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敬一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带着鞭子去找女人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12-26 23:48 发表
这是一篇有高度和创建意义上的评论。
从此评论上更能看出如何理解一部伟大作品的意义。
如同苹果的味道在于品尝本身的行为。那么本文所评论的《万有引力之虹》延伸性鉴赏与认识,正好也显示出味道的在于“品尝本身 ...
十分感谢房子朋友的悉心评点与热情鼓励,握手致意!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2-27 10:17 发表
虽然没有读过此书,但是从敬版主的文字中,感觉到一种融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众多知识于一体的一本凭借思的张力而诞生的一部丰厚的艺术作品。我想,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有实力阅读这样的一本书并且能够 ...
如是点评,细腻缜密,精深而又精到,专业而又敏锐,让我一读再读,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看见了自己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严重感谢荷风与我的如此珍贵的交流,握手致意!
7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2-27 10:19 发表
“文学作品的欣赏,目前在我国有这样一个带普遍意义的趋势性认识观点,即提倡原生态写作,提倡质朴化的白描性写作,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的本质,接近真实的内涵,也就是所谓“大巧若拙”的意义是也。从这个趋 ...
再次感谢,并希望来上一个列宁式的拥抱~~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银杏王 于 2009-12-27 11:39 发表
好文好评,一起欣赏!
感谢回帖提读!
8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09-12-27 19:37 发表
丰富,浑厚,这是我读此文最深的印象。
谢谢回帖,问好!
8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9: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12-27 19:38 发表
敬版这篇文字,对于我们写手来说,非常的有价值,如此开阔的视觉和深透的笔触,令人感佩。谢谢敬版,西溪收藏阅读学习。预祝元旦快乐!
十分感谢老朋友的鼓励,握手致意!
82#
发表于 2009-12-29 13:59 | 只看该作者
读完敬版主富含深刻哲理作品,再品文友们精彩纷呈的评论,仿佛我的语言都是苍白的。版主的笔力让人惊叹,这样深入灵魂去描述,去探索,去品味一本伟大的书,这个过程也是伟大的。
祝贺敬版主!
83#
发表于 2009-12-29 14:46 | 只看该作者
读敬老师的文章,感觉到理解程度之深,知识层面只阔,文学鉴赏能力之强,令人敬佩。从而想到了学无止境,只有多学习才是自己得以进步的契机!!
欣赏拜读!
支持精华!
问好!并祝新年快乐!!!
84#
发表于 2009-12-29 14:5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很忙,上网少了,心里急得不得了,却安不下坐来,贺年卡都没写,在此祝斑斑元旦快乐,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8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7: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9-12-27 20:03 发表
《尤利西斯》倒读过,在敬版的笔下,《万有引力之虹》无疑蕴藏着无限丰富的宝藏,正因为如此,对精彩的评论只有细细品味了。问候敬版!
感谢回帖,问好!
8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12-27 21:59 发表
      一兵版主这篇赏析文章,跳开文章本身的视野,从更高层次把握《万有引力之虹》这个经典小说的艺术特色,以自己独具的慧眼和深层次的思考,进行分析,提炼出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艺术理解。文中涉及的理解方式以及“ ...
十分感谢若雨版主的精彩点评,严重地握握手,如果可能的话,再来上一个列宁式的拥抱,呵呵~~
8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7: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雷 于 2009-12-27 22:09 发表
苹果的味道并不在苹果本身,也不在人的舌头,而在于品尝行为中。
事实上,《万有引力之虹》这个书名表达的就是意识与事物的联系,其广义上体现出来的灵性和宽泛性,可以用中国的俗语“山高人为峰”,“心比天高”来 ...
谢谢你的回帖认同,握手致意!
8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09: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09-12-28 10:09 发表
欣赏,美文。
感谢提读!
8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09: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枯木 于 2009-12-28 12:44 发表
文学作品的欣赏,目前在我国有这样一个带普遍意义的趋势性认识观点,即提倡原生态写作,提倡质朴化的白描性写作,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的本质,接近真实的内涵,也就是所谓“大巧若拙”的意义是也。从这个趋势 ...
谢谢回帖,问好!
9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09: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有旺 于 2009-12-28 13:58 发表
下载.收藏学习.问好老哥
还请老弟多提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4 01:54 , Processed in 0.05848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