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武俊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往事如烟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野农夫 于 2009-11-1 11:42 发表
语言流畅,情节紧凑。有可读性的小说!欣赏并问好。

谢谢山野农夫!
你的网名,很好!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2: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下为公 于 2009-11-1 20:54 发表


支持精华!

谢谢立功版主!三立之一也不易,我们共勉吧。
18#
发表于 2009-11-1 23:0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以上的跟贴,我想在此说点不同的意见!希望武兄和朋友矫正。不对的地方希望在后边跟贴中一起探讨!

我之所以想说,一是武兄已经提出了希望有人给作品意见。我想就应该客观一些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是对作品的负责,也是有助于与武兄一起探讨和学习!的确是文学创作的必须,

我不希望看到人云亦云的跟贴,我希望看到中肯的评说!仅此而已,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09-11-1 23:15 编辑 ]
19#
发表于 2009-11-1 23:18 | 只看该作者
早没来太虚,现在来到便看到武兄征集意见的这篇小说,我感觉很好,相互取长补短,这对创作很有裨益!既然武兄说要大胆拍砖,我在此就多说几句。

       这篇这小说你如果不看完的话,大概不知道它要表现什么?或者说究竟怎么样才能说明“十年之约”这个主题。所以我认为小说的整体骨架有了,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健康向上的。

       但我要说的小说缺少的是感染力,一种是艺术的感染力,一种是小说本身的感染力。

       艺术的感染力主要表现在小说的语言上。此篇我感觉一些语言过于生硬,虽然武兄想把语言表现的通俗花和乡土话,但还是与现实产生了一些距离。

      开头一句:“涛声对雪莲惊艳时42岁……”语句晦涩,不好理解。如果换成“涛声被雪莲惊艳的美貌所打动”似乎就顺溜多了。“惊艳”一词表现是一种“态”,是形容词,不能当动词用。

       “这些梨树也都会长,高处的长得矮小一些,低处的则高大挺拔了。这样的话,花儿一开,便雪白得高高低低、错错落落。”有些脱离实际。我不知道梨树有没有这么长的。即使有,那么高出的矮小,低处的挺拔,这种相互补缺的生长,后边就不可能再出现高高低低、错错落落了。如果说的艺术点,应该为“如云似雪,一望无际”。

       “雪莲的双眸,虽然不很大,但黑白分明,汪着一层清水。”“一层清水”比喻不当,况且前边有个“汪”字。

       “只好对着她们啪啪乱拍了一阵子。”按照表述的声音,摄像机应为“喀嚓喀嚓”。不然这里的“啪啪乱拍”以为是涛声在拍打女孩子!

  “涛声有点贪婪地盯着雪莲看了一会”这里的“盯着”与“看”是同一个意思,一句话出现两个重复的字,可去掉一个。

       “她的眼睛好像在张望着什么,她的脸上似乎有点凄凉。这种气质,会使人们一下子想到林黛玉。”前边有“凄凉”,后边是“气质”,语句生硬。凄凉表现是一种神情,不能是气质。后边让人想到林黛玉,比喻的有点俗。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还多了一个。”好像前边说到了“这些男人,有写诗的,有写散文的,有写小说的”,现在竟然一下子出现了四个女人?前后描写不搭配。

       “而所谈内容却是相互的讥笑、社会逸闻的传说。”所谈的内容能是相互的讥笑吗?社会逸闻的传说。“逸闻”本身就包含了“传说”。

  “涛声从带酒到分别敬酒”,这里的“带酒”应为“代酒”。

      “于是涛声便凑近去,这一凑近不要紧,雪莲那皓白的手腕的蓝色血管让涛声的心嘭嘭跳动。”看到这里我的心也跟着跳了,因为雪莲的手腕上出现了蓝色血管。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我知道出现蓝色血管一般是静脉曲张的前兆,或者说是静脉注射毒品的现象。而且用“皓白”比喻手腕也生硬。后来才看到不是这么回事。“神差鬼使的,涛声抻出两个手指,在雪莲白嫩的手腕上捏了一捏。”伸出两个手指,这里我还一直认为是涛声在为雪莲“把脉”。还有用“肌肉滑滑的”比喻手腕也不合适。手腕应该是粉嫩嫩的,肌肉应该比喻胳膊和大腿的。况且肌肉不会滑滑,滑滑的应该是皮肤。

  “涛声本没有排泄的意思”。涛声捏完雪莲的手腕后没有“排泄”的意思? 真的需要“排泄”吗?

   “雪莲的手像(葱白)那样白,像(面团)那样软。”比喻过于老套和陈旧。

       后边的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有些句子可能是我吹毛求疵,还望武兄海涵!


       再说一下小说本身的感染力,小说表现的故事应该要有“新、奇、美”,特别是表现现代人的情感生活上,文化人行走在情感的边缘,那种猎艳、追求、含蓄等等。

       这篇小说一上来给人的定位好像故事发生在六、七十年代。雪莲30岁,一个老姑娘虽然无可厚非,但这里缺少背景交代。以至于后边的一些场景和动作描写都含有“矫情”的成分。还有雪莲坐车被涛声摸手的表现,走在一块怕被熟人看见等等,这些表现一般都处在六七十年代。现在别说成年人了,就是年轻人在一起,不管心底有私还有心底无私,都不会表现的这么“忸怩”。还有雪莲到了四十岁与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相好,猛一听似乎令人很遗憾、很不值,其实细想一下,女人到了这个年龄已经是“日落西山”,而且还没有嫁人,与老男人相好似乎也无可厚非,更何况她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比那些从十几岁就出卖青春的少女强多了。尔后的众人对她“另眼相看”似乎有点“少见多怪”了。既然有人能包养一个19岁的小情人,那么处在40岁的女人,又是一个老姑娘,多一点“风花雪月”也是小儿科。

       涛声的表现过于老土,且不说他追求雪莲究竟是因为她美貌呢还是寻找自我生理上快感,单从他不厌其烦的请客吃饭就足可以说明他老土的要命。除了吃饭就是打电话,还有“摸了一次手就做梦”。而且不止一次的做梦。没有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没有追求女人的艺术细胞,还亏了他已经结婚,也亏了他是个文人,玩“心跳”和“激情”活儿一点没有,难怪雪莲“看不上他”。

       以上说的是情节描写不新颖,那么接下来就是主题表现的“欠缺”。

       涛声一个有妇之夫,不知什么原因,却抛弃妻子于不顾(没有背景交代),而是反反复复的去追求一个大龄姑娘,而且还因为人家的一句“十年之约“的玩笑话当了真。五十多岁的人了,真的还这么“天真”吗?他究竟“爱”雪莲什么?文中只是描写了雪莲的“惊艳”,但却对她的追求、爱好以及所内在的美没有写,或者说表现的不明显。涛声也是这样,只是写了他追去雪莲的过程,吃饭、打电话、做梦坐车等等。所以总体给人的感觉斧劈明显,是“编故事”。


最后小说似乎有了升华,涛声领悟到自己思想阴暗的一面,好像清醒了。其实细想一下,按照情节的发展涛声应该始终是清醒的。家中有娇妻,而自己十几年追求雪莲,没有说一句“我离婚娶你”这句话,很明显,他的爱是猎奇猎艳,寻求婚外情。而这个傻老帽偏偏又过于“君子”,而且还定了十年之约。十年之约是什么概念?那应该是高于一切的爱情宣言。可是,十年中他怎么样了?与妻子离婚了还是因为等待雪莲而远走他乡了?没有,十年在此只是一个干瘪的概念,并没有赋予十年一个真正的内涵,也就是说没有让故事深入下去。而仅仅表现的是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说明了涛声又想做君子又想当小人的搞点婚外恋什么的。无奈雪莲也一个硬茬儿,不但始终如一的给他一个白脸,而且坚决到底的不出嫁。


如果说到了五十多岁才让涛声幡然醒悟,超越了自我,达到了一中精神境界,那也真是太假了。其实这一切他仍没有逃脱“没有吃到葡萄”后的报复嫌疑,如果他要像唐朝一样吃到葡萄呢?他也许就会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这一切并非吹毛求疵,而是故事发展的现实性与可信度是不可缺少的。小说大多是虚构的,但虚构还是要与一些实际生活接轨。一些场景描写过于程序化和表面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对话也过于单调,缺少色彩,所以给人的感觉总是深入不下去。这一点,在上一篇《寻找二姐夫》里同样存在(对不起,多说了一句)。

       我知道武兄这两篇都是实验和创新之作,我在此大言不惭的乱说一气,也是希望与武兄共勉。文学创作就是需要创新,但我一直认为,创新是在自己真正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后的创新,否则会出现“剑锋走偏、功亏一篑”。

       我就这么一个人,喜欢罗哩罗嗦!个人之见,管中窥豹。不对的地方希望武兄和朋友们提出批评,在此谢谢先了!


[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09-11-1 23:45 编辑 ]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3: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楠 于 2009-11-1 23:18 发表
早没来太虚,现在来到便看到武兄征集意见的这篇小说,我感觉很好,相互取长补短,这对创作很有裨益!既然武兄说要大胆拍砖,我在此就多说几句。

       这篇这小说你如果不看完的话,大概不知道它要表现什么?或者 ...

谢谢一楠朋友这样详尽的评说,对此我十分感动。在此谢过!但有些问题,我不想说得过多,下面补充一条。我的qq:591715442,止戈。

[ 本帖最后由 武俊岭 于 2009-11-1 23:52 编辑 ]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3:51 | 只看该作者
创新是在自己真正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后的创新
这句话我首先表示不赞同:特色或者风格,是创新——那怕是不足后的特征——一楠不能像评点作文似的论文,萧红小说已是明证。对一楠朋友的贴子,我只公开说这些。

[ 本帖最后由 武俊岭 于 2009-11-1 23:54 编辑 ]
22#
发表于 2009-11-2 1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09-11-1 23:51 发表
创新是在自己真正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后的创新
这句话我首先表示不赞同:特色或者风格,是创新——那怕是不足后的特征——一楠不能像评点作文似的论文,萧红小说已是明证。对一楠朋友的贴子,我只公开说这些。:handsha ...

武兄说的是!这句话我说的过于高了,在真正形成自己特色的路子之后再创新,这个调子太高!其实拥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后的创新就是不错的尝试。

还有一点,以上对小说的分析不是小说评论,仅仅是跟贴指出了一些个人感觉的不足,有些话难免说重了!请多多担待!问好!
23#
发表于 2009-11-2 14:4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那个“涛声”的爱是单相思。还有那个忸怩的雪莲,敢于出买自己,或相好与他人,却不敢面对大庭广众,实不敢说,此女子是单纯受利益趋势。从人物描写来看,这个叫雪莲的女子,与涛声才是虚与委蛇,装腔作势。单从人物心理看,那个雪莲没有答应涛声的追求,一,涛声一定不英俊,二,涛声一定不当权。如果二者有其一,雪莲也会和他好的。

因最近也在学写小说,看到武兄征意见,一吐为快了。
说的对与否,欢迎大家批评。

[ 本帖最后由 若荷 于 2009-11-2 14:51 编辑 ]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6: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楠 于 2009-11-2 13:44 发表

武兄说的是!这句话我说的过于高了,在真正形成自己特色的路子之后再创新,这个调子太高!其实拥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后的创新就是不错的尝试。

还有一点,以上对小说的分析不是小说评论,仅仅是跟贴指出了一些个 ...

噢,没关系的,你能看我的小说,这是我应该谢谢你的。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6: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9-11-2 14:43 发表
我觉得那个“涛声”的爱是单相思。还有那个忸怩的雪莲,敢于出买自己,或相好与他人,却不敢面对大庭广众,实不敢说,此女子是单纯受利益趋势。从人物描写来看,这个叫雪莲的女子,与涛声才是虚与委蛇,装腔作势。单 ...

谢谢!
小说写出来,有人对人物进行评说,是高兴的事。
26#
发表于 2009-11-3 19:17 | 只看该作者
武兄的小说总会叫人浮想联翩,叫人感叹!
也提一点儿不成熟的意见吧:
如若荷所云:涛声一不英俊,二不掌权,所以他要搞婚外情,就只会有这样的结果——他不想追究单纯的肉体(或是追求不到),就只有追求精神上的了。这其实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小人物的可悲。我的感觉是,如果武兄把重点体现在这一点上,会使小说更有现实意义,否则,结尾似乎有些游离于整篇之外,也与涛声的性格特点不尽相合。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1: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09-11-3 19:17 发表
武兄的小说总会叫人浮想联翩,叫人感叹!
也提一点儿不成熟的意见吧:
如若荷所云:涛声一不英俊,二不掌权,所以他要搞婚外情,就只会有这样的结果——他不想追究单纯的肉体(或是追求不到),就只有追求精神上的 ...

谢谢老弟的意见了!
这是我近来在太虚贴得第二篇小说;第三篇,将会大异于此两篇。到时候,老弟可要自动地来提高意见哟。
28#
发表于 2009-11-3 23:43 | 只看该作者
  连着看了两篇武先生的小说,吸引着我一口气看完了。这篇与寻找姐夫的那篇不同,各有特色。
  十年之约,形式上没有约成。但终究还是约成了,因为两个人的心灵终于合在一起了。友谊升华了。这也许是小说的深刻寓意吧!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1: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9-11-3 23:43 发表
  连着看了两篇武先生的小说,吸引着我一口气看完了。这篇与寻找姐夫的那篇不同,各有特色。
  十年之约,形式上没有约成。但终究还是约成了,因为两个人的心灵终于合在一起了。友谊升华了。这也许是小说的深刻 ...



谢谢407版主!问好了,近来写得多吗
30#
发表于 2009-11-5 21:18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小说看的如此细,跟帖那么认真让我觉得这个风气很好,有助于相互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0-7 07:29 , Processed in 0.04862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