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蝉衣c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别样的“闺蜜”别致地抒写——读妖妖《若儿比邻望天涯》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3:29 | 只看该作者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8-1-6 17:06
蝉衣先生的这篇评论,是我们对妖妖作品的解读,从中我们也学习到了一些写法上注意的事情。问候!

发文的仓促,经常会出现那些经过时间的洗礼就可以沉淀离析的瑕疵,这是论坛里的常态。所以在论坛能够遇到相对成熟的作品,让人总是心出赞美。
32#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3:30 | 只看该作者
陈蓉芳 发表于 2018-1-6 21:36
蝉衣是药引子,给大家添加一点药的苦味,不错。

哦!好喻!可是我没有做到
徐图以后吧。
33#
发表于 2018-1-7 15: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4#
发表于 2018-1-7 20:38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1-7 13:23
狗狗跟我们示好的时候,有可能是在“犯错”(我们以为),于是人们会吼狗狗。如果你能做到不吼,就了不起 ...

我倒不认为那是在犯错,只是它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吧,有时候是挺热烈的,让人招架不住,我是很喜欢的。夜里有动静,他们很自然地以叫声来提醒主人,这是他们意识里的尽忠职守,当赞!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5#
发表于 2018-1-7 20:42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1-7 13:25
超越过去的自己,可以让自己从内部变得高贵。这很重要,咱们一起努力。

好啊,一起努力,我会好好加油,定不负你厚望。雄起!
36#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0:33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8-1-7 20:38
我倒不认为那是在犯错,只是它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吧,有时候是挺热烈的,让人招架不住,我是很喜欢的。夜里 ...

社会生活里,也有类似情况,这,才是需要思考并如何面对的。减少人际间的误解,办事而不惹事,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脾气比思考能力大的人太多。
37#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8:19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8-1-7 20:42
好啊,一起努力,我会好好加油,定不负你厚望。雄起!

写作的最好状态就是发现更好的自己。努力吧!
38#
发表于 2018-1-8 21:25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1-8 10:33
社会生活里,也有类似情况,这,才是需要思考并如何面对的。减少人际间的误解,办事而不惹事,是不容易做 ...

是的,说对了,我就是脾气胜过思考能力的人,我是单细胞生物嘛,吃药时间到
39#
发表于 2018-1-8 21:26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1-8 18:19
写作的最好状态就是发现更好的自己。努力吧!

努力吧,那个“吧”字,似乎持怀疑态度,看来我是朽木不可雕也,没救了
40#
发表于 2018-1-8 21:31 | 只看该作者
蝉衣兄此文写得天高地远,意思深明。
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23:14 | 只看该作者
凌啸远 发表于 2018-1-8 21:31
蝉衣兄此文写得天高地远,意思深明。

凌先生过誉了,只是说几句你等都能轻松看出来的内容。清通明达如你,倒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
42#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23:15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8-1-8 21:26
努力吧,那个“吧”字,似乎持怀疑态度,看来我是朽木不可雕也,没救了

乱怀疑!徐图今后,你可能发现最好的自己。
43#
发表于 2018-1-9 1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18-1-9 11:11 编辑

很有眼光的评论。
无论是对题目“翻古是为了出新”的认知,对内容,以及对语言特点的解读,都准确而透彻。可见作者的学养。对问题的指出,相信对散文写作的朋友,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欣赏,问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4#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14:35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8-1-9 11:09
很有眼光的评论。
无论是对题目“翻古是为了出新”的认知,对内容,以及对语言特点的解读,都准确而透彻。 ...

     《大雪覆盖之下》是体现作者思想力的文字!这种写作很有必要。可是,只读了俩自然段。
     此类散文,语言速度应该是缓缓再慢慢的,所用语片和字词必须非常考究。这方面做得不好,就容易塌方。思想的输出也需要物象和逻辑的支撑,物象描述和逻辑表达稍有漏洞,整体就会坍塌。
      第一自然段里,唯有“斑点丛丛”是快节奏的语句,破坏了这个段落的和谐。“斑点丛丛”不同于“白色光点”,“白色光点”=白色的光点,省略的“的”依然在语感里,语言的节奏是慢于“斑点丛丛”的。另:“雪花落到头上、脖颈上”,可否这样:雪花落到头上、脖颈(geng)里。“里”与“上”的不同可以给语言多一点摇曳感,“里”用在此处,也比“上”精准。
      第二自然段:“那个人像雪花化成的一滴冰凉的水,在头脑里滴滴答答落着”,“一滴冰凉的水”怎么可以“滴滴答答落着”?如果去掉“一滴”(根据此句句意,应该如此),“在头脑里滴滴答答落着”,其中的“滴滴答答”以速度的高而简约了阅读感受,“在头脑里一直落着,规律间歇的滴答声,像不能停歇的钟摆”,似乎应该诸如此类。但是,“像从某首伤感歌曲里传出的音符,消失得没了踪影。”后面的内容需要的是“消失”,“消失”具有必然性,前句的“滴滴答答”只能做时间点的意象来处理。表面看,这是前后逻辑问题,实际是思想质素的缺口。这种现象也体现在第一句里:“那个站在他影子背后的人”,“影子”有“背后”?那个跟着他背后影子的人,虚化到他感知的边缘,实际是另一个“他者”的存在更是“我”的幻在。这里从微观体现了第二人称写作的能力欠缺。
      身陷俗务,不能常读朋友们的佳作,又是太挑剔的读者,请房子老师鉴谅(见谅)。
45#
发表于 2018-1-9 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18-1-9 15:20 编辑
蝉衣cy 发表于 2018-1-9 14:35
 《大雪覆盖之下》是体现作者思想力的文字!这种写作很有必要。可是,只读了俩自然段。
     此类 ...

非常感谢蝉衣朋友对文章用词的斟酌。
删除了“一滴”,改了脖颈“里”。
另外几点也想和蝉衣朋友商榷:
关于“斑点丛丛”,我有不同理解:节奏的问题,不光是和谐,也讲究错落有致。
“那个站在他影子背后的人”与“那个跟着他背后影子的人“,是不同的界定。他的影子实质是他本人。单从影子说就失去了指代人的问题。
写作有时虚实的界限很模糊,我通常更着眼“虚——精神存在的”的真实性。
算做交流。再次感谢蝉衣朋友。
费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0:31 , Processed in 0.19881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