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克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6.【金秋】秋风秋雨漓江近(散文)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7-11-5 1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7-11-5 16:28 编辑

  最喜欢此文的语言,运用独特而个性,读来却不失美感与准确。再就是文中随处闪烁的禅意、哲思。自然的引发,形像的比拟。总之,这是一篇匠心独具,智慧而不失风趣的美文。
17#
发表于 2017-11-5 17:01 | 只看该作者
克楠兄是胸中有山水,笔下有意趣,这样个性而艺术地写漓江之行,的确不同凡响。

点评

柯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17-11-5 18:12
18#
发表于 2017-11-5 17:59 | 只看该作者
次序井然的佳作。灵感点不是一处,串接相对自然。
比较明显的,一是开头有多余的成分,二是走向结尾处的枢转稍显平弱。
作品完成后,在激动中发帖了,小瑕疵就多起来了:
“开船了,漓江便哗哗哗地响,”
江,尽内心激情澎湃,也显得波澜不惊。”
“有的山很高,离江很远;有的山不太高,高漓江很近。”
“它们这样做,是为了把脖颈挺得高一点,好清漓江里的流水。”
“江边沙岛上,也会看见牛在吃草,”
“人的文明史足有限的,”
“近看江波会形成形的波纹,”

点评

蝉衣老师点评得好仔细!  发表于 2017-11-5 18:12
19#
发表于 2017-11-5 18:11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的文章写得真好,景物描写与自然引发的哲思巧妙结合,使文章显得灵动而深刻。欣赏美文,问好!
20#
发表于 2017-11-5 20:1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美文,无疑是一种享受,点赞,加分,向一楠老师问好!
21#
发表于 2017-11-5 21:24 | 只看该作者
飞霞 发表于 2017-11-5 18:11
王老师的文章写得真好,景物描写与自然引发的哲思巧妙结合,使文章显得灵动而深刻。欣赏美文,问好!

是一篇思悟与情感齐飞的人融于景的难得的佳作,值得赞美!
过去,好像没有与王克楠老师交流过,代问作者好!

点评

我感到与您有许许多多的共同语言.....以后多交流!  发表于 2017-11-13 09:10
22#
发表于 2017-11-5 21:26 | 只看该作者
见到先生佳作,拜读学习。
文章语言简练,是您一贯风格,最可贵的不是语言,是蕴含在语言中的哲思,这是文字的灵魂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0: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立红的深入解读,秋天去漓江,感受真的不一样呢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0:06 | 只看该作者
感动蝶衣老师的细致,克楠有礼了,只是可惜征文栏目,作者无权修改,只好麻烦版主了
25#
发表于 2017-11-6 10:0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支持老师美文!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0:15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1-5 17:59
次序井然的佳作。灵感点不是一处,串接相对自然。
比较明显的,一是开头有多余的成分,二是走向结尾处的枢 ...

  秋天了,又去漓江。在没有去漓江前,漓江是一个符号,到了漓江,漓江是一条江。
     因为漓江是一条江,我又一次来了,到这里不是为了参观6A景区,不是为了看“漓江百里画卷。青峰夹岸,绿水萦洄,峡谷峭壁,悬泉飞瀑,绿洲险滩,奇洞美石,景致万千”,关于漓江的形容词太多;我只是为了看看宁静恬淡的漓江水。
  傍晚抵桂林,一路疲劳,倒头就睡,梦还没有做完,天色渐亮,搭头班旅游接送车,一头扎进了漓江。扎进了漓江,头发却没有湿,因为脚底踩的是游船。游船上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大家坐在游船上,嗑瓜子,看着窗外的风景说笑。漓江却不会笑,静静地流淌。大哥是从美国来的,是美籍华人,许多年没有回国,这次专门来看漓江。大哥在大学教哲学,问我,河床里有什么?孔夫子来过没有?
  我不敢随便回答,不知大哥的话语里藏了什么玄机?支支吾吾地答道,是水,也有船,还有美…….大哥朗朗地笑了,说,老弟,就是水啊,哪里有这么复杂的?无论是哲学,还是艺术,化繁为简还是正途。
我和大哥在谈论的时候,漓江水是静的。开船了,漓江便哗哗哗地响,是船的涡轮拨动了水。漓江醒着时,哗哗哗,睡时,也是哗哗,哗哗……从表面看,船在走,水未动,其实水也在走,只不过没有船快,罢了。滴江,尽管内心激情澎湃,也显得波澜不惊。
我仔细打量漓江,江底有石头,平时被江水盖着,河水浅时,会露出来,这些鹅卵石,像小乌龟一般哂太阳。漓江静静地流,似乎并不孤独,有绿树和山陪着。树是绿树,山,也是绿山,山在几亿年前沉在海底时就是绿的,头顶上蒙的是海藻;如今依然是绿的,头顶上蒙的是绿树。
    游船上有喇叭,不断提醒游客到甲板上看漓江两岸风景。我和大哥没有动,静静地读着窗外的漓江。大哥问我,你读到了什么?我说,读到了心?大哥问:谁的心?我答,是水和石头的心。大哥说,水和石头的心容易读出来,人的心难懂,因为人的性格千变万化,最难琢磨。
    桂林的云雾雨天比较多,尤其在秋天,雨水来得更勤。早晨上船时,天气就是阴的,船行一个小时后,下雨了,刚开始雨点小,偶尔也会有小雨,雨花落在船舱玻璃上,像是天空落的泪,也不知天空被漓江的什么打动了?后来雨点子越来越大,雨点子打在江面,击打出很多小涟漪,像是击鼓,也像是摸抚。
漓江两岸有很多耸立的山,有的山很高,离江很远;有的山不太高,离漓江很近。漓江两岸的山没有坡度,直陡陡地插向天空,或许它们这样做,是为了把脖颈挺得高一点,好看清漓江里的流水。船是动的,山也开始动,从远处看是匐匍的,走到近前,大山就抖然直起腰来。
世界上的美,需要距离,有了一定的距离,才更美。漓江两岸的山很懂审美——朦朦美。远处的山,几乎都雾气罩罩着,就像宣纸上的“晕”……既然美了,不由就会想起美人,美人呢,美人哪里去了呢?洒目江边,美人就应该是江边的石头以及石头叠加起的大山吧?漓江两岸的石头不仅古拙,而且灵秀,尤其是被水浸泡那部分石头,是最懂得恋爱的,它们与漓江水互相抱着,你泡着我,我噙着你,非常恩爱。
人世间会有欠缺,漓江两岸的山岩壁上会有洞,像是大山偶尔睁开眼睛。江边沙岛上,也会看见牛在吃草,很少见鸬鹚。前年春天游漓江,见过一次鸬鹚,已经和它结为莫逆交;因为漓江鱼少了,就不会有渔者用鸬鹚捕鱼。实际上,我也是一只鸬鹚,文坛上的艺术散文少了,我还在写,应该属于另类。人的文明史是有限的,人对水的理解却不断变化,不同的江,就有了不同文明,江水就有了人的性格。漓江还是具有自然美,剥夺自然美的是现代化,现代化使河面上的船变成了轮机船,隆隆地从南到北,再从北到了南,惊跑了江里的鱼儿。
游船继续在漓江荡漾。远看,江水是平的,近看江波会形成船形的波纹,船娘说,船到阳朔大约在下午一点,中午船家会供应午餐。我和大哥买来一壶红茶,茶色谈黄,不知是不是漓江水泡的。漓江水无色无味,一旦成为茶水,便有了《诗经》的滋味。记着前年春天来看漓江,看到一江春水;眼下是深秋,秋天看江,一江秋水是也。我无法去评价是秋天的漓江好,还是春天的漓江好? 我喜欢春天的漓江,更喜欢秋天的漓江,原因很简单,因为秋天的漓江更朦胧一些,朦胧到了极致,就美到了极致。
哲学家说,人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说起来,已拜访漓江两次了,不知道现在进入的漓江是否是同一条漓江,我想,漓江的轮廓是不会错的;漓江存在的地点在桂林,也不会错的。既然没有错,就想醉一次,醉在漓江边,成为漓江里的一抹倒影。

                          2017年10月从桂林归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0:17 | 只看该作者
蝶衣老师,以后多交流,克楠敬重您对文字的态度。
28#
发表于 2017-11-6 10:55 | 只看该作者
再读好文,支持!
29#
发表于 2017-11-6 10:58 | 只看该作者
成为漓江里的一抹倒影——这笔收的,精彩。
30#
发表于 2017-11-6 10:59 | 只看该作者
王克楠 发表于 2017-11-6 10:17
蝶衣老师,以后多交流,克楠敬重您对文字的态度。

      无论是散文的深度,还是文字的行走能力和节奏,都注定此篇能够获大奖,这种可能性很大,我不怀疑评委能力。
      看了大部分,看完的作品不多,看完后留帖的太少,留帖表扬的更少。跟帖里不留批评语的,不是作品如何,而是通过作品感觉作者没有接受批评的能力;帖子里有赞美又留下批评语的,一是太喜欢作品,二是太相信作者(认为这样的作品后面也有一个了不起的作者)。
      先生知道,名著都有遗憾,而佳作的残缺美是高级享受。关键看欣赏能力或者说是欣赏的心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4:50 , Processed in 0.07140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