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有条理地、客观地写写这个事情,也顺便屡屡自己的思路,但是发现好像做不到。就先把字码出来,占个坑。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调整修改吧。
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播了有快两个月了,这是一档从100人中通过多轮网络投票(100进60、60进35、35进20、20进9)不断淘汰票数靠后的人员,最后留下9人,组成团体出道成为艺人。节目是否原创这里不做分辨和评判,就单纯想要聊聊投票的这个事情。
为什么想投票?心理无非以下几种:相信了所谓的,出道人选由你决定的宣传语,反正看了节目,顺手一投;真情实感地认可某个练习生,希望助一臂之力;从某些或某个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种心理投射。
第一种,一般把这个称为路人票。这类票,在比赛初期对练习生至关重要,因为参赛的选手都没有粉丝基础,全靠节目里的表现吸引大众的目光,以此获得票数。这就意味着,比赛前期,节目的剪辑、镜头的分配几乎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一点,从前几期的练习生票数和排名上可见一斑。
第二种、第三种,看起来很像但是有微妙的区别。当处于第二种心态时,说明观众对某个特定的练习生有了持续性地关注,镜头和表现时长不再是影响观众对练习生评判的主要标准,播放出来的节目中,练习生所展现的个人特质、专业能力才是留住观众的重点。而这个阶段的投票,由于有一定的认可和肯定的成分在,投票时间、票数逐渐固定了下来。当然,这个阶段的观众,仅仅停留在欣赏、关注的层面,对节目也仅起到一个提高点击量与播放量的作用。于是,聪明的节目组会在适当的时候扮演起戏精的角色,通过节目节目剪辑、花絮、通稿等手段,引发不同关注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争执,并由此吸引到更多的关注度,同时让已有的受众停留更多的视线在节目、以及节目相关的内容上。
当观众对节目投注了足够多的经历与情感后,就会对自己关注的练习生产生更多的关注,甚至去主动挖掘练习生身上的亮点,并进一步把这些亮点从不同角度与自己进行关联,有些人会觉得,练习生的行为习惯、个性特征与自己很相像;有些人会觉得,练习生的声音、相貌、言行举止是自己期待中的儿子/兄弟的样子;还有些人,是把这些练习生当作自己的榜样看待等等。不同的心理对应不同的粉丝种类,妈妈粉、姐姐粉、女友粉、死忠粉等等等等。当观众以这样的心态来追综艺,看选手的时候,投票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赛程过大半,存活下来的练习生们,都有了自己专门的投票群,根据练习生前期积累的粉丝数量,每个群人数不等。
不考虑练习生所属经纪公司的助力,单从看粉丝自发的投票群组建、运营情况,在竞争白热化阶段,一个40人左右的小群,每天可以投出1万票。这1万票的背后,就是账号购买-分发-投票-收回-统计数据这样的流程。账号购买的资金,来源于粉丝的自发组织,自愿均摊。按照节目进行阶段及投票规则的不同,投票组还会制定相应的投票策略。
投票能决定什么?根据已发布的规则,节目对选手的去留决定,完全取决于网络投票的结果,也就是说,投票能决定观众认可的练习生是否能够顺利出道。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每一阶段投票期间,票数情况是不公开的。粉丝不知道自己投票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其他人投票的具体情况,只能自己预估。这样的结果,真的可靠吗?从最终结果来看,投票决定出道,这一点,似乎不那么让人信服。经济公司之间、节目组、投资方多方面的背后博弈我们无从知晓。票数决定去留,但是票数是否来源于“投”,有待考量。
粉丝力量的渺小与伟大。说到渺小,从节目初期,观众就是被剪辑拖着走的,我们看到的,就是剪辑师让我们看到的场景和画面,我们对练习生的更多故事无从了解,这也就导致了,真正有能力的人淘汰出局,才被后知后觉地发现。说到伟大,或许谈不上。就只是普通人对臆想中的自己和自己的梦想,那一点点温情和小心翼翼地维护。不伟大,但也不卑微,值得有起码的尊重。本次投票,开通了买某牌的指定饮用水/饮料,即可以获得额外投票权限的功能,导致某牌饮料一度脱销。即便这些尊重,是本该赋予消费者的。
说到粉丝呀,这个群体,虽然有些复杂但是每一份对于理想的爱与支持都是伟大的,不应该被利用成为网络暴力的助推器。但是祈祷别人不来利用,不如保持自己的清醒,保持粉丝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底限和自觉。尊重是来自双方的。说到这里就有些远了。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