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8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海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0 2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发表于 2010-3-21 0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05 于 2016-9-10 13:06 编辑 <br /><br />淡雅小品也清秀。问好浮光!

3#
发表于 2010-3-23 0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05 于 2016-9-10 13:06 编辑 <br /><br />好美的白海棠!
寂寞春园虚掩门,一株瑶草绽苔盆。
新葩似雪添诗韵,嫩蕊如金入画魂。
学士夜探花弄影,山翁晨灌泪留痕。
芳心一片谁相守,栏外霜凝月色昏。

4#
发表于 2010-3-23 07: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05 于 2016-9-10 13:06 编辑 <br /><br />海棠脉脉要诗催,日暮紫锦无数开。

5#
发表于 2010-3-23 0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05 于 2016-9-10 13:06 编辑 <br /><br />占尽人间丽与华,白头判得醉流霞。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19: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10-3-24 1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05 于 2016-9-10 13:06 编辑 <br /><br />现在大幅改动一下
七律  题浮光白海棠图
蝶渺春园枉掩门,谁家灵木笑苔盆。
花开雪瓣流诗韵,蕊绽金芽入画魂。
瘦月云移风弄影,曲廊人去露留痕。
芳心一片谁相守?探问何愁夜色昏。

8#
发表于 2010-3-25 0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05 于 2016-9-10 13:06 编辑 <br /><br />娇娆全在欲开时
  金秋来临,瓜果满市。素日里采购任务,全凭妻一人操劳。是日清晨,她从市场购回葡萄、鸭梨,顺便捎了两盘海棠果儿。金黄色的椭圆果端上书桌,浓裂的香味顿时溢满房间。
  妻的娘家,离县城不远。以盛产鸭梨远近闻名,也出产少量的海棠果儿。春天我去拍摄梨花时,也顺便欣赏了盛开的海棠花。香味浓郁的海棠果儿,吃起来却涩口。于是,村里人便沿习在室内摆上盘,只闻它的香味。妻从嫁给我,便把这习俗也带了来。与小学文化的妻交流过,她不知道海棠原产我国,自古便是中国有名的观赏花卉。我告诉她,有一株千年海棠,至今生长在广水市海拔高千米的大贵山大雄宝殿旁,海棠形状酷似佛影,所以人们叫它佛影海棠。江苏宜兴宋代进士邵民瞻故居中,有一株高5米,围达3米的蜀本铁干垂丝海棠,为苏轼谪居常州时由四川带来亲手所植,历900余年,依然年年绿叶紫蕾,繁花满枝,见证着苏、邵之间的真挚友谊。世间还有千年海棠,妻听了似乎不太相信。唐代贾元靖在《百花谱》中,赞誉海棠为“花中神仙”。宋代曾端伯在《词话》中,把海棠列入花中十友,称它为“名友”。海棠花,重葩叠萼,艳似绮霞,雨洗千花更显仪态万方。所以诗人郑谷说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细品海棠甘霖匀颜、丽醉流霞之美,的确让人回肠荡气。
  海棠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花色蕾时艳红,花时粉红,落时淡粉。常见栽培品种为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西府海棠亦名海红,晋时出皖地西府而得名。垂丝海棠俗称睡美人,因为垂英向下,若有子莲而得名。世间的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虽然同为木本,亦称海棠,但却为木瓜属。《群芳谱》将其与苹果属海棠混为一谈,实为廖误矣。
  海棠为名贵观赏花卉,初放时幽姿脂红,怒放时淑态淡绯,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众多动人心弦的诗词歌赋。而我认为对海棠最痴情的,莫过于苏轼和陆游。元丰三年,苏轼被贬谪鄂地黄州,寓居定惠院时,发现东面小山上有一株海棠,当地竟无人识,不由感触万端,喟然命笔长诗一首。诗首自注:“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苏轼老家为四川眉山,蜀地古来盛产海棠,尤以香海棠最为名贵,而苏轼家乡恰有“香海棠国”之称谓。所以在诗中,苏轼怀疑有好事者从四川移栽来此,转念又寻思蜀地距鄂地千里之遥实非易事,进而推断,一定是鸿鹄把海棠种从远方衔来。诗的前半首,着力写海棠独处空谷,让人联想到诗人遭际。后半首诗人自况海棠,抒发天涯流落俱可念之情怀,尤具映照绾合之妙。全诗因物寄慨,借花抒怀,寓其神理而化其畦畛,斯为千古绝作矣。
  此株海棠,因独处荒野而触动了苏轼,故对其情有独钟。据其《记游定惠院》云:此海棠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沉醉于树下。另据苏轼《海棠》诗作,知他不只是白天去看此海棠,也乘月色手持银烛去花下徜徉:“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怦然心动!《王直方诗话》载,苏轼平生喜为人写寓寄着自己情感的海棠诗作。以至民间苏轼海棠诗石刻,竟有五六种之多。
  《诗话总龟》记述:被贬黄州的苏轼心中郁闷,常游戏笔墨,以诗寄怀。因苏轼墨宝如游龙,故求者若鹜。齐安郡歌女李宜,姿色出众,久慕苏轼诗书而未敢求。直至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奉调将离黄州时,李宜才鼓起勇气,在饯行宴上恳请苏轼留诗。苏轼笑而不语,俄而振笔疾书:“东坡五岁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语惊四座,传为佳话。诗中杜工部即被世人奉为“诗圣”的杜甫。他因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而得此尊称。杜甫在以海棠著称于世的蜀地居住十年,作诗千首,独无一首海棠诗。后人甚感迷惑,引来种种猜度。苏轼顺手拈来,可谓运笔神来,一语双关。苏轼书法,擅长行、楷。用笔丰腴跌宕,意趣真率,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由此可知,其墨宝之珍贵了。海棠由于苏轼的深爱,因而使民间海棠顿时身价百倍。
  陆游为我国古代罕见的高产作家,今存诗九千余首。他中年居蜀中近十载,期间写了许多首笔底生花的海棠诗。比如:“燕子归来新社雨,海棠开后却春寒”;“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阳护海棠”,“贪看不辞持夜烛,倚狂直欲擅春风”;“若使海棠根可移,杨州芍药应羞死”等等。从其声情并茂的诗作中,足见陆游对海棠爱之深了。传说,陆游之所以如此爱海棠,与唐琬有关。当年陆游被迫与唐琬离异时,唐琬特意送给陆游一盆秋海棠。陆游问是什么花?唐琬答曰断肠红。陆游感慨万端,思忖之后忧戚道:当称之相思红。海棠与秋海棠,一为木本,一为草本,虽一字之差,却必然让陆游浮想联翩,想到与唐琬的牵手之情。如此看来,他乞借春阴护海棠,他持夜烛探望海棠、他以杨州芍药衬托海棠,就自在情理之中了。
  闻着海棠果儿的清香,回望苏轼与陆游深爱海棠花的故事,心中不由感慨:一株海棠,能够得到上下千年众多文人墨客的赏识,能够积淀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足以证见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了。海棠,正因为有了苏轼、陆游等人的诗词歌赋,才得以独擅其美,留芳于世,才得以心言互辉,出神入化。
  古人云:风花之潇洒,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独闲者识其真。言说迎风怒放的鲜花显得潇洒,只有内心宁静之人才能感受得到。水涨潮落、树木荣衰,只有悠闲出世之人才能感受得到。现在,人们为生活所累,形为物役,身为形役,内心浮躁,所以难以体味到植物生命中的平淡、清淡之美了。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心愿人们在深春新雨时,去欣赏盛开的海棠花。相信会见到,树上雨霁红满枝,轻盈娇欲语;相信会见到,树下径铺落花绣,青苔伴绎英,定会让你陶醉在自然美景里。

9#
发表于 2010-3-25 1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05 于 2016-9-10 13:06 编辑 <br /><br />娴静,淡雅,寂寞的海棠,在生命深处展翅欲飞的海棠。欣赏了,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9 20:39 , Processed in 0.06605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