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4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沙原禅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9 1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沙原禅境
        ————灵隐寺访行
   
    时值正月,岁序初春。年味尚未散尽,和煦的阳光泼洒在大地上,虽然没有盛夏的毒辣,但也多少有些刺眼,走出炉火旺盛的冬季,像初生的幼苗一样探出头来领略初春阳光的明媚与爽然,心中的那份惬意占据了脸庞。多想找一个空旷的原野来释放一下积蓄了一冬的狂热,妻便提议到灵隐寺溜达溜达,我欣然允诺了。

    这灵隐寺位于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兴隆村的沙原上,距妻子家不到几公里,我们决定徒步走向它,也许是正值走亲访友的高峰期,一排排整洁的居民点上,很少见到大人的影子,只有一些孩子在路边玩耍,爽朗的笑声如醉人的桃花水回荡在路旁的小溪里,鞭炮爆裂的烟雾升腾着节气的脉动。渐渐地,我们离居民点越来越远了,没有了房屋的庇护,还是感到一丝冬日的寒意。通往灵隐寺的道路是平坦的,柏油马路上落下参差斑驳的树影,穿梭于其间,才感到形单影只、孤立无助。几座沙丘仿佛也被节日的氛围包裹的酩酊大醉,杂乱无章地斜躺在不远处,妻说:“快到了,就在沙丘的前方。”我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心里默默体味着大自然那份辽远与旷达。

    沿着柏油路,没过几分钟我们就把它远远抛在了身后,视线的前方是一些古典院落,想必就是灵隐寺了,独自揣测着,我们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步伐,试图近距离地接触它、感悟它,近了,更近了。在寺院门前,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碑上那个很有内蕴与功力的“禅”字,其笔法刚柔相济,苍劲有力。绕过大碑,我们便到了寺院的大殿,院内院外攒动的人头,让我很是诧异,沿途不见人影,原来是我们迟到了。大殿前摆小摊的嘴里不住地吆喝着,凡到此处来的人,烧香拜佛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也被淹没在人流中,手里攥着一把香,成了虔诚的信徒,而心中却无别的奢望与祈求,仅仅作为一种游历而已。

    走进大门,香炉内香火旺盛,烟雾缭绕,气味怡人,香客们在彼此目光的交接中,把美好的夙愿心照不宣地传给对方,也传给普度众生的佛祖。人群中,我发现了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女儿,他们逢佛必拜,双膝着地,双手合十,虔诚至极。我示意妻子给她看,无意识中,我们的脚步便追随了他们的足迹。我想:他们也许是祈福祛病,或是求学求子,抑或出于其它的目的。再说这寺院的建筑风格,雕梁画栋,琉璃瓦重檐屋顶,各殿内供奉着神态各异的佛像,从外观上看,它完全是一座现代化的寺院,大殿两侧的禅房鳞次栉比,不时有僧人进进出出,有一间禅房格外吸引人的目光,占地面积很大,估计是僧人们集体诵经的产所,里面的陈设摆放有秩,各种法器和经卷安详地睡在禅床上,我从心底里默默体会着宗教活动产所的那份庄严,也对僧人们远离世俗的生活有了些许向往,便趁机敲了一下放在佛像前的木鱼。

    走出那间让人羡慕的禅房,在一座不起眼的佛殿内,我了解了灵隐寺的历史,它属佛教寺院,曾今被黄沙掩埋,1992年,当地牧羊人发现后经村民集体发掘后,呈现在香客面前的是一条沙洞,洞内精美的壁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后经释觉明禅师提议集资修缮并报省宗教局批准为宗教活动产所,妻告诉我当年发现灵隐寺沙洞的牧羊老人就是现任兴隆村主任的父亲,长者已经作古。我带着好奇去寻找那个沙洞,但不幸的是那个曾经原汁原味的沙洞已经被修葺一新,来到修缮后的壁画洞窟,里面还能嗅到一些颜料散发出来的气味,其中的壁画以佛本生故事、经变故事、佛传故事、西方极乐世界为主,色彩绚丽,风格多样,笔法细腻,技法娴熟,体现出壁画家高超的技艺。洞窟的正面还有两首禅诗为证,“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另一首是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这两首都是禅诗的典范之作。

    回味着禅诗的内蕴,意犹未尽地来到大殿旁边的长廊,功德碑上镌刻着曾经为修缮灵隐寺捐款捐物的人名,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现代人在原址上翻新的寺院,说起佛教寺院,在张掖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白寿彝在《中国通史纲要》中说:“北方的佛教中心,十六国时在前凉和北凉”。张掖是北凉的建都之地,各个时期修建的寺院都有:如五凉时的文殊寺、马蹄寺,北周时期的木塔寺,唐朝时期的西来寺,西夏时期的大佛寺、圆通寺等,这些寺院我也去过一些,佛教文化在流传过之后,在宗教信仰上固然有了变化,但就其作用来说只是为名教羽翼,以为现实政治服务,其伦理思想可概括为:众生平等、克制自我、慈悲利他。在佛经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痕迹,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它逐步与我们的传统伦理道德相结合,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思想意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借鉴和吸收,劝慰人们行善胜拜佛、作恶免烧香,对于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走出灵隐寺,漫步在附近的沙丘上,回望出入寺院的人群,他们的笑脸其乐融融,刚开始遇见的那一家三口,可能已经拜完佛了吧!作为一处历史古迹,其永恒的魅力在于其中文物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比如马蹄寺内的那块马蹄印,可以说是它的镇寺之宝,还有大佛寺内的金印《大般若波罗密多经》,都以它特有的价值吸引着无数个朝圣者跋涉的脚步,给人以精神的寄托,心灵的感应。而在灵隐寺里,我却没有发现它作为历史遗迹的佐证,心里有一种拥堵和挤塞的感觉,任何高明的仿真都无法替代它的原貌给人带来的审美效应。目睹着现代人的仿真建筑,回味辉煌灿烂的佛教文化,蓦然回首,文明的流失尽是这样的悄无声息,让人不可挽回。仿佛一阵狂风掠过沙丘而发出的呼呼声,破坏了沙丘原有的波纹,也扰乱了善男信女平和愉悦的心境,带着一点儿似有若无的留恋,我们的身影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立青 于 2010-3-29 14:11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3-29 12:58 | 只看该作者
先留个小脚印,此刻在忙,稍后欣赏。
3#
发表于 2010-3-29 13:16 | 只看该作者
沙原禅境灵隐寺访行——文章以极度细腻和灵动的构思展开一场历史文化的大叙述,伸张大幅,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和挖掘,呈展禅的意境和光泽。张掖更是文明之地,地域文化流传源厚,织密缜琐,文思飞扬,久于历史。灵隐寺的叙述张扬有力,释放着本文的思想高度和宽度。最大的看点在作者平和、素婉的语气中,渐行渐近、渐行渐远拉开的场景层次,以徒步行走为诚意,构建一路的甚多思考和思想,对宗教文化的深入浅出,作出个体的判断和审美,揭示出朝圣者跋涉的精神和心灵寄托以及因没有发现灵隐寺作为历史遗迹的佐证的嗟叹之情,煌灿佛教文化要在历史中永放光彩,这就更需后人的无限珍惜和爱护,以及思想的传播,无论如何,文明的流失是遗憾的。提示:“而在灵隐寺里,我缺没有发现它作为历史遗迹的佐证,”——“缺”(却)。悉读并学习了,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4: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3-29 12:58 发表
先留个小脚印,此刻在忙,稍后欣赏。


谢谢版主第一时间过来,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3-29 13:16 发表
沙原禅境灵隐寺访行——文章以极度细腻和灵动的构思展开一场历史文化的大叙述,伸张大幅,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和挖掘,呈展禅的意境和光泽。张掖更是文明之地,地域文化流传源厚,织密缜琐,文思飞扬,久于历史。灵隐 ...


谢谢版主中肯的评价,细致的阅读,失误之处已经修改,问好!
6#
发表于 2010-3-29 14:16 | 只看该作者
灵隐寺访行,一路行走,有身临其现的风景描摹,有细致的感觉呈现,有历史文化的引入。文章厚实,给人留下余味深长的意味。
7#
发表于 2010-3-29 14:46 | 只看该作者
凡是有名的古刹寺庙,必定虔诚的香客很多,也必定是香火繁盛。灵隐寺访行,感受颇深,感悟颇多。作者很注重行进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由关注到贯注,并赋予了深意的阐释。问好!
8#
发表于 2010-3-29 14:56 | 只看该作者
充满禅意的一篇力作。拜读!
9#
发表于 2010-3-29 15:07 | 只看该作者
强烈支持,我的张掖老乡。

大槐树4.jpg (113.43 KB, 下载次数: 393)

大槐树4.jpg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6: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雷 于 2010-3-29 14:56 发表
充满禅意的一篇力作。拜读!


谢谢朋友过来批阅!问好。
11#
发表于 2010-3-29 16: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3-29 13:16 发表
沙原禅境灵隐寺访行——文章以极度细腻和灵动的构思展开一场历史文化的大叙述,伸张大幅,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和挖掘,呈展禅的意境和光泽。张掖更是文明之地,地域文化流传源厚,织密缜琐,文思飞扬,久于历史。灵隐 ...
好文好评一起学习。
12#
发表于 2010-3-29 16:20 | 只看该作者
禅意浓浓,文章如禅。好文!
13#
发表于 2010-3-29 16:33 | 只看该作者
先提,心完细学。问好!
14#
发表于 2010-3-29 17:29 | 只看该作者
游出心情,游出禅意,当真不错
15#
发表于 2010-3-29 21:45 | 只看该作者
沙原中的佛性禅性,靠的是静悟,慢慢的回味中,得到宁静。学习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3:02 , Processed in 0.05584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