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7-12-9 08:14 编辑
亲爱的,在集中地呢,明天回去。协作方让一个姐姐来,好不方便的,你知道。 你给我说的,都会留着的。五凤楼、解脱林,以后还会去。那里的木头栈道会越来越旧,树呢,却年年都青返,每见如初遇哎。喜欢树,不知道这是不是其一。 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树。唯你写过看过,才如朋如亲哦。 嗯,五凤楼的故事,我听的也是这个版本,甚至去了白沙,看了它的母寺福国寺,却没有你的回溯温润动人。听你记的如此清晰,一边为你幸福,一边觉得好对不起的。 曾经,常常是一个悲伤的词。 我知道的。谢谢你亲爱的,愿意为恩和想起一次。趁此也给你闲说说话,当休息大脑,也当给你的信。
昙昙,喜欢寺院建筑,一直都是的。嗯,其实我不注目的探古,仅限于写人的历史。所谓明智,就是往人心人性深处看去呗。我想我知道那些聪明,同时有深渊其质哦。人看黑暗,焉知黑暗不会同时看你。聪明和智慧,仿佛雌雄,而内在格局呢,我觉得是两个世界的事。 建筑,是另一种语式,喜欢它深隐的明晰。大块儿的人文记忆,细部里微小的个人气息,比书籍更客观和安静。嗯,安详,安静,是我认知里慈悲的本颜哎。 亲爱的,五凤楼啊,我很小时候就听过的。真的很小哦。 福州芝山开元寺,外公在世时,和住持大和尚是好友,那是我幼时家苑似的地方。大和尚讲古,说到中土南北汉藏寺院,说全国呀,很多地方叫芝山,几乎每个芝山呢,都有一座寺院的。 云南丽江白沙古镇半山上,现在叫福国寺的,就是黑龙潭五凤楼的母寺哦。 母寺的意思呢,一个是福国寺原名密严解脱苑,五凤楼只是解脱苑的一个重要建筑,原名法云阁;一个是丽江五大寺院,都从福国寺缘起。 福州开元寺还在,芝山无存。我去了福国寺,终于看见了一座叫芝山的山哎。好高兴的。在那个半山坡,看一眼福国寺,回头一眼就是浩浩苍山。一个人走来走去的,竟有看见了所有芝山的恍然,有意思吧?O(∩_∩)O哈哈~ 嗯,在束河前后住了四十六天,福国寺去了三次。再去黑龙潭走五凤楼和解脱林,哈,有如看旧书的新版。尤其建筑上,布局、式样和塑像、石灯、书法等艺术上的每一个异同,都有光阴和人文的宣叙,厚重,清晰,而安静安详。
昙昙,从束河去白沙,第一次打车去的,司机要了40块钱呢。第二次就坐公交了。途中路右边,有大片油菜花田。远处苍山如背幕,而天阔如星外。 在白沙镇那条主街往左转,就进芝山了,是盘山路,要步行,应该10里左右,福国寺在半山腰。哦,颜色和拉市海那个指云寺有相像,也好庞大的。 三次都是一大早就去的。看寺院建筑外,也做一下下义工嘛。那里除了有出家人,还有驻院的孩子啊。大多是丽江的贫困人家的。我还在那里结识了一个支教的姐姐,她也是大学时旅游知道的,毕业工作后,寒暑假会来教课。 对了,福国寺门前,有一棵好大的银杏树!好漂亮的。只是我去的时候,叶子还是绿的。 你若去,暮秋时去就好了。除了漂亮的银杏,秋暮的浩茫苍山下,福国寺应该更有行走人间好久的行者气质,直向安寂的开阔,荒芜繁华,无忘无记,在无别里无伤圆融,端庄如处子。 嗯,黑龙潭里的牡丹苑,好可惜那个地方。后面草木干净,庭园精致,可是民族服装那个门店,红红绿绿的粗糙。哎,旁边那个卖手串的老板是纳西族的。很少看见纳西族人那么高大,黑黑的,一身白衣裤,几分狡黠的眼神,真的很有范儿哦。O(∩_∩)O哈哈哈~ 先忙去。回头再说。你又去走山了吗?我下周去哈尔滨,看看能不能赶上下雪,拍雪景给你和姐姐们看。 借这里,问好所有姐姐们,给姐姐们致歉。团团抱抱。O(∩_∩)O哈哈~ 大家周末愉快。一天清安。  :hu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