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79|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羊杂汤 ——取稿标准与文风建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20 15: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7-12-21 05:52 编辑




  羊杂汤

  ——取稿标准与文风建设




  一、取稿标准
  
  近日,中财论坛散文版辛贵强老师发表了一篇题为《如何使散文作品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被评为精华,并被计酬。
  
  该文作者把自己多年来阅读学习、创作实践的体会与经验,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大家,我作为学友表示非常感谢。
  
  文章开篇就提出了“各级报刊,尤其是省刊、国刊、名刊,都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散文作品”的设问。紧接着借用两家纸媒的取稿标准作为了该文的论点。
  
  标准一
  
  一家散文专刊如此宣称他们的取稿标准:

      “我们需要的是充满激情,饱含哲理,能唤起人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文章。令人欢天喜地的文章,令人潸然泪下的文章,令人思考的文章,令人读过以后就不会忘记的文章。”
  
  标准二
  
  某杂志则开列过不选作品的理由条款:
  
  1、竹筒倒豆子倒得一粒不留的作品不选。
  
  2、摇蒲扇的婆婆妈妈唠叨家常的作品不选。
  
  3、“夏天是热的,冬天是冷的”。人人皆知毫无新意的作品不选。
  
  4、把读者当弱智者,把道理说光的作品不选。
  
  5、分行读和不分行连起来读效果一模一样的作品不选。
  
  6、淫秽或观点太裸露且极端的作品不选。
  
  7、读了头就知尾的作品不选。
  
  8、实如石头或虚如云雾的作品不选。
  
  9、读开头是一米高,读完了还是一米高的作品不选。
  
  10、只会在高速公路上跑直线,不会拐弯的作品不选。
  
  接下来,作者又借用人民文学某期卷首语,模糊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虽没有明确的表态,但作为论文的论点,也不难理解作者的观点取向。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读者一目了然。
  
  标准一中的内容,只是泛泛要求,并无异议。特别是标准中的“四令”,也的确令人向往。对于标准二,就不同了,详细列举了十项否定条款,而这十项条款的核心应该是强调“创新”。对于创新并无可非议,如果要不着边际的“过度创新”,就要适得其反了。
  
  凡事有度,物极必反。所谓“过度创新”,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创新而枉顾事实,脱离实际,离开生活,闭门造车,把文章写得晦涩难懂。这样的创新就值得商榷了。
  
  例如第三款,不能写“夏天是热的,冬天是冷的”。那要写什么呢?是写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还是要写人们都不知道的事物?世界上有多少人们都不知道的事物呢?这是一种危险的心理导向,对于文学创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的初衷是好的,这些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也是符合写作规范的。但语言表述无限放大,无限夸张,这就使得本意发生了扭曲。再加之读者的自己的解读,就会产生相反的理论效应,形成错误的不良风气,导致文风的恶化。
  
  二、文风建设
  
  学校有校风,家庭有家风,当然,行文自有文风了。
  
  文风对于一个人来讲,就是个人的写作风格和写作习惯的积累。这风格与本人的性格、作风以及兴趣偏好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所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方式,知识水平,情感倾向和语言表达等的综合反映。
  
  文风对于一个群体、一个单位、一个平台而言,就是一种公共的文风。这种文风往往带有不稳定性,可以像刮风那样一刮而过,也可以长期留守,还可以改变文风的性质等。
  
  文风是在学习与实践中,经过长时间的磨炼而形成的。一个优良文风的形成,即是由意识转化为潜意识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不断重复和积累,才能够养成充满个性的主观意识到被动意识的写作习惯。
  
  个人崇拜也能形成文风,刻意模仿虽谈不上个人风格,但对主观意识的强力操控,亦可形成某种思维倾向。这种思维倾向在个体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就会引起更多的人互相模仿,使这一倾向这在这个群体内迅速传播蔓延。于是形成了一定范围内流行的文风。
  
  中财论坛目前的文风基本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偏激现象。
  
  日前,在太虚与江天曾发生了两起因学术观点不同引起的争论,虽然这次争论最后脱离了正常轨道,导致了人身攻击,但我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通过这样形式的,不同观点,不同见解的磨合,最终明确了什么是正气,什么是邪气,有力的促进了优良风气的形成。
  
  在文风形成的过程中,跟帖人的点评、版主加的精华,领导层给的计酬等,都有直接的引领作用。文友们是非常敏感细心的,根据自己的文章风格,发表时会认真选择契合点。哪个版主值班,哪天审稿鉴定,什么时间计酬,都有准确的把握。什么样的文章容易得到精华,什么样的文章容易得到计酬,大家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精华与计酬就成了两根指挥棒,有力的指挥着论坛文风发展的方向。
  
  受传统投稿按字数计费的影响,论坛作品普遍存在着一味追求字数的现象。以杂文为例,本来杂文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体。用生动、诙谐、犀利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但在实际中,短小的作品不受重视,得不到精华,得不到计酬,或计酬太低。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追求篇幅的不良文风。
  
  和文章的繁芜冗长一样,也存在着晦涩瘀滞现象。一些人把文章写得云山雾罩,晦涩难懂。一些人写得瘀滞不畅,一跳千里,令人难解。更有甚者,生硬堆砌,过度引用。使读者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而有的人却如获至宝,借题发挥,加分加精,在所不惜。表现出偶遇知音,舍命力挺的样子,真的令人“钦佩”。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加强文风建设,大力提倡“短、新、实”的新文风。“短”,就是要短小精悍、言简意丰。“新”,就是要内容新鲜、角度新颖。“实”,就是要实事求是,真诚实在。让我们作为一名普通文学爱好者,与时俱进,从个人做起,为树立优良的文风,做出自己的努力。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2-20 15:49 | 只看该作者
赞成先生观点。短小精悍永远都是最好的文章。
3#
发表于 2017-12-20 16:01 | 只看该作者
能针对性道出一己之见,本身就功德无量。至于观点不一样,那肯定是正常的。
4#
发表于 2017-12-20 16:0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作文,咱懂得的太少,也就网站上玩玩而已,其它地方就压根不敢想,也不知道什么标准。
至于网站而言,秋先生看得透彻,写得明白,确实是这样。:victory
捧在哪里都有,这个是无法避免的。只是真还没法回避,只能尽量减免,让自己少占一点俗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7-12-20 16:04 | 只看该作者
其他都不论,俺是来喝羊杂汤滴
6#
发表于 2017-12-20 16:11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年,一直给几家杂志写稿,我个人的体验是,不管论坛精华计酬,还是纸媒选稿,不需要一味迎合,把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能把握的写好,够了。

点评

你咋忽地冒出来了?  发表于 2017-12-20 22:3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17-12-20 16:1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秋老师的羊杂汤,我正在炖《履道坎坎》,晚上发上来,您看看合口味不。
8#
发表于 2017-12-20 17:04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写“夏天是热的,冬天是冷的”。那要写什么呢?
赞同老哥哥的观点,用心想想,莫非要把夏天写成冬天不成,哈哈哈。好吧,以后我写一篇《冷冷的夏》
9#
发表于 2017-12-20 17:06 | 只看该作者
潘霞 发表于 2017-12-20 16:11
这几年,一直给几家杂志写稿,我个人的体验是,不管论坛精华计酬,还是纸媒选稿,不需要一味迎合,把自己喜 ...

潘老师还是不是过来溜达一下哈,倒是欢迎一下
10#
发表于 2017-12-20 17:09 | 只看该作者
胡适能被称为大师,不是他哲学造诣多高,也不是他文章写得多好,更不是混了多少个博士,而是他提倡并践行了白话文运动,功德无量,非写几篇文章,弄几个小说可比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1#
发表于 2017-12-20 17:11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写文没有必要搞那么多条条框框来限制,随心所欲地写,不要太程式化,也不要老在一种套路里走不出来。纵观论坛多数人为文,都秉承着自己惯有的风格,也是大众的路数,时日一长,便令人乏味了。当然,我也一样。所以,创新是很重要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开辟一条路出来,才是正道。总是踏那些老路,很无趣。其实一个好的写者,在写作时是很忘我的,哪里还去在乎那些什么所谓的条款。反正,我又不投纸媒,也不想当什么劳什子作家,那些于我无用。高兴了便写,码字只为痛快,顺便混点狗粮钱

点评

妖妖点评精辟!  发表于 2017-12-22 21:26
不是“狗粮钱”,那是打麻将的“彩头”啊。  发表于 2017-12-21 04:56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12#
发表于 2017-12-20 17:37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7-12-20 17:06
潘老师还是不是过来溜达一下哈,倒是欢迎一下

来,还是经常来的,懒得说话。看到这个,没忍住,留了个爪印。
13#
发表于 2017-12-20 19:12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我要取其精华。学习运用。
14#
发表于 2017-12-20 19:44 | 只看该作者
1.对关于创作概念的一些文章,我一般都看看的。毕竟他山之石,没准就补上咱的小木桶呢?至于他山上的杂草,丢给小草婆婆念念也是充分利用嘛。一句话,好的借鉴,不适合自己的,忽略。
2.如果是对于文章本身的看法,大体是希望趋向草舍先生那种严谨和面面俱到的才好。麻雀小吧,五脏都全呀。
3.最后秋哥提到的短小精悍,认真讲,这是功力。咱们一心上进的,就必定要追求这功力。
完毕。献朵大花花~~

点评

真心赞一下新生代的有生力量吧!  发表于 2017-12-21 05:0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5#
发表于 2017-12-20 19:44 | 只看该作者
我说呢,稿子一直不被采纳,原来是不符合取稿标准。

点评

不好好学习的原因哟。  发表于 2017-12-20 22: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01:30 , Processed in 0.22245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