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水如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话说活字印刷、梦溪笔谈及其他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8-1-24 19:53 编辑

再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四大发明”的前生今世:
我们中华民族向来以“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而自豪。不过,“四大发明”这一说法,却是诞生在抗战期间,是蒋介石为了激励抗战而搞的宣传攻势。

最早的说法是“三大发明”
中华文明有很多和“四”有关的并称,如四书五经、四大美人、唐初四大书法家、初唐四杰、宋代四大书法家、元四家、四大奇书、四大古典小说等等。“四大发明”虽然也是其中之一,但这个并称比上述那些要年轻得多。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它竟然是由一个外国人首先提出来的。
最早的说法是“三大发明”,由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培根的说法得到了英国汉学家麦都思和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认可。
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马克思则做出了这样的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抗战宣传提出“四大发明”
第一个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的是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后来被著名的英国科学技术史史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
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虽然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队在蓬勃发展,国民党军队却是屡战屡败,士气不振,放弃首都南京跑到陪都重庆的蒋介石心急如焚,寝食不安。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中华民国,蒋介石觉得急需借助一个东西来振奋一下军心,鼓舞一下民心。这时,他碰巧听说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搞中国科技史,于是就立刻派人把李约瑟和他的助手、他的中国太太鲁桂珍接到了重庆,让他在中国实地考察研究中国科技史。蒋介石在接见李约瑟时和他谈了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不负重托的李约瑟很快就在第二年,即1943年,在重庆提出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这个研究成果一时之间轰动了整个中国,进而传遍了整个世界。
“四大发明”是在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期的历史时刻提出的,当时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反侵略斗志,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曾经有人这样高度评价它在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意义:(四大发明)这项研究抵得上共和国卫队十个师。(引自:http://wemedia.ifeng.com/34616583/wemedia.shtml
再看看被中国人称为“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在西方人眼里的真实地位:
西方人评出中国古代的“十大发明”,四大只占两个,而且还都在末位:
https://www.toutiao.com/i6514282486028042760/
32#
发表于 2018-1-31 13:01 | 只看该作者
厚实的文笔,果然精华,问好,祝福
33#
发表于 2018-2-3 09:34 | 只看该作者
点赞!                                          
34#
发表于 2018-2-5 19:49 | 只看该作者
四大发明给我们的教训在于,我们如果注意保护我们的发明,欧美国家就不可能会有书的存在。问好。
35#
发表于 2018-2-18 14:42 | 只看该作者
36#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21:05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8-1-31 13:01
厚实的文笔,果然精华,问好,祝福

祝福!戊戌年健康快乐!
37#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21:05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多谢!新年快乐!
38#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21:06 | 只看该作者
yugongjin 发表于 2018-2-5 19:49
四大发明给我们的教训在于,我们如果注意保护我们的发明,欧美国家就不可能会有书的存在。问好。

这个说得不严谨了,不说埃及和巴比伦了,只说在在欧洲,很早就有羊皮纸,而且以此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而我们即使有了纸,也是在宋朝之后才大量生产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22:27 , Processed in 0.04797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