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翠微 于 2017-9-11 11:03 编辑
有的小说靠出奇制胜,靠设置悬念制胜,靠让读者猜谜制胜。也有的小说靠质朴打动人,靠娓娓道来的叙述打动人,靠清水无香的气质感动读者。敬军先生的作品属于后者。
张敬军先生的短篇小说《马颊河记事》里,记录了各色人物,车、船、房屋、桥梁、河流、集市。各有特色,神情百态,生动记录了特定的历史时期马颊河附近抗战时期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简直就是一副微缩版的《清明上河图》。
这是一幅原汁原味的马颊河两岸的百姓生活图。这部作品,从时间上跨度很大,可见作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致,收集资料之耐心。作者在时代变化与文化反刍中,一边建立自己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的题材体系,一边又在试图找到最适合的呈现和表达,建立与地域文化的内在因子紧密联系的语言体系。
两个在马颊河两岸的村庄,有鸡鸣犬吠,有热闹的集市。我看过之后,闭上眼睛,就如同看到一幅鲁西乡村的风物图,流淌着鲁西地区淳朴的风,有着鱼腥味的河水,从西到东,缓缓流淌。河水有时干涸,有时还发洪水。
练习大洪拳的乡村小子,会练拳,不会背琴谱,在街上挨打,有一身武艺,却忘了还手。还是老父亲知道庄乡之间礼仪为重,拉着儿子到东颊河挨家挨户的道歉。当街纳鞋底的村妇,插科打诨,说着乡村俚语。车道,水道,迎来送往,从集市的热闹我们可以猜测东颊河的繁华。
四里八乡的货郎、乡亲,该买的买,该卖的卖,什么也不买,单单是抄着手看热闹的也有。至少能闻一闻那丸子汤飘过来的酸辣清香,至少能看一看各色人等各种各样的穿着打扮。如果手头宽裕,买个油炸荷包,吃得满嘴流油,买上两角钱的兔子肉,蹲到路边大杨树底下,细嚼慢咽,将香酥的滋味细细品尝。
老李家的糟鱼肯定错不了。当我读到每当西颊河老李的糟鱼卖不完,就跑到胡爷的大门洞里,在胡爷的茶桌上,铺上两张荷叶,老李的糟鱼,兑着胡爷的酒,两人一边咬文嚼字,一遍叙说乡情。那滋味肯定错不了。胡爷家的小狗,肯定就在桌子底下趴着的,吞着骨头听他们七嘴八舌的谈话。
东颊河上的集市,打铁铺,卖烧饼的,炸果子的,炸丸子的,卖羊肉包的,卖烧兔的,生意人的卖相与吃客的各种吃相,都被描述得淋漓尽致。我也像看到了集市的繁华,闻到了集市上飘出来的美食香。真想到连接三省的界碑那里看看。真想吃一口老李家的糟鱼,那香酥的兔子肉,喝一碗那酸溜溜的丸子汤。
我看到文章里,说马颊河有界碑,但是并没有说明界碑具体在哪里。只说在马颊河西河堤下。马颊河长着呢,如果地点再交代的详细点,也许更好。
第六段开头说:再后来,这一界碑被当地的文化部门定名为“鸡鸣碑”。我觉得这里的当地改为莘县为好。突出地域特色,歌颂家乡文化。
还有文章最后有个地方说:当时马司令的回民支队就驻扎在马家河西三十里的金滩镇。 这里的马司令最好也说的清楚一些,金滩镇是哪个乡里的金滩镇。
二十三页中间段,几句民谣下边,有一句:这一带有很多庙会,像马村会,曹楼会,尧舜会等等。我觉得这里的这一带,换成具体地理名称更好。
方言是文章中的一大亮点。比如:那雨七天七夜都没有住点儿。比如紧自骂累得慌。比如池子里的脚皴能跺墙。让人忍俊不禁,既夸张又好笑。
乡村气息浓郁,读着文章,仿佛自己也就在村子里,和乡亲们在一起,端着大海碗到村口大榆树下吃饭,听乡亲七嘴八舌地聊故事。
这篇小说既有宏观的叙事,宏大的场面,像两个县令在马颊河两岸,一东一西,对坐了两天。那场面肯定是不怒自威的。
细节上,写丸子三,为了省柴,居然会在丸子锅里放一个有眼的盘子。这一招太过精明、奇崛,恐怕一般人也不会想出来。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物降一物,比他更精明的人还有。丸子三的小技俩还是被识破了,被一喝丸子汤的行家识破了,伸出勺子往锅里一捞,捞出来了带眼的盘子。
还有几个细节,像二十页最左边,写商铺门板那一段,门板有凹槽有凸起,连宽度都交代的挺详细。还有门板多少扇,都被桐油刷过等等。
跺墙那一段,使用什么原料,什么工具,具体每一步怎么做法,幽默、生动,我长了见识。可以看出来,作者是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了生活,并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来。
文章中的很多细节,让我长了不少见识,比如县令翁同龄带领村民抗洪救灾时,查看抗洪物资。河堤上堆放着石夯,土车,土筐,门扇,铺板,案板,炕席,麻袋,还有玉米秸,高粱秸。村民为了阻挡大水,拉来自家的玉米秸,高粱秸,石夯,门扇等,都是正常的防护措施。写到有的村民拉来自家的门扇,炕席,案板,我有了一点小小的感动,那时候的人们,屋里能有什么家产啊,去掉了门板,案板,炕席,那真真正正是家徒四壁了。为了共同的利益,村民的觉悟都是很高的。但是这里下边还有一句:甚至还看到一口没有上漆的白茬柏木棺材。读到这里,我的心紧了一下,读不下去了,停住了,我的眼里,心里,都储满泪水。有棺材的人,肯定是个老人。没有上漆的棺材,肯定是穷人家的棺材。一个老之将至的人,他满头白发,他骨瘦嶙峋,但是他的背是坚挺的,在紧急关头,依然招呼众人抬走他最后的一点曾经的宽慰。怪不得县令翁同龄会朝着百姓的那些东西鞠躬。读到这里,我也是在心里朝着那些东西,朝着那一方百姓,那一片土地鞠躬了。
感谢作者的细致描写,让我的心此刻柔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