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9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戴亚笛子协奏曲音乐会”述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5 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戴亚笛子协奏曲音乐会”述评
及对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思考


  2009531,北京音乐厅,作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之一,著名笛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戴亚,在这里举行了笛子协奏曲个人专场音乐会,展示了他在探索中国民乐发展道路上的成果,音乐会演出了台湾作曲家马水龙创作的《梆笛协奏曲》(新版首演)、作曲家程大兆创作的《陕北四章》(新版首演)及两部专为此次音乐会创作的委约作品:作曲家郝维亚创作的《陌上花开》、作曲家张大龙创作的《飘》。


  这场音乐会,与其说是戴亚个人的一次普通演奏会,毋宁说是戴亚对中国笛子音乐发展道路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在我们为戴亚精湛的演出鼓掌的时候,其实更应该想到:戴亚是一位杰出的笛子演奏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者,一位对中国笛子事业充满使命感的思想者:在一个倡导文化多元化的文化语境里,如何真正走出一条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道路?中国笛子事业应往何处去?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没有创新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么中国笛子究竟应该如何突破、如何创新?中国笛子如何推广,如何在新的时代赢得更多的受众?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在音乐会的背后,是戴亚致力于不懈发展并推广中国传统音乐的信念。戴亚以其笛子演奏家的身份,在实践层面践行着他对中国笛子事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18年前,戴亚曾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了他的个人专场音乐会,其中包括专为那场音乐会委约的由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的笛子协奏曲《愁空山》及作曲家李滨洋创作的《楚魂》,如今这两部作品已成为新时期笛子创作曲目的经典之作。而本次音乐会新推出的委约之作《陌上花开》经过作曲家郝维亚压缩修改已被列入2009年度金钟奖笛子专业的规定曲目,而作曲家张大龙创作的委约作品《飘》也取得了广泛的好评。也许可以夸张一点说,到目前为止,戴亚几乎是委约一部作品便成功一部,这一现象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与一般的委约作品不同,戴亚的几部委约作品不是来自于某种官方的旨意,也并不单纯来自作曲家自身的创作理念,而是来自于演奏家与作曲家的通力合作,因此合作过程没有政治意图的干预,而完全凭借艺术家之间艺术观念的切磋、碰撞、交流与合作。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戴亚始终没有将自己仅仅定位于一个被动的乐器演奏者,而是寻求与作曲家的紧密合作,甚至参与作曲家的创作。那种纯粹依靠艺人自创新曲的做法毕竟是前现代化的产物,在现在这个分工日趋细密、日益专业化的时代,寻求不同职业之间的合作便成为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在合作过程中,戴亚将其有关笛子艺术的理念以及对笛子发展方向的展望尽可能第融汇到作曲家的创作中。这种合作方式,既结合了作曲家与演奏家的创作理念,又能与演奏实际相结合,避免作品创作之后无人演奏的尴尬,便于推广。因此,笔者认为,艺术家之间的“委约加首演”,是这几部作品能够保持较为长久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对我国民乐新作品创作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戴亚的这场音乐会并不仅仅属于戴亚个人,而属于整个中国音乐界。


  18年来,从当年演出委约作品《愁空山》、《楚魂》到这次演出委约作品《陌上花开》、《飘》等,戴亚的艺术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但这种转变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他始终都在探求中国传统器乐——笛子艺术的发展、突破、创新之路,寻求笛子这件传统中国乐器新时代下的新的表现方式和表现能量。对于戴亚来说,笛子从来就不只是一件限制他音乐才能发挥的工具,而是一件武器,一件以此纵意驰骋、寻求创新的武器,一个寻求突破的标杆。


  上世纪90年代,当时整个中国音乐界正值所谓“新潮音乐”异常兴盛的时期,戴亚也在思考如何突破传统六孔笛子的表现力,创造性地发明了八孔笛,使得双手小拇指也被充分利用,参与按孔,这样在不改变基本按孔指位和顺序的情况下,12个半音可以完整地在八孔笛上奏出。与六孔笛相比,八孔笛在转调方面确实大大方便了,甚至可以较为方便地演奏现代无调性音乐,大大拓展了笛子表现力的疆界。1991年,得风气之先,戴亚委托作曲家郭文景、李滨杨专为八孔笛创作了极具现代风格的笛子协奏曲《愁空山》、《楚魂》,正是他意图运用八孔笛表现现代音乐的体现。


  如果说1991年的两部委约作品表现出某种探索性和实验性的话,那么本次音乐会所委约的两部协奏曲作品《陌上花开》和《飘》则表现出某种重拾传统的倾向。首先,18年前的音乐会是专为八孔笛创作的,而本次音乐会戴亚则使用的是传统六孔笛。尽管仅仅只是两孔之差,但反映出戴亚希望回归传统的想法。八孔笛作为一种探索性乐器,对于大部分笛子演奏者而言,技术上的苛刻要求使得很多人望而生畏,不利于其推广。而六孔笛作为笛类家族中最为常规的乐器,更为绝大多数笛子演奏者所习惯,因此为六孔笛而创作的乐曲更便于推广与传播,也是戴亚举行本次音乐会的初衷。其次,与18年前的《愁空山》比较,本次音乐会的可听性明显增强。在与作曲家合作的过程中,戴亚明确提出,希望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注重旋律性,有利于接受者更易于接受。作曲家郝维亚在创作《陌上花开》的过程中,曾经五易其稿,而《飘》的初稿也曾因可听性不足而多次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戴亚提出的上述意见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试吹,不断的修改,各部作品不断臻于完善和成熟。我们可以说这体现了戴亚艺术观念的某种回归,但这种回归并不只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一种发展中的回归,里头也吸纳了很多的西方现代音乐元素,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本土与西方的交融。




  台湾作曲家马水龙的《梆笛协奏曲》是一部在台湾几乎家喻户晓的作品,原曲由梆笛主奏,管弦乐队协奏,本场音乐会由尹铁良根据民乐队重新配器后由戴亚在本次音乐会上首演。乐曲建立在典型的中国式动机式旋律基础上,并有机融汇了西方传统作曲技法。在戴亚的演奏中,梆笛明亮高亢的音色围绕着这个活泼灵动的短小主题,通过类似西方音乐的动机展开式的发展变化,并与民乐队紧密配合,一气呵成、自然天成,主题时而慷慨热烈,时而温婉含蓄,洋溢着一股生命力的自由勃发,挥洒自如。而这,不正表现了一种中国传统审美品格:气韵生动吗?


  与《梆笛协奏曲》的动机式主题不同,郝维亚创作《陌上花开》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写意的作品,作品建立在温润醇厚的曲笛音色之上,围绕一个对气息控制要求极高,舒缓忧郁的抒情式主题进行线性展开,通过音区、音色、奏法、强弱、加花、抑扬顿挫等种种变化,以及乐队与主奏竹笛之间的对抗、竞奏、应答、帮衬以及复调化配合,作品以挖掘竹笛丰富的表现力为旨归,这部作品分明展示了一副意境深远、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风采。在演奏中,戴亚凭借他高超的气息控制能力、丰富的音色变化、娴熟扎实的手指技术和对强弱变化的准确理解,将这首乐曲处理得极为细腻,意味深长。凭借联觉,我们不正可以从戴亚的演奏中体会到爱人之间那种浸润着淡淡惆怅、欲说还休、倚门远眺的思念与柔情?


  由张大龙创作的《飘》是四部作品里半音化风格较强的一部,为整场音乐会带来一股别样的风采。特别是乐句常常并不终止在稳定的调性音上,而刻意寻求落在不稳定的非调性音上,形成一种半音化悬置,营造了一种敞开且耐人寻味的开放性空间。按理说,演奏这种较强半音化风格的作品显然并非传统六孔笛所长,相反还会受到很多制约,但在戴亚的演奏中,凭借其高超的技术,克服了指法和按孔上的困难,使这件古老的乐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竹笛——半音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作了一个很好的嫁接,展示出竹笛艺术的新的风韵。我们听到,竹笛与乐队绵延不断、无休无止的悬置,不正像千回百转、四散飘零的命运浮萍一样吗?正如演出当天节目单上对作品的一个简单的提示:“像浮萍一样寻找根,寻找不可预知的命运。”这也正契合了著名法国画家高更(p.gauguin,1848-1903)在面对不可知的命运时而发出的著名的疑问及感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由程大兆作曲,尹铁良重新配器的协奏曲《陕北四章》是本场音乐会最具地域风格的一部作品,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情。从这部作品的演奏中,可以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戴亚传统笛子演奏的功力。对于这一典型北派风格的作品而言,无论是苍凉粗犷的第一乐章《信天游》、诙谐风趣的第二乐章《社戏》、第四乐章《闹红火》,还是如诉如歌的第三乐章《往事》,戴亚的演奏都赋予了新的内涵:那就是既具北派笛曲的粗犷质朴、热烈活泼,也注重南派笛曲的抑扬顿挫、细腻内敛、线性圆融。先后追随南派笛子大师赵松庭及北派笛子大师刘管乐的学习经历,戴亚一直在追求南北派笛子演奏中不同传统的交融,这一点在对《陕北四章》的演奏诠释中表演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戴亚对句头、句尾这些细节的用心处理,使得作品具有更为感人的力量。


  本场音乐会就技术而言,没有像《愁空山》双吐循环换气那种特殊技巧的运用,但这并不等于在笛子演奏上上没有难度,只是这种难度更多体现在音乐的处理上,以及传统笛子曲少有的音程关系。比如《梆笛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就几乎是西方长笛的华彩方式,这与中国传统笛子的华彩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戴亚以其在气息、指法方面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巧将这一段相当西化让很多笛子演奏者望而生畏的的华彩段演绎得干净利落、层次分明。




  演出结束,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观众长时间用热烈的掌声请求戴亚加演返场曲目,而戴亚也频频返场向观众致意,却始终没有加演,给现场观众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笔者在现场也曾有过戴亚为什么不按惯例加演的疑惑,难道是没有准备?事后采访戴亚才得知,其实他当时是准备了返场曲目的,但为了突出本次音乐会的主旨——四首协奏曲,避免喧宾夺主(返场曲目往往是很有效果的),戴亚最终临时决定放弃加演。现在看来,正是这一细节证明了戴亚艺术追求的成熟:通盘考虑,整体平衡。


  戴亚极强的平衡感还体现在在演奏四首协奏曲时,不刻意突出哪一首乐曲,追求高度的控制,寻求四首协奏曲的整体平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留有余地。”他希望观众不要众口一词地仅仅记住其中的某一首乐曲,而希望不同的欣赏趣味在这几部作品都能得到满足。事实上,从演出后的反响来看,对几部作品的评价基本上是均衡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这种高度的平衡感,显然来自戴亚长期活跃在舞台上所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深层的原因则与他的艺术观念的变化相关,那就是:与18年前的个人专场音乐会相比,如果说那时的戴亚更看重于某种探索和实验的话,现在的戴亚更着力于新笛子作品的整体推广和传播。


  在当晚的演奏中,戴亚也特别注意与乐队的平衡。作为一位独奏家,戴亚充分重视乐队的效果,并不把自己作为一个简单的独立于乐队之外的乐器,而时刻去聆听独奏乐器与乐队的相互配合关系。其注意力不仅在自己的独奏声部上,还时刻注意到乐队。在《飘》的初稿中,原来的设计是笛子先于乐队出来的,戴亚认为没有乐队的铺垫,笛子的直接亮相会显得突兀,而且失去乐队与独奏笛子的相互平衡,在最终修改稿中,创作者采纳了戴亚的意见,让乐队先行,逐渐引入独奏笛子声部,形成乐队与独奏笛子的平衡。


  在排练过程中,戴亚觉得,先前的乐队编制中,管乐音量过大,掩盖了独奏笛子的音量,失去了协奏乐队的协奏作用,失去了协奏乐队与独奏乐器的音响平衡,因而与指挥商量去掉10个管乐,并将笛子的笛膜代之以?,刻意追求一种偏暗的色彩,以免乐队中笛子的音色过于明亮,造成不平衡。这一建议最终被当晚指挥彭家鹏采纳,事实上这一变化在演出当晚也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这场音乐会还不能说已经尽善尽美了。就作品而言,笔者认为有些还可以进行再精细的打磨。比如《陌上花开》的结构还稍显松散,特别是快速部分的引入似乎有些突兀,缺乏过渡和准备。作曲家郝维亚本人也正在对这一作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我们有理由期待修改后的《陌上花开》会更为完善和成熟。另外,在独奏与乐队的配合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瑕疵,由于乐队排练时间过短,加之是新作品,直到上演前一天作曲家还在对作品进行修改。乐队对作品显然还不够熟悉,所以在演出中有些地方乐队部分出现了明显的失误,造成局部有些凌乱。但这些失误瑕不掩瑜,总体来看,不能否认这场音乐会是成功的、高质量的。




  这场音乐会也引起了笔者对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一些思考。如前所述,笔者认为,发展中国音乐,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它既包括教育实践,也包括创作、表演实践等领域。无论是演奏家戴亚还是创作上述作品的作曲家们,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无疑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当然,目前也有一些不小的声音,认为这些创作的作品音乐不好听,曲子难理解,伴奏音量大,音响声混杂”是西化的产物。对此,笔者认为戴亚完全不必太在意。艺术史的实践已经证明,任何创新和突破,随时都会遭受到保守势力的挑战,而这些保守势力通常不能代表艺术发展的真正方向。倡导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当然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必须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吸纳多种音乐营养元素包括异族文化的成果,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几首作品中,尽管吸收了一些西方体裁的样式比如协奏曲,也吸收了一些西方的作曲语汇,但我们完全不必担心这些作品就是西化的产物。中国竹笛所独有的音色,以及独有的韵味并不会因为这些借鉴的西方语汇而衰减,相反其表现力还得到了新的开掘,我们所感受到到的依然是中国竹笛自身的魅力。


  早在100多年前,思想家马克思·韦伯(1864——1920就对以现代工业及科层制管理体制为主导的西方现代理性社会带来的副作用展开批判,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给人类提供了莫大的方便,但却导致意义的丧失,正如韦伯所言:“除了那些老稚童,今天还有谁会相信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或化学,能教给我们一些有关世界意义的知识呢?”[ii]韦伯进一步指出,科学甚至都从来不提出这样的问题。而严格的科层制社会组织结构,大大提升了社会运转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却对人性造成了压抑,造成了世界的千篇一律,人就如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一样,个体失去了自身的自由。面对这种局面,韦伯开出的药方是:“艺术,作为文化现代性的最基本力量,恰恰提供了最有可能将人类从工具理性的铁笼中解救出来的力量。”[iii]而尼采、海德格尔等思想家也都有类似的看法。在笔者的理解中,之所以他们都将目光投向艺术,乃是相对于一个被技术所统治的千篇一律的世界,在艺术的世界里是充分自由的,可以充分的表达自我,可以免受工具理性的压迫。回到中国音乐的发展话题,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固守传统也罢,中西交融也好,应该体现出多元化的求索之路。让我们充分尊重探索者的自由,尊重他们自由的、个性化的表达,而不应纳入某种僵化的独断性的话语模式。这,才是真正回归到音乐自身的本位。由此,艺术包括音乐也才能真正获得如韦伯等所希望的某种救赎的价值。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09:0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借鉴意义,转来与各位一同分享。
3#
发表于 2009-11-26 08:49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很有借鉴意义,学习、欣赏!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0:35 | 只看该作者
再来欣赏一下。
5#
发表于 2009-11-26 12:2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这厚重的文字,超越于艺术之上的美。
6#
发表于 2009-11-26 2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1-25 09:05 发表
很有借鉴意义,转来与各位一同分享。


来分享好篇文呵,感恩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8 04:06 , Processed in 0.0598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