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89|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拼接的行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受到警告 1#
发表于 2017-8-31 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鏊锅一样火热的天空下雨了。才稀稀拉拉地落下几点,就把喧腾的广场清空了。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广场的。我执拗地站在那里,等待这场雨像往次的阵雨一样随风而来,旋即随风而去。但这场雨并没有很快结束,仿佛不是以往视察灾情一般的惺惺作态。这场阵雨持续的时间远远超过我的预期。它的气势与强度也在我的预料之外。我就离开广场了。离开的时候,广场地面上湿漉漉的,反射着凌乱的凉意。我的头发湿透了,它许久没有被雨打湿过了。
  
  冒雨前行。离天黑尚早,暂无回家的必要,毕竟我刚从家里出来,来到广场上,每天如此。我到人头攒动乐音震天的广场上来吹吹风换换气,顺便观赏那些跳广场舞的女人。现在又离开了,来去之间,也只有十几分钟时间,离开的原因是一场突然降临的雨。
  
  往前走的姿态其实也是一种期待,期待这场骤然而至的阵雨止于我的半途,我好返回广场。但也许我在期待一处屋檐什么的,我可以踅进去,以躲雨的姿态等待这场阵雨的结束,然后选择别的去处。
  
  一路上没有见到那样的屋檐,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我对屋檐的期待不过是我的空想而已,而空想的起因是我曾无数次踅进屋檐躲雨,却也是时间流程上很陈旧的事情。我记得那些躲雨的经过,有时候,躲雨的时间很漫长的,我常用胡思乱想的方式填充那种难熬的时光;有时候终于等到雨停,继续前行,而目的地好像依然浸泡在雨中;有时候,实在等不及了,还是一头撞进茫茫雨雾,像一条行走的鱼那样回家。在屋檐下躲雨的积习至今难改,一旦遇雨,必然寻找屋檐,至于早就没有屋檐,那是另一回事。
  
  我和广场上那么多人,那么多声音,被一场阵雨驱逐了。
  
  没有屋檐,雨没有停,我的行走还是没有具体目的。但为了躲雨才有的行走是不能停下来的。
  
  最后来到一个地方,好像是习惯引我到这里来的。那是一个老式的院子。老式的明显标志是作为正房的三间瓦屋。很旧了,所有的木质构件都是黑黢黢的,包括人常蹭碰的柱子。这地方我常来,但我从没有考证过那些木质构件所属何种树木,甚至,有时候我连那个院子是不是老式的,房子是不是土墙瓦顶的都不留心存念,而只简化为可以暂时避雨、可以暂时避烈日、可以暂时避风的地方。除我而外的那些同趋此处者,我和他们一直和睦相处,一直共同享用那个院子,那三间房子,以及屋檐下那个宽敞的台子。因为我们是亲戚。
  
  瓦屋檐下那个台子,是那种老式瓦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亲戚们落坐在各种坐具上,以聊天、吃食物、哄孩子、转发和传播各种消息的方式填充一段时光。
  
  这次我是最后到场的。那时候已是傍晚时分。那场阵雨正式启动了天黑的进程。闲聊的话题之多难以统计,而转换话题的速度又快得让我无所适从。这种时候,唯独我常常是无话可说的。我就坐在一个不用频繁给人让座的角落,充当可有可无的听众或看客。那个角落,总是最先变成黑暗的。
  
  台子上比广场上更加喧腾。我希望天快些黑,夜色快些变深,我好跟随结束闲聊的亲戚们离开老院子,离开瓦屋和台子,回家就寝。
  
  这次不一样了,我又有了新的祈愿,我希望雨快些停下来,然后,或者回到广场上去继续受用夜风,或者等到天凉一些到街上随便走走,在初到的秋天里走得更深一些。但我发现今天天黑的过程很慢很慢,阵雨也没有马上停下来的意思。聊天还在继续,孩子们的聒噪还在继续。当厅房里亮起灯来,我一直等待的天黑仿佛反而睁大了眼睛。阵雨,变成了慢条斯理的小雨。
  
  那时,我独坐在最黑暗的地方,恍惚之间,觉得此情此景我以前见过或者经过,并且,前后两次出现或发生只是隔了短短的一瞬,两个时间结点的意义也完全相同,都是为了让一些人来填充。聊天,聒噪,最后,像大戏终场那样,演员和观众都疲惫不堪地离开——这让我太吃惊了,许久以前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而今天,我们是为了躲雨才从广场上聚集到这个台子上的;当阵雨变成慢条斯理的小雨,将浸泡其中的聊天方兴未艾。
  
  终于,有人提醒该回家了。我猛然想到,我们又要从这个老式院子里离开,从宽敞的台子上离开,刚刚过去的一场闲聊与聒噪显得十分珍贵。
  
  又要被驱逐了,但不知道驱逐者是谁。
  
  主人,我们的亲戚之一,他再三挽留所有人。但他很快发现无一能够挽留,就把盛情挽留变成热情送别。
  
  我从那个最先黑下来的角落里站起身来,觉得当下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那种黑暗带在身上,带到属于自己的梦境里去。有一个亲戚从外面买一些炒烤回来,我却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出去的。食物是许多重大转折的主要诱因,一个新的时段即将开始,但我觉得自己根本不属于这个时段,我必须离开。
  
  他们开始分享食物了。我默默走出院子,站在人行道上。大街已经变得很空旷,但我无法预测老院子的台子上将在何时复归空旷,空旷到连灯光都没有,只有质地坚硬的黑夜。而我,必须回家去了。
  
  此情此景我以前见过的或者经过的,前后两个场景一样清晰。两个场景中间出现了一道裂缝,裂缝将其所在的时间段上其他无关紧要的存在全吞没了,只有前后两次相似的场景像两盏灯一样亮着。我感到人所经历的许多事情都会重复出现,这种重复性证明着时间的虚假性。
  
  这让我深感震惊:时间为什么只给我留下极其有限的而隐藏了更多的!为什么每一个当下情景之前的那个类似的情景总是像信号灯做出回应一样耀眼地亮起来,把当下的情景照耀成恍恍惚惚的!
  
  离开老式院子以后,当我切身感受着极其熟悉的闷热的时候,我发现我已来到自己的家里。
  
  我的家是一栋小高层公寓的其中一层,我常在白天看到它已经现出年老色衰的低迷神态。没有宽大的台子,但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客厅。
  
  只有我和妻子从一些房间里进进出出。妻子忙着洗涤、洗浴,我收拾屋子,每个晚上,我们差不多都是这样的。随后,妻子要么学跳广场舞,要么捧着平板电脑追看韩剧。我原本打算看看书或者在手稿本上写一些什么的,但我最终的作为通常都是悄然躲到阳台上去抽烟,随便观赏光影零散的夜色。
  
  那时,我常看到对面楼中那个年轻女人。夏天,她常穿一件吊带睡裙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有时候她就发现了正在窥视的我。
  
  我记得她第一次发现我在窥视的时候,好像楞了一下,然后转身,拉上窗帘,她拉上窗帘时使出的劲应该很大的,我听到极其响亮的“刺啦”的一声!
  
  我以为我并无过错,她生气就让她生气好了。我不能看书不能写字的时候,就到阳台上去抽烟,就窥视,即便在白天我也这样窥视。我的窥视总被她发现。那女人在黑夜没有完全吞噬的阳台上晾衣服仿佛已成习惯。我不再感到好奇,她好像也不再惊奇。也不再使劲拉上窗帘。再后来,她晾完衣服后竟也站在阳台上朝我张望,我就感到我是一个赢家;或者,她终于愿意与我和睦对视了,她的神态告诉我,她不讨厌我。
  
  窥视对面楼中的女人其实也是我的无意之举,看过后,心里不会留下什么难以擦除的痕迹。待至妻子就寝,我就可以回到客厅看书、写字,直到睡意袭来,无可奈何地把自己完全交给黑夜。醒着的时候出现过的人和事情大半不会入梦,偶尔入梦者,多是千奇百怪的。梦中并无那个女人,也无追看韩剧的妻子。
  
  今晚实在太热了,我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像一只烦躁不安的猴子,根本无心看书、写字。忽然想到阳台上尚有可观者,就去阳台。
  
  但失意很快淹没了我。到了阳台我才想起,那女人一家早就搬走了。新搬进去的一家,没有年轻女人。有一个老妇,她正弓着腰在客厅里做着什么。
  
  我又听到檐滴声了——确切说,我又听到水滴从高处雨棚落到低处雨棚发出的声音了。但未听到雨声,天气依旧闷热难当。院子里,大多数窗中已无灯光。就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觉得眼前有一道黑色闪电消失了,东张西望,最后确定,是对面楼中老妇家的灯光熄灭了。
  
  这样闷热的夜里,关掉灯光是明智之举,毕竟,光与热同在,而黑暗中,人可以借助想象得到一些清凉的。
  
  ——这也是我曾见过或经过的。那么,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呢?
  
  想不起来。但知道今晚的我是被一场阵雨驱赶又驱赶的,能不能不服从驱赶,无从知晓,只知道我已经被驱赶到家里。那场雨把广场上的人赶走了,把白天从瓦屋下的台子上赶走了;闷热把灯光赶走了。也许,还有,我的窥视把年轻女人赶走了。
  
  我被驱赶着,从广场到街道,从街道到老式院子,从老式院子到我家,从客厅到阳台——我想起来了,我将趋赴的下一个地方一定是床。有些残缺的是,我在书本和手稿本里逗留的时间总是很短,我必须以睡眠的方式向下一个日子趋赴。究竟是我在趋赴,还是我被驱逐,这些都不容我做深入细致的考量。但我清楚地知道,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我还将经过一个做梦或不做梦的时段,在那个时段,我无法知道自己将被驱逐,还是自愿趋赴某一个地方。
  
  疑问是追思的起点,也是追思的终点:谁在驱赶,或者我为什么趋赴,两个问题最后完全重合。每当遇上曾经见过或经过的情景,我就看到两盏遥相呼应的灯,它们照亮了我存在的时间和位置。那时我也发现自己在每一个季节、每一个白天都在不停的迁徙流转之中,没有方向,没有原因,连空气都显得极其陌生。我就怀疑城市也不会是我永远的羁留地,迟早,我会被驱逐到别处。
  
  再早一点,我曾被同样质地的东西驱赶到乡村,而乡村之前,我就不知道了,那时我未出生。换个思路,当前我正值中老,此前我是青年,青年之前我是儿童,儿童之前——它与“乡村之前”重合了。重合之处高高耸起如一堵高墙,拦住了我的追思。我的追思无处可去。我的追思是不甘落寞的,但也只能收翼而落了。最宽敞的降落之地是广场。而今天,我从广场拐到亲戚家瓦屋下面的台子上,再到公寓,再到客厅,这个我记得最清楚。今晚太闷热了,我觉得自己已从一只猴子变成一只鸟,无目的地盘旋在自家的客厅和阳台,无法知道该不该落地。
  
  今晚我去过阳台了,对面楼中早就没有那个穿着吊带睡裙的年轻女人,甚至也看不见那个新近迁入的老妇,这事我记得。我也理解。在这样闷热的夜里,谁都想摆脱被驱逐的命运,都想让自己趋赴一个清凉之处,那个地方可以无偿容纳他们的身体和他们的梦。而梦中,虽然也有驱逐者和趋赴者,但梦醒之后,所有被驱逐的厄运和趋赴的劳累都可以丢弃在梦里,醒来的人,有机会做出新的选择。
  
  今夜注定难眠,我被驱逐还是趋赴的问题牢牢纠缠。感觉自己将被撕成两半,一半将被继续驱逐,一半执意独自趋赴;将被驱逐的一半将会藏进黑夜,执意趋赴的一半将会奔向白天。
  
  突然悟出,将被驱逐的一半指向上一个事件,执意趋赴的一半指向最近发生的一个事件。两个事件像两盏灯,照亮了我所在的位置和时间。那个位置和那个时间向我宣示:此处可以停靠。
  
  终于,我的睡意来了。

  2017-8-14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2#
发表于 2017-9-6 07:46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在整个论坛,绕过您的文字而很少说话,恩和一直内心不安。
   这不安,基于两方面:一是我觉得每次自己都是读得懂的,知道您在说什么。这句话在您这里,恩和知道会被相信,而最少被看做狂妄哎。
   另一个呢,是我的懂,我深知它们更多旁观,而缺少光阴和生命的厚度;怕敢是,一个小孩子,即便最客观最温情,仍达不到一个我极尽想象也不可能真的经验到的,疼痛悲伤或喜悦欣慰的深度。
   您的书写,有着非同一般的于生命的郑重,有着极可贵的尊严感,和专注的认知视野。您看向所有外部的目光,都是在观照内心,一心一意,坚守书写对生命的挖掘和修正性。
   您总是让我想起一个作家:佩索阿。
   深刻,凝重,诗意,孤独。
   有一种内在的自足。
   喜悦温情中,仍有似清冷和疼痛。
   李老师,恩和认真,于您,更不敢轻言。
   容恩和时间,或可说出您文字的抵达。如此才相合恩和于您的敬重。
   深深问候。
   秋好安吉。

点评

别致赞一个  发表于 2017-9-6 08:24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7-8-31 10:17 | 只看该作者
拼接的行程,好题目。
李老师的文意蕴丰厚,语言隽永。随意摄取生活片段,勾勒,晕染,成文,如国画大师胸有丘壑,俯仰皆景。
4#
发表于 2017-8-31 10:43 | 只看该作者
这路遇的一场雨,就引申出许多话题,散散淡淡的画面,有底蕴的笔,通过对事物本身的理解,拼接出天衣无缝的见识。问好楼主!
5#
发表于 2017-8-31 11:16 | 只看该作者
拼接的不错,欣赏好文字。
6#
发表于 2017-8-31 19:44 | 只看该作者
驱逐与趋赴,成就了拼接的行程,一个画面链接一个画面,好像人生的来来往往,乐此不疲。李老师的文字需静静品味
7#
发表于 2017-8-31 22:11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写的平实是李老师一贯的风格,信手拈来的生活片段里,有心灵的感受、对生活的追忆和感激。
文字虽有些庞杂,但有着作者自己内心深刻的走向。
8#
发表于 2017-8-31 22:55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老师的文章,读了一遍,没怎么读懂,改日再细读。问好老师!
9#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9:30 | 只看该作者
冉令香 发表于 2017-8-31 10:17
拼接的行程,好题目。
李老师的文意蕴丰厚,语言隽永。随意摄取生活片段,勾勒,晕染,成文,如国画大师胸 ...

谢谢令香!最近很忙,对老朋友关照不周,请原谅。但愿能在其他场合以其他方式继续交流。祝你秋天安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9:32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8-31 19:44
驱逐与趋赴,成就了拼接的行程,一个画面链接一个画面,好像人生的来来往往,乐此不疲。李老师的文字需静静 ...

谢谢立红!
急就章,有失风雅,但又不想连日荒废,勉强为之。不善之处,请多指教!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9:34 | 只看该作者
肖娴 发表于 2017-8-31 22:11
文字写的平实是李老师一贯的风格,信手拈来的生活片段里,有心灵的感受、对生活的追忆和感激。
文字虽有些 ...

谢谢肖娴。其实,认识一个人的文字,比认识他本人更难,因为文字是一个人的隐藏方式。你同意吗?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9:34 | 只看该作者
飞霞 发表于 2017-8-31 22:55
来学习老师的文章,读了一遍,没怎么读懂,改日再细读。问好老师!

得者为得,不得者不为所虑。
13#
发表于 2017-9-3 09:28 | 只看该作者
这文写得实在,拼接一词用得真好。眼中所见,心思的流转,一一描摹得细致入微。我认为写眼中所见相对容易,而写心中的瞬间万变较难,而李兴文老师在这方面很具把握能力,可见功力。
欣赏!问好!
14#
发表于 2017-9-5 16:35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近精神可好,睡觉总是大好事,因为一睡解千愁。
“驱赶”两字显示出恍惚,或者是精神上的原因,或者是思想上有了更高的追逐,而能平和下来则是性情的笃定了。祝福。
15#
发表于 2017-9-5 17:08 | 只看该作者
     人生也许就是一幅幅画面的拼接与连续,而兴文此篇,以一贯冷峻的思考、沉着的心态,走出又走进,雨中又雨后,阳台上年轻女人与老妇的窥探、对视,拼接出对烟火尘世的某些场景的描述与回味、感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 18:37 , Processed in 0.07093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