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教师因何激流勇“退”
【阅读提示】
俗话说,三十而立,对教师来说,三十几岁应该是一个有所建树的年龄,然而大多数教师越过而立之年后却开始懈怠了放弃了,“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为什么呢?照理说,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应该是正值经验丰富和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为什么他们突然丢掉了目标,不求上进了呢?
想起来是多么遥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物理教师说,产生“不作为”现象的最大祸首就在于职称评定。职称评定可以说是当前教师主动工作、刻苦钻研的动力源泉,因为它关系到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工资待遇。一位初中英语教师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教师中级职称中最高一档与高级最低一档,一个月的收入至少相差380元。就县城高中教师而言,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到35岁前后都能聘上中学一级教师的岗位(比农村初中教师迟两年)。四十岁以前按理就可以申报高级职务,但头疼的是,最近又提出了评聘合一的方案,这样即使你业绩再突出,在该评的年龄段你照样望“评”兴叹。没有指标啊,你就论资排辈的等吧耗吧,五年不行八年,八年不行就十年。当晋升职称的梦想成为遥远的“馅饼”,教师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再向上攀”的兴趣、动力,再加上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采取的激励措施不大,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普遍产生职业厌倦,丧失发展动力。试想,如果国家能在“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定上继续实行“评聘分开”,再或者补充更多的“高级指标”,让合乎条件的教师“看到希望”,能者居上,他们一定会自我加压,责任心和荣誉感一旦激发起来,“不作为”现象肯定有所改变。
三十五岁一道“坎”
“人到中年万事休”,很多人把35岁看作一道“坎”,如果35岁了还没有多少成就,那么一个人的发展也就被认为定型了。从自身因素来说,这个年龄段正是人生负担最重的时期,上有老,下有小,精力肯定大不如从前,从心理状态来说,确实缺少青年人的敢闯、敢干的精神,保守观念日甚,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也认为自己一生不过如此,也就缺少了开拓进取的勇气和信心。再说,教师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非常沉重,要有所作为,必须“舍我其谁”、“超级奉献”。可教师也是人,他们不是神。一位网友在论坛里说,学校常常“把女教师当男教师用,把男教师当牛用”。学校教育制度很少有对教师进行精神关照和温馨提示,对教师的精神关注成为教育管理的一个盲区。教育是人民的,可身体是自己的,在许多有作为教师英年早逝的阴影下,人到中年的教师们又有多少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赌“明天”?此外,许多教师发现现实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遥远,在学校里并非你的业务水平高就能走上领导岗位或受到器重,于是,这些“老实人”不得不向社会投降了,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不思进取的人,更多的是变得冷漠甚至于消极反抗了。有一位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年轻时无论哪方面都表现突出,却总得不到上级的肯定,被一批又一批的领导放在最基层“锻炼”,一直到他三十几岁,虽然他仍旧优秀,却依旧什么也没有得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位教师的问题就是太正直,不圆滑世故。有这样的“榜样”,还有什么可以让大家不心知肚明的?这不是极少数现象,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正视面对而已。看看近两年举办的各学科优质课评选吧,参评的教师从年龄段上来看,全是清一色的“八零后”。 35岁以后的教师谁还会在赛场上露面?至于承担教研课题,既费时费钱又费心,还可能费力不讨好……如果教育主管和学校领导能够营造一份公平竞争的环境,为教师的“快乐”搭建多元化的评价平台,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不作为”的现象我想至少可以化解一些吧!士为知己者死嘛!虽然说得有点悲壮。
“师爱”两个字好辛苦
教育家总是说,用平等的爱来感动学生,师爱是教育的生命。但校长说爱他就要对他狠一点,别和学生走得太近;同事告诫不给学生点颜色你就压不住学生;家长说我孩子就是你孩子,该出手时就出手(真出手了又是另一个态度)。原来爱学生也没那么容易,一不留神这种“师爱”不仅伤害了学生也会灼痛教师自己,还是像原来一样板起面孔训学生更有效果。爱只能放在心里,或是爱他就“折磨”他!社会、家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要求教师来承担责任。许多学校一方面不断告诫教师不能这样做、那样干,一方面却“唯分至上”,把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最重要标准。再加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等教师万能口号,都是压在教师身上的巨石,时间一久,工作疲态不显露出来才怪呢!有首歌曰“人生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也许就是现在一些中年教师的内心写照。所以中年教师强烈要求从班主任岗位退下来的特别多,班主任的事多而杂,学生在校的任何问题都要由班主任去处理,现在的学生不好管,话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或万一逼急了采取过激措施,还得背上体罚学生的罪名。唉,“师爱”两个字不容易。
【编者后记】
从一名教师,成长为一名教育家,不仅需要丰富的学识,更需要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因此,教育生涯中一个个教育案例就可能积淀为教育的智慧,一个个教学细节就可能成为以后的教学经验。中年教师从事教学十几年,不仅人生阅历逐渐丰富,教育教学工作更是进入成熟期,很多感性的东西正逐渐转化为教育教学理念,如果这个时候能够不断学习,积极反思,就可能成为职业发展的高峰期。孔子、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没有一个是年纪轻轻就戴上了教育家的桂冠。所以,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说,中年教师“不作为”是一种极大浪费。“渴望被人肯定,是人类最本质最殷切的要求”,受到赏识的教师往往情绪饱满,做事自信,能够摆脱不利因素,创造出骄人的业绩。因此,当领导的不更应该赏识和激励中年教师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冰上取暖 于 2010-2-5 11: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