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67|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村庄在上之——宗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6 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  
  如果说到宗族,那么我是乡下的那支。遥远的祖先从某处风尘仆仆赶来,来到荒凉的老河滩上,将汗水洒下,将血泪播种,而后就长成了面前这座小小的村庄。
  
  我已经习惯了在村子里走来走去,就像一棵大树上的枝桠,哪一支最是亲近,哪一支连着血脉,哪一支又能相互扯痛神经,在彼此相望的瞬间,泪满眼眶。村庄,一个小小的村庄,弯曲的巷陌,破败的土墙,哪一处不镌刻着住在村子里的人们哭过笑过的气息,没有人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就没有人妄图在冰冷的石牌上刻下不朽的铭文。或许每个人都知道,在这个茫茫的人世间,自己不过是微小的个体,比如尘埃,比如一片旧时的叶子,比如时光里一缕匆匆掠过的风尘。
  
  打从记事起,我抚摸着村庄的容颜,蹒跚走过每一个空隙,没有人注意过我,也没有人想我的内心正在怎样成长。——其时,成长本无所谓寻觅或欲望,一个自然的人,一个纯粹的人,骨骼在慢慢延伸,细胞在静静分裂,和一棵草,和一株庄稼没什么两样。草或庄稼也是同宗同祖的吧,要不你看它们生长的姿态或容颜多么想像,狭长,椭圆或鸭掌形的叶片,脆弱,坚韧或刚强的茎干,并不相互奚落,彼此祝福着,温暖着,执著地上路,点缀着村里村外绵绵的岁月。
  
  说到来处,每个人都抬起迷茫的面孔,想像着远隔千里的大槐树下,曾经该是多少葱茏。我们的祖先根植下希望,播种着真诚,同样,应该也深深爱恋着自己或许并不丰饶美丽的家园。也不必追问什么原因,其实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冥冥注定。某日的清晨,当祖先们最后一次抚摸着大槐树历经苍桑的躯干,想想脚下的路,再难或再远,都要抬起深重的脚步。
  
  我审视过自己的骨骼,一点也不清奇,面孔一点也不有异于常人,或许关于开裂的小脚趾甲,也不过是一个为了寻找宗族的美丽传说。我也没仔细注意过别人的小脚趾甲,是不是和我一样开裂,在冥冥中维系着同一个宗族的血缘。但是我知道,凡是住在村子里的人,每每想起大槐树三个字时,肯定会凝视着同一个方向——洪桐县,老鸹窝,那个苍老而让人又无限向往的地方。
  
  我们这一支血脉极旺,爷爷或曾祖虽然也是一闻不名的乡下人,但遗传了旺盛的成长基因。大伯父曾经讨荒到湖南,后来一路折返中将儿女留在了他乡。至今,去祖坟我还在想,一个未曾见过面的亲人,是不是也开裂着小脚趾甲,是不是在那个苦难的年月,一步三回头,遥望着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村庄。他的骨骼呢,是不是也在流浪的途中被风吹散,从此只能在夜色中哀啕,化作一缕长风,一次又一次在泪水中扑向村庄温软的怀抱。一样,大伯的大儿子,二儿子如今已在新疆落户了很多年,怎么去的大漠戈壁,怎么又将自己像胡杨一样扎根在那里,都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他们,和他们的子孙,一定还会偶尔遥望故乡的天空,尽管眼神中布满迷茫,也会企图寻找到一缕来自故土的风尘。
  
  我们,生活在村庄里的很多人,都是同宗同族的乡下人,这没什么可以自卑或逃避。清晨,我们推开清新的门扉,尽情呼吸着庄稼的馨香和泥土的芳醇;正午阳光下,我们行色匆匆,在村庄,在田野,播种着千年的梦幻;夜暮里,我们和村庄和村庄里的所有事物垂下眼帘,静听天籁,而后走进一个或许正在丰腴或飞翔的梦里。
  
  我喜欢独自坐在宗祠前,喜欢想那个“铁牛上树棒槌响”的故事。这是有关宗族的又一个传说,或许是因为母系氏族曾经一度统管着古老的辽阔静土吧,传说中就安排下了那个美丽的女子,姐弟二人走在荒凉的黄河滩上,走累了,走渴了,甚至再也抬不动灌了铅一样的脚步。弟弟怯怯地问:“哪里才是我们的家呀,可以休憩,可以耕种,可以坐在摇曳的灯光下走进一个不再漂泊的梦境?”是禅机,是女子一梦醒来后忽然想一个天神模样的人走进梦里——“铁牛上树棒槌响,那就是你们的安身之地”。于是,真的在第二天,姐弟二人走到村前这条蜿蜒的小河旁,一个浣衣的妇人在嗔怪自己的孩子:“铁牛,又在爬树!小心点,别摔着”,然后嗵嗵的棒槌声响彻宁静的大地。
  
  在古老的黄河滩上,我们就这样不知疲倦地生长着,生活着,好像有了泥土和永不断流的水脉,骨子里就从来拒绝着绝望与忧伤。曾经,睡在星光下,看守麦场,将胸膛贴近沉睡的大地,妄图感知平原辽远深邃的心跳,或许那晚的我终于像孩提时静静沉睡在母亲温暖的臂弯里,黄河水汩汩的流水声鼓一样和着我的脉搏;或许那天的我终于变成了田野上的一粒泥土,混入浩瀚的大地,终于找到了祖先们仍在栖居的田园,一起劳作,共同耕耘,只为筑起一个住在天上的村庄。
  
  村庄啊,我一次又一次走过你熟悉的脉络,尽管有疑惑,有诘问,也有坦然,但你从来都一言不发,像静守在时光深处的智者,只把眼神投向浩淼的天空。花自会开,春天一定准时到来,泥土照样茁壮一茬又一茬颗粒饱满的粮食。不放弃,祖先们并不曾放弃的信念,为什么我要拒绝?以后的很多日子,我会像祖先们一样,把一粒种子细心地播种,风雨,阳光还会日日辛勤地普照这方家园。如果有,天空和大地就是我的祖先,万物都是我的姊妹兄弟,只要我们不放弃信念,心存良善,就不会传来不和谐的回声。也许啊,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当心远离了土地,像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每一次焦躁的寻觅,只能带来更多失落与懊悔。
  
  如果梦是绿色的,那么我会保持一株植物的单纯。在春天上路,并永远铭记一个古典的教诲:四海一家亲,并深深感恩,骨子里流淌着炎黄的血脉。


2#
发表于 2009-10-16 22: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宗族,这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心灵势力的诞生与追溯。好文章!

3#
发表于 2009-10-17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music]http://61.136.152.57/lirong/jiayuan05.mp3[/music]
仔细听,在这曲里,有两个不变的音符,贯穿曲韵的首尾。就像,宗族,血脉,还有亘古的亲情。

4#
发表于 2009-10-17 1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 这一定是系列文字吧。俺喜欢读。

5#
发表于 2009-10-17 1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世上再没有比贴近心灵的字迹更具备艺术气息了,一个人,把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赋予给村庄一种境界,一种探索的标准,那么这文字就是超越于任何物的原本之上的,它有了声音,有了灵魂,有了比灵魂还要生动的思考。我想,这也是宋老师一直把探索的主题安放在村庄之上、别具一格的新概念,每一篇都跃动着鲜活的生命与火热的激情。问好宋老师,周末愉快。:)

6#
发表于 2009-10-17 1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喜欢老师文中浓郁的乡土气息!文字充满灵性,很洒脱!你的村庄系列太精彩!严重学习!

7#
发表于 2009-10-17 1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我喜欢用这种沉静而陌生的语言来透析村庄的田野瓦楞之上诞生的精神膜拜,由血脉缔结的宗族的归一,乃是不朽灵魂的集体亮相。
问好宋老师。

8#
发表于 2009-10-17 1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成长本无所谓寻觅或欲望,一个自然的人,一个纯粹的人,骨骼在慢慢延伸,细胞在静静分裂,和一棵草,和一株庄稼没什么两样。草或庄稼也是同宗同祖的吧,要不你看它们生长的姿态或容颜多么想像,狭长。
说得好。

9#
发表于 2009-10-17 16: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如果梦是绿色的,那么我会保持一株植物的单纯。在春天上路,并永远铭记一个古典的教诲:四海一家亲,并深深感恩,骨子里流淌着炎黄的血脉。
宋老师的文章深沉,自然,体现着浓浓的宗族意识血脉相连!
很喜欢,很欣赏!
学习!
问好!

10#
发表于 2009-10-17 2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如果梦是绿色的,那么我会保持一株植物的单纯。在春天上路,并永远铭记一个古典的教诲:四海一家亲,并深深感恩,骨子里流淌着炎黄的血脉。
——读着美文,聆听乐曲,仿佛迎面吹来温馨纯洁质朴香醇的风……

11#
发表于 2009-10-18 06: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7 编辑 <br /><br /> 如果梦是绿色的,那么我会保持一株植物的单纯。在春天上路,并永远铭记一个古典的教诲:四海一家亲,并深深感恩,骨子里流淌着炎黄的血脉。
回忆、穿插,述说家族流转;亦今、亦昔,书写村庄血脉,拓展题意,情怀萦绕。精华支持!

12#
发表于 2009-10-18 08:01 | 只看该作者
文笔优美,倾诉真挚,感念的气息浓郁,特别是文章具有很强的镜面感,对历史、现时和人性的关照质感清晰,确实是一篇厚实的文章,支持精华!
13#
发表于 2009-10-18 09:24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宋老师的厚重之作。问候,秋安。
14#
发表于 2009-10-18 12:0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长征的文字,就是喜欢。
15#
发表于 2009-10-18 18:32 | 只看该作者
刚回来。吃饭后来欣赏。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6 21:40 , Processed in 0.1631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