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写文章是怎么一回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26 0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文章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文学艺术有没有所谓的技巧,如果有,其根本要义是什么?想学习此类,应当如何入手才好?这些都是大问题,争论起来也相当麻烦,我这里只是想谈自己的一点感受,愿与同好略作交流。

  我认为,文学是一种文字组合的艺术。我们看一篇传世作品,大家都知道它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有一种说法叫做“文章好在无字处”。这句话听起来玄虚,想想还是很容易解释的。比如,我们看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我们读者而言,单看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平淡而无奇的,好似家常的大白话。谁家没有床呢?谁没见过月亮呢?抬头低头,都不是什么高难度动作,我们每人都做得来,思故乡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情感。但整首诗通读下来,就有了一片意境,回头再看诗题是“静夜思”,突然就觉得这三个字,无比妥帖,人心底里的某时某刻的某种感受,就像被李白亲手抚慰过一遍。

  文章不是好字词。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在校生而言,总认为自己记住几个别人所不知道的字词句,写文章时用得上,便是大本事。很明显,这是不对的。我们可以这样想,给你一本词典,上面的字词你可以随便用,再给你足够的时间,让你任意拣择。如此,把字典翻烂,把板凳坐断,就能写出好文章来吗?这是不可能的。写文章的机窍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字词量(当然要以一定的词汇量做基础,但这绝不会是最终目的),而在于懂得如何把这些词汇进行最恰当的组合。字与字组合就成了词,词与词组合就成了句。我们发现,好多时候,每个字我们都认识,但成词成句后,就不能了解其意韵了。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也像一个美女。我们单看她的眉,也不过就是一根根的眉毛组成,她的嘴巴也不过就是上下两片嘴唇。五官中的任何一处,好似与别人也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五官之间的相互布局间构上略有差别,有人便是美女,有人便很普通。据说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全世界最著名的美女构件搜集到一起做个组合。比如说,希腊的鼻子,中国的眉毛,非洲的嘴巴,俄罗斯的眼睛。用电脑技术把这些集合到一起了,却组成了一个丑八怪。这个实验意在说明,真正的美感不在构件,而在于组合的布局。也正是我们所说的那句“文章好在无字处”。

  那么,这种组合的能力从哪里来?如何才能获得组织字词句的能力呢?其间有规律可循,需要长期的锻炼,当然也与个人的天分有关系,但我认为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写作者的感受能力。写作者写文章的过程,也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自身有了一些主观感受了,想把这些感知表达出来,自然会从所掌握的词汇中,寻出一些合适的字词,进行组合,最后形诸文字。字词的拣选与组合,只不过是为着更为准确的表现自身的感受。比如我们看到一棵树,想告诉别人树的样子,绘画者会用画笔把自己的所见一笔一划的画出来给人看,而写文章的就用一字一句把树的样子写出来告诉别人。当然,文字的表达与绘画有许多不同,绘画长于表现具象,而文字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更加主观,容易融入了许多自己新的认知,思考与情感等方面的要素。还是说那棵树。画家可能把树的外在形象画得很清晰。而用文字表达,可能就是:“那是一棵大树”,旨在强调树的高高大。如果说,树,很大,就立在那里。作者更偏重于表达某种特定的感受,往往一些细微的字词节奏组合方式的不同,就引起整体表达许多差异。表达效果的差异往往是源于写作者的感知角度不同。

  人为什么会有主观感知能力呢?这几乎是所有生物的本能,而人类相对来说更加敏感与丰富。人在生存过程中,经历诸如生老病死,必定要与环境发生各种矛盾与和解。西方有哲学认为性欲求是本能,也是人类所有欲望的基础,但在我们东方大多数人更容易理解“民以食为天”,圣人所说“食色性也”就兼容两个方面。总得来说,正是因为这些生物本性,让我们不得不与周围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人有欲求,便会有感知。求之得之,就会满足欣喜,求之不得就会失望沮丧,喜怒哀惧悲欢离合慢慢丰富又微妙起来。当我们需要表达与交流的时候,文明后的人类就有了文字可选择。于是,写文章,用文学来表达,就成了一种代表性的方式。

  综上,我认为,人的感知是本能,表达与交流也是必需,这是写文章的根本源头,想培训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从注意培养人的感知能力开始。写文章的过程,也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再现出来,其中的技巧就在于字词的组合能力。大致思路就是如此,如果想把每一环节论述清楚,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需要百千倍的细化吧。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1-26 13:36 | 只看该作者
感知能力相当要得。所谓语感,也是感知力和词汇熟练运用达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的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某以为是得先让他们深深喜欢。喜欢的感受后,才开始对爱写作的培养。其实,这喜欢本质上亦是感知。
3#
发表于 2017-11-26 15:1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写文章,在我而言,只是想把自己日常的所思与所见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属于自娱自乐,也算是给自己留个纪念吧。
4#
发表于 2017-11-26 17:14 | 只看该作者
就是想说话而已。把生活中,眼睛看到,又无处诉说的话语,用文字的形式表达。以便给心事搭一个妥然的蜗居。
5#
发表于 2017-11-27 14:5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做老师的吧?倒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
6#
发表于 2017-11-27 17:05 | 只看该作者
写文章有两个目的,一是寂寞,二是发泄。
现实中很难找到说话的,只能对着电脑自说自话。我说的是自己,与他人无关。

点评

有赞同。  发表于 2017-11-27 17:06
7#
发表于 2017-11-27 20:47 | 只看该作者
我可以沾您的光儿自诩一次英雄不?英雄所见略同:handshake但我认为感知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应该是培养充实的心灵,真爱真情,先做人,后做文。在此基础上的感知,才能成就触动心灵的文章,否则就是拿文字在说谎。
8#
发表于 2017-11-28 08:21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开篇说争论,提点个人观点,不一定对,敬请批评,毕竟题目太大。
首先,文章不是文字组合的艺术,否则真的就成了好字词了。文章应该是表达思想的文学艺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才去使用恰如其分的字词,以及遵循规则、规律。
文章有规则,因此大致区分了体裁。文章有规律,因此产生了各种手法。文章好在无字处,这是手法达到的。除此,还有文无定法之说。
李白静夜思没有华丽的字词,却很好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人和动物都有感知的本能,但区别在于人有丰富的思想。这也是人写文章的基础。
最后,床前明月光,不是家里的床,这个床可不是每家都有的,呵呵。
9#
发表于 2017-11-28 08: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11-28 08:21
既然开篇说争论,提点个人观点,不一定对,敬请批评,毕竟题目太大。
首先,文章不是文字组合的艺术,否则 ...

草舍先生的这段回复让我想起几年前,教我散文的老头跟我提及的他关于诗歌与别人的争论。是“炼词”还是“炼意”?答案是明确的,把玩文字若欠缺思想和思想境界,文字再好,不过是华丽的虚空。

先生的话又让我想到,以前学校里讲阅读理解,中心思想总是这样的模式:通过啥的事件,揭示或反映了啥。学生不是很明白,因文章的意义无法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

所以在学生关于如何作文的事上,我和按小安的观点是一致的。
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那些对文章的喜好对文章的鉴赏,进而萌生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

当然,在成人世界里,写文章还没思想,那就完蛋咯。只希望有些思想不要教条,不要因为一味追求思想性而忘记了思想是让人分享智慧启迪思路获得感动感染的。

好像又冒昧了,又惹草舍先生了,嘻嘻。不是草舍先生,人家才不写这些个。
10#
发表于 2017-11-28 09:16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7-11-28 08:53
草舍先生的这段回复让我想起几年前,教我散文的老头跟我提及的他关于诗歌与别人的争论。是“炼词”还是“ ...

没有冒昧,你支持了我的观点,谢谢你!
谈到作文教育,我上面回帖里没敢涉及,怕作者是老师。
我们的应试教育讲的是命题作文,这妨碍了有感而发,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若要在未来写出传世之作,恐怕要经历脱胎换骨的变法。当然,我们的教育并不只是为了培养文学家。
11#
发表于 2017-11-28 15:3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一般不敢说写文章,而愿意说写字。文章千古事,那玩意高大尚得很,可不是随便那个人都可以写写的。:lol
12#
发表于 2017-11-29 20:54 | 只看该作者
这东西还是需要天赋的。

写诗歌的人需要灵性,总会找到自己的题材。

写小说的没有对社会人生洞察力,文采再好也没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6 10:09 , Processed in 0.15970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