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西村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渐行渐远的农谚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8:34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9-4 15:07
谢村夫解惑!我发觉自己好像白痴哦
问候秋安,新周愉快!

      白痴什么,求舍问田 ,本无大志,您读书人,想学种田,没出息。妖,这可是孔圣人说的,不能怪我哦!呵呵。 :lol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8: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夜莺老师加分鼓励!问安!
33#
发表于 2017-9-4 2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7-9-4 20:50 编辑

当那些农事近在眼前,身体力行时,我们抱怨嫌弃。当农事渐行渐远,心境便似乎一下子开阔起来,一切都显得闲适而富有情趣。——科技发展,机械代替了疲累无休的劳作。地还是那块地,但劳作中的甘与苦的体验,难以传承又多少有些令人惆怅。
34#
发表于 2017-9-4 21:04 | 只看该作者
农谚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总结!
35#
发表于 2017-9-5 02:29 | 只看该作者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9-3 23:00
宝兰妹好!上次我给你作了回复,不知你看了没有,现在不知道你在哪儿,你怎么到中财来了?今天我看 ...

哥我看到了 ,也回复了,目前还不太会,中财论坛我是在微信群里看到的,是你写的一篇文章,妈妈今天就是去上坟了。我在新疆喀什,你有空过来转转,我加你微信。
36#
发表于 2017-9-5 09:03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农谚都远去了,
我记得最深的一句农谚是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百病汗出,百病凉得
问好
37#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20:17 | 只看该作者
张爱珍 发表于 2017-9-4 21:04
农谚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总结!

       谢谢你来阅读留言,问好!能否说说你是?
38#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20:21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9-4 20:48
当那些农事近在眼前,身体力行时,我们抱怨嫌弃。当农事渐行渐远,心境便似乎一下子开阔起来,一切都显得闲 ...

     谢谢欧阳版主阅读点评,现在的农事正如您所说,这是事物的发展潮流,不可阻挡。问安!
39#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20:24 | 只看该作者
微微言 发表于 2017-9-5 09:03
许多农谚都远去了,
我记得最深的一句农谚是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百病汗出,百病凉得
问好

      是啊,那时候农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可惜,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流失了。问好!
40#
发表于 2017-9-6 06:21 | 只看该作者
   
   河西老师,恩和来听您讲农谚。
   先说一个有疑义的:第三小节,“体会到”的后面,是一个问句,有没有不合适呀?嗯,表意上,没什么问题,没有歧义。但“体会”这个词呢,基本是结论性的吧,仿佛不好用问号。
   就这,其余的,全部都漂亮。O(_)O哈哈~
     晨安。

41#
发表于 2017-9-6 06:23 | 只看该作者

   河西老师,这个文字,依旧喜欢一些方言。像呱嗒,我就从未听过,可是好生动哦。
   也依旧佩服您的文字功夫。看似口语样自然,而工整精准,有汉语精致的雅气。
   和前两篇比,这篇呢,等于跟着您普受农谚教育了。土地情怀也好,文化情怀也好,感觉得到一种真心的怀想留恋,深厚而自然。
   问候您秋安。

42#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07:52 | 只看该作者
恩和 发表于 2017-9-6 06:23
河西老师,这个文字,依旧喜欢一些方言。像呱嗒,我就从未听过,可是好生动哦。   也依旧佩服您的文字 ...

       恩和好勤奋啊,六点二十三分就给我写点评,感激啊!这几天不见,还真有点想呢,我翻看您的主题,好美的照片啊!哦,你看,您又来点评了,等等,我去斟酌一下。
43#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0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西村夫 于 2017-9-6 08:14 编辑
恩和 发表于 2017-9-6 06:21
河西老师,恩和来听您讲农谚。   先说一个有疑义的:第三小节,“体会到”的后面,是一个问句,有没 ...

       恩和心细如发啊,佩服您渊博的学识,我忙忙改了一下,看合适不?就这样,多多指教,我至少会说谢的,有您这朋友,心里暖暖的,真好!哈哈。问候秋爽!
44#
发表于 2017-9-6 22:38 | 只看该作者
对这片土地的眷念与不舍,始终让我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我可以将目光放在此处,将心安于此处。多年以后,又有多少人会记得,只有扎根在这片土地之上,才是灵魂生长的方式!
文字不及你之前的,尤其转弯时过渡很生硬,痕迹很重,全篇写得泛了,不如以最有代表性的农谚展开来,可能会更好!个见。
问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5#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23:09 | 只看该作者
      湘江老师评论极是,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也有这个感觉,前两篇在写的过程中成竹在胸,可以说是一挥而就,这一篇呢,是费了些功夫,仿佛是遇到了难产,显而易见就有痕迹了。在不断学习中,能遇到您们的指教,我是幸运的。问好!费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0:08 , Processed in 0.05532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