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1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大堡子”的颤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7 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堡子”的颤栗
             
                      lqm407


  好多年前,有朋友来我家闲聊,说起了“大堡子”挖掘古墓的事。他说得神乎其神,我听得惊心动魄。不过,因为他也是文学人,是编造故事的能手,所以我对他讲的故事还是半信半疑。我知道,中国毕竟是个有着强大统治机器,对老百姓管理得非常严格的国家,即使天涯海角、穷乡僻壤,那也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现大规模的盗墓行为的。

  谁知,当我以后接触到一些关于“大堡子”的材料时,我就再也不是相信与不相信的问题了,而是从内心升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惊与愤怒……

  “大堡子”离我们这里不到七十公里,过去归我们市管辖,后来划归陇南市。千百年来,与它相邻的祁山比较叫响,“大堡子”却默默无闻。现在,“大堡子”的名气却远远超过了祁山。

  大堡子闻名于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它是秦人的老家和祖坟所在地。秦人是从何地发祥壮大的,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个谜团。现在,它的答案出来了。秦文公率众进入关中之前,已有十四代君主、三百多年时间在这一带地方开创基业,经营土地,发展壮大。秦人祖先的“第一陵园”就在这个“大堡子”上。这个陵园的规模非常宏大,意义非常重大,文物非常丰富。

  当然,在一、二十年前,人们还不知道这些情况。从上世纪初期开始,虽然有秦公簋秦公鼎秦公壶等珍贵文物从这里流传到全国甚至海外,引起考古专家的高度关注,但专家们苦苦寻觅的源地却一直未能找见。然而,有谁能够想得到,真正揭开这个谜底的竟然是一些盗墓者……

  大规模的盗掘秦墓和文物走私是从1986年开始的。开始是农民们挖掘“龙骨”卖钱,后来挖出了古墓,挖出了文物。文物贩子的嗅觉比狗还灵,他们马上前来收购。于是,盗墓风就狂刮起来,到1993年达到了高潮。


  在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这个小山包上总是拥满胡乱挖掘的农民。全县18个乡镇56个村的人参与其中,外市外县的人也闻风而来。好多家庭都是全体出动,带着铺盖卷,拿着锅碗瓢勺,就地安营扎寨。甚至有些老支书也带领全村人紧抓机遇,勤劳致富。白天熙熙攘攘,晚上灯笼火把,最多时数千人。因为人多,以致于山上出现了卖饭、水卖和卖各种用品的服务市场。有些人非常猖狂,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了勘探、挖掘、收购、贩运一条龙的作业系统。他们布置打手,站岗放哨,身佩枪支、匕首,手拿大哥大、对讲机,汽车、摩托车来回奔驰……

  在这场浩劫中,被挖掘被破坏的文物无法计算。大量的金器、玉器、铜器等文物被低价收购,而陶器等不值钱的东西被当场甩碎,珍贵的礼乐石磬被就地砸毁,大型的青铜器物被弄碎运走。有座大墓里的东西拿不出来,他们竟然一把大火将整个大墓烧毁了事……

  当大堡子快被挖空的时候,考古专家根据一些流传到海外的青铜器,才确认大堡子就是秦公大墓。这时,一些农民还若无其事地说:我们这不就是挖了秦始皇的祖坟吗?秦始皇不是个好皇帝,挖了就挖球子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场浩劫是1993年才得到制止的。制止后,有关部门对大堡子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即使是劫后发掘,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和珍贵文物也不计其数。

  “大堡子秦墓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出土文物的研究价值究竟有多高?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能说清楚的事情。反正,它一被发现,就被列为国内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紧接着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国正在追寻流落到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流落到国外的大堡子文物究竟有多少?这个数字也是谁都说不上来的。总之,欧美好多发达国家都有。我国虽然重金收购,但收来的毕竟少之又少。

  一位考古学家曾经站在满目狼藉的大堡子前,只用颤栗二字来形容他极度沉痛的心情。其实,凡是有爱国之心的人都心痛不已……

  是的,我们现在只能痛定思痛。然而,我们更要大声地质问我们的社会管理人员:那么大规模的犯罪活动,那么长的时间,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制止呢?我们的地方政府哪里去了?我们的党组织哪里去了?我们大大小小的干部哪里去了?我们的公安人员哪里去了?我们的文化部门哪里去了?……我们的社会这是怎么啦?平时,社会对老百姓管理得那么严格,有人说一句敏感性的话都有人管,为什么这么大的事情却无人过问呢?

  对于眼皮底下重大的犯罪行为听之任之,这是官员的赎职行为,也是官员犯罪行为。然而,事情发生后,我们没有听说哪个失职的官员被法办了,谁被撤职了,也没有听说谁被追究了责任……

  所以,我们除了对那些盗墓者表示痛恨外,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的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管理;我们更应该痛恨那些失职的官员们。反腐败不仅要在经济领域中进行,反腐败的范围应该很大很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lqm407 于 2009-12-27 18:18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12-27 12:18 | 只看该作者
盗贼的探索水平优于人民俸禄养活的考古专家。天水张川、秦安两县最近的考古也是盗墓贼发现的。
是不是盗墓贼引进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仪器,用改革开放的包容心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然后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就。
真是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官方落后就要挨盗,那些文物可能很欣慰,它们能去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3#
发表于 2009-12-27 19:21 | 只看该作者
是利益的驱动。
4#
发表于 2009-12-27 20:04 | 只看该作者
无言……
大哭……
5#
发表于 2009-12-27 20:11 | 只看该作者
和楼上的有同感。
6#
发表于 2009-12-27 20:45 | 只看该作者
同感同感!只是……大家都无能为力!不知道问谁好呢?还是问lqm407好!
7#
发表于 2009-12-28 10:30 | 只看该作者
反腐败,任重而道远,不是一代两带人就能解决的问题。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2: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海凹 于 2009-12-27 12:18 发表
盗贼的探索水平优于人民俸禄养活的考古专家。天水张川、秦安两县最近的考古也是盗墓贼发现的。
是不是盗墓贼引进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仪器,用改革开放的包容心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然后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就。
真 ...


谢谢海先生阅读并评论。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09-12-27 20:04 发表
无言……
大哭……


对此真是欲哭无泪……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珊玖 于 2009-12-27 20:45 发表
同感同感!只是……大家都无能为力!不知道问谁好呢?还是问lqm407好!


对此谁也没有办法。我们只能表示愤怒……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红红 于 2009-12-28 10:30 发表
反腐败,任重而道远,不是一代两带人就能解决的问题。


谢谢红红阅读。反腐败是个沉重的话题。也许,我们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世世代代反下去……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2: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09-12-28 11:27 发表
眼皮底下的犯罪太多了,近视眼也太多了,悲哀啊。


我们的官员多得人浮于事,但正经事就是没有去干。唉……
13#
发表于 2009-12-28 16:35 | 只看该作者
胡承租说他在大英博物馆看到大堡子的文物后,老泪纵横。
14#
发表于 2009-12-28 18:1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所说现象触目惊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了,但是文化迟迟没有跟上,博物馆就是一个例子。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博物馆人均占有量太少。但是中国文物数目却不是个小数目,我们对文物的发掘、保护都不够重视,大量文物被走私盗卖。这是我们自己的历史,让人遗憾。

楼上谈到大英博物馆,对于大英博物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大英博物馆确实掠夺了世界各国不少文物;另一方面,从超越国界的全人类文化角度来看,大英博物馆对文物保护是有贡献的,很多国家的文物被得以很好保护。

再比如我国,我国大量的博物馆设施落后,很多现存文物因此霉烂、潮湿、生锈,几年前,著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就发生水管破裂,很多珍稀古籍因此受到“水浸的酷刑”。

目前世上现存的敦煌古籍,大英博物馆是保存最好的。

中国文物被破坏最大的,还不是盗墓、走私、保护不善,而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那才是真正的现代版焚书坑儒,人类文化浩劫。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12-28 18:26 编辑 ]
15#
发表于 2009-12-28 18:30 | 只看该作者
类似敦煌罪人王道士.大英博物馆也不是好东西,他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保护世界遗产.任何挖掘都是对逝者的侵略.埃及法老金字塔依旧被盗.纵然这一代保护难保下一代丢.我有个感想就是聪明人死后千万别进墓葬.即便不盗墓早晚也被新人类开发.因为地球容量有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05:49 , Processed in 0.08716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