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诗里寻觅乐趣的人
张贺建
有时觉得寂聊,便想再格子之间寻觅一点乐趣。却往往不常有,苦恼反倒多了起来。于是,我对浪漫诗人产生了向往。有时想:自己于诗的缘分极浅,倘若结识两个诗人,岂不是人生一大乐趣?“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年初,分局文协开会,我有幸认识了他。其实,这之前,就早已拜读过他的“芳名”了。一曲《编织》,在我的心里缠绕了六年。说起来好笑,当时读着“你把铁道线抽成粗绒线折成弯绕成团/把孤寂的灯光和孩子的哭声织成憧憬/尽管为他编织不少芳草地了/用棒棒针抽出的新芽长出的草原最新颖”的诗句(载《中原铁道报》1986年12月6日,揣摩到的尽是女性的温柔。因此断定:此诗非女才子莫属!“潘柏英”,好一个不媚不俗的名字!然而当潘柏英出现在我的面前时,他那浑实的体魄和朴实的仪表一下子冲淡了想象中风景。可这一切都不容怀疑,他就是我寻找的诗人呀!
他起步不算早,三十岁才开始发表作品;诗虽然不算太多,也有七八十首了,有条件的话可以出一本集子了。读了他所有的诗,从中看到他的烦恼和痛苦,更多的,是他那蓬勃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短暂的相遇/匆匆的聚散/车轮飞旋/如泣如诉/碾不断/我的思念/错就错在/你只知道/朝着一个方向/勇猛驰骋/我只知道/朝着另一个目标/奋力向前”《错车》,“用枕木和道钉/锁住狭窄的缠绵/用理想和信念/共唱铿锵的歌”《路轨》。他的诗,本色语言浓郁,爱情表露含蓄,通体带着几分灵气。在诗中可以看出,他像一条寂寞的溪流,蜿蜿蜒蜒跨涉了近十个寒暑,渐渐流出了气势。我觉得,他一天天成熟了,变得洒脱了,无拘无束了,像一尾金鲤,欢头欢脑地从创作的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朝着龙门跃去。我无意恭维任何一个人,但读了他的诗以后,从心里喜欢。
他的诗不乏浪漫情调,可他的生活并不浪漫。一间居室,拥挤不堪,连摆放一张写字台的地方都没有。无奈何,他的春华秋实的耕耘只好在缝纫机的台板上进行。就是这片可怜的小天地,也要常常拱手让给他的“小太阳”。我很纳闷:在那令人压抑的小空间里,何以生飞出飞向十几家报刊,六次受到省市级的文学褒奖的精灵?妻子似有不满情绪,人前说他:整天自讨苦吃,自找罪受,干什么不行,干这“赔钱买卖”!他听了嘿嘿一笑,人生的酸辣苦咸尽在其中。谈起作诗之道,他言简意赅:“平生爱好,苦中有乐!”
他曾经在诗中喊道:“我没有开花/也要结果呀````````”这时,我愧对弗如了:觅不出乐趣,嗟叹什么苦恼!想来,他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我愿做普普通通无愧于大山的石子/和无愧于大树的泥土/筑入桥墩,铺入路基,垒入高楼/同样是支撑民族大厦的中流砥柱”(《我没有大学文凭》载《诗之希望集》)。哦,我理解了,理解了诗的苦衷,诗的情怀,诗的追求!
也许,有些读者对他并不陌生。认识一个人,记住一首诗,有时候会拂去一层忧烦,掬来一捧清新。生活苦中有甜,甜中有苦,犹如他喜欢的笔名——潘柏英。他真实的名字,叫潘柏顺。
(本文发表在郑州铁路局文协《绿灯》杂志。张贺建写于198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