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0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大古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22 1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古城

      丽江古城越来越大了,且大得非常明显,这种“大”也是这些年我对古城的总体印象。自2016年初从省城回到家乡后,几度机缘巧合,我就在古城生活至今。虽不过一年有余,我却因为古城的大,重新回归到属于我的时空:宁静,泰然。现在的生活很缓慢,与一线城市相比,丽江的生活节奏缓慢得就像古城的水,从黑龙潭至南门,无数条小河流慢了悠悠的时光,也流尽了人世的铅华。

      在省城生活的五年里,故土情结沉重的我每遇到一个同乡人或同族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认为是上苍的眷顾。于是,无数次期盼着与之秉烛夜谈,倾诉异乡的孤苦,可是每一次,我的愿望都随着北飘的白云,落寞的诗情和孤雁的长鸣落空,消逝于闹市的喧嚣。每一次,我和对方总有人以事情繁多、无暇长谈为由,匆匆留下对方的电话,并温馨提示:微信同步。记得事后,谁也没有主动联系过对方,久之,就连通讯录里的名单都嫌得碍眼,就一键删除了。时至今日,我仍旧不清楚事后对方从不联系我的原因,却从潜意识里认识到自己不去联系对方的根由:这城市太小了,小到没有联络空间。我想,其他大城市该是“小”得变本加厉了吧,如若不然,为什么高楼大厦里经常住不下人而要选择跳楼,为什么一张床经常躺不下一对夫妻而要选择离婚,为什么一个屋檐经常容不下两代人而要争吵不休……每每想到这些,这座古色古香的小镇便在我心中“大”了起来。

      今天走在丽江古城里,如果久违的两个人偶然相遇,他们定不急于告诉对方联系方式,也不屑于做什么温馨提示;他们会心照不宣地环顾四周,找一些可供坐卧的石头或长椅,实在找不到就找一家小酒吧,点上两杯小酒,闲谈着油盐酱醋,也偶尔谈及人生大事。不变的是,油盐酱醋也好,人生大事也罢,最终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皈依自然,归于宁静。这种泰然处世的态度造就了纳西人特有的性格:包容共存!今天,当人们谈到神灵,谈到魔鬼,亦或言及科学、迷信等对凡夫而言极为神秘的问题时,纳西人的态度往往不是嗤之以鼻,也不是谈虎色变,而是婉而笑之。这一笑,笑出了海纳百川的“宽大”,笑出了物理矛盾的“高大”。

      古城的水其实是很有“水分”的。迷宫一般的丽江古城,经常使夜晚方向感不好的游人找不到出口,当地人首先是耐心讲解该走几条巷,该过几道弯,游人实在记不住时,他们便只说一句:逆水而上就能找到出口了。这种简单的表达使无数人顺利找到了出路。某些时候,我也会不由地咀嚼这句“逆水而上就能找到出口”,句子虽然简单朴素,却也有些哲理暗含其间,鉴于此,感悟到前人所言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不过是见仁见智罢了。

      水在纳西人的信仰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纳西族的东巴经师至今都要祭祀水神。后来,经过与中原儒释道文化的不断接触、交融,水的意义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升华。丽江古城的小河不同于大江大河,虽无奔流到海之势,却也无涸泽而渔之危;虽然只是一条条小溪,却能做到如大河般无声息的流淌。这种矛盾造成的“中性”培养了纳西人重要的生命观之一:乐知天命,顺行于道。这样的生命观从古至今都深刻影响着纳西人的命运。大约自宋代以后的相当时期,纳西族地区成了“三不管地带”,史料记载:“自南诏以后,麼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宋亦弃其地,吐蕃不能至”,这样的格局使纳西族处于三面夹击的状态下,且人口较少的纳西族无力与任何一方抗衡,故此,乐知天命,顺行于道就成了纳西人生存的必然选择,时至今日,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绝大多数纳西人依然能够做到“承认流水指认的命运”之坦然。所以,小小的纳西族,历朝历代都人才辈出,文化发达,足以跻身于云南各兄弟民族间。今天的纳西族是云南省三个高考不享受加分的少数民族之一,理由是文化较为先进,这与水的培育是密切相关的。说到小民族创造大文化,纳西族当之无愧。

      按照老子的说法,水的至高境界是“上善若水”,古城的水秉承了其“善”的精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哺育万物,亦能摧毁万物。在水的“上善”影响下,纳西人懂得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在发展的同时做到了坚守,最直观的说,今天的丽江仍然可以随处看到一尘不染的蓝天,人称“丽江蓝”。

       丽江古城四面环山,即左青龙(玉龙雪山),右白虎(文笔山),前龟蛇(龟山和蛇山),后玄武(狮子山),没有一面是环水的,因此又叫大研古镇(研即砚的变音),整个“砚台”被重重包围,“砚台”里却又能够“泄水而通”,山的阻隔与水的“泄通”最终形成了今天丽江古城的主体格局,它既没有四通八达,也没有水泄不通,它是共存的,古与今的共存,保守与开放的共存,传统与现代的共存……这些共存性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形成一个世界中的世界,是一个“大世界”,这与情侣们的二人世界有着根本区别。

      古城的“大”,往往折射在纳西人身上。曾有一位纳西族的学者告诉我,人生路有千条万条,但最终只有两条,一条站成山,一条流成水,这该是多数人的选择,但也有极少数人,既能站成山,也能流成水。我听得出大师所说的“人生路”其实就是“纳西人的人生路”,要么像山一样坚定,要么像水一样随和,但极少数人,既有山的强悍,又有水的柔情,我知道,这个“极少数”就是在纳西文化的熏陶下做到事事共存的人。所以,我尽可能让自己做到随和又不失庄重,开放又不失传统,轻浅而不肤浅,侧重又懂得全面。在时空的洗礼下,在古城的博爱下,我的共存性是得到了升华的,今天,当我看到很多人以为终结理论的“不要离婚,离婚后伤的都是孩子”的观点时,我也选择了“婉而笑之”,我知道,做为“极少数”的一部分,我不能苟同这类极端形而上的“单向正能量”的观点, 我当以古城的“大”来囊括人生的全局,甚至是今生来世。

      现在的古城,一如往常地“慢着”,无数的游人在慢生活里陶醉。发呆,听音乐,下午茶几乎成了慢生活的主题,人们远离闹市的喧嚣,忘记了一切,包括忘记了思考。很少有人会分析,古城那么“慢”,为什么却没有因“慢”而与时代脱节,相反,这里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我想,这其实还是与古城的“大”有关。古时候,这里是茶马古道的中转重镇,是一个密集的商业城市,随着南来北往的商客和商业发展的步伐,古城越来越“大”,它安然容纳了汉藏两大文化的精髓;历史上,以昆明、大理为代表的云南内地汉文化,由南往北传播,传到丽江为止,以拉萨、西康为代表的藏传佛教,由北往南传播,也传到丽江为止,所以,纳西族是云南各少数民族中接受汉文化较早的民族,同时也是草原民族以外少有的实行活佛转世制度的民族,而在两种文化的处理上,同样本着“大”的思想做到了高度统一,最具代表的一件事是,民国初年,西康政权不承认民国政府,云南总督府奉命出师征讨,其时,纳西族的十五世东宝·仲巴活佛本着“大一统”的思想,毅然前往康区游说藏族王公,藏王有感于仲巴活佛的恩德,同意承认民国政府并受其行政领导。可见,古城没有因“慢”而脱节,相反能够“以慢打快”,并发挥自身的作用。

      就是因为丽江古城的“大”,历史上,夹缝中的纳西族同样能够跻身于大民族的行列,并得到大民族的尊重。在木氏作家群中,以木泰,木公,木高,木青,木增,木靖等为代表的诗人被称赞为“木氏六公”,据说他们的诗歌创作水平可与当时中原的大诗人相媲美;位于拉萨西北的楚布寺,是噶玛嘎举派的主道场,历代噶玛巴大师均在此修行悟道,楚布寺的建筑群中有一座黄色僧房,藏语称为“江色康参”,意即“纳西活佛的行宫”,特许纳西族的喇嘛活佛在此传经布道,这是在全国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中少有的礼遇。

      其实,这些礼遇从未间断,无论是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事,还是从当下遭受钢筋混凝土的“侵袭”而来丽江古城“避难”的四方游客的人数,都说明丽江古城还是在不断地“大”着。





2#
发表于 2017-10-22 21:45 | 只看该作者
从丽江风景到丽江文化,以点到面,妥帖自然,感受和认知延展自如。
这种深入的文化视野,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突出了丽江的个性特点。
3#
发表于 2017-10-22 22:23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想去丽江古城看看,但却始终没有合适的机会。

李老师这游刃有余的笔触将丽江风景以及丽江的风土人文介绍的详尽,由点及面,自然朴实,将读者的视野拓展开来,仿佛亲临一般,感谢李老师倾情介绍,拜读欣赏了。
4#
发表于 2017-10-23 10:15 | 只看该作者
丽江古城的小,在先生的笔下不断给以放大,让人从中觅出点点滴滴,细细碎碎的朴实的美。拜读学习
5#
发表于 2017-10-23 18:1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温润,有感性的温软抒发,也有对丽江理性的注释,小城小,但小城又很大,很具说服力。小城的温润,也就在这细致的心思与笔墨间呈现了出来。欣赏!问好!
6#
发表于 2017-10-24 10:54 | 只看该作者
古城大与小的相对论,论述得十分精妙。历史与哲学相结合的论调让人十分受用。
7#
发表于 2017-10-24 15:05 | 只看该作者
没去过丽江,在字里行间感受丽江的特色。赏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17:18 , Processed in 0.05514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