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论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4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7-11-14 15:12 编辑

                                                                                 论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
                                                                                                                      李普者

    文化,广义而言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创造的全部成果。这里,文化仅是指人类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形态文化。文化乃国脉之所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粘合剂,它将有共同地域、共同历史背景、共同社会心理和共同语言的人群联结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中国各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民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演进过程。各民族的先进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对外来文化在比较中引进,更需要努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先进文化之林。
一、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观念、心理、信仰、风俗习惯等内容构成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它以代代相传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在人们的内心积淀成一种深刻的世代认同感,唤起人们的民族集体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从时间上说,传统文化并不是一种过去的文化存在,它总是以文化传承的形式存在于现在,又以求新变更的姿态向着未来开放,它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框架,是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根脉。创建当代中国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利用现代手段把民族文化传向世界,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化。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各民族的性格、心理和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铸就了各民族的灵魂。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蕴含着它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中国各民族都是有几千年灿烂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各民族的祖先都留下了无与伦比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这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创新和发展当代各民族文化的必备条件。
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毒素。”[1](P707-708)在各民族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坚持这一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既要反对复古主义,认为祖宗的一切文化都是好的,又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认为自己的传统文化一无是处,应当全盘西化或他化。要知道,能使各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必须是既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又结合新实践和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而有所创新的文化。
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必须保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湿地和精神植被。它们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与大自然相处中产生和形成的,包含着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生存策略。正是这些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存智慧,构成了它们之间不可替代的文化多样性和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群落。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多种智慧和多种文化的经验来支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经验都是其他文化难以取代的。应当珍惜自己的文化个性,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珍惜那些曾经涵养过民族传统文化成长和壮大的地方文化生态群落,不能把在漫长的历史和文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个性消融到千篇一律的所谓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去,丧失自己有赖于区别其他民族文化的记忆和个性。民族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获得持续、稳定、及时和精神地获取他的存在与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原创的基因库。必须制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法律体系,从而保证民族文化资源的安全。
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还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贯穿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民族精神是表示民族的意识、意志的整个现实,是民族的政体、伦理、立法、风俗、科学、艺术、技术、宗教等的共同特征和标记。作为具有一定规定性的特殊精神,它把自己建筑在一个客观世界里,生存和持续在一种特殊方式的信仰、风俗、政治、法律和全部制度里,以及构成历史的诸多事变和行动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和动力,正是这种决定着一个民族所有的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存在,构成了一个民族全部的文化凝聚力。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创新的,民族先进文化建设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自的民族精神。
二、整合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
    一切文化都是某一民族的文化,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文化发展演变所围绕的中心。文化在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有其特定表现,从而形成不同的性质、内涵和风格,但同时它又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需要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不可离开世界去孤立进行,而是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扬弃、大力弘扬民族主体精神的前提下,必须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和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对待古今各国各民族的一切文化成果,引进、消化、吸纳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各国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我国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正如罗素所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如希腊曾学习埃及,罗马曾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的欧洲又仿效拜占庭。通过这种学习和借鉴,人类文化才得以代代相续,形成为丰富的历史传统。”[2](P6)我们应该具体研究文化史上“学习”、“借鉴”、“参照”、“模仿”、“仿效”等等的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开启进行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新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步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的普遍交往,增强了各种文化间的相互对话,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文化格局,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契机。在此情况下,人们能够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审视世界,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的认识,从而采取相应对策,推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文化整合是对全球化的积极回应,它要求人们超越民族国家的层次,对各自的文化发展从全球的角度加以理解,一方面理性处理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另一方面保持本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的协调,在参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又保持民族传统。
文化整合始终是民族文化进步的巨大动力,它既促使固有文化模式的创新,又使民族文化保持稳固和发展的连贯性;在全球化时代,为后发展中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文化发展的更多机遇和更多可用的异质性因子;只有通过文化整合,才能将这些异质性因子充实到本民族文化的结构系统中来,增强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不同,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从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性和文化个性。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比较狭窄,文化之间存在隔膜,各民族文化能够较完整地保持自适性,但由于缺乏比较,异质文化之间的反差不能完全表现出来。随着现代传媒与科技的发达,文化与文化交流增多,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不断增强,在跨文化交际中,各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反思就比较容易进行了。通过反思,一个民族逐步意识到自身文化的长处与短处,从而理解到:只有认真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取长补短,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整合,才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出路。
我国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整合需要使本土文化发生变革,增加新的内容,形成新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必须使外来文化在本土发生变革,逐渐适应本土文化发展的要求。这一过程就是文化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各民族应在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向其他文化学习,吸纳其有用于自身的成果,汇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于自身,然后在文化实践中,消化这些文化为“自身的”文化,同时也使自身的文化更具有人类共同财富的性质,使人类多样性的整体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进步,使优秀的民族文化“现代化”,形成标志着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模式。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西方文化猛烈地冲击着我国各民族文化。各民族不得不更多地关注本民族文化在强势文化面前的自保问题。然而,保护民族文化并不能采取封闭自守的做法,假如完全不顾世界历史发展的开放性和交叉性,只执着于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消极维护或主观构造本民族文化的纯洁性,而排斥与其他文化的交往和沟通,压制本土文化内部求新、求变的积极因素,结果只能是导致本土文化的停滞,以至衰亡。我国各民族应该更自觉地维护本民族文化本根的独特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思维模式,摆脱原有传统中消极要素的约束和偏见,在主动对话和平等交往中感受、领悟和理解其他文化,使本民族文化在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和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整合:一方面,各民族文化在整合中寻求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共性,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和理解,努力建构凝结着人类整体利益的价值理想,共同解决世界性的重大问题,保持世界文化格局的协调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在整合过程中,各民族文化或文化共同体要吸收、改造异质文化的优秀成分,促进其自我发展,保持其文化特质和个性,以丰富世界文化体系的多样性。
    三、整合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全球化,使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被联系、被组织成一个有机系统,全球范围内的人类社会不再是各地区、各民族社会的集合体,而是成为具有系统性、有机性的整体,全球系统几乎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各地区、各民族不过是全球化系统中不可分离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全球化需要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将本民族的文化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同时,文化的全球化更需要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以及各种文化交流,随着通信和交通领域的新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而形成了文化全球化的当代形态。
    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兼具同质化和异质化的过程,是同、异质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交往中实现新的文化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实践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在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而建构起来的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3](P67-71)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种种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样式,实现新的融合,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所实现的更新与融合,就是一种整合。整合,不是要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抛弃自己的“民族性”,而是要在新的全球文化实践中,在新的文化全球化体系的建构中,提升民族性,体现“世界性”。
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整合民族文化。首先,在融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在与世界不同文化主体的合作中,奉献民族特色,促进全球文化新体系的建设。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客观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长久处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总干线或人类文化的大道之外,不能袖手旁观,而必须体察全世界性、深谙全人类性、善于对一切作出反应,自觉地融入文化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合作,奉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建设全球文化新体系。
其次,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维系民族文化,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实现全球范围内文化平等与文化公正。面对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殖民主义”,文化整合的有效方法就是积极维系民族文化,以消除全球范围内文化发展的不平等、不公正性,保证和实现全球范围内新文化体系的建设。维系民族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维护文化主权,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当前,维护文化主权,就是要制定出一套既能积极推进本民族文化建设、又能同外来文化相互作用、积极抗衡的文化战略,形成本民族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构建适合本民族的文化产业体系,以形成能够抗衡西方文化和大民族文化大举入侵的重要力量。
再次,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自觉地实现民族文化向现代化的转换,以扬弃民族文化中不适合文化全球化的消极、落后的东西。文化全球化是随着现代化在全球的推进,全球现代化的拓展而凸现的。我国各民族一般都还处于现代化的“过程”或“边缘”中,其民族文化适应现代化、体现代性方面还有种种不足与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文化的发展就应在文化全球化中积极自觉地实现向“现代”的转换。在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应追随西方、亦步亦趋的方式实现现代化,而应理性地面对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在批判地吸取西方现代文明于己有用、有利的因素和经验的同时,自主构建自身文化发展的现代模式。
最后,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以语言的整合为平台,走向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国内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全球化的图景,文化全球化进程对民族文化发展产生的冲击,都是以语言为媒介来表达、描绘。语言是否会伴随着文化全球化而形成一种统一的世界语言?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种语言;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应该尊重语言的多样性,各民族在相互学习对方语言的过程中达到语言的同一性,从而达到全球各种文化的和谐共生,使多元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4](P190)。
四、民族传统文化范式向数字文化范式的转变
数字化就是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即电话、电报、数据、传真、图像等各种信息全都变成数字信号,在同一种综合业务网中进行传输。数字化产生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经济,还是一种新文化。但是,由于这种新文化是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载体上发生,又是以一种全新的界面出现在人们面前,对民族传统文化来说,将要进行一场脱胎换骨式的变革。[3](P120123)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就是将民族文化的一切信息都以计算机语言0或1的二进制数来表达,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为特征、以“数字化”交往和生存为途径和方式的各民族新的文化范式。在数字文化发展方面,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我国内地与民族地区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程度很低;我国各民族一定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实现民族传统文化范式向数字文化范式的转变。
民族数字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范式,因为有它的载体:网络语言和网络支撑体系。首先,民族网络语言。民族网络语言是民族数字文化范式的外壳,是决定民族文化范式区别于其他文化范式的重要特征。民族网络语言自身则是源于现实生活语言又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语言。民族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数字化生存与交往中使用的语言形式,是交流和传播民族数字文化的工具和手段;而民族数字文化正因为获得了特殊的语言——民族网络语言,它才得以生存和发展,才成为各民族一种新的文化范式。民族网络语言和现实生活中的民族语言一样,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民族语言从简单的表言、表义符号发展到现在的表现力极其丰富的现代语言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样,民族网络语言将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传输速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其次,民族网络支撑体系。民族数字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范式,它不仅以网络为交流与传播的手段,而且通过个人和家庭终端、网络社会,形成民族数字文化的支撑。以个人和家庭为终端的数字文化是数字文化的个体载体。互联网是一个社会公众的网络,但它的“终端”是家庭和个人。家庭内部的联网将使以个人和家庭为基点的数字文化系统真正形成。个人和家庭的数字文化系统意味着,全社会的信息文化向各个家庭和个人供应,网络的交互性和用户的主体性,使得这种供应是以个人和家庭为定向的,它反过来又决定社会文化信息的配置和结构。以虚拟组织为本质特征的网络社会,是数字文化的社会载体。网上各种虚拟组织,如虚拟企业、虚拟社团、虚拟图书馆、虚拟社会等等,构成的网络社会,是数字文化的社会载体。
民族数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新范式,它的生存和发展,对各民族社会的发展具有普遍的价值。一是民族数字文化系统的形成为各民族提供绚丽多彩的文化生活。从文化作为人的活动的对象化成果的视角来分析,数字化生存本身便是人在信息时代的一种创造、一种文化。数字技术所导致的信息技术革命,实质就是文化领域的产业革命。在文化领域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革命正在促进先进的文化信息技术系统、文化网络系统的形成。二是民族数字文化为各民族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随着民族网上博物馆、网上音像馆、网上图书馆、网上艺术长廊等的开发与建设,民族文化将赢得不同民族的人,成为世界性的财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文化,为民族文化样式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民族数字文化将促进全球文化交流。网络和数字技术使得人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进行更直接、跨文化的交流。数字化、网络化这种媒体形式不仅为全球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而且使这种文化交流提升到信息化、知识化的水平,从而使文化全球交流展现出新的境界、新的层次、新的状态,为人们的行为、思维乃至社会结构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进程中,继承传统和学习各国、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吸收世界文明发展的精华,目的就是为了对民族文化进行综合创新。必须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的态度和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必须在民族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东西,发扬民族主体意识,经过分析批判和辨证的综合,建立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使民族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文化。
2#
发表于 2017-11-15 14:49 | 只看该作者
粗略的看了一遍,读后感:我没文化。
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05:32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7-11-15 14:49
粗略的看了一遍,读后感:我没文化。

只要你说中国话,认知中国汉字,你就很有文化,更别说你还会写作了。谢谢光临阅读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9:19 , Processed in 0.0527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