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水如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赵老送灯台”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7-10-3 14:40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10-3 14:23
过誉,过誉!
从小喜欢民间故事,对传说的东西接触多一些,觉得很有意思,往往有很多正统文学 ...

文中若只是民间故事,追寻一句古代歇后语出处,那就平俗了。境界在于后文林则徐与歇后语主人公之间,以及徐与其政敌之间的强烈对比。这是文章的高妙之处,没有一定深度的文史学识是写不出的。
17#
发表于 2017-10-3 15:04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10-3 14:25
有那么严重吗?我读易二十余年,奇门遁甲也有涉猎,前人云:“半夜读奇门,鬼神来叫门。”读聊斋时,总幻 ...

我换头像了也不夸一声!就等你换了。
18#
发表于 2017-10-3 16:22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对这句古语:‘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片面理解就是,从此消失了的意思。现在看来真是理解错误了。如空这个写得好,看明白了。
节日快乐!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 16:23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10-3 14:40
文中若只是民间故事,追寻一句古代歇后语出处,那就平俗了。境界在于后文林则徐与歇后语主人公之间,以及 ...

多谢煮字兄再次点评!:handshake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 16:24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7-10-3 15:04
我换头像了也不夸一声!就等你换了。

这个头像确实帅多了,特别能吸引一些有才华的女读者……
不过我已垂垂老矣,换个年轻的怕人说装嫩,换个老的又怕叫人嫌弃……
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 16:25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10-3 16:22
以前对这句古语:‘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片面理解就是,从此消失了的意思。现在看来真是理解错误了 ...

节日快乐!
以后遇到什么俗语之类的就找我,反正我也不一定能解释出来……
22#
发表于 2017-10-3 16:28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10-3 16:25
节日快乐!
以后遇到什么俗语之类的就找我,反正我也不一定能解释出来……

是不是做个梦的,可以来找你解一下。还记得你欠我一个沙发免费抽签。
23#
发表于 2017-10-3 19:50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10-3 14:31
别信他的,哪有那么可怕。就像佛经,有些混蛋们告诉你弄脏了有大罪过——那就只好一碰别碰,永不犯罪了。 ...

把佛经弄脏,说明不够在意,那即便读,也不会全心全意,洗脑效果会受影响,适当吓唬吓唬读经的人也未尝不可。
        有一次在同学家玩了一下午“俄罗斯方块”,傍晚回家时,见到房子、树、人的肩膀,都想往上摞个恰当的方块儿。这就叫走火入魔吧!
        各种走火入魔似乎有个共性:一旦入魔往往难以自拔。而您“又研究理派易经,又通晓历史典故”,显然没入魔。就算有人走火入魔吧,那也不是《易经》的错,单从乾、坤两卦便可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这样合格的父母,这样的完美的门口,孕育的孩子差不到哪去吧!与这样的孩子为友,如果说有人走火入魔,那就是不懂什么叫魅力吸引了。观其友,知其人,以易为友,也给你点个赞👍。民间有枕着《易经》睡觉,用以辟邪的,就是因为它蕴含正气。昨天引用《正气歌》,今天说起《易经》,忽然发现怎么正气都是从“监狱”里传出来的呢?这《赵老送灯台》不会也是在监狱里写的吧!正得很!
24#
发表于 2017-10-4 11:38 | 只看该作者
无论传说,还是正典,如空总能信手拈来,佩服!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4 15:2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10-3 16:28
是不是做个梦的,可以来找你解一下。还记得你欠我一个沙发免费抽签。

之前读过《梦的解析》,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弗洛伊德认为梦与童年、现实、性三者有直接的关系,梦是愿望的实现。你要解梦,从这几方面想想就是了。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4 15:25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7-10-3 19:50
把佛经弄脏,说明不够在意,那即便读,也不会全心全意,洗脑效果会受影响,适当吓唬吓唬读经的人也未尝不 ...

什么叫正气都是从监狱里传出来的呢?太片面、太狭隘、太主观了……
比如说,时下最“伟光正”最能代表“核心价值观”最有“正气”的不是系列讲话吗?那可都是从庙堂里传出来的。
像咱这样的小写手传出来的,谈不上什么“正气”或“不正气”,大抵只是一些“余气”罢了
2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4 15:26 | 只看该作者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17-10-4 11:38
无论传说,还是正典,如空总能信手拈来,佩服!

谢雪白鼓励!节日快乐!
28#
发表于 2017-10-4 19:2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心理素质问题,还是个个人格局的问题。
看一个人本质,有讲看失意时,失意能展现其抗压性能。
格局就涵义更多,往小里讲,人的遭遇人的环境,都属于其人命途之背景,而其人在命途中展现的非常状态,正面的,就叫胸怀、节气,负面的,按早年间的语文课本模式:受XX阶级的局限。
29#
发表于 2017-10-4 20:35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10-4 15:25
什么叫正气都是从监狱里传出来的呢?太片面、太狭隘、太主观了……
比如说,时下最“伟光正”最能代表“ ...

譬如一片枸杞叶子吧,可以用来明目,也可以用来障目,我只知道这个。
30#
发表于 2017-10-4 21:15 | 只看该作者
精华理由:一个典故说明两个问题。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行世风格,彰显的人性及修为可见一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11:37 , Processed in 0.13131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