂一幕出现。

  水果中,除了桃子,还有西瓜;菜的种类也不少,包谷外还有各种时鲜的菜蔬。在路的一端,一个面目黧黑的河北汉子在卖鱼,鱼的种类有鲤鱼、草鱼、鲫鱼、武昌鱼、鲈鱼,价格竟然比我的故乡边城大理还便宜,最贵的鲈鱼也就17元一斤,那可是江上往来人“但爱”的东西啊。

  人朴素如路边的小草。小草平和如路上的行人。行人中,几天后竟然有了熟人。我去乘496公交车时,因为向一个带孩子的女子打听了路径,第二次在车站等车的时候一见面时,竟相互点了头。我猜她或者是一个年轻的保姆,或者是位母亲。一次等车,照例的微笑、点头之后,便问她:“你是他的妈妈?”她颔首:“是啊。”“那,是全职了?”再见颔首:“是啊,是啊。”

  随后,在等车的过程中,她告诉我,他的弟弟在老家,弟媳要生了,母亲只好在老家照料弟媳,不能来帮忙带小孩了。“我原来开了个店,现在只好关了。全职在家领他了。”

  在城市,能够把自己最隐私的事情如实向一个陌生人相告,这样的事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动。

  一天,与妻去金泰商城买菜,穿过一条公路。妻指着路边一株柳树下,对我说:“喏,我说的——就是那个人!”

  朝妻指的方向望去,我马上明白她说的那个人是谁了。因为我看到柳树下,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在替人理发。

  我刚到下,妻就曾对我说过,在这地方,有个路边理发摊,理发只收5元钱。

  男子手法很娴熟地在为一个男人理发。旁边还摆放着椅子,坐着等候理发的人。一问,果然是5元。在京都,这样的价格确实让人惊叹!

  过了几天,我也去理发了。价格的诱惑还在其次,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天气是越来越热起来了,头发也长了,周围却找不到一家理发店。

  柳树下,那男子正在理发。旁边椅子上坐了个五十来岁的女人,还有一个器宇轩昂的年轻人,说话的口气谝谝的,像个大干部。我在女人旁边一把椅子上坐下,听她的话里透露出熟悉的西南之音,一问,果然是贵州的,与我的家乡是近邻。她说她和丈夫一起来理发,坐着理发的那位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六十三岁,她的年纪也有五十八岁了,两口子长年在北京打工。“没有儿女?”我问。她笑说:“咋会呢?有两个女儿,都成了家也有了孩子,由婆婆带着着。我们就出来了。”

  器宇轩昂的年轻人,也加入交谈。让我吃惊不小的是,满口京腔的他,竟然是个收破烂的——我问他干什么工作?他说:“捡垃圾的。”我连忙掩饰性地说:“是废品收购吧?”他又自负地一笑:“是咧,也可以这样说。”我又问:“是北京本地人吧?”他回答:“不,东北的。在我们这片儿,本土的人很少。”他的话里透出揶揄,“北京人都漂到国外去了,居住在这片儿的都是——”说罢,他用手一指贵州女人:“像他夫妇俩这样的外省人。”

  他似乎和贵州夫妇很熟的样子,一口一个“嫂子如何,嫂子如何”;随着交谈的深入,更让我吃惊的事还在后头:贵州女人告诉我她和丈夫已来到北京十多年了,还没有想回故乡的意思。跟农民租了房,二十多平方,租金才四五百元。我大为惊诧了,不晓得这样的租金,能租得到的是什么样的房子。

  “在干什么活儿呢?”他们毕竟都是六十岁左右的人了。

  “搬运。”她回答我。“昨天我们去干了一天拆迁,工钱都两千多呢。”她的自我赞叹,溢于言表,却让我暗自心惊。

  我感慨北京天气太热。妇人笑了。“我租的房子才二十多平方,一回去就得开风扇。”

  男子的发理完了,我想应该轮到我了,因为器宇轩昂者的头发看来还很短。

  妇人却对我说:“你还得等我理了才理呢。”

  就这样在柳树下坐了一个多小时,与理发师、妇人、器宇轩昂者聊了不少关于京都的话。我发现,北京确实已成为一个外来者的城市。年轻人忙着朝中心奔来,却被居住环境边缘化,只能早出晚归。小区内有很多离乡背井来带孙子的老人。一个老妇人一见人就诉苦,说他的儿子、儿媳每天六点多就离家,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她一个人领着孙子,真是生不如死,每言及此声音几近哽咽。这就是年轻人追求中心的成本。

  轮到我理发了,马路理发师问我,“你味儿不同,要理得有点‘范’。头型甭像他们那样。鬓角要留低一点,头发也不能剪得太短。就像我这样,行不?”我一看,理发师的脸型和我差不多,连忙点头。理完发,理发师用一把剃胡刀在我面部轻轻一刮,又用剃胡刀在我耳垂、耳涡里轻轻刮了几下,“嗖,嗖,嗖”——冰凉、舒服、熨贴,瞬间让我找回了失落的记忆。

  在这片亦城亦乡的城市,就居住着这样一些边缘化的人物,他们不可能跻身于中心地带的,却像路边野蒿、苕子、马齿苋,朴素、真实,保留了很多生活的原初形态。路边理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我的居处,往东行不远,有个奥林匹克公园。穿公园往北,如果是在清晨,可碰上一个“早市”——这样的早市,在云南一带,被称作“露水街”,是经常被一些诗人把它与“炊烟”“犬吠”一起很煽情地写入文字里的。在京都,它却平实而真切地存在于眼前,展现在一条绿树成荫的街道上。早市上卖菜的女人,都上了年纪,都说菜是自己种的。我去了一个大早,买回苦菊、黄瓜、莲篷等新鲜蔬菜。莲篷插在花瓶里,精致而精神,让客厅多了高雅之气。

  这样的早市,还在京都生动地存在着,让我想起了“礼失求诸野”的古话,在这些被边缘化的人群中,还保持着这么一些遗忘在岁月中的图景,让我涌起无端的感动。城市化,不应该是乡野的对立化,这是我在早市行走时一种隐约的感觉。

  但我的这种想法似乎并不合时宜。“露水街”这个诗意的名字,似乎也成了一句谶言。几天以后我再去赶早市,它果真露水一样消失了。整条街道空空荡荡,只剩一地树荫。

  一个街边的女人对我说:“城管不准在这儿摆摊了!”

  几天前的感动,短暂如露水。呆立城市街头,久久。




2#
发表于 2017-7-28 13:03 | 只看该作者
抢个沙发坐!
3#
发表于 2017-7-28 14:58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生活,本来就比其它地方要便宜的。我有年从那里买水蜜桃和车厘子回来:又新鲜又甜,比昆明的好价格还低。后来问过当地人原因的。

张老师此文,把个京城的人情人意,以质朴温和的笔调,写得温情满满,有对异乡人在京城长年居住的理解,也有对年轻人打拼老年人帮带孩子的同情,也间接地写出了他们的孤独。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17-7-28 16:30 | 只看该作者
   观察细腻,描述真切,将北京这座国家化大都市中被边缘化的草根人物的卑微生活描述的自然而生动,早市里的沿街摆摊者、娴熟而价格低廉的理发者,随意搭讪的妇女等等,一一在笔下呈现,且有感悟与思考……
5#
发表于 2017-7-28 19:3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的好文笔。祝福。
6#
发表于 2017-7-28 20:00 | 只看该作者
看似平常的描述,写的都是普通劳动者,其实在歌颂那些卑微却不卑鄙,靠自己辛勤劳动生活的普通人
7#
发表于 2017-7-28 20:21 | 只看该作者
这文字好,随写的是京城,就感觉就像身边事一样家常。早市蔬菜一物美价廉深受大众喜欢,却因为影响市容被一度取消。老百姓怨言太大,却无奈没有权力。
8#
 楼主| 发表于 2017-8-2 16: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和各位文友的点评。
9#
发表于 2017-8-2 16:41 | 只看该作者
流动小贩、马路理发师、五湖四海漂流到京都的人,构成城市边缘的一道独特人文风景。文章的味儿就在这些人物有活动中渗透出来。
张老师不置一评,内涵尽出。
10#
发表于 2017-8-2 16:46 | 只看该作者
乃光兄好。好久不见。作品对城市描写的切入很独特,书写深入。看来是一个系列。最近论坛写城市的文字似乎多起来了。容我慢慢学习欣赏。
11#
发表于 2017-8-2 18:34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类人,就在城市底层呼吸,他们徘徊在城市边缘,辛苦一辈子都无法融入,如草芥,如微尘,冥冥之中自有的宿命,各自安好,就是他们最好的生活!
文字简洁,道尽人生百味,洗尽铅华见力量,真好!
问候:)

点评

好厉害的鉴赏力!  发表于 2017-8-3 00: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 16:23 , Processed in 0.05088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