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73|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生产队印象之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9 1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识青年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于是一些大城市的孩子,在中学毕业后,不能上大学读书,便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参加了当时所称的上山下乡活动,到农村插队落户,被人们称为“知识青年”(简称“知青”)。

  当我还是童年时,村里来了一批知识青年,有二十多个,是上海的。因为队上没有足够的房子住,知青就住在农户家。那时村里人只知道中国有上海这个城市,是个大城市,但不知道上海是什么样的。知青来到村里后,参加生产队的农业劳动,和农民一样按劳动工日记给工分。由于这些人来自大城市,对农村十分陌生,干起农活来也不顺手,他们初次砍吃核桃时,不会象本地人那样找一个边缘锋利的石头砍开,而是用石头乱砸,结果溅了一脸的核桃皮浆,不能将核桃仁砍出来,砸烂的核桃又苦又涩,根本吃不成。乡亲们看到这些只有十来岁到二十岁的孩子,远离家乡和父母,同情甚至可怜他们,生产队干部和村民们在劳动与生活上尽量给他们一些照顾。在农民眼中,这些是从大城市来的有知识的人,与普通农民不同。那时农村识字的人不多,自然就很尊重和重视有文化知识的人。

  有一对知青夫妇,来之前从未见过山区农村,据说父母对他们说:农村的山像电影里看到的那样陡,出门就是山,出门都会摔倒,于是将解大小便用的工具(马桶)都带到了农村。到农村后,写信告诉家人农村的山路并不是在家时想像的那样,家里人才放心了一些。还有一对知青夫妇,据说家庭是旧社会的资本家家庭,很有钱,经常到我家买木耳和鸡蛋,还将干木耳带回老家赠送亲友,还对我母亲说:不要把木耳卖给别人,因为我家的木耳加工得最干净,带回上海很受欢迎。

  生产队时,人们几个月都吃不到一次肉,这些知青也极度渴肉,很难熬,于是向农民买狗来打死后吃狗肉,还吃青蛙和蛇。以前村里人是不吃狗肉的,在知青的带动下,后来村里人也吃起了狗肉、蛇肉。知青的到来,给当地人带来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后来政策变了,一些知青先后回城了,一些人爱上了当地的姑娘或小伙,在县内安家落户,成了不走的知青。

  上海知青走后,又来了一批知青,是本县的,父母在县城工作,当时因为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学校教学不正常,这些青年在初中毕业后,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又响应号召来到农村。这时我已经是个小学生,白天经常和知青一起参加生产队的农活,时间长了,还成了朋友。有几个知青还到小学里给我们代过课。三五年后,这批知青也先后返回县城参加了工作,我到县城读中学后,还经常见到在我们村里下过乡的知青,参加工作后,又常与当年的知青打交道,这样说来,我与知青是有缘分的。

  如今我已进入中年,当时的知青有一部分已经退休。回想这段历史,上山下乡,当时也许不被知青们理解,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到农村的,经过实践,锻炼了一大批熟悉农村的经济建设人才。

                     过节

  在家乡,除了过年是最大的节日(春节)外,还有一些节日:清明节、端阳节、火把节、七月半节、中秋节和冬至节。

  生产队时,由于物质极度匮乏,人们的生活十分困难,过节也很简单,在村里常流传着这样的话:人家过年我们过节,人家过节我们认不得。话虽如此,但人们总是尽力过好每一个节,从中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清明节在每年农历的二、三月间,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要到亡人的坟上供奉食品,焚香烧纸,叫做“上坟”,时间是清明节前后十天。清明节这天上新坟,以外的日子上老坟。上坟时全家老少都出动,家里不留一人,要在坟旁边烧火煮食物,杀鸡煮肉,在祭祀亡人的同时,祈求祖宗保佑家人平安吉祥、五谷丰收,人丁兴旺、财源茂盛。有几年,因为大讲“阶级斗争”,说上坟是搞迷信活动,不准上坟了。但上坟是农村保持了几千年的传统活动,禁止不了,没过几年,队上又准上坟了。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好的今天,上坟更是隆重了,成为一个很热闹的民间节日,客观上也成了农民的游春与野炊活动。

  端阳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叫冬五节。这时是小春收获后吃麦面的时间,这天,要用麦面蒸包子,用韭菜、洋芋丝做馅,叫菜包子,这种包子很香。母亲是做包子的好手,她蒸的包子又泡又软,味道好极了。那时种的小麦不用化肥农药,包子又白又香,见了就馋眼,吃起来感觉极好。这天吃包子,据说是纪念屈原的。

  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这天的晚饭,有条件的人家,要杀一只鸡,这是最好的过节生活了。天黑后孩子们要在村里撒火把。火把用干透的松柴扎成,火把点燃后,用松香粉撒在火上,轰的一声,火光高高地窜起,人们也随之发出阵阵欢笑声。在村子里撒火把的同时,还到田地埂上立几个火把,作用是烧灭害虫。撒火把活动,在祈求农作物丰收的同时,也能烧死一些危害人畜与农作物的害虫。生产队时,虽然人们的生活很苦,但对火把节很热心,很重视,过得很隆重和热闹,是那时的孩子们最欢乐的节日。

  七月半节是农历的七月十四。是祭奠亡人的,又叫“亡人节”或“鬼节”。这天傍晚,要给亡人焚香化纸,还将纸钱放入一个象信封的纸包中,写上亡人的姓名,用面糊封口,又叫“烧包”。为当年新亡故的人烧包是新包,家里要办客,为烧过新包后的亡者烧的包就是老包。七月十四这天下午,一般都会下雨,而且是阴雨绵绵的天气,人们说这叫“烧包雨”,这是天地感应的体现,大抵天地也知道人们在祭奠亡灵了吧。在供奉完食品,烧完包后,人们才回家吃晚饭。在寄托了对死者的哀思后,人们的心里也得到一些安慰。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过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炕饼子,就是月饼。这种饼子用自家的麦面做成,用红糖或白砂糖加炒过的核桃仁粉做馅,再加薄荷与一种当地产的叫做“臭菊”的果子做香料,用核桃油(又称香油)作油料,炕成的饼子,又酥又软,香甜可口。中秋节是包谷与水果成熟的时节,核桃和板栗也成熟了。天黑后,又圆又亮的月亮升起来,一家人就会将桌子搬到场院里,摆上月饼和水果,供奉月亮。然后开始享用月饼和水果,母亲会给我们讲前辈人给她讲过的月宫的传说故事,自然也会讲到她见过的“天狗吃月亮”的事,于是我对日蚀这种自然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中秋节是收获的季节,吃的东西要多一些,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月亮显得又大又圆又亮,吃月饼,看月亮也就成为孩子们最爱过的节日。如今由于气候变化,中秋节这天夜里天总是阴沉,大约有十五年未见到过中秋月亮了。
                           00年三月十八日夜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苏忠伟 于 2010-3-23 08:2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3-19 11:14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正忙。问好!
3#
发表于 2010-3-19 11:18 | 只看该作者
印个小脚印,稍后细读。
4#
发表于 2010-3-19 11:3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时代,造就一批思想,一种境象,一种人生处世观。在作者两幅画面印迹着同一时代的诸多场景和面容的时候,时光在这样的叙述面前都不忍再加快脚步,它要等着作者把这一切的记忆罗列齐整、剖光,润色,打磨,盘点,之后呈于这艳丽的早春三月,这样的呈展,无疑是饱满的,是丰足的,更是映衬着人生历程中风雨磨砺之后倍见的光芒的。文章以时代背景为主旨,多角度、多立场地审视如初的那些画面,有青春的痕迹,也有被时光消磨过的痕迹,在密切的述说中,那些沉睡的内容,那些被时光拉远了的场景,就重新有了生命,有了活跃的迹象。原来,唯一拯救记忆并给予它们新生的,正是我们持久不舍的叙述,书写者之爱,爱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全部的经历。凝炼的思考,丰富的构思,为一个背景重新赋予了新的高度和宽度,于是那一切思想也就有了新的超拔和提炼。欣赏着,文笔优秀,鉴于系列,精华支持!
5#
发表于 2010-3-19 11:51 | 只看该作者
见过知识青年,有一位是我们的小学老师。勾起了久远的回忆。问好!
6#
发表于 2010-3-19 12:22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去过知青下乡的点,那时不理解,一些知青很愤俗,现在明白了,那样一个精神贫瘠的年代,这些知青没有施展的舞台啊.
7#
发表于 2010-3-19 13:3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系列,乡土气息浓郁.学习并问好
8#
发表于 2010-3-19 13:48 | 只看该作者
再提。后欣赏。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3-19 11:14 发表
先记号。正忙。问好!

谢杜版主关注!
问好朋友!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3-19 11:18 发表
印个小脚印,稍后细读。

谢谢小暖版主!
问好朋友!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3-19 11:31 发表
一个时代,造就一批思想,一种境象,一种人生处世观。在作者两幅画面印迹着同一时代的诸多场景和面容的时候,时光在这样的叙述面前都不忍再加快脚步,它要等着作者把这一切的记忆罗列齐整、剖光,润色,打磨,盘点, ...

感谢小暖版的精心指导与热情鼓励!
问好朋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3-19 11:51 发表
见过知识青年,有一位是我们的小学老师。勾起了久远的回忆。问好!

谢谢海林!
问好新朋友!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0-3-19 12:22 发表
小时候去过知青下乡的点,那时不理解,一些知青很愤俗,现在明白了,那样一个精神贫瘠的年代,这些知青没有施展的舞台啊.

谢谢风铃!
问好朋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3-19 13:37 发表
这个系列,乡土气息浓郁.学习并问好

谢谢大相朋友指导!
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3-19 13:48 发表
再提。后欣赏。问好!

感谢杜主再次指导!
问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16:05 , Processed in 0.18280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