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81|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岳飞之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14 0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岳飞之死
  
  近日,有了一些闲暇时间,便翻翻那些古书,读一读那些历史掌故。看到南宋一些是是非非,就对岳飞之死,有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仅因为他是的著名的抗金将领,还因为他的一阕《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慷慨激昂的诗句,今天读来,仍然让人怒发冲冠,慷慨生哀。
  
  中国历史上能够沙场执戈杀敌,功勋卓著,一边纸上填词作赋,慷慨激昂者,不在少数。曹操,辛弃疾,文天祥……
  
  逝者已矣,或魂归大地,或名垂千古,终究会有一死。惟有岳飞之死,让人扼腕叹息,痛心不已。
  
  岳飞,可以不那么含冤而死么?
  
  岳飞之死,南宋朝廷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坚定的抗金统帅。也成就了一个“莫须有”的典故。岳飞之死,也让那个秦桧从此不再寂寞。一个名垂千古,一个遗臭万年。在那美丽的西子湖畔,一个站立,一个跪着,都成了永恒。一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也流传百世,成了两个人的盖棺定论。
  
  爱憎分明,是自古以来普通人最基本的感情基因。所以,历史上那些含冤而死的忠臣良将面前,永远都跪着一个奸佞小人。屈原面前跪着一个靳尚,袁崇焕面前跪着一个魏忠贤,那岳飞面前,跪着的只能是秦桧了。人们在喜欢一个英雄,缅怀一个英雄的时候,还常常不会忘记去憎恨一个反面人物,在推崇一种精神的时候,总会去告诫人们什么是正义与良知。
  
  所以,秦桧,因为岳飞,便永世不得翻身了。
  
  翻阅手头有限资料,觉得在岳飞之死这件事情上,秦桧的确是难脱干系的。但岳飞之死,仅仅是因为秦桧的一句“莫须有”么?
  
  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在金兵大军压境之下,有主战、主和两派。这个不用考证,肯定会有的。古今中外,在面临战争选择的时候,是战还是和,权力集团,因为各自不同的目的,分成两大集团,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不过,在民族生死之际,国家存亡之秋,哪一派占了上风,那就看统治者的骨气与良知了。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出现。那些前赴后继,救亡图存的人,往往不得善终。不是喋血沙场,马革裹尸,就是遭人陷害,饮恨而死。而那些苟且偷生,里通外国者,却是八面玲珑,屹立不倒。这应该是一个悖论,但历史往往如此。姑且不说百年前那历朝历代的陈年往事,单说那抗战时期的民国,多少抗战的将领捐躯沙场,或者遭人暗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绝命诗句犹在耳边,让人唏嘘。而那个签订了现代最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的何应钦,却一直在主张投降,一边不断高升,直至国民政府的国防部长。比那南宋的秦桧,不知又幸运了多少。究其原因,不是何应钦有多么强悍,多么足智多谋,也不是何应钦手中有多少强兵悍将,根子还在蒋介石身上。蒋介石的骨子里就是主降的,又如何去杀一个亲日的何应钦呢?
  
  历史就是这样多情,将许多类似的情景,一遍遍上映;历史也是如此无情,一遍一遍让后人们目睹前人的愚蠢与卑鄙。
  
  这样说来,何应钦就是南宋的秦桧。想不想杀,与能不能杀完全是两码事。杀不杀岳飞,秦桧说了不算。区区一个秦桧,如何能杀得了手握重兵的岳飞呢?秦桧只不过是宋高宗手中的一把杀人刀,一个替罪羊而已。
  
  而这岳飞之死,恰恰就死在“手握重兵”上面。“撼山易,憾岳家军难。”这不仅仅是敌人的哀叹,也成了南宋朝廷一块难了的心病。而医治这心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掉这“病灶”。相信那时高宗左右的亲信们,肯定是绞尽脑汁,千思万想都想不出其他更有效的办法。于是,岳飞之死,早已经有了端倪。
  
  按理说那时金人的气焰日盛,千疮百孔的南宋朝廷朝夕不保,而驻扎在抗金最前线的岳家军,就是阻挡金人南下的一道屏障。岳家军在,南宋朝廷就在。岳飞,及其所率领的岳家军,就是南宋朝廷的擎天一柱,就是巍巍长城。杀了岳飞,不是自毁长城吗?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既无情,又不合常理。
  
  我们喜欢岳飞,往往从他的《满江红》始。《满江红》既是岳飞讨贼的檄文,也是岳飞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誓言。“收复失地,还我河山。”是岳飞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却未必是南宋朝廷,未必是那个偏安一隅的皇帝的目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心想着“雪”靖康耻的是岳飞,未必是皇帝高宗。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君臣之间出现了根本性的分歧。
  
  南宋朝廷的历史,就是一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历史。始终在风雨飘摇中过着,有些习惯了。即便是朝不保夕,但朝廷终究是朝廷,皇帝到底是皇帝,一把龙椅,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的。于是,乐不思蜀的故事,便继续讲下去。金人是个威胁,但想率兵杀到江南,推翻一个经营了许多年的朝廷,碎了高宗的皇帝梦,也并非易事。可岳飞却是实实在在的,随时都可以挥师南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之先贤的经典语录,是可以做出多种诠释的。在《满江红》里岳飞喊出了“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朝天阙。”朝谁家的天阙呢?以岳飞的实力,倘若一但踏破贺兰山缺,迎回了靖康二帝,即便是其中之一,此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又将如何处之?皇帝的心思肱骨之臣岂能不懂?一朝天子一朝臣,肱骨之臣在利益面前,必将和主子站在一起。于是,秦桧积极参与,并成了一个忠实的执行者。秦桧在岳飞之死这件事情的所作所为,就不奇怪了。
  
  历史有时候就是一座迷宫,行走的人会莫名其妙地回到原点,并瞠目结舌。“攘外必先安内”,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上,不断跳将出来。面对外寇,不是举国之力,殊死拼杀,而是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同胞,大开杀戒。那些心怀鬼胎的人,所惧怕的,恰恰是自己人。
  
  历代皇帝喜欢称那些大臣为“肱骨”。何谓“肱骨”呢?受一个大脑支配,想为皇帝所想,忧为皇帝分忧,才可称之为“肱骨之臣”。在对待“靖康之难”这件事情上,皇帝的肱骨之臣显然是秦桧而非岳飞了。君臣之间有隙,就给那些宵小之辈以可趁之机。于是,陷害、谗言、猜忌就接踵而来。岳飞之死,似乎不可避免了。
  
  史料记载,在朝廷一再催促之下,岳飞已经罢兵归朝,已经交出了兵权,最终成了一个赋闲在野的人,为何必须得死呢?
  
  一是谗言,一是猜忌。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多冤死,谗言就是那把杀人的刀。倘若岳飞之死是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触了皇帝的龙颜,惹下了杀身之祸。那么,为何连其子岳云一块诛杀呢?他们所恐惧的是那支让敌人闻风丧胆,也让自己寝食难安的“岳家军”。杀父子二人,是斩草除根。因为岳飞在,尽管已经是一个闲云野鹤,但对某些人来说,始终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一定要杀之而后快。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岳飞无罪,是他位高权重,功高震主了。李康在他的《运命论》早就有了定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很多骁勇善战,吟诗作赋之人,却始终没能参透李康的禅机。古往今来,那些枉死的冤魂,往往都是出类拔萃之辈。碌碌无为之人,倒是可以善终。岂不痛哉!
  
  我想起了三国时期的两个人物。一个是杨修,一个是马谡。中学课本上有一篇节选叫做《杨修之死》。那杨修无权无势,只不过是曹操身边的一个幕僚,怎会惹上杀身之祸呢?其实也是“猜忌”使然。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杨修绝顶聪明,猜透了谜底却参不透自己的命运,“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一而再,再而三犯曹操之忌,自己却浑然不知,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
  
  马谡原本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参军,却非要去领兵,还立下一个“军令状”,将自己项上人头,白白断送。其实,依照蜀国之形势,即便街亭不失,蜀国之灭亡,也在朝夕之间。绝非街亭一役就断送了蜀国之大好前程。但马谡如果不逞能好事,安安分分呆在诸葛亮身边,进则跟,退则随。那街亭失了,罪名无论如何都安不到他的头上。可惜,他不知进退,又不肯安安静静呆着。“挥泪斩马谡”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说到底,岳飞之死,杨修之死,马谡之死,都是死在了不知进退,不能审时度势,给自已一个合适的定位。犯了人家之大忌。岳飞拥兵过甚,让人不安;杨修恃才放旷,让人不爽;马谡邀宠傲物,让人不屑。其身死,皆咎由自取也。
  
  汉代的韩信与萧何,同为开国元勋,但他们的命运却各异。究其原因就在于韩信不懂得急流勇退,处处以功臣自居,怎能不被诬陷、被猜忌,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呢?而萧何却正确地评估了当时的情势,功成身退,最终得以善终。同样功高震主,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
  
  这样说来,杨修之死,怨不得曹操;马谡之死,也不能说是成了诸葛亮的替罪羊;岳飞之死,也怨不得那秦桧了。猜忌既深,即便不是秦桧,也会有马桧、牛桧站出来,取他的人头。
  
  读史至此,心中不由有了一层寒意。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8-14 08:53 | 只看该作者
想来以当时的战力,岳家军能保证金军不再长驱直入已属万幸,要想灭掉金国,也不太现实。
历史的真相永远是朦胧的,就像岳飞之死,说法不一,但若说赵构因为害怕迎回二圣,这也有点虚构了。
3#
发表于 2017-8-14 10:35 | 只看该作者
感同何老师的观点。补充一点,那些死得令人扼腕的历史人物,细究起来,除了皇帝猜忌、同僚倾轧之外,还有内因,也就是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用时髦的话说,缺少情商。
岳飞之死,的确有手握重兵,犯了赵家大忌的外因,另外还有两点,一是对皇帝的旨意有过多次违拗的情况。手握重兵,战无不胜又抗命不遵,当年赵家的江山就是这么得来的。二是插嘴皇帝立储事,认为这是国事,这是要联手太子,还是要当曹操?这么没有城府的性格也与他不是官僚出身有关。
相比之下,韩世忠要现实一些,看看胳膊拧不过大腿,就拿着赏赐去养老了。不过,骗不了自己的内心,后来也是忧愤而死。
4#
发表于 2017-8-14 10:37 | 只看该作者
看一半了,随后再来。
5#
发表于 2017-8-14 10:38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17-8-14 08:53
想来以当时的战力,岳家军能保证金军不再长驱直入已属万幸,要想灭掉金国,也不太现实。
历史的真相永远是 ...

灭掉金国,迎还二圣,这都是受岳珂的大肆渲染影响,实际上很多史书都不支持的。
6#
发表于 2017-8-14 10:45 | 只看该作者
又见说岳。这么老的话题能说出新意不容易。我的感觉是,人啊,活着很难,在乱世活着更难,在乱世人群中活着尤其难,在乱世人群中挺直腰杆讲究良心活着难上加难。
7#
发表于 2017-8-14 11:23 |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只是秦氏家人因为秦桧再无抬头之日,永远跪在了历史面前。即使后来出了秦钜那样的抗金英雄,举全家之命蹈火也没有改变他们佞臣的命运。
8#
发表于 2017-8-14 12:18 | 只看该作者
宋代皇帝杀大臣还是很少的,岳飞关键是迎接二帝还朝,犯了赵构的大忌。
9#
发表于 2017-8-14 12:18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8-14 11:23
可怜的只是秦氏家人因为秦桧再无抬头之日,永远跪在了历史面前。即使后来出了秦钜那样的抗金英雄,举全家之 ...

秦桧后人确实非常冤枉
10#
发表于 2017-8-14 12:34 | 只看该作者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8-14 12:18
宋代皇帝杀大臣还是很少的,岳飞关键是迎接二帝还朝,犯了赵构的大忌。

同意这个观点。
11#
发表于 2017-8-14 15:35 | 只看该作者
人戛然而死,便可盖棺定论,但如果继续活着,那还知不知道该骂的是谁。比如林彪,如果1970年前死了,会是什么评价?
12#
发表于 2017-8-14 17:18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8-14 15:35
人戛然而死,便可盖棺定论,但如果继续活着,那还知不知道该骂的是谁。比如林彪,如果1970年前死了,会是什 ...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18兄不觉得这话何其迂腐吗?哈哈。谁能为一个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发表评论呢?
13#
发表于 2017-8-14 19:01 | 只看该作者
才不久看军师联盟,杨修之死与太子之争有些关联的,不只因他的聪明,而是他不该鼓噪曹植打压曹丕。
14#
发表于 2017-8-14 19:30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史为鉴,可以明白很多道理!谢谢作者的解读!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06:25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17-8-14 08:53
想来以当时的战力,岳家军能保证金军不再长驱直入已属万幸,要想灭掉金国,也不太现实。
历史的真相永远是 ...

哈哈,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难免有以讹传讹之嫌啊,谢谢来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7 18:21 , Processed in 0.0576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