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龙安古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0 1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安古城

江剑鸣



  历史的尘烟覆盖了浩瀚如海的漫漫历史的本身。关于古代城镇的记忆,却深深地植入了竹简木牍绢帛纸张,若干年后,又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复苏。

  我的思维的苍鹰开始飞行在龙安山河的城镇和山水间。本文将叙述的涪江上游的古老之城,就是这只苍鹰从故纸里和民间传说里胡乱翻检出来的泛黄的冰冷记忆。
  
  龙安古城虽然没有云南丽江古城、湖南凤凰古城、四川阆中古城那般名扬四海,但它是我学习和成长,生活和工作,挥洒汗水和付出爱情的地方,是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漫长的部分。龙安古城引我思考,给我启迪,使我受益匪浅。用几段文字叙述它,是我多年的意愿。



  我思维的苍鹰飞向古代,飞向涪江上游。
 
  在涪江上游,曾有过三处古老的城池。一是江油古关,二是刚氐古城,三是龙安古城。

  两三千年之前,涪江上游一带肯定是树木阴翳,野兽出没的化外之地。汉代开始,汉族人最先到达并建立政权的当是如今的南坝镇,当时叫江油关的地方,利用陡峭的崖壁和湍急的江水设关设戍,用以“西控羌氐”。江油关左有风翅山,右有左担道,北抵阴平,南接成都,山峻水险,是蜀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军事关隘。在陈寿笔下,汉朝末年三国纷争时的江油关,笼罩着南下魏军邓艾铁蹄踏起的浓浓尘烟。

  唐人在汉关基础上设立州治,辖区甚广,相当于现在的市级政权。但岁月的风烟无情,关弛州废,连“江油”这一名称,也顺江下移了百多里路。南坝镇上,如今再也寻不着一匹半块汉砖汉瓦了。这多多少少让人生出几分遗憾。

  从江油关往西上行百里处,有一平坦之地,汉代就设过一个管理当地少数民族的县级政权,叫刚氐道。后来废道改县,名叫广武,又改叫宁武,后又改名叫平武。到元末时期,治地又西移三十里,建了新城,原地降为普通场镇。相对于新城,人们就叫它古城了,直到现在。一度时间还叫双风场,只是这名已经没多少人知道了。说是古城,却寻不出丝毫的作为古代城郭的遗迹了。

  封建社会里实行大汉族主义,少数民族总是被赶到荒僻边陲深山老林,俗称番地。涪源深山里,就分别有火溪河番地,白马路番地,黄羊关番地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派官员来作土司,专事少数民族的统治。官员来了,就得筑城池以防敌袭,建衙门以决官司,建官邸吃喝玩乐,建寺庙以教化民众。于是,在双风场溯涪江西上三十里一个叫蟠龙坝,又名乐坪的地方,新筑了一座龙安城。那地方先是白马番和白草番的聚居地,白马语又叫它为“安老”。明洪武年间,龙州就迁来此地。明嘉靖年间,有土司叛乱,朝廷改土分流,就将龙州升格为龙安府,龙安古城就成了府的治地。

  叩击如今尚存的几处城墙的残迹,可以得知,龙安古城应该是明初的产物。较之汉时的江油古关和晋时的刚氐古城,它是一座相对年轻的城池。统治者用马蹄铠甲和刀枪箭镞画出自己疆域,又用厚厚的城墙来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龙安古城就统治着川西北一带的各族人民。

  取名龙安,以及取名平武,都有罢兵息战,崇尚和平,不愿折腾之意。这恐怕算是人们较早的构建和谐社会希望过安宁日子的愿望吧。武是平了,此地一直没发生过大的争战。龙也怕折腾的日子啊!老百姓自古都是喜欢和平安宁的,但有些县官州官府官,却喜欢瞎折腾,就连七百年后这城里架一座大桥,取名“飞龙桥”,铺一条街道,取名“飞龙干道”,设一个文艺奖,取名“飞龙奖”。他们难道不希望这龙平安一些?

  地图上看,全国叫龙安的地名不少。我本文叙述的龙安古城,是《龙安府志》上说的星分鬼井鹑首之次的深山老城。此地在冷兵器时代,在统治川西北少数民族方面,是一处重要的军事重镇。东通利州广元,西接松州松潘,临江据险,是扼咽喉之要塞。作为龙安府的府治地,是一个类似如今市级政权的治地。龙安府除了辖平武首县,还下辖青川、石泉(北川)、彰明诸县。老百姓也把这一片广阔的土地叫做龙安山河。



  我思维的苍鹰飞到了龙安古城的上空。

  龙安古城是坐落在涪江左岸的一个由城墙、房屋、街道、衙门、书院、寺庙组成的半山半坪北高南低的椭圆形地方。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古人孟子形容城池的话。龙安古城却没有七里之郭的外城,真正只有三里之城。城墙周遭九华里。如果把城墙围起来的都算作城的话,城墙之内,也只有南半平地住人,那北半山坡,就只有任荒草荆棘自由生长,野兔山雉随意出没了。半山半坪,就是龙安古城与其他城池不同的特别之处。

  人们生活的这半边城,建在蟠龙坝上。龙安山河的人称河谷边的平地为坝,是“坪”的意思。估计当时的人们就地取材,伐木烧窑,盖起一排排的屋舍。从附近岸边凿来青石板,铺出一条条街道。蟠龙坝也是西高东低,从西门到东门七百米远,就有三条大坡道。下雨流水可以把街道冲刷得干干净净。

  坝后一座大山,方位上,该叫北山。事实上,老百姓也一直也叫它北山。可崇文的人,说它是一道青翠的屏障,矗立在城后,像一道天然的屏风,就叫它翠屏山。尚武的人,在山顶筑一碉楼以便射箭御敌,又叫它箭楼山。

  江油古关的历史两千多年了,而龙安古城的历史才七百多年。七百多年,不短的时段。但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或许是无足轻重的,是容易被泛黄的典籍册页遗忘的。在典籍里,翻过一页,或许就翻过了千年。龙安古城里的街道、屋舍、树木、花草,城墙上的石块砖头,城里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以及他们的泪水汗水、衣着服饰,都未必变作史者们的一笔一画的形态保存下来流传后世。现在只有西门上和北山上几截城墙,还顽强地挺立着它们饱经风霜的残破身躯,向人们述说着龙安古城往日的风光岁月和岁月的风光。

  城墙内的总面积的另一半,是北山陡峭的山坡。一片荒凉。那陡啊,放牛牧羊,连牛羊都站不稳。但城里的人不出城门,就能够爬山锻炼。爬上山坡,早晨,站在古城墙上向东,可观新沐的红日从龙凤山顶上慢慢升上龙安城上的天空;傍晚,站在古城墙上向西,可看到血红的残阳从四竹垭义佛山边上落进衰草丛中。

  四道城门原先都有过些古朴且很有含义的名字。东名迎晖,南名清平,西名通远,北名拱宸。后来又在东关设了迎恩楼,西关设了镇羌楼。北城门是象征性的,从未有人从此门出入,因为那城墙外边根本就不是路。

  城墙是大砖、页片岩石和粘土夯就的。北山上几截残破的城墙,在风雨霜雪里,在荒草杂树中,显出几分古意,并始终保持着它固有的矜持和冷寞。平地里有东南西三座城门。如今只有西城门孤零零地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东门南门早被毁了。不是战火,是人祸。我在前文里说过,本城没有发生过大的争战。解放初期政府没有文物保护政策,人们也没有文物保护意识,城墙上的砖头正是修房造屋的上佳材料。就地取材,何乐不为?何况人们还视这城墙为封建社会的象征呢!捣毁它也是天经地义。

  城墙内北部陡峭的山坡上,荒草凄凄,荆棘丛生。民国年间,一位邱姓的县长,率领民众在山坡上种植了青冈树。那些青冈树便染绿了北山的春夏,染黄了北山的秋冬,一直染到今天。今天,北山成了山地公园。那一大片树林,就是龙安古城的肺叶,为我们净化着肮脏的空气。

  北城门后边是大北山。数百里大山一直连通到甘陕交界的地方。城的东南西三面的城墙外,是滔滔汹涌的涪江水,由北而南而东,是天然的护城河。如此看来,在冷兵器时代,龙安古城的确是易守难攻的城堡。

  早年里,只有西门外一条破破烂烂的小渡船,吱吱嘎嘎地往返于江面,是龙安古城与南岸交通的唯一链接。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城南建了一座索桥,维持了几十年南北交通。改革开放以来,龙安城的交通四通八达,仅城南涪江上,东南西三处就已经有了两座索桥,一座钢筋混泥土汽车大桥。目前,还正在东皋湾新城区建一座汽车大桥。

  南岸不远处是涪源一带最著名大大山,叫岳丛山,当地老百姓也叫它麓丛山或药丛山。崖峭峰峻,山高路陡。岳丛山的南面就是涪江的支流青漪江流域。老百姓习惯上称它为小河里。青漪江与邻近的古石泉今北川县,都是羌族的祖居地。那里的羌族人,据说是大禹的后裔呢!

  北山的城墙还残存了几段。城垛雉堞处,似乎还残存了几分当年官兵与所谓番蛮进攻与防御的烽火痕迹。到了热兵器时代,城墙再怎么厚,也无济于防御之事,就成了多余的东西。东城门最先拆除。城里暴涨的人口和房屋,纷纷挤到了城外的小春坝。夹堤造地,河水改道,城区扩大了一倍。北山的城墙在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中,斑驳,脱落,垮塌,颓败与荒草荆棘里了。

  北山的城墙东面,是荒草荆棘和稀稀拉拉的松柏林。那是本城最近也是最大的墓地,安葬着这龙安城里一代又一代的死者。一如我见过的许多村庄,村后都是安葬祖先们的坟墓。村里生活着活蹦乱跳的男女老少,村后坟墓里躺着他们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以及更久远的祖先。逝者与生者,相隔几十几百年,却都同样沐浴着川西北天空中高远的太阳,同样望着满天的星斗和盈亏有序的月亮。

  城里的人每天抬头就能看见它们祖先的居处。逢年过节,如清明节、七月半、春节,人们就要备好刀头敬酒五谷果蔬和香蜡纸张,上山去坟前祭奠一番。摆上供品,烧化些纸钱,以表子孙的孝敬。也有烧纸引发山火的,有人戏称是祖先没有保佑,出了子孙的洋相。

  北山这一座座高高低低的坟茔,或隐或显得散落在山坡上,俯瞰着山脚下的生人居住的城池,和城里生活着的他们的后辈人。山上山下生死两隔,阴阳相阻,但古城里的“今人”和古城外的坟茔里的“古人”互相守望。年年岁岁,始终不渝。

  如今的龙安城里共有四个居委会,人们戏称这山坡上的墓群是第五居委会。城市是生者人生戏剧的演出舞台,而山坡上的“第五居委会”则是人们谢幕后的最终归宿。以唯物主义观点来说,城里的人走向它,是一种生命运行的必然规律。只是每个人有早有迟而已。

  但这些坟墓埋葬的都只是龙安古城里的普通百姓。我估计是因为这山坡上并没有风水先生眼睛里的上佳阴宅。城里的王姓土司家的墓葬就在城东三十里原刚氐道旧址一个叫琴台的地方。薛姓的土司家的墓葬也在城东五里外涪江南岸汇口坝的山坡上。



  作为一座府城,龙安古城里肯定有不少大大小小的衙门,县衙,府衙。这是一个专管少数民族的府城,那肯定有大大小小的土司衙门,王土司的,薛土司的,李土司的。康熙年间还在县衙前边立了一座圣谕牌坊,横额中写有“尔禄尔食,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是很有意味的话。

  古时的城内,公办的学堂未必有,公办的医院未必有,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也是肯定没有的。封建社会里,提倡教化民众。教化民众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事情。教化常常是采用宗教的形式进行。作为宗教场所的寺庙,倒是少不了的。古人似乎也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啊!龙安古城里现存的古寺庙,主要有两座,一座是北山脚下的北岳殿,几根朽木支撑着破瓦,不堪负重,摇摇欲坠。另一座就是大名鼎鼎的国家级文物保护遗产报恩寺了。街名里还有什么武庙,什么文昌宫,但现在都无踪迹可寻了。

  龙安古城里没有文庙。儒与佛和道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孔夫子的庙宇没有像观音菩萨和太上老君的那样遍布城乡。建文庙,是要县内有人考中状元才有资格的。平武县历史上没有人考中过状元,当然就没有资格建文庙。报恩寺要找状元题匾,都只有在两百多里路外的中坝场去等候从京城返回新都故里的杨升庵挥毫。边陲之地的文化自古就欠发达啊!

  读者会发现我在本文里会多次提到报恩寺,因为龙安古城里这座寺庙,如今是县城的唯一一张拿得出手的名片。这是一组南北长一百米,东西宽两百米,占地2.5公顷,西高东低,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的佛教建筑群,完全是清一色楠木,仿北京故宫建成。现在它是国家级4A风景区,是清华大学的建筑和美术教学实习基地。龙安古城所在的平武县,一度被称为“大熊猫的故乡”,还由中央新闻纪录片厂拍摄过专题电影。但现在这称号被别的地方抢先注了册。平武县就只剩下这座寺庙,算是九寨黄龙环线上一颗硕果仅存的地方官们值得骄傲的明珠了。

  报恩寺坐落在东城墙边。因为是宫殿式建筑,所以有“深山宫殿”的美誉。也正因为是宫殿式建筑,便有许多附会的传说,说是它的建造者想要当土皇帝而建造的皇宫。但我从它的朝向和坐姿看,它应该就是一座寺庙。它朝着东方,因为紫气东来;它背坐西方,因为佛在西方。前来礼佛的朝拜者正好由东面西,面朝佛祖。而中国的皇族宫殿文化,一定讲究坐北面南,因为面朝南边,是称王称帝的标志。至于寺内泥塑木雕的菩萨,吊挂的大钟,门前的广场和经幢,无不是佛教寺庙的代表物。而纯楠木斗拱构架,各种雕龙,雕刻的楠木千手观音,四不沾的斜坡建筑,凸雕壁画,不生蜘蛛的特性等,则是吸引专家们皓首穷经进行专门研究的标本。

  报恩寺最吸引我的,是寺内几十棵参天古柏。在蓝天白云和红墙碧瓦的衬托下,是那么伟岸挺拔,苍劲翠绿。我不知道这些古柏的树龄,但我每次看见它们,都会投以尊敬的目光。我对这些古柏树的虔诚,远胜于对待寺庙里的菩萨。当初,它们的幼苗,绝对没有刚出生的婴孩大,但人再怎么也长不到这古柏树那般高大。人不如树啊!蟠龙坝上,在建城之前,肯定是成片的原始大树。但建城之后,在刀斧无情地砍伐下,能够幸存下来,能够活过百年千年,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实属不易啊!这些古柏,与庙里的菩萨们一同歆享着人间供奉的袅袅香烟。这样看来,人还是不如树木啊!报恩寺给我的启迪,远不止于烧香点蜡瞻仰释迦牟尼呢。

  龙安古城里生活的军民人等,要吃喝拉撒,仅有衙门寺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民生建筑。东街西街南街上,许是有不少商店旅店饭馆茶馆。城边上应该还有骡马歇脚的幺店子。应该是灯笼高挂,挑旗招摇吧。古时候的龙安古城里有没有茅屋,我不知道。但上世纪70年代以前,全城都是清一色的小青瓦平房,青石板街面,古香古色,好一派古朴风格,是我亲眼见证。

  过去人口少,就是这九华里城墙里面的一半平地,人也没有住满。西城墙根一带是大片菜地。解放后,才辟作了驻军营房。东城墙内报恩寺前也是一大片菜地,种莲花白,种莴笋,种红色海椒,种紫色茄子,以及南瓜冬瓜。那时还没有西红柿,也没有白色塑料大棚。报恩寺左前方有一棵大柳树,树下有一口深井,正好是种菜的灌溉水源。这片土地,是改革开放后才陆续开发出来,辟作了汽车运输公司、城建局、工会俱乐部之类的场合。

  涪源大山里的树木少了,涪江里的水流小了,但龙安古城里的人口却在成倍地增长。人多了,住房就要增加,官员也多了,衙门就要增加。原先的古城墙内的土地不够了,就挤到东门外的小春坝。小春坝建了河堤,河水改道,城区就扩大了一倍。城墙内的小青瓦平房被渐次拆除,生长出高达的灰色水泥楼林。青石板街道也渐次消失了,代之以水泥马路柏油马路了。



  我思维的苍鹰飞翔在古城寺庙间。

  一座城市的房屋街道等建筑,只是物质的城市,是城市的表象。文化和宗教,才是精神层面的,是城市的灵魂。人类的生活,不止于物质,这是人类与动物分野的标志之一。

  说到城市的文化和宗教,又不得不再次提到报恩古寺。

  土司们所管辖的火沟白马路和黄羊关番地的白马藏人,是不信佛崇道的。他们只信奉自然的山神。另一些土司们管辖的虎牙大部落、泗耳大部落,信奉的是藏传的黄教,又叫喇嘛教。龙安府辖区的广大汉族人,信奉佛教和道教。龙安古城里,最能代表佛教文化的,当属报恩寺。

  历朝历代的帝王们,都重视宗教。有的尊佛,有的崇道。地方官员和大户豪绅们纷纷效仿,修庙造观,蔚然成风。一度时期说这是封建统治者在实行愚民政策。现在又成了信仰自由,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明朝正统四年,龙安土司官中一个叫王玺的人奏准朝廷,大兴土木,建造了报恩古寺这座佛教圣地。寺里主要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红墙碧瓦,森森古柏,晨钟暮鼓,香烟袅袅。这几百年里,龙安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善男信女们,就到这寺里来顶礼膜拜。听说在过去的年代里,菩萨灵验,香火兴旺,报恩寺名扬数百里。解放后,赶走了僧人,只把建筑物作为文物保护起来。为了防火,至今没有住寺僧人,也没有举办过大规模的法事活动。说是寺庙,就该有香火。香火是寺庙的生命和灵魂。没了香火的寺庙,如暮年的老人,死气沉沉,不是完整意义的寺庙。难怪外地游客们直管摇头,难以认同。设想,如果宝光寺、报国寺之类的寺庙也没了香火,还会有那么热闹吗?那肯定也是破落的冷坛!

  报恩寺是个三进院落。在大雄宝殿后面万佛阁前面,有两座龙碑亭。右边那碑座刻的是皇帝圣旨,内容是皇帝允许修建这座寺庙,但规模太大,属于土官越级,告诫要下不为例。左边那座碑上,刻着报恩寺下辖的十来作小寺庙。这足以表明了报恩寺在龙安山河的宗教领袖地位。

  碑上表明,距离龙安城最近的一座寺庙叫龙归寺,在龙安城东南五里涪江南岸汇口坝。这说明,在当时,除了报恩寺外,城外的龙归寺,就是最大的宗教活动场所。我去过龙归寺,现在那地方仅是破破残残的一座冷坛破庙而已,寻不见当年香火鼎盛的蛛丝马迹了。

  上世纪中有几十年里,大破封资修,消灭封建残余,打倒牛鬼蛇神。报恩寺命悬一线,险遭不测。能够到现在还保存完好,实属万幸。至于龙归寺一类的寺庙,被造反派们作为牛鬼蛇神砸了烧了,也是时代使然。

  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自由的口号又公开喊出来了。于是,龙安古城就不止佛教,还有了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天主教在城西两里处一个叫顶门坝的地方建了个小教堂,是一座尖屋顶的西洋建筑,让龙安古城的人们见识了洋教。龙安古城里回族人口多。回族人大都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在报恩寺北边建了一座规模稍逊于报恩寺的圆顶的宏大建筑群,叫清真寺。如今,报恩寺早没了晨钟暮鼓,也没有诵佛的朗朗梵音。而清真寺里,安装了高音大喇叭,人们每周都能听到阿訇借助现代科技设备的良好音响的诵经祈祷。佛教圣地报恩寺房角上的风铃声伴着这伊斯兰教圣地清真寺的诵经音,组成了龙安古城特有的奏鸣曲,在时间的隧道里纵向地流传,在地域的空间中横向地散开。

  宗教在中国历史悠久,不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西天”传入的佛教。经年累月,宗教似乎已经成了部分老百姓生活的必需。改革开放后,民间的修庙建寺的热情此起彼伏。人们的衣食住行基本满足之后,就有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求神拜佛能够使他们内心感受到天堂的温暖。先是有人在龙安古城西边顶门坝对岸,建了一座寺庙。是依山而建层叠而起的建筑群,类似宝塔状,就取名叫宝塔寺。一度时期,那里有僧人和居士主办法事,前去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还真不少。后来,善男信女们嫌离城远了点,就在城东门外原接官亭前,另建了一处宝塔寺。僧人居士还是原班人马,香火自然地由城西转到这里来了。仍然是依山就势的建筑群,规模浩大,气势恢宏。最近,还有人从缅甸迎回了几尊白玉佛,更增添了宝塔寺的分量。

  前文说的龙归寺残残破破,但涪江南岸有人又在城对岸一处泥石流陡坡上,建了一座庙子,塑了些坭菩萨。庙子有五层楼那么高,半边依着陡岩。对着城这边,曾经染了一大堵红墙,上面赫然写着一米见方的大字,“南无阿弥陀佛”。人们就把它叫做红庙子。曾经香火兴旺,后来宝塔寺香火旺了,红庙子的香火就冷落了。几个据说是居士的老大爷老太婆侍弄着,整的佛不佛道不道的。但“5.12”大地震却没震垮它,是事实。有人说是有菩萨在冥冥中保佑,那是迷信。

  报恩寺是国家级文物,是有国拨经费维修保养的。而另外的庙宇,大都是善男信女募捐来的。建一个场所,烧几柱香蜡,劝人诫恶向善,本身就是莫大的善举,犹如修桥补路一类。这些庙宇里面的泥塑木雕彩画壁饰,折合成人民币,是不小的数目。如果龙安城的政府领导号召群众捐这么大一笔钞票,去修建敬老院之类的场所,恐怕是根本办不到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仔细想想,答案也容易找到。因为敬老院里供养的不一定是自己;敬老院是今生的事情。把钱捐给寺庙,供奉神仙和菩萨,好保佑自己的来世幸福——善男信女是在修来世之行,他们似乎对今生不抱啥希望了,只把幸福寄托在来世。我在心里嘀咕:他们就那么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来世吗?

  我是无神论者,我理解并支持宗教信仰自由。但我不把泥塑木雕奉为偶像,更不轻易把某某人奉为神明。龙安古城有古寺,也有了新寺。那些崭新的庙宇里供奉的崭新的泥塑木雕的菩萨们,还有人们期盼的古道热肠吗?我答不出。



  我思维苍鹰的翅膀过地震灾难的废墟。

  龙安古城在最近一百年里,经历了三次大地震。城里的建筑,基本完好地幸存了下来,是一大幸事。特别是报恩古寺,既没有毁于造反派之手,也没有毁于地震之灾,而作为三次大地震的见证者,以它特有的沉默,向后人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沧桑的历史。
龙安古城地处龙门山地质断裂带和岷山地质断裂带之间。两个断裂带中任何一个稍微地活动一下筋骨,都会被波及,但又都不是中心。用个迷信的说法,这或许是当初选择城址的先驱们在定夺城址时,受了冥冥中上天的旨意吧!

  我前文叙述过,涪江上游最先开化的江油关,也就是今南坝镇,就正好处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在2008年“5.12”里氏8级特大地震中,山崩地裂,河山改观,房屋尽毁,场镇夷为平地,人畜死亡无数。而西距百里的龙安古城,虽也损伤了一些房屋,却无人畜伤亡,且房屋大多可以加固维修后继续使用。

  其实,早在1933年,岷山断裂带就发生过里氏7.5级的茂县迭溪大地震,波及到了龙安古城。那时候,城里全是木结构的青瓦平房,不过就是抖掉几屁瓦片而已。1976年发生的松(潘)平(武)7.2级大地震,震中心就在平武与松潘接壤的地方,直线距离也不过百来里。城西一带乡镇有房倒屋塌人畜死亡,但龙安古城却安然无恙,就连瓦片都没抖掉几匹。

  在“5.12”地震中,龙安古城虽然没有遭受巨创,但作为平武县城的龙安古城,仍和南坝镇一样,充分沐浴到了党和政府的格外关爱,由国务院指定河北省对口支援,进行灾后重建。借着灾后重建的强劲东风,政府把城东接官亭外的东皋湾村和接官亭对岸的汇口坝村,全部辟作了新城区。河床改道,夹堤造地,形成了两岸三地的格局,有点武汉三镇格局的缩影。

  较之古城墙围起来的面积,平武新城区已经扩大四倍了。四倍,不小啊!在中国,大片的良田被用来建了房屋。土地里不再生长庄稼,而是生长着水泥楼林。原有的大树砍了,新栽种些未必适合龙安气候和土壤的新树苗,在烈日下奄奄一息。城外的涪江被以建筑采砂的名义,顺便淘金,河床被挖掘得千疮百孔。江水都在挖疏松了的河床底下流走了,江面上的流水很小。今日的涪江像一条受伤的小蛇,浑浊的水流在城外懒洋洋地伏行。

  龙安城现在早已经不是管辖数县的龙安府治地了,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重要和繁华。它只是平武一个县的县城而已。全县也就十来万人口,不到三台县人口的零头的一半。涪江两岸小春坝、枕头坪、汇口坝、东皋湾这些肥沃的土地里,已经不生长庄稼了。十来年时间里,兀地生长出这么多楼房和街道,作为龙安人,是该为此骄傲自豪呢,还是该为子孙们失掉土地而惭愧和后悔?管仲说:“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民;城大而人民寡少者,其民不足以守城。”县城修大了,房子住宽了,马路铺平了,部分人的心也夜郎般自大了。这未必是有好处的。

  我并未反对灾后重建,对灾后重建反而有着极大的热情。早有专家指出,灾后重建,不仅仅是建筑几幢楼房,恢复几条道路的问题,而应该是包括重建人们的生活,物质的,还有精神层面的。因为地震毁坏和损伤的,不仅仅是灾区的房屋道路和灾区人的身体,还有思想、意识、观念、认知、道德、伦理和情感。人们在灾难中遭受的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寒冷、恐惧和心灵创伤,恐怕不是一个较短时期能够仅用物质抚慰得平的。因为人不仅仅生活在物质世界里。



  我思维苍鹰的研究在寻找古城的名人。

  作为物质的城市是迟早要被自然的或者人为的因素淘汰或毁灭的。考量一座城市,是要看重它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墨香才能让城市魅力散射,光耀千秋。也就是说,一座城市要产生一定的影响,那就得得有厚重的文化历史,一定得有叫得响压得秤的或文或武的人物。在涪江中游,如李太白之于江油,杨子云之于绵阳,陈子昂之于射洪。

  涪江上游的龙安古城,这样的压秤人物不多。县志上面能够压点秤的,有一个现代人物张秀熟。他被定位为革命老人。他是龙安古城的人。他做过龙安古城里的教书先生,当过解放后的四川省省级干部。他最上得秤杆的是曾经与国民党的省长王陵基吵过一架,被后人誉为“舌战王灵官”。

  县志上和龙安本地人口碑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古人王玺。王玺是报恩寺的建造者。他常被人误以为是当时龙安府的最高长官。其实,据记载,他只是个三四把手的六品佥事而已。他之所以名留后世,在于他建造报恩寺的贡献。可见,官当的大,未必被后人知晓。后人记住的并非官职,而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这座古城没有外郭。城东三里有个接官亭,是古人出城迎宾送别的地方。人们也写作“厅”字,我认为应该是“亭”字才妥。亭是有柱无墙四面轩敞的,厅则是有墙有壁宽敞的内堂。许是俩字古时通用吧。不知道这接官亭接来送往过多少官员,最大有多大级别的官员,给龙安古城带来过多少福音。

  当年的龙安府辖区宽广,每天有南来北往的官员马队轿队。府里的官员下各县去视察检查工作,收取税粮捐银。各县的官员们到府里来请示工作,汇报工作,开会领奖,请功邀赏,甚至跑官要衔的,应该是络绎不绝。接官亭前,迎来送往的仪仗队伍,还有商旅的车马背夫队伍,来来往往,进进出出,旌旗飘飘,锣声嘡嘡,那是何等的热闹啊!那也该是盘龙坝最辉煌最风光的岁月啊!虽然地处边远荒僻闭塞落后的涪源大山,但作为府城,它曾有过一度畸形的繁华。

  接官亭东三四里处,还有一个东郭亭。按照古人在城外设短亭长亭的做法,这里当是迎来送往的不长不短的歇息之处。现在的人们习惯叫“东皋湾”,写作“皋”字。皋是指平地里高出的丘冈。而龙安古城四围全是高山,都不称皋,此地独称为皋,理当不妥。龙安古城没筑外城郭,只在城外七里处建一郭亭,也符合古人“七里之郭”的规划格局。只是不知道这些亭郭的建造,是在王玺之前还是之后。

  在古代的某一个或者晴朗或者阴雨的日子,王玺以及他的长辈晚辈亲戚随从们,或许就是从这两个亭子,或者骑马,或者坐轿,进入龙安的——那时或许还没建成完整的城池。而平武人张秀熟,则一定是从这两个亭子边走出龙安古城的,只是不知道那时候这两个亭子是否还在,因为那个名叫东郭的地方,今天已经没有丝毫遗迹了,只有旁边的涪江水还一如既往的向东流去,岁岁年年。

  行文至此,我突然明白,这城既然取名龙安,强调一个安字,何必要出现个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人物呢!古人王玺,今人张秀熟,他们生前也未必知道自己是本城压得秤杆的人物,会被记载在志书的册页里的。



  我的思维的苍鹰在龙安古城的时间和空间里纵横穿梭,我的一管秃笔,在柔软的纸页上,在涪源大山坚硬的岩石上,碰撞出了些写作激情的火花。

  涪江上游的三处古城,有两处已经无迹可寻了。如今在作为平武的县城的龙安古城里,除了报恩寺的红墙碧瓦和参天绿树外,我们难得体会到它是一座古城了。新陈代谢,这是客观规律,不可违背。我关心的是,龙安古城变成了平武新城,龙安山河的人呢?人心还古朴淳厚吗?

  作为一个龙安山河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人,我爱我的家乡,爱涪源山水,爱龙安城——古城和新城。我散乱地写下以上文字,祝愿我们前前后后来到这里生活的龙的传人,都能够尽情享受古人赋予的“安”:安定,安宁,安静,安心,一生平安——物质生活上的,精神世界里的。

                            2010.01.20于龙安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jiangjianming 于 2010-1-21 09:48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20 14:40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慢慢欣赏着。没有“申明”。问好!
3#
发表于 2010-1-20 20:52 | 只看该作者
龙安古城虽然没有云南丽江古城、湖南凤凰古城、四川阆中古城那般名扬四海,

我去过江油。我是阆中人。问好先生。
4#
发表于 2010-1-20 21:29 | 只看该作者
洋洋洒洒,深入发掘古城人文积淀,爱意洋溢在文字间。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杜永生 的帖子

申明弄上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川媚 的帖子

我到过阆中,那是很有文化底蕴的古城。
本文所叙的龙安古城,在江油西北200百里处。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高迎春 的帖子

谢高版主。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0:32 | 只看该作者
版主们,就这么草草一看就完事了?近期我贴了好些文章,连个精都不加?
9#
发表于 2010-1-24 21:22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厚实,不过一期只能给你一个精华呀,而且版面限制每个星期最多可以发一到两篇就够了,不能发大水似的发呀,家有家法,坛有坛规呀,朋友.慢慢来,是金子会闪光的.
何田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10-1-25 21: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0:30 , Processed in 0.05435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