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1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八月十五炕干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1 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月十五炕干饼
      儿时的记忆总是温馨和深刻的,尽管当时的生活是那么艰苦。在不易忘记的事物中,无乎外两种,一是玩,二是吃。脑海深处,对后者尤其难以忘却,因为在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没太多好吃的缘故。在所有吃的记忆里,每个节日都有带有标志性的应景食品供人们解馋。所以记忆也就更加深切。例如:二月二摊鸡蛋片,五月端午包粽子,八月十五炕干饼,腊月初八熬腊八粥。不一而足。腊八粥已有小记。该粥初为寺庙和尚所发明。(释迦牟尼在腊八这天逝世, 弟子用八种谷物混合在一起熬粥以此来供奉他). 后来做为香客们的主食,承续下来.并具有施舍饥民之作用。以后流传民间,又被百姓所接受,成为应节之食品。只是地域不同,用料也各异。因为毕竟是就地取材。由于习俗使然,南方以甘甜裹腹,北方却以咸香佐食。而在漫长的时日里,人们对其制作也进行了不断加工和改造。乡民为了口腹之欲,一反寺庙和尚们初创时的原意,不再单纯茹素,在熬粥时添加点肉末,吃起来更加香滑可口。干饼和腊八粥一样,为豫南一隅具有民间风味的特色食品,因为独特,意义也就有所不同。


      记得每到八月十五这天,姥姥和母亲吃过早饭就开始忙碌着备料,她们先把所需的芝麻淘洗干净,摊开晒干,文火微炒。再从花椒树上剪点嫩叶切碎备用。为了出味,适当再备点大茴香面和小茴香籽焙黄后碾成的粉末。然后把面粉倒进瓦盆里,把上述佐料掺到面里,用事先按比例化开的淡盐水和面,使劲狠揉,一直揉到面筋即柔且韧,面皮明光发亮的程度才算告一段落。此后把整个面坨放在瓦盆中再滋润一段时间。何以为佳,全凭经验。等到一定时侯,始把揉好了的面坨切成小块,再猛劲揉搓,等揉得更加均匀柔韧了,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大薄片,和梧桐叶厚薄相似但稍大些。放在锅里文火烘炕,两手要不停地翻动,免得炕糊了。按规矩第一张干饼人不能先吃,炕出来后,姥姥必先恭恭敬敬地将其端到院里晾一会,说是要敬敬“老天爷”。始则不解,后来渐渐明白,早年的人们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都是天地所赐,所以对它们格外敬畏。平时粗茶淡饭也就罢了,但凡逢年过节改善生活时,一定要恭请“老天爷”先尝尝,好在日后保佑这家人常有饭吃。可见先辈们对天地怀有极为朴素的淳厚感情。

      干饼要放凉了吃才脆崩。当随着锅里热气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时,谗虫早已在肚中蠕动多时了。为了美味能达到极至,此时姥姥和母亲的心也出奇地“硬”。她们一边不停地忙活着,还一边不忘监视着我,以防在她们稍有疏忽的当儿,我快手偷食,(我在兄妹之间吃饭最急)这样她们便会觉得这干饼味未尽美,白费了一番劳作的本意。农村饭晚,没有时间观念。每当饭桌摆到当院时,银盘一样的月亮也早已斜贴到天宇上,照耀得篱笆小院明晃晃的。这时,尺把高的干饼也整整齐齐地摞在桌上,不待大人发话,我便老实不客气地抓起一张大嚼。顿时焦香满口,惬意非常。觉得干饼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了。

       随着我们姊妹几个渐渐长大,就象出飞的燕子,一个个从母亲身边飞往天南地北。由于平日都忙,一年当中很少回去。家中只有母亲一人坚守,(父亲在县城工作,姥姥也被舅舅接回他家)。后来我们兄妹又都各自成了家,终日为糊口奔忙,回去更加少了。尽管这样,母亲仍然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坚持炕干饼。她把炕好的干饼用干净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放在面缸里保管,等年下(豫南农村俗指春节)这群小儿女们都又飞回到她跟前时,母亲必会十分认真地把干饼依次分成数量相同的份额,给我们毎家一份,总是不偏不倚。每回在与母亲短暂团聚后,临到分别时。她都要攆到大门外,谆谆叮嘱,“干饼放时间长了,有些疲,回去吃时先经经火,焙焦了才好吃”。无奈听者藐藐,回去略一回锅,别管疲焦,只管入腹大吉罢。

      八十年代中期,母亲搬到城里来住,离我们近了,生活中也多了些照应。由于物质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生活习俗也逐渐发生变化。每到八月十五,商店货架上的月饼品种繁多,蜜饯和各类果脯也琳琅满目。对这些时新的食物,母亲总是不屑一顾。她仍然坚持着几十年养成的习惯——炕干饼。而在我们每每品尝着酥软甜腻的月饼和果饯时,更渴望吃到母亲炕的焦香脆崩的干饼。恰此时,母亲总是不失时机的把我们那份送来。使我们在尽情享受了“现代化” 带来的“口腹之福”外,又心满意足地地咀嚼着传统食品留给我们的无穷回味。

      2006
年八月十五这天,母亲送来干饼刚坐下不久,便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声音嗫嚅地对我们说“我今来给你们说说,我老了,揉不动面块了,明年八月十五我就不再炕干饼了”。 说罢默然。我乍一听猛一楞怔,停止咀嚼,抬头向母亲望去,只见她眼中倏地闪过一丝黯淡。这神色是我以前从未见到过的。也就在这一刻,我仿佛一下子读懂了母亲眼神中刹那间闪现出来的失落,不甘和无奈。也读出了老人家对时光流失,和岁月不再的伤感。从她满含淡愁的神色中流露出的,是因不能再为儿孙辈炕干饼所生发的深深歉疚。此时此刻,望着母亲的丝丝白发和满面沧桑,我的心一下子微微颤痛起来……

      去年的八月十五,适逢俩妹回来看望父母,这是我们兄妹这些年来,难得有的一次齐刷刷地团聚在母亲膝前的机会。所有的人都十分兴奋,其高兴心情实难以言语所能形容。尤其是母亲,看到离开身边多年的儿女辈们,一下子齐集眼前,老人家的心情格外愉悦,干什么都不让我们插手,可口饭菜都是她一人为之。用她自己话说“今个一点也不觉得累”。在当晚玉蟾初上,阖家欢快地聚集在父母小院中,吃着月饼石榴,尽情海阔天空时,母亲出人意料地端出一摞干饼,分派给我们每人一张。一时间我们全都停止了说笑,个个睁大了惊诧的眼睛,怔怔地望着母亲。捧着刚从母亲手里接过来那张璧月似的干饼,没有一个人动口。就连我这个“吃材” 此时也难以下嚥了。月光下,仰望着母亲被微风拂乱了的满头白发,和她对儿女们那充满了慈爱和深切关怀的神情,我突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不间断地炕干饼的深意。随即起身走到母亲面前,轻轻地把老人的乱发缕顺。转身把这张注满了毌亲几十年来对儿女们挚爱深情的干饼包裹起来。兄妹们似乎也明白了我的用心,纷纷包起了他(她)们各自手中的干饼。母亲一言不发地站在一边,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我们所做的一切。月光下,她老人家那布满了皱纹的脸上也舒展了许多。此刻,月光如昼,秋气似水。在这难得一遇的团圆之夜,皓月把天地般厚重的慈母之爱,悉数溶汇进它的光辉,无私地释放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中。而在我们每个人胸中,同时荡漾起温馨的涟漪。由此,我们内心深处溢满了幸福和祥和。坚信,由母爱布施给我们的这种幸福和祥和,一并揉合着八月十五的干饼散发出的浓郁香气,必将在我们兄妹心中永远绵延,保存。愈久弥珍。
   

                                                                                                                   2009818于百拙斋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9-11-11 10:29 | 只看该作者
民俗,在当地,很是深刻。楼主河南人吧,老乡,握手!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0:32 | 只看该作者
谢了,问好老乡

4#
发表于 2009-11-11 10:54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家乡,就是自家做的土色土香的月饼.风俗风情,描写细腻.欣赏

5#
发表于 2009-11-11 10:58 | 只看该作者
朴实而细腻的文字,读着感觉温暖,有情。

6#
发表于 2009-11-11 11:02 | 只看该作者
上午一直在忙。先记号。问好!

7#
发表于 2009-11-11 12:11 | 只看该作者
月饼的做法和河西走廊农村的做法相似。
文章饱含深情,笔触细腻、流畅,欣赏!
“把上述(作)料掺到面里,”“佐料”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5:02 | 只看该作者
民俗,在当地,很是深刻。楼主河南人吧,老乡,握手! [/quote]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5:03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家乡,就是自家做的土色土香的月饼.风俗风情,描写细腻.欣赏 [/quote]
看来这个饼,做法和吃大同小异。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5:04 | 只看该作者
朴实而细腻的文字,读着感觉温暖,有情。 [/quote]
谢谢,问候!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5:06 | 只看该作者
上午一直在忙。先记号。问好! [/quote]
等着朋友点评!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5: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雷 于 2009-11-11 12:11 发表
月饼的做法和河西走廊农村的做法相似。
文章饱含深情,笔触细腻、流畅,欣赏!


“把上述(作)料掺到面里,”“佐料”



谢谢,真的感激!
13#
发表于 2009-11-11 15:09 | 只看该作者
描写细腻,具有娴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问候!
14#
发表于 2009-11-11 15:20 | 只看该作者
也就在这一刻,我仿佛一下子读懂了母亲眼神中刹那间闪现出来的失落,不甘和无奈。也读出了老人家对时光流失,和岁月不再的伤感。
干饼里蕴涵着母亲对子女们的大爱.母亲是辛苦的,可是为了子女能始终在每年的这天吃上干饼,一直在守望着.如今母亲年岁已高,不可再炕干饼了,但子女们铭记着母爱.文章饱含深情,情感纪事,细腻入微.好文.精华鼓励!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6: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1-11 15:20 发表
也就在这一刻,我仿佛一下子读懂了母亲眼神中刹那间闪现出来的失落,不甘和无奈。也读出了老人家对时光流失,和岁月不再的伤感。
干饼里蕴涵着母亲对子女们的大爱.母亲是辛苦的,可是为了子女能始终在每年的这天吃 ...


谢谢版主鼓历,对母亲的大爱,是我们每个人都深深体会到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7 13:51 , Processed in 0.12326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