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77|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旧事:乡医刘汝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30 0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怀念,是一个遥远的语词,每个人离开故土那天,就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它。

  我的怀念一再修改,就像写错了地址的邮件,总是在途中来回折腾,无法抵达时间的上游。可以确信,刘汝北和他的一袭麻布长衫,已经不能给我回执。没有可能,再次看到老人站在石拱桥,轻声唤叫:“娃儿呐,把蚯蚓芭篓弄好,明朝我来叫你。”

       芝溪, 沿着起伏的山丘低谷弯曲而下,一路草青草黄,在乡场西侧,留下一段舒缓的弧形弯流后,流向了远山后面的沱江。

  我的家就在芝溪河边,距离石拱桥不到20米。初三最后一个学期,我和家人搬到那里,直到1978年当兵离开,在一座低矮潮湿的土墙瓦房里,度过了四年幸福时光。

  不到三十户居民的乡场上,家里虽算不上殷实富足,但比较起多数同学来,家庭条件还算优越。父亲在酒厂当领导,握有酒糟签批权力。我家茶几上,总是放着一叠用小夹子紧夹的小纸片。只要父亲在上面写上“糟子X斗”,签上大名,盖上印章,这张小纸条,就可以在酒厂作坊换得酒糟。对于以饲养家畜过年,或售卖家畜换取油盐的当地居民来说,意义重大。虽然家父这点实权,算不得什么,但在那个偏远的乡场上,迫使我提前就懂得掌权的好处。我曾经试图模仿一次父亲的笔迹,让小纸片的神奇,为家庭困难的同学服务。最终没有那样做,并非因为犯罪感,犯罪感对于那样的年龄还很遥远,只是觉得对父亲不敬,有欺蒙之恶。和刘汝北忘年交前,我这种想法格外急迫,有讨好老人的意图。这个看似曲高和寡的老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和老中医刘汝北的情谊,是不是因为家父的关系?至今不很明了。他没有找过父亲写小纸片。我有个女同学,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举足投眉,都像是小人书里走出来的古典女子。她是刘老师的女儿,通过她,我倒给过不少父亲写的小纸片,想曲线拉拢她的父亲。纸片从来没有被退回,很难准确判断刘汝北对世相的态度。在乡场上,刘老师唯一亲近我的事实,又让我不时可以感觉到事情背后,站立着若隐若现的父亲。

  刘汝北祖籍何方?乡场上无人知道。这个一年四季都穿着棉麻长衫的老人,不和家人以外的街邻来往,有一股近代举人的孤高风骨。如果偶尔在芝溪乡狭窄的小街上,遇见这个目光如炬,步履沉稳、长衫拽地的老人,时光至少可以退回很多年。上世纪七十年代,物质非常匮乏,一年四季都穿着粗麻布衣的人,在乡场上还是罕见。母亲在缝纫社,刘老师那身行头,只有母亲勉强做得来。母亲裁剪缝制旧装的手艺,以及手工襻扣的精致熨帖,成为刘老师的不二选择。幸运的是,刘老师那身行头,在文革中并没有打入“四旧”,革命者对举止儒雅、与世无争的老中医网开一面,使得老人的穿着喜好得以存续。

  在一条土墙瓦顶错落的小街上,这个活着自己的老人,留给我诸多不解。他和公社书记、小学校长、供销社主任一样,在乡场上举足轻重。但刘老师不问世事,不参时政,对乡场的喜怒哀乐充耳不闻,在众多流言蜚语中,也找不到他的背影。我曾经相信,刘老师对科举时代怀有眷恋。他家里放着很多古书,均是线装刻本。他从不看铅印书籍。如果把他放回贡生年代,他会不会和家乡众多先人们样中举入官,成为刘光第、宋育仁、李宗吾之类的人物?我和刘老师的接触中,没有发现这种情结,或者说当年的浅薄和无知,根本无法走进这个古怪男人隐秘的内心。他早年丧妻后未再娶。每天在公社卫生院坐诊,用毛笔开处方,不用瓶装墨汁,非得用清水研磨。望闻问切,神态庄严,号过女人的脉以后,必起身到脸盆里洗手,然后再慢条斯理地写好处方,用双手递给患者。

  刘老师不打牌下棋,也不到茶馆饭店。除了喜欢坐在自家院落里,翻看《资治通鉴》之类的刻版旧书,喝浓酽的云南下关沱茶,滴酒不沾。他有一根从不离手的乌木旱烟烟杆,青玉烟嘴,黄铜烟锅。烟嘴和烟锅油光泛亮。老人不时坐在溪边的黄桷树下,很有耐心地卷裹旱烟,一支又一支地叭嗒不止。偶尔抬起眼睛,看着溪流的远方,不知是在倾听溪流的汩汩啜吸,还是在呼吸灌木芒草清润的香气。烟杆里的焦油滋滋作响,一缕缕烟雾散化在空气里,很远都能闻到浓烈的烟草气味。鸟雀们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不停地和天空唠叨着什么,有时,某支小鸟撒腿就拉,那鸟粪就恰好落在刘老师的长衫上。老人不恼不怒,顶多抬起头看一眼树上的小鸟,目光里究竟有什么样的表情,无人得知。也许,只有雀鸟知道。只见他把烟杆斜插在后脖,站起身来,掸去屁股外衣上的尘土,轻捞起长衫下摆,径直走到过河的跳石墩上,手蘸溪水小心地抹净鸟粪之后,又一声不吭地坐回到黄桷树下。夏秋时节,他偶尔也会沿着河岸散步,碰见熟人照例点头招呼,但没有人看得见喜怒哀乐。他的面部。从不造形悲喜。

  刘汝北不和男人来往,更不和女人往来。不允许任何女性进入他的卧房。无论春夏秋冬,均是一床竹编凉席和缎花棉被。一张有踏板、围厢、雕花立柱、顶盖和苎麻蚊帐的老式床榻。中式条枕里,装满了糠壳。这种床榻繁冗复杂,具有绝对的私密性。我外婆就有这么一张床,小时候有过体会。睡在上面,就像睡在房子里的房子,上下左右都很完全。

  刘汝北满腹经文、我行我素、不近烟火,好像不是活着今世。他的精怪和孤僻,并不妨碍受到乡场的普遍尊重。乡上大型活动,少不了他的笔墨手书。逢年过节,为乡人出联对句,亲书楹联,几乎成为一种传统。

  刘老师除了不易近人的怪僻,其实是一个非常善良的慈祥老人。只是,他布衣紧裹的心灵道路,无人能近。

  我和刘汝北的靠近,也仅仅局限于钓鱼。
  刘老师喜欢钓鱼,除此之外,我和乡邻,没有发现他有另外喜好。刘老师自己制作的鱼竿很精致。川南的山野中,生长着一种纤细挺直的水竹。成年水竹连根拔起,小心削去枝丫,放置十天半月后,烧一盆木炭,将水竹弯曲的部份,放在火炭上方烤热后板直,再用一张浸满冷水的抹布淬湿。一根鱼竿反反复复烤淬,需要多日才能完成。刘老师制作鱼竿很讲究,火候拿捏得准,竿身笔直,杆梢尖韧,杆腿细长,轻便易握,可钓三五斤的大鱼。像那样好的竹子鱼竿,我从此后再没有见过,只有刘老师会做,并且只有两根。

  我和刘老师节假日去水塘或河里钓鱼,天麻麻亮就出门了,天擦黑才收杆。关于钓鱼,刘老师总结了一整套口诀,朗朗上口,生动易记。诸如“早钓太阳红,晚钓鸡进笼。”“冬钓沱(深水),夏钓滩,不冷不热就钓边边。”“吐把口水就是药,不钓鲤鱼就钓大鲫壳。”只有和刘老师一起钓鱼,才觉得这个老人平易近人,充满童趣。

  如果在刘老师认识的农户家鱼塘钓鱼,午间都有饭菜招待。遇到这种机会,刘老师会提前一天站在我家门口的桥头上,唤出我或我的家人。刘老师从来不进他人家门的。他在乡场方圆几十里,算得上名医,周边农户几乎都认得。能够和刘老师一起到生产队的鱼塘钓鱼,于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除了可以钓满芭篓,午间还有农家饭可吃。农人们很乐意招待刘老师,谁家都会有生疮害病的时候,和刘老师亲近亲近,问病拿药自然更加方便。这个老人真是奇怪,即便在农家吃饭,他必定坚持要把饭桌摆放在院坝里,就是不进屋子。我至今不知道,在哪一本有关传统礼仪的古籍中,有过如此规矩。幸好,刘老师的德行乡人皆知,都尽可能地满足了老人的怪异原则。

  外出钓鱼没人请吃午饭,刘老师也会提前告知。“娃儿呐,明天自带伙食哦。”母亲会准备几个煮鸡蛋或玉米、红薯。我经常和这个怪异的老人外出钓鱼,除了看到他露齿的笑容,听到过“妈哦”的粗口,没有其它任何发现。

  露齿的笑容通常出现在他钓到一斤以上的鱼时,他会在扯竿同时,孩子式的向我大声嚷嚷:“娃儿,快过来,我钓到一根大的,快来试试手劲。”钓鱼的人都知道,乐趣尽在鱼儿上钩后,在水中划动的过程。这个时候的老人,慈祥又可爱,露出既整齐又很白的牙齿,笑容满面,但没有声音。刘老师的牙口极好,60多岁的年龄随便嗑豌豆胡豆。他曾经说过,早上的第一泡尿要把牙齿咬紧,尿完后才松开,这样可以保证牙齿的强健。尽管不知道此说有无科学依据,但至今仍然坚持着这个习惯。

  “妈哦……”这是我从刘老师嘴里听到的唯一粗口。“妈哦——,娃儿呐,走了,我们回去咯。”刘老师说出这样的话,表明天快黑了,没有钓到鱼,笆篓搁在田埂上,还没有沾过水。刘老师只有在十分沮丧的时候,才说出这么一句俗世言语。我相信在整个芝溪乡,除我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听到。

  我对刘老师的鱼竿垂涎已久,无数次期望能够用老人的鱼竿过手瘾,但遭到了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拒绝。直到有一天,我从一个同学家里,为他找到一本乾隆年间印制的《千家诗》,作为奖赏,刘老师才让我使用了一次他的鱼竿。原来,这个老头多少还是有点人情味的。那本《千家诗》收集的是我国明成祖年间,《永乐大典》主撰、解缙大学士早年的对联和诗文。幽默搞笑,有的诗文甚至有些下作。我不知道刘老师为什么会喜欢这本书,因为解缙的智慧,还是因为书的文物价值。

  我在刘老师的卧室里拿到了向往已久的鱼竿。鱼竿比一般的鱼竿细长,握在手里的手感轻巧灵便。刘老师一再嘱咐我,“千万不要让女人的手摸到鱼竿哦!”他还告诉我,鱼竿上已经出现的细小裂纹,就是因为有一个女人的脚从上面跨越过。我发现,刘老师骨子里不仅守旧,还非常封建和迷信。而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是不是刘汝北不能溶入俗世的根本原因?或许,老人对人生有更高境界的洞悉。

  一个迟暮老人,一年四季都穿着麻布长衫,不问世事,不交朋友,手握一根乌木青玉黄铜制作的旱烟杆,圣人般穿越在芝溪河岸的黎明和黄昏。老人淡泊宁静的心灵世界里,人生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直到今天,在我回忆这个已经入土的老人的时候,依然不能理解他遗世独立的为人之道。在我成长的芝溪河流,生命的形式究竟有怎样的恭谨慎微?谦卑善让?壮志虚怀……

  清楚地记得,我和刘汝北老人钓鱼的经历中,只要老人钓到了鱼,如果我没有钓到,他会从自己的芭篓里分给我一半。古老着的淳朴,就是一条河的蜿蜒,让我对一个古怪老人的怀念,难以断流。

  刘老师说:“娃儿呐,我又钓到一个大的,快来试试手劲……”一个粗麻布衣的儒雅老人骂道:“妈哦,娃儿呐,我们回去了。”刘老师回去了,回到了生命开始的地方。

  一座黄土包,长满苎麻和杂草,孤冢于草木青碧的山岗。刘老师活着沉默,如今死了,还是沉默。他对世界的表达,或是追问,就是遗址着的沉默,那样的丰富遥远。

  很多时候,我以为什么都没有了,误以为世界辜负了自己。坐在黑中的身体,就像往事点燃的沉香,总是试图穿越时空,找故人话语,想起刘老师才知道,那是一种妄想。一切都已变成往事。

  到了最后,谁又不是遥远的往事呢。
                 


[ 本帖最后由 嘎玛丹增 于 2010-1-30 01:3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30 05:10 | 只看该作者
行文沉稳舒缓,给读者讲述了一位内心深锁,行为严谨怪异的乡村医生。老人历经世事,或许早已看淡功名利禄,所以才任云卷云舒荣辱不惊。因为独特,就更容易让人记住他是谁,而这也是这篇散文得以成功的秘密。精华支持!
3#
发表于 2010-1-30 07:51 | 只看该作者
  
  乡医刘汝北—— 在这篇字迹里渐渐向读者走近,已经可以完全想象出他的模样和神情,不,应该说是灵魂和神思。画面强烈地色勒出这样一位不问世事却思想独自凌空于世的先生,我最最喜欢这样的风骨,他是智慧的,同时也是沉默着的,沉默是他惊天的告白。

  ——“很多时候,我以为什么都没有了,误以为世界辜负了自己。坐在黑中的身体,就像往事点燃的沉香,总是试图穿越时空,找故人话语,想起刘老师才知道,那是一种妄想。一切都已变成往事。”

  此刻我大致这样去想,尘世如洪流可淹没一切,或是令一切事物都成为往事,可往事与往事是不同的,比如这样的往事,就是高贵的,可以凌驾于时空之上的,是奇迹,是神灵。

  欣赏嘎玛哥沉静与婉约的叙述,周末愉快!
4#
发表于 2010-1-30 09:2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可亲的老人,一个性情怪异的老人,记忆总给人带来许多抹煞不了的美好!
问候嘎玛兄长周末好!
5#
发表于 2010-1-30 10:01 | 只看该作者
随同作者的文字,与作者一道走上了回忆的感性路途,所见所闻,清新、质朴而又真挚。十分欣赏老乡的文笔,支持精华!
6#
发表于 2010-1-30 10:09 | 只看该作者
 到了最后,谁又不是遥远的往事呢。
读到这句话,心中泛起淡淡的悲凉,但是,这终究是谁都逃不开的事实。
喜欢你的字!
问好!
7#
发表于 2010-1-30 10:35 | 只看该作者
看一本书的标题,叫做有一种怀念叫永远,感觉不错。对某种人和事的怀念,那一定是那些人和事曾经感动过我们。
8#
发表于 2010-1-30 10:49 | 只看该作者
陈实自然的文字,详实丰厚地刻画了一个性格孤僻、善良个性的老中医的人物形象。记叙的文字,不急不燥,大方、温润;升华的文字,富有哲思,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在下面的文字表述中,我感觉到了一种思索的魅力:
“怀念,是一个遥远的语词,每个人离开故土那天,就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它。”“我的怀念一再修改,就像写错了地址的邮件,总是在途中来回折腾,无法抵达时间的上游。” “很多时候,我以为什么都没有了,误以为世界辜负了自己。坐在黑中的身体,就像往事点燃的沉香,总是试图穿越时空,找故人话语,想起刘老师才知道,那是一种妄想。一切都已变成往事。”“ 到了最后,谁又不是遥远的往事呢。”
这样的文字所蕴藉的意义和启示,比诗歌还要丰厚。
问候老师,致意!!
9#
发表于 2010-1-30 11:24 | 只看该作者
顶上,我需用心细品。
10#
发表于 2010-1-30 11:37 | 只看该作者
怀念正在到来,因为,记忆不曾远去。
问好嘎玛哥,周末快乐。
11#
发表于 2010-1-30 12:00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嘎玛,欣赏您的文笔!
12#
发表于 2010-1-30 14:17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给予了人更多的怀念。总是喜欢兄长这种语调,慢慢的,让人沉入其中。学习,问候!
13#
发表于 2010-1-30 14:55 | 只看该作者
先提读,问好嘎玛哥,祝快乐!
14#
发表于 2010-1-30 15:04 | 只看该作者
浑厚老练的好文笔。
只有学习的份。
15#
发表于 2010-1-30 21:29 | 只看该作者
刻画了一个行为孤僻个性高傲的人物,极为典型。
   学习,拜读,问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06:43 , Processed in 0.12931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