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牙儿1 于 2017-12-13 14:42 编辑
他有“不怕水浸的一颗心” ——河北诗人康书乐诗歌印象
文/月牙儿
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等诸多领域的根本性变革。同时,也给诗写者的阅读和交流提供便利。河北唐河县诗人康书乐、网名常笑及他的诗歌就在这样的空间走进了我的视线。恰巧我的一个诗友是他的同乡,她告诉我,常笑虽然身有残疾,生活环境也不大宽松。但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诗歌且十分执著的人。短短几句,便让我对阅读他的诗歌产生了兴趣。因为,我对于动辄就以诗人自诩的人,他们进入“诗”的方式,他们审视世界、审视内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直至我读到他的诗,他独具诠释悟性的诗语,心灵不由自主为之一震。先从他的一首诗歌说开去——
请不要把它打碎 我怕那片有棱有角的残渣 会扎伤岁月 扎疼记忆
请不要把往事说破 脚心里残渣豁下的内伤 已长成老茧 即便藏着化不开的淤血 也不能在路上显山露水
请不要回避它的光滑和温度 只要它还能笼罩着日子 只要它的名字还叫玻璃 就不许风雨入内 不许任何贪念 在窗外探头探脑
——《玻璃》
看似一首咏物诗。其实,诗人只是把玻璃作为寄托的物象,借以抒发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对人生的认知和感悟。通过玻璃易碎的棱角、破碎后的裂痕以及玻璃的光滑和温暖的特点,坦陈生存现场刻骨铭心的疼痛。像是独语,又像是倾诉,为读者铺就了一层五味杂陈的感情色彩。他把碎玻璃比作是“会扎伤岁月 扎疼记忆”的利器;他不直截了当地描写打破玻璃后的残渣,将会给积淀在心底的“陈年旧伤”带来怎样的伤害,而是用“请不要把往事说破/脚心里残渣豁下的内伤/已长成老茧”。此处的“往事”被暗喻为玻璃,所以,“说破”自然而然就代替了“打破”。暗喻、借喻的介入,增强了诗歌意象的深度和张力。语言简洁不诡异,却给人留下宽阔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陷入思索,或者产生强烈地揣测诗人愤怒、痛苦等复杂情感的欲望。这也是我对诗歌艺术本质和魅力的理解,即在于它的留白。诗人康书乐作到了,我觉得这是他的本事。 最让我欣赏的是,诗人没有在忧思中消沉。他如是说:“即便藏着化不开的淤血/也不能在路上显山露水/”短短两句,就显现出诗人通过“碎片之感”承载隐忍和坚强。那是对命运的抗争,对尊严的拷问!他的生活姿态,又何尝不是提醒我们要直面人生,在俗世中站立起来。该诗最后一段,是诗人在心灵的碰撞中迸发出的火花,也是呈现给读者的亮色。“只要它的名字还叫玻璃/就不许风雨入内 不许任何贪念/在窗外探头探脑”这时候的玻璃幻化成光明磊落、品德高尚的人,包括作者自己,无论是物欲横流还是纷扰喧嚣的乱像,都会保持清醒头脑,不允许腐败等丑恶现象滋生蔓延。一个诗人不能与世隔绝独善其身,必须有担当,必须发出正义的声音,这是当前诗歌界一些前卫者提出的“完整性写作”的核心。康书乐用真诚、勇气、敏锐的诗心“一语中的,”正应了“诗歌是一种光”的说法,我以为,优秀诗人就是瞬间可以握住光的人。 和诗人康书乐在诗歌中“巧遇”,真的是一种“缘分”。一日偶尔翻阅2013年的第九期《诗选刊》,看到他的诗歌“画圆”“火药”等五首诗歌恰好和我的诗歌排在同栏目,且在相邻的页码上。读后类似上述的感觉越发强烈,尤其他的新作《大河中的石头》《让一只手为我镇痛》让我心里有种被撕裂的疼痛。究竟有怎样的经历,会激发他如此蚀骨般的呼唤?至今我知之甚少,但真性情写作深深打动了我。总觉得,他的诗歌不是凭空说出来的,而是从内心里流出来的文字。这些悲与喜的文字,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物,也是亲力亲为的体验。凭借自己的灵性和激情,率性而作的诗歌。所以,他的诗毫无粉饰雕琢痕迹,收放自如。一些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成了他吟咏的主体,这个主体的背后,常常就是自己内心的袒露,因而血肉丰满,打动人心。除了《玻璃》一诗,《大河中的石头》让人过目不忘。
宁肯在水中潜伏一世 也不会让心抵达彼岸
一条河的容量比风雨更有水准 可以把我的纠结发布成沧浪 展示给日月星辰 也可以哄着鱼虾渐次出场
而我只想沉下去 与卵石为伍 在一片布满沙硕的岁月上 以摩擦生情 以碰撞升温 并借助大水的底蕴 抹去粗糙
当天荒地老 万物轮回 留给红尘的 远不止几块细腻的石头 而是千年波动里 不怕水浸的一颗心 ——《大河中的石头》
我不喜欢高深莫测地谈论诗歌,也不喜欢花里胡哨玩弄文字的所谓诗歌。我欣赏用独特的视角,从生活画面切入的表现形式,用真情实感传递令人回味无穷的信息量。我认为这首只有14行的诗,在这方面作了极好的尝试。诗人以“大河的石头”为意象,把人的洁身自好抒发的淋漓尽致!挖掘事物的内涵,让把静物鲜活起来,正是诗人与非诗人的区别之处。语言灵动、简单,由于用词精确,所以在有限的容量里,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念和情感。也彰显出诗人驾驭文字的能力:“潜伏、抵达、沉下去、抹去……“几个关键词语,这些发乎情有温度的文字,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诗人对于事物敏锐的洞察力,看出诗人的艺术修为。 在此我想说几句题外话,据悉诗人康书乐由于身体原因,打字都很困难,加之为了生存不停地忙碌着。但他离不开诗歌,他把诗歌当作良药。诗歌让他心灵强大;诗歌为他疗伤;诗歌让他困顿的生活甘之如饴;诗歌让他“常笑”。因了,他扛着诗歌与人生的责任在奔跑。 他依附生存现场的的人文情怀,字里行间展现的本真力量让我心生敬畏。我相信,诗人康书乐在命运与现实的较量中,会进一步超越自己,在诗歌界留下独特的声音。因为他像大河中的石头一样,有“不怕水浸的一颗心”。
2017.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