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7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董桥的人物白描技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7 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4 编辑 <br /><br />
/堂珂


  “她那年高二了,拢到背后编成松松一握辫子的长头发更浓更黑更亮,夜空下寒星似的眼神天生是无字的故事,藏着依恋,藏着叛逆,藏着天涯。她的鼻子不高而挺,雕得纤秀,鼻尖素素的,可以呵护贴近人中的那一朵工笔朱唇。”

  以上文字是《旧时月色》里关于云姑的一段肖像描写,用笔准确而洗练,寥寥几笔就抓住了云姑的外在特征,字里行间渗出了她的性格特征,可谓是一箭双雕,实在是传神之极。
  《旧时月色》的作者是号称“香港一支笔”的董桥,不仅精通文字,在鉴别、收藏方面也首屈一指。他的集子颇多,《另外一种心情》、《乡愁的理念》、《这一代的事》、《跟中国的梦赛跑》、《辩证法的黄昏》、《回家的感觉真好》、《从前》等等。我最先读到的,是大家散文文存之一的《旧时月色》,一见如获至宝,眼球粘在散发着墨香的纸上扯都扯不下来。该书200310月首次印刷,我手头上这本是20081月再印的,短短5年时间再版十次,可见喜欢他的大有人在。其后又拜读了他的《文字是肉做的》、《故事》,尤其是后者,在语言的精炼上比之《旧时月色》更上一层楼。

  在“念青室情事”一文里,作者是这样描写念青的:“五十不到,鬓霜斑斑,玳瑁圆框的眼镜衬得暗蓝的眼神格外炯亮。高挺的一管鼻子像水墨画的山势,鼻尖下方一抹淡淡的须影视枯笔扫出来的山中小径。一身亚麻细布的衬衫和西装裤子微微皱出一派潇洒的风范,帅得出奇。”你看,寥寥几笔写出了念青打扮考究、儒雅而洒脱的神韵,而且跟绘画揉在一块,不仅富有诗情画意,更透露出作者知识的渊博。

  类似的描写还有很多,下边再列举一二,以便读者品味。
 
  “表姐长得八分像当年南越将军阮高棋的夫人,雍容的风韵里流着潺湲的媚态,两朵浅浅的酒窝衬着一双粼粼的凤眼,那张细致的脸只剩了尖挺的鼻子凝得成一柱贤贞的玉山了。”(《西贡沉沦》)

  “在我的记忆里,玉姐并不美丽,最动人的是那双眼睛:深情的涟漪圈圈难散,激情的潋滟随时溅扬,十步之外都领略得到那一潭魔光,月眉、岩鼻、樱唇反而黯然了。”(《流言》)

  “黑亮的眼睛、青竹的鼻子、春桃的小嘴,一比一勾画在脸上,然后染上芙蓉的肤色和浓浓的马尾,蛮妞乍看很像那时候的国语红星杜鹃,只是铅华洗尽了。毕竟是背心、木屐、飞机榄的清白岁月,小家碧玉都从鸳湖册页和扇面斗方的潇湘水云中款步走来,满身是幽幽的书香。”(《石头记》)

  而在20072月出版的《故事》一书中,同样的白描技法也贯穿始终,只不过用笔更加节俭,更加老辣。

  “苏二小姐静静靠着书架颦眉凝望窗外几棵老树,墨绿的光影下那双凤眼更添了几分古典的媚韵。‘这个明代的剔红香盒你自己留着多好!’沈茵高声对她说。他回过头来淡淡一笑,微微翘起的嘴角衬托那管又高又挺的鼻子娴秀极了。”(《楔子》)

  “听她说话,我只觉得她的脸真好看,四十几快五十了还那么纤秀,一双凤眼添了几丝鱼尾纹反而更见水灵,配上那管尖尖的鼻子和那张薄薄的嘴唇,十足江南水乡一树柔媚的梨花”。“我一眼瞥见她鬓角上那几绺白发,凄清如雪后的一剪梅。”(《翠玉簪》)
“潘恩一边送我们走出前园的时候黛西刚巧回来了,斜阳里浓浓的长发染成西崖竹刻的栗子颜色,连那张妩媚的脸都泛起一晕油润的手泽。她牢牢黏在潘恩怀里跟我们说再见,甜甜一笑,风都香了。”(《西崖在英伦》)

  “丰盈,白皙,眼睛乌黑,腮边笑靥浮荡万般妩媚,只有开阔优雅的额头上留下光阴碾过的印痕-------亭亭玉立在一瓶寒梅旁边,长长的黑旗袍和长长的耳坠子衬出温柔的民国风韵。”(《永远的潘慧素》)

  “祝先生该八十岁了,清瘦得像一竿修竹,脸上皱纹一道道也跟吴昌硕刀下 的白文石章一样深刻,笑起来分明是一幅临石鼓文的条幅。”(《静园鹭江荔影》)
“香港有董桥,就不再是文化沙漠。”这是香港文化界对董桥的评价。董桥生于解放前,少年时期求学南洋,青年时期游历英国,阅历颇丰,这给其文章内容的丰富和文字的耐读奠定了基础。他一生以文字立业,其文雅健淡美,言简意深,字里行间看似淡泊,却渗透着深邃的智慧。有人说他的文章情理通达,禅心入世,达到了至高境界,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讲,此言不虚。

  董桥等了二十年,终于等到了一个周颢竹刻的紫檀行书笔筒,他辗转将照片寄给沈茵看时,沈茵深夜在电话里对他说:“等二十年算什么?终是一个缘字。”是啊,凡事都讲究一个缘字,二十年岁月,不管是前生后世般漫长,还是弹指一挥般短暂,毕竟,它终于来到了惜它爱它更读它懂它的人身边了。对于一个文字爱好者来说,遇见董桥的文字,实在是我莫大的缘分。






2#
发表于 2009-11-27 1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4 编辑 <br /><br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3#
发表于 2009-11-27 1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4 编辑 <br /><br />从精辟的文字中熟悉了一个人物.问好

4#
发表于 2009-11-27 1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4 编辑 <br /><br />前几年,读董桥的散文,他的散文看似随意,但很讲究。

5#
发表于 2009-11-27 1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4 编辑 <br /><br />有人说:“女人讲媚不讲美”一个个传神的画面,一个个洞穿魂魄的媚眼,怎一个醉字了得。谢谢堂珂朋友哦,带给我们媚的享受。
问好,远握~!

6#
发表于 2009-11-27 1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4 编辑 <br /><br />欣赏。

7#
发表于 2009-11-27 2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5 编辑 <br /><br />欣赏,学习问好

8#
发表于 2009-11-27 2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5 编辑 <br /><br />       本文评述了香港作家懂桥的“人物白描技法”,向作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特点,并介绍了相关的文章。感觉作者在这个文章篇幅中,引用的文字过多,虚弱了作者的文字介绍和评论的特色。

     欣赏,问好朋友!


9#
发表于 2009-11-28 0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5 编辑 <br /><br />我也喜欢董桥的文字,曾写过一篇《散文创新看懂桥》。

10#
发表于 2009-11-29 03: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5 编辑 <br /><br />再提下。不好意思。一直没欣赏呢。

11#
发表于 2009-11-29 0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5 编辑 <br /><br />              散文创新看董桥
  十几年前,北京《读书》月刊发了篇《你一定要看董桥》,由此引发董桥散文在大陆的热销。读书人方有幸认识这位生于福建晋江、长在印尼、毕业于台湾台南成功大学外文系、赴英国伦敦大学读研究生后留居香港的董桥先生;方有幸领略到董桥散文风格的与众不同。文体独特的董桥,仿佛给大陆散文界吹来一股清新清凉的风。
  一时间各地报刊及学院学者对董桥散文好评如潮,以致陈子善在不长时间就收集了一本评论专著,书名仍借用柳苏的那篇《你一定要看董桥》。书中由大陆及港、台三十五位学者中肯评价董桥文章,使的读者对董桥的多体散文,有了更客观全面的认识。
  因为业余常写散文的缘故,所以也随波逐流读董桥。掩卷沉思,我以为董桥最值得推崇的,应该是他那标新立异的散文文体笔法。读董桥对读惯模式化散文的我们,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观念冲击、一种思想醒悟。
  我国古典散文的“道、文并重”和现代散文的“情、文并茂”,都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董桥散文可说是“另辟蹊径”,他与现代文学中可称散文大家的笔法都不一样,以致许多读过董桥作品的学者不约而同的浩叹:原来散文还可以这样写,竟可以这样写!他用短篇武侠小说的形式写散文,一篇《薰香记》看似武侠,实谈时事;他把学术性文章引入散文中:《辩证法的黄昏》、《樱桃树和阶级》、《“魅力”问题眉批》,这些篇章虽然偏离正规学术论文,内容却不乏学术思想;他用诗的语言写散文,请看《情辩》第一节:“不一定要在很绿很绿的草地上/不一定要在很凉很凉的大树下/不一定要在很静很静的山路上/不一定要在幽柔的灯下/不一定要在又软又暖的床上”。这显然是诗,诗一般的幻想、意象,扑朔迷离中让人捉摸不定;他用译文加联想来写散文,如《说不上巧合》这篇既是;他用情真意挚的家常话写散文,如《给女儿的信》、《父亲加女儿等于回忆》;他用日记形式写散文,如《英伦日志半页》、《甲寅日记一页》……难怪有的学者称董桥散文为多体散文,为独特的“怪味豆”:一怪董桥见解感悟之出人意料,二怪董桥思路行文之曲经通幽,三怪董桥篇章情味之五彩斑驳,四怪董桥择字用语之新鲜俏皮、异乎时俗。烹制这些文题奇异、思想奇异、结构奇异、遣词造句也奇异的“怪味豆”,与董桥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分不开,也与他“披阅百家”的编辑生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董桥,就象欣赏一个人在舞台上表演歌、舞、戏曲、魔术、杂技、相声、小品,异彩纷呈而又无所不精。
  在《这一代的事》文集序中,董桥对散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散文须学、须识、须情,合之乃得‘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他的散文,恰好印证了“学、识、情”这三字心法,文体标新立异,从谋篇、布局、用词到文法、修辞均一会一个花样,笔之所及学术、政治、历史、文化、艺术、人物、新闻、掌故、感情、态度……范围大的惊人。行文的确没有照顾到一般人给散文划的边界,正因为如此董桥才独创出一片散文新天地。其实这种自由流动的写法,恰恰体现了苏东坡的文艺主张自然之美:“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真正在实现着一种“大散文”的概念。
  对于散文的创新,董桥早就成竹在胸,请看他在《创新与反调》中的论述:“创新很要紧。唱反调是创新的办法。说是标新,实在是立异。文学、艺术、学术论说和科学研究都这样:过去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西方人求创见的风气一盛,‘新’跟‘怪’难免不太分得开:创新可以制胜、出奇也可以制胜”。“中国人看惯‘天下文章一大抄’,、顶多说‘掠美’,听来没有‘剽窃’、‘抄袭’那么严重,可是,有创见的文章就没有人家多了”。“认真搞文学的人跟认真搞科学的人一样,最怕‘老套’,怕‘框框’。人家说什么跟着说什么,人家做什么跟着做什么,实在没意思”。知道董桥的上述见解,再读他那些刻意创新的散文,就会有恍然大悟的释然。
  上世纪六十年代,萧云儒提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理论,对散文欣赏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后来证明这种“形\神”二分法并不十分科学。建国后,受客观“环境”影响,受创作“主体”群体素质局限,受时代需求及人们阅读、审美心态总体“氛围”的制约,散文创作“自性”迷失,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薄弱、滞后状态。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散文创作,在政治清明、思想解放、艺术民主的环境下开始大步“向内”回归。由主体“折射”客体,由第二宇宙“映照”第一宇宙,散文作家展示个性,展示人格魅力,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世界的趋势渐成大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特立独行的董桥散文风靡大陆,为新时期散文理论研究、为大陆散文观念更新,搭起了一座便捷的彩虹桥。
  近年来,“鲁迅文学奖”评委张守仁主张写散文“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既以“我”的经历、感受、体验,来抒发“我”与众不同的感怀、情绪、识见,既要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又要力争每篇都有点独创性。我以为这全新的散文理念比较客观科学,其中的“独特写”怎么看都有董桥散文的影子。著名作家冯骥才曾打比方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象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被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若如此看,董桥散文却是又走路又被推到水里又被地弹射到月亮里,他完全打破我们以往固有的散文观念,敢于散文创新的董桥就是这么奇特。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揭示结局。文学理论是指导创作实践的,散文理论一旦有了突破,散文园地里肯定会有艺术奇葩盛开。假如有许多文笔都象董桥先生那样致力于散文创新,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散文读者将会拥有更瑰奇绚丽的精神家园。
特意贴来与你交流。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3:55 | 只看该作者
本文评述了香港作家懂桥的“人物白描技法”,向作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特点,并介绍了相关的文章。感觉作者在这个文章篇幅中,引用的文字过多,虚弱了作者的文字介绍和评论的特色。
琴若雨说的极是,谢谢楼主的坦诚。实际情况是我非常欣赏董桥的文字,却没有能力进行点评,只是罗列了一些文字让楼主们借鉴学习一下。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4:01 | 只看该作者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揭示结局。
这话说得好!
感谢高斑竹为了这篇文章而耗费的精力,阁下的这种认真钻研探讨的精神值得学习!
我远没有高斑竹分析的这么全面这么透彻,我只是看中了他文章的冰山之一角——白描技法,想模仿一番,今日读了高斑竹的文字,受益匪浅!谢谢!
14#
发表于 2009-12-2 14:06 | 只看该作者
看过董桥的《旧时月色》、《绝色》等书。感觉喜欢。董桥的文字本身有点儿“窄”,懂得欣赏的人是为少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7 06:05 , Processed in 0.1474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