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秋甜橙 于 2017-7-29 17:30 编辑
有一种酒,俗称“牛屎酒”。
它的制作过程是将蒸熟的糯米掺和酵母放置半月,再倒入清冽井水酿造成酒,然后装进窄口坛里密封藏于牛粪之中。所藏时间越长,酒的味道便越芬芳、绵甜。
我们岭脚村,前距县城不远,背靠高山大岭。解放前,因为一条无人不知的挑盐大道经过,常有外地客人再次歇脚,还是比较热闹的。当时,那些火铺里几乎都能喝到牛屎酒。但是,随着土匪下山抢劫日益猖獗,做牛屎酒的人家便越来越少了。
一次,几个土匪趁月黑风高闯进村里,四处寻找牛屎酒,结果却未能如愿以偿。临走,他们便把李贵生的儿子带走,扬言次日太阳落山之前,若不把两坛牛屎酒送往半月岩,就撕票。
李贵生家境尚可,却没有牛屎酒。他在村里放出话来,愿意出高价买牛屎酒。然而,半天过去,也没有谁卖与他。
他急了,又到村外去买,还是无功而返。也难怪,兵荒马乱的,庄户人家吃都没得吃,哪有粮食做酒呢?
眼见离规定时间越来越近,李贵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伯婆对此一点都不同情,反而幸灾乐祸。
之所以如此,缘于几个月前,伯婆的儿子受了李贵生的儿子欺负,被打得头破血流。李贵生反咬一口,说是伯婆的儿子先动手,一个子儿也不肯赔。伯婆咽不下这口气,却又奈何不得。
现在,李贵生的儿子被土匪带走,她能不拍手称快吗?
当李贵生的哭声响起的时候,沉默寡言的伯公再也忍不住了。他跟伯婆商量:“还是把我们去年里埋在牛粪里的牛屎酒挖出来,让李贵生拿去救他儿子的命吧。”
话音刚落,他就遭到了伯婆的臭骂:“你敢!看我不一尿勺敲死你。你记性喂狗了不是,这么快就忘记了他怎么对待儿子那事的?”
“唉,都是邻里乡亲的,不能见死不救啊。既然以后还得一个地方待着,就别老把过节放在心里,还是相互帮衬为好。”伯公一声长叹。
伯婆一指头戳到伯公额头上,话也随着唾沫星子飞出来:“我就是把酒喂猪,也不把酒拿给李贵生。”
别看伯公平时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可是一旦发火就好似一头猛牛。他一把揪住伯婆的衣服,将她拖进睡房,摔在地上。然后将门一关并锁住,任伯婆在里面呼天唤地,也不理不睬。
接下来,他去屋后菜园,把牛粪堆里的两坛牛屎酒挖出,逐一抱往李贵生家。李贵生,还有他老婆,感激涕零,双双跪下给伯公行了三个大礼。他们又拿出高于市场十倍的价格付给伯公两坛酒钱,伯公也没多要,还是按市场价收钱。
两坛牛屎酒救了一条小命,却也让伯公和伯婆翻了脸。倘若那时兴离婚,两人恐怕就分手了。
两人这一闹,不是十天半月。爱记仇的伯婆,对此耿耿于怀,直到花甲之年。
李贵生那儿子可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长大后,他考上国内名牌大学,又分配到大城市工作,成为我们岭脚村人人羡慕的对象。
相比之下,伯婆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堂叔,却没多大出息,连初中都没读完就回村里修理地球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伯婆在花甲之年患了重病,连县城医院都不能确诊。加之医药费又不够,便在家里等死。
李贵生的儿子,从他父亲的书信中闻悉此事,特意赶回来,把伯婆送到他工作的大城市一家著名医院里治疗。结果,伯婆得以康复,好似枯木逢春,又焕发出了生机。
自然,李贵生的儿子没有少垫付医药费。可是,伯公向他表示五年之内一定还清钱的时候,他却大摇其头:“算了、算了,要不是当年你家那两坛牛屎酒,我哪有今天啊。”
回到岭脚村,伯婆对伯公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再也不冷若冰霜,而是亲热无比。她知道,若不是当年伯公两坛牛屎酒救了李贵生儿子一命,李贵生的儿子现在也不会特意回来接她去大城市治病,并资助医药费。他是感恩,才如此厚待她啊。
所以,对伯公那句“我那两坛牛屎酒救的不是一条命而是两条命”之论,她毫无异议,深表赞同。
而今,我们岭脚村几乎看不到牛,也就无人再做牛屎酒了。牛屎酒再难以喝到,不知这个与牛屎酒有关的事儿,会不会消失在岁月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