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432|回复: 1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南华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0 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5 编辑 <br /><br />       南华笔记

          ■
敬一兵
  滇西北的高速公路是一张蜘蛛网。点与点之间直线连接。摈弃了多余的弯道和坡度,把填充在时间,空气,光线,景象和运动中的水分,挤得干干净净。晃眼之间,就改变了我脑海里从昆明到南华,汽车需要行驶近一天时间的旧日记忆。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制造了压缩时间、折叠空间和抽干杂质的效果,把原本古老的侏罗纪恐龙历史,还有已经被喧嚣掩埋到了遥远时光里的陈旧事件,拉近到了我的身旁。汽车的窗户外面,是处在高速公路旁边的禄丰世界恐龙谷。两个遥远得毫不相干的事情,跨越漫长的历史阻隔,相互倾轧在一起,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故意的对比?这个谜一样的问题,我没有时间、心智和勇气去破解。我与旅游、休闲、调查或者学习、工作的目的背道而驰。毫无疑问,历史的体重远远不及禄丰的南华,才是一个生活的感性色彩点,注定了将会以市侩的态度,守在我的眼睛前方,连同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孙子,等着与我相遇。

  南华处在云南红土高原的一个坝子上,平坦的地势,有利于建筑的规范规整和城市的合理布局。当然,这仅仅只是我思考习惯的一个结果。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走出车站,街道上翻晒谷子,路边乱停乱放车辆,行人随意横穿马路和占道经营的情形,与霸占地面为目的的那些低矮的房屋一道,在我的眼眶里映现出了犬牙交错的紊乱线条,就是地里蔓延的瓜藤,草丛里爬行的蚂蚁,也不会留下这么混乱的痕迹。市容虽然有了城市的征兆,乡村习俗烙下的伤疤却比膏药还要顽固地粘在肌肤上。从农业走向工业的道路,不是口号,不是形式,也不会是一条高速公路,而是深入骨髓的疼痛,母体临盆的鲜血,还有像蛇一样在冬眠中慢慢蜕皮的过程。城市的雏形,是乡村物语流淌中的一块礁石,阻挡的作用虽然顽固,但它的内心却是柔弱的。楼房修得再多,也多不过春分、夏至和秋分在田间写下的印迹。街道再热闹,也热不过太阳把包谷晒成金黄色的温度。城市的盛宴再喧嚣,也抵不住一场大雪的覆盖,如果南华的冬季会下雪的话。城市切割乡村,乡村包围城市,演替就是这么痛苦,没有办法。有办法的是一群麻雀,叽叽喳喳驻足在行道树上,从声音的厚度和重量上,可以判断出它们正在评判或者旁观眼前发生的变化,感觉舒服了就呆一会儿,感觉不舒服了就一飞了之。地上和等着接我的官车顶上落下了麻雀的粪便,这应该是麻雀评判或者旁观留下的结论。麻雀不会把城市里的行道树当成它们的天堂。

  最初的走马观花,结束在了为我洗尘的家庭晚宴上。宴会是在南华城边的狮子山上举办的,也是我在南华的下榻处。

  狮子山一点不像狮子,倒是耸立的电视发射架和锅盖天线十分醒目。醒目不意味特别,老农民连看它们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他们的兴趣往日在田地里,今天在饭桌上。除我和一个小孙子外,所有参加饭局的人都是老农民,这点让我喜出望外。老腊肉,生态猪肉,土鸡,土鸭,野草喂大的鱼,云南松下长出来的干巴菌,从白蚂蚁的窝里生出来的鸡棕菌,臭豆腐,油炸蜂蛹,油炸干辣椒和没有打过农药施过化肥的时鲜蔬菜,与包谷酒和叙述农事的古朴南华口音一道,成了饭桌上的主角。眼睛看见的东西,不如吃在肚子里的东西来得实在。这些没有污染的原生态食物,环境如何变化也不可能引诱立场动摇的乡村口音,只有通过吃和听的动作,才能够把它们从城市五花八门的色彩笼罩里剥离出来,像沐浴后的新娘那样,成为丰满,圆润,清新,纯洁和幸福的替代词汇。一顿地道的饭菜,轻易就把我从城市物象的阵痛中解救出来,带到了质朴僻静的乡村深处,看见了南华的血管里面,流淌的还是具有乡村秉性的血液的真实情形,这对于险些就要沦落在先入为主的片面认识泥潭里的我来说,绝对是一个意外。

  先吃完饭的人,就坐到院子里去剥包谷籽,剁菜叶子给鸡鹅吃,或者拿上大烟筒(竹筒做的,里面装有水,吸烟时烟子先经过水的过滤,才被吸入人的肺部,是云南人一种普遍的吸烟习俗)咕噜咕噜吸上一阵子烟。他们用习俗的方式呈现自然与人交融的韵致,我边喝酒边吃菜边注视他们。我注视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与自然融为了一体,难分彼此。这是一种迷恋。我才在心里试着像他们那样迷恋了一下,就觉得历史和自然寻找到了我,把我从沉闷累赘的人际河流里捞出来,拉到了浮浅和急噪的对面,与那些从土壤、空气、光线、水分和嘎嘎乱叫的鹅的身上走来的原生态气味,拥抱在了一起。是说一到南华,我心里就有一种东西往下沉沦,原来是怎么也遮盖不住的原生态味道,从紊乱的线条切割的缝隙间泄露出来,沉甸甸搁在了我的心房上。

  南华的老农民,对自然纯朴的崇尚而在态度上表现出来的持抱不放的形式,促使我在平心静气中感动了一回,不惬意都不行。

  夜深了。我睡不着。躺在床上看电视剧《地上地下》。地上,军统局的得力干将乔天朝从监狱的死亡里走出来,向林静表示感谢,林静很忧郁地说这个人情就让乔天朝欠她一辈子。地下,共产党特工乔天朝,却在用智慧和人性拯救手上有太多共产党鲜血的国民党特工林静。窗户里面,是电视剧的枪声和音乐在缭绕。窗户外面,是月光,风声,虫鸣和犬吠在营营。房子的天花板上,老鼠细碎的脚步声拉出了一条线,又拉出了一条线,来来回回跑着玩。天花板下,我一动不动躺着,任声音的线条将我切割。地上与地下,静谧与喧嚣,黑暗与明亮,城市与旷野正在相互交叠、撕扯、开垦和无序拼贴。南华的房屋,马路,电线杆,树木,麻雀,太阳,月亮,风,石头,老农民,干巴菌,大烟筒,工业革命的印象,四处乱跑的脏兮兮的野狗和先前曾从我脚上爬过去的螳螂,在交叠、撕扯、开垦和无序拼贴中抽缩成了一个个干瘪孤立的词汇。即便就是原生态的味道,这个总是与一个没有开垦过的地方联系在一起的感官印象,时常以荒野里的草芥、睡梦中的一个梦、没有打开的像处女一样纯洁的花蕾,对我散发出强大诱惑力的情色并茂的景象,此刻也难逃被肢解的厄运,成了与落后,封闭,愚昧,蛮荒等的近义词,意外地停泊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些琐碎的片段,像是来自雨前密不透风的天空,能感觉到沉闷的力度,弯曲的韧性,但就是看不见它们的影子。它们的影子挂在树子上,挂在我可笑而又滑稽的认识边缘上。我一直以为,落后这个词汇,是一个急待拯救的灰色词汇,疏不知拯救的背后,却暗藏了侵略或者滋扰的元素,对作为血肉与筋骨紧密相依的自然的原汁原味赖以存在的“落后”这个词汇的景象,是一种疼痛的伤害。这个矛盾无法回避,尽管我可以在睡眠中,躲过它们身上射出来的锋芒。

  敲门声把我唤醒的时候,太阳已经爬得老高老高的。很奇怪的是,相互交叠、撕扯、开垦和无序拼贴的词汇,也从我的梦里醒过来,尾巴一样跟着我。有一阵子,它们之间,以及和我之间的纠缠还特别热烈,姿势几乎都要发出声响了。

  朋友和他的家人邀我到南华的街上去走走。

  街上没有擦肩接踵的拥挤情形出现。年轻人大多在沿海打工,拖儿带女的,也多利用长假到别处旅游去了,视觉和心里的缝隙感觉宽了不少。缝隙是一种通道,很快就被招揽生意的火三轮,大城市里卖不动的老款式手机,月饼,音箱中《自由飞翔》的嘹亮歌声,昨天我就看见了的满地麻雀屎和没有太多地方特色的房屋填充。没有风景点的南华,生活照样在继续。生活的高光点,就是十字街头边上的那个农贸市场。人工种的蔬菜和野生的食用菌,燕麦或者荞面做的大饼子与西式蛋糕,本地的鲫鱼、草鱼、鲤鱼和外地的牛蛙、江团及四根胡子的鲢鱼,油炸的蝗虫蜂蛹同烤制的饲料猪肉,农贸产品的推销广告与用颜料喷在墙壁上出售枪支、白粉、摇头丸的联系电话,还有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声音与紧挨在市场边上一户人家里传来的敲锣打鼓为死人做法事的动静,甚至一个卖鱼的人,一边为顾客刮鱼鳞,一边不断从嘴里吹出法国的马赛曲的口哨,都在相互参合渗透,演绎出了一场热热闹闹的侵略和被侵略的戏剧。侵略的感觉就是南华这个茶杯上留下来的茶渍,很难洗掉。不买菜,朋友却带我来农贸市场,忽然明白了朋友的用意——他想看看我会对此有些什么反应,无论文字的,动作的,感观的或者逻辑的。他想探出个究竟的念头,在我的身上就像是泥牛入海,全无音信。当然,事后我花在这方面的精力,向他证明了世间的事物就是这样,相互混沌,不可能分得一清二楚,一清二楚的事情,是我们的意识而不是自然的本性。他颇为感动,但却也为此耽误了我原本到丽江去的时间,这是后话。

  还是继续述说我在南华的观感。

  我从农贸市场里爬上来,便知道了南华再找不到比这更低矮的地方了,再低矮,就是地狱了,是我的视觉竭力想回避的地方了。

  十月的金秋,让南华骚动的生命无法抑制地一次次从它的身体里面跑出来,带我去接触陌生的物象陌生的美。黑金树上结出了籽粒,狮子山上的许多坟墓已经成了历史的记号,秋天的光与色让我的感官倍受威胁。威胁来自高度形成的鸟瞰视觉。每次登上狮子山上的那幢房屋的楼顶,我所看见的一切,都成了关于消失的特写——这样的特写,让我发现那些侵略的痕迹,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鸟瞰之下,一切交织、渗透、撕扯、开垦和无序拼贴,都连同密集的南华城镇,收缩成了在山峦环抱中的一泓水。是水,就有顺了地势从高处流淌到平原的趋势。房屋霸占平原的良田耕地,让耕地不断变成房屋,这不是房屋的错误,而是人的欲望,还有把势用尽的贪婪形成的错误在曼延,在极端化。房屋的出现,就是南华的出现,就是民俗风情的开始,同时也就是一出戏剧的登场。戏剧的登场,就意味着问题的发生和展开,就意味着原生态的韵致最终会流逝,取代我期望它能够驻足的想法。

  不站在高处,是看不见这个问题的端倪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0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5 编辑 <br /><br />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0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5 编辑 <br /><br />
4#
发表于 2009-10-30 0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5 编辑 <br /><br />此篇运用意识流,笔下流淌的是纷繁的世相。只有学力深厚,才可以将学问素养来熔冶、提炼、生发升华自己的经验,将生活与艺术、现实与历史、经验与想象融会贯通,写出这样的艺术佳作来。内中的精彩段落无需引用,相信读者会因之喝彩的。精华支持!

5#
发表于 2009-10-30 06: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5 编辑 <br /><br />上午出去。回来学习。问好!

6#
发表于 2009-10-30 0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5 编辑 <br /><br />文章高屋建瓴,角度选择得非常好

7#
发表于 2009-10-30 07: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5 编辑 <br /><br />这种颜色的字体看起来也觉得吃力,为什么不换一种明朗的底色?问好,路过.

8#
发表于 2009-10-30 0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5 编辑 <br /><br />此篇运用意识流,笔下流淌的是纷繁的世相。只有学力深厚,才可以将学问素养来熔冶、提炼、生发升华自己的经验,将生活与艺术、现实与历史、经验与想象融会贯通,写出这样的艺术佳作来。内中的精彩段落无需引用,相信 ... [/quote]
欣赏敬老的佳作,学习问候!支持精华!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0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5 编辑 <br /><br />此篇运用意识流,笔下流淌的是纷繁的世相。只有学力深厚,才可以将学问素养来熔冶、提炼、生发升华自己的经验,将生活与艺术、现实与历史、经验与想象融会贯通,写出这样的艺术佳作来。内中的精彩段落无需引用,相信 ... [/quote]十分感谢高版第一时间阅读和悉心评点,握手致意!

10#
发表于 2009-10-30 0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5 编辑 <br /><br />敬版主的文章,耐读!

11#
发表于 2009-10-30 09: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10-30 05:32 发表
此篇运用意识流,笔下流淌的是纷繁的世相。只有学力深厚,才可以将学问素养来熔冶、提炼、生发升华自己的经验,将生活与艺术、现实与历史、经验与想象融会贯通,写出这样的艺术佳作来。内中的精彩段落无需引用,相信 ...


真是好文章,学习了。
12#
发表于 2009-10-30 09:4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敬老师的文字,是绝对不会有半分松懈的,那么深,抓住人的心。特殊的表达方式——我才在心里试着像他们那样迷恋了一下,就觉得历史和自然寻找到了我,把我从沉闷累赘的人际河流里捞出来,拉到了浮浅和急噪的对面,与那些从土壤、空气、光线、水分和嘎嘎乱叫的鹅的身上走来的原生态气味,拥抱在了一起。——随处可见。错过这样的文字是非常遗憾的。打印下来,在上下班的路上反复品位。

敬老师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心智也是更高更深的。对事物、对人的关切,是深入人心的。感谢老师,问好!
13#
发表于 2009-10-30 09:45 | 只看该作者
厚实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卷.通篇文字,自然行走,融美食、纯朴的民风、风情有地方为一体,展示出深厚的功力,以及把握文字的娴熟技巧。其中,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展示独具的魅力。 学习好文
14#
发表于 2009-10-30 10:47 | 只看该作者
跟随着敬老苍劲的笔调,和您一起走进了南华,在充满张力的文字里,我们读到了源自一种纯自然的气息与况味,自然洒脱的叙述,收放自如的行文,无不呈现出敬老深厚的文字功底与人最本质的智性、灵性。折服于这样的文字!
问好,秋安!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1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0-30 06:33 发表
上午出去。回来学习。问好!
最近你也很忙了,要注意身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7 01:03 , Processed in 0.14327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