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7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观风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3 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9 编辑 <br /><br />
       
  我常在这条河堤上行走,却不是执意来观风景。而多是为了透透风,散散心,消磨一下闲暇时间,而像这样特意前来“观景”,还实属第一次。--这样的风景也许被人万千次的观赏过了,我所见的仍是旧景,差别只是时间不同,人的心情不同而已,可正是因了这些不同,才在我的眼里显出它是一条新的河流。
       
  河堤每天吸引了许多人。它长长的,高高的,雄踞在河岸上,纵拦了河水,围成了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新城。今年夏天的几度洪峰,来势凶猛,尤其是一楼商補,人们为之提心吊胆,但是洪峰终未将其撼动。河堤起了铜墙铁壁的“卫士”作用。
       
  冬日河水清淩淩的,涟漪的皱波里倒映着逶迤的山峦,河上罩上了疏淡的薄雾,但这并没影响一条小船寂然停泊河岸。我的跑步每晨基本不停。按常我该麻木这样的风景,对脚下的路也厌倦,而我恰恰相反,我把自己所有的成败荣辱,喜怒哀乐,都消铸在这条河流上了。有时中午或晚上我也来到河堤,或漫步散步,或随便找块干净清凉的地方坐下来,与这条河流共融共舞。
       
  小船以前是小木船,现改为铁甲船,因它没有机电制动,故显出了手工操舵行驶的悠然性。只要人一上去坐稳,启船时,船工虽不唱“呀橹喂,大橹一点把船开”的歌谣,也不会用撑杆把船划出江岸,然后飞越而上,而是极其舒适地用手把住架在两岸的纲索,轻轻拉动,水载轻舟,徐徐而进,掉头,滑进,到岸,人依依而下……这样的情景周而复始,不知重复了多少年,这是永远的一幕,难道不是一道令人流连的风景么?
       
  我坐过他的船。那次与同事过江去,登对岸的山,入一片茂密的林子,同事埋头发现了脚下的熊掌印,我们望其阴森高拔而悚然止步,就近选一块大石头坐下来,各自给亲友拨电话,像给自己压惊,撑腰壮胆,也像是炫耀自己的所在,急切与人分享似的,然后我们有些失意地下山去,乘渡回岸。船工告诉我们,他们是世袭的。他几十年如一日,什么都习惯了。乘船票价以前是每人每年17斤稻谷,现改为1元钱。算算他一天进项不算多,那他何故执著于此呢?看来是一个谜,我没问,他也没告诉我。暂不想破解这道谜。人生有些谜底不要轻易解开为妙,只要乐意和执着就足够了。
       
  我们许多时间都在注视这条船。它迎来送往了多少人,不仅这座新城的建设于它 功不可没,而且过江的乘客前往成都、北京、上海……乃至全国各地,又带去了多少劳动力和智慧,创造了多少物质和精神的双文明!而这条船,它悠悠的摆渡情景,船工轻把缆索的闲适自然情景,人们怎能想到,他背后所起的巨大作用呢!
       
  对岸山腰是一条成广高速路。有人号称成本为每公里成千上亿。道中有鲜花铁栏相隔,属全封闭。这里每天车流不息,如织如风。白天是一道景,晚上又是一道景。只要你定晴看,心里不动都难。这种动静的结合,也许才是你所需的契合和融洽。该路的凿通,成为了陆地上出川的主动脉--当然包括身后的铁道线,迎合了这个时代的高效快速要求。现在川人并没就此满足,正在建设8小时通京的特高速。可以想见,现代化的立体大交通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且很快就要实现了。
       
  对岸山顶峭拔险峻,为数道石笋状的山峰蜿蜒相连,高耸入云。这于以前蛮荒的远古怎可相比?唐诗人李白先生经此一游,感慨出一首《蜀道难》,吟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句子。三国邓艾将军领兵到此,也是望山兴叹,他何尝不想飞越天险而早取功名?他深知同僚政敌钟会正在与他暗中较劲抢功。当他观摩奇险着实难破,才不得已而下令弃辎重,出奇兵,径取阴平,裹草滚坡,率领残部,饿虎般地直扑江油,截杀了半道前来迎战送死的诸葛父子,破竹般地灭了成都,把傻兮兮近还没挣开眼和回过神的蜀主阿斗稀里糊涂地掳去魏国,上演了一出“此间乐,不思蜀”的丑剧闹剧。
       
  由此可见,天然屏障可以拒敌,抵雄兵百万,但人们太依赖它,却又往往带来不幸。如果我们单以战争胜负而言,假设当初孔明的后继者姜维不过重依赖此山,而只要将孔明曾经布防过的阴平近麓不予废弃,假以适当兵力严加布防,哪会有后来的姜维闻蜀主被掳,在此山顶怒发冲冠,“拔剑砍石”,继而诈降钟会不成,反受其害的悲剧呢?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示:一是越危险越安全的亘古之理;二是交通问题始终是大问题。好在这一幕现代战争不会重演了,但海陆空的过分集结,立体现代战争的频仍会不会增添布防的难度,会给人带来更多的险恶和不安呢?回答是无疑的。文明的背后,意味着不文明,或不文明的深刻因素。
       
  我们是观景人。不是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任何的景观背后都有它的负面。天下没绝对的事。我们常常迷惑这些山脉,它引来游人,引发思考,引发人们为它涂抹,设置人文景观,图的是人的各种需求。
       
  我们背后的城市是崭新的,宽街、山水园林建筑,阵容整齐强大的树木,给人一种通途亮堂的壮阔感。铁路是双轨,每隔8分钟有火车隆隆碾过,震得大地颤抖。我们被夹在车流里,河流里,崇山里,当然,我们更多被夹在快捷信息的包围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风景。
       
  河堤对岸有一处涯。它的左右光秃,几年前我们去种过树。近为一所高级中学征用,要建成一所现代化的国级重点中学。正对过来,是行将建设的文化城,将有“17+1”的当地最高电梯公寓落成。过主干道,经牌坊,穿广场,旗杆,几株外地移栽的苍天银杏,视线即收回到我上班的窗口。我每日坐这上班,忙碌,思索和聆听,整个人与感觉在一起。这儿望去,所有的景观尽收眼底。这一处惟一的涯的正对,为我大单位所用,应了民俗“房对涯,坟对包”的吉兆。现在我所在的两栋楼房,每天频频收发各种指令,正导引辖区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开创一个崭新的新未来。我想这个作用是双赢。这些,是不是风景呢?回答是肯定的,肯定是。
       
  风景是什么?是山、水、路、船、河堤、绿树、涯、人……一切我们眼里心里留驻的点线面。我在河堤上观风景,风景也在观我,显然,我们彼已互为风景。
       
(写于09,12,8 于清江河)



2#
发表于 2009-12-23 0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9 编辑 <br /><br />风景是什么?是山、水、路、船、河堤、绿树、涯、人……一切我们眼里心里留驻的点线面。我在河堤上观风景,风景也在观我,显然,我们彼已互为风景。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作者以缜密的笔触,翔实地勾勒了视觉内的风景轮廓,散点透视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色彩很浓郁,烘托和映衬了风景背后的意象,感悟性随笔的特征非常明晰。宽阔的视野,高起点的思维,都让这篇文章显得更加质感厚实。本我元素与情景交融,又使文章多了感性的色彩,从而突出了客观的韵致,打动了我的内心。观风景与咀嚼垂钓是一样的,一千个品味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同一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不足为奇,只要不误入沽名钓誉和以色钓利的歧途,如何体验完全是一个眼光和口感问题。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总是顾虑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愿意或不敢面对真实的自然,从而忽略了真理的存在,其实只要我们抛弃顾虑,抛弃自尊,裸露心灵,与自然真切相拥,就会在极不惹人注目的平凡之中,发现真理的存在。十分欣赏作者的深度写作精神和辨证思考的文章韵致,精华支持!

3#
发表于 2009-12-23 0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9 编辑 <br /><br />风景是什么?是山、水、路、船、河堤、绿树、涯、人……一切我们眼里心里留驻的点线面。我在河堤上观风景,风景也在观我,显然,我们彼已互为风景。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作者以缜密的笔触,翔实地勾勒了视觉内的风景轮廓,散点透视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色彩很浓郁,烘托和映衬了风景背后的意象,感悟性随笔的特征非常明晰。宽阔的视野,高起点的思维,都让这篇文章显得更加质感厚实。本我元素与情景交融,又使文章多了感性的色彩,从而突出了客观的韵致,打动了我的内心。观风景与咀嚼垂钓是一样的,一千个品味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同一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不足为奇,只要不误入沽名钓誉和以色钓利的歧途,如何体验完全是一个眼光和口感问题。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总是顾虑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愿意或不敢面对真实的自然,从而忽略了真理的存在,其实只要我们抛弃顾虑,抛弃自尊,裸露心灵,与自然真切相拥,就会在极不惹人注目的平凡之中,发现真理的存在。十分欣赏作者的深度写作精神和辨证思考的文章韵致,精华支持!

4#
发表于 2009-12-23 09: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9 编辑 <br /><br />风景是什么?是山、水、路、船、河堤、绿树、涯、人……一切我们眼里心里留驻的点线面。我在河堤上观风景,风景也在观我,显然,我们彼已互为风景。
        
好文和好评已一起学习.问好!!

5#
发表于 2009-12-23 0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9 编辑 <br /><br />风景是什么?是山、水、路、船、河堤、绿树、涯、人……一切我们眼里心里留驻的点线面。我在河堤上观风景,风景也在观我,显然,我们彼已互为风景。
在风景中放飞自己的思绪,并引出对世事和人生的思考。此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散步习惯,他每天下午要到固定的地方散步,每天要听一定时间的音乐。或许这样的喜好,能让一个写作者有放飞自己思绪的空间,而更好地书写。厚实的文章,意象和表象把我们从风景引领到一个更高的思考高度。欣赏、学习,问好朋友!

6#
发表于 2009-12-23 0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9 编辑 <br /><br />对于一个熟悉的场景,在许多人眼里似乎再没有什么风景可言可观可想可思。而对于一个写作者来所,熟悉的地方风景却不断。这又取决于内心的那不可抑止的真情实感。真情实干是什么?是对这里的热爱。在每天的漫步或跑步中,你的目光不仅关注着前方的路,还游历着周遍的景致。不论是大的变化或小的改变,都成为了眼中不断更新着的风景线。由此,而漫溢着的情愫便具有亲切中的温暖在氤氲,在升腾。一个作者,在面对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妙景象时是无动于衷还是身心感染?显然,作者把他喜欢的自然景物当人来写,当朋友来写,它们表情丰富,形态各异,讲述着天籁的美妙,讲述着它们各自所代表的历史,也表达着作者内心的向往,向往远离喧嚣和浮躁,回到自然宁静的生活中去。支持精华!

7#
发表于 2009-12-23 1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0 编辑 <br /><br />都说近处无有风景,那是因为熟视而习以为常。若换一种心境和角度,才可以发现近距离也有大美。世间不是没有美,而是浮躁让人缺少了发现。此篇书写从容,足见心境之宁静。支持精华!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0 编辑 <br /><br />风景是什么?是山、水、路、船、河堤、绿树、涯、人……一切我们眼里心里留驻的点线面。我在河堤上观风景,风景也在观我,显然,我们彼已互为风景。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作者以缜密的笔触,翔实地勾勒了视觉内的风景 ... [/quote]
  十分感激一兵老师的厚重评阅。我读了许多遍,并没急于回复。我在想,其总括和引领作用都是巨大的。
  你的文章和评论都是令人眼睛一亮的。同你一样:严重而深刻地感谢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0 编辑 <br /><br />风景是什么?是山、水、路、船、河堤、绿树、涯、人……一切我们眼里心里留驻的点线面。我在河堤上观风景,风景也在观我,显然,我们彼已互为风景。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作者以缜密的笔触,翔实地勾勒了视觉内的风景 ... [/quote]
  问好大相。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0 编辑 <br /><br />风景是什么?是山、水、路、船、河堤、绿树、涯、人……一切我们眼里心里留驻的点线面。我在河堤上观风景,风景也在观我,显然,我们彼已互为风景。
        
好文和好评已一起学习.问好!! [/quote]
  谢过一丁。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0 编辑 <br /><br />风景是什么?是山、水、路、船、河堤、绿树、涯、人……一切我们眼里心里留驻的点线面。我在河堤上观风景,风景也在观我,显然,我们彼已互为风景。
在风景中放飞自己的思绪,并引出对世事和人生的思考。此篇文章 ... [/quote]
   谢谢你的评论及联想,那位作家的作品我没读过。你的见解我十分赞同!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2-23 09:59 发表
对于一个熟悉的场景,在许多人眼里似乎再没有什么风景可言可观可想可思。而对于一个写作者来所,熟悉的地方风景却不断。这又取决于内心的那不可抑止的真情实感。真情实干是什么?是对这里的热爱。在每天的漫步或跑步 ...


  善解人意的好评!其开阔的评论胸襟和视角我很佩服。非常的感谢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1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12-23 17:15 发表
都说近处无有风景,那是因为熟视而习以为常。若换一种心境和角度,才可以发现近距离也有大美。世间不是没有美,而是浮躁让人缺少了发现。此篇书写从容,足见心境之宁静。支持精华!


  谢谢高版佳评。问候!
14#
发表于 2009-12-24 10: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2-23 09:59 发表
对于一个熟悉的场景,在许多人眼里似乎再没有什么风景可言可观可想可思。而对于一个写作者来所,熟悉的地方风景却不断。这又取决于内心的那不可抑止的真情实感。真情实干是什么?是对这里的热爱。在每天的漫步或跑步 ...


借杜老师的批阅,学习梁老师的美文!
15#
发表于 2009-12-24 10:24 | 只看该作者
严重而深刻地拜读佳作并感谢文友的美文!
雪中远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7 13:50 , Processed in 0.17198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