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杏花》文学社和他的创办者刘居荣
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万杰 靳沛林
每年春天一到,素以干旱著名的陇中土地上,沟沟岔岔、崖边岭上,会有一片片朝霞一样、云霓一样的杏花绽放开来,灿烂了人们的眼睛,装扮着一方春色。杏花不计水肥是否丰厚,不嫌生存条件艰辛,年年为人们报春,岁岁献上一片暖人的风景。
在这片黄土地上,有一家以《杏花》为名的文学社。这家文学社由农民自己创办,自费出版刊物,她就象杏花一样,装点了陇中土地上的春光,为人们送去精神上的滋润。
1996春夏之交,安定区称钩驿中学民办教师刘居荣、支禄这两位铁杆文学爱好者,出于对文学梦的向往,创建了杏花文学社,并出版《杏花》文学杂志。他们自筹经费办刊,自己动手刻蜡版印书,然后又分到读者手里。风风雨雨,时光流转,这家文学社已经走过了15年时间。会员最多时达到100多人,分布全省各地。刊物至今已出版21期,发表作品近2000余篇。《杏花》上那些带着泥土芳香的作品,描绘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讴歌了家乡人民勇于拼搏的精神,成为一曲曲飘荡在陇中土地上美的赞歌。
然而,熟知内情的人知道:为了保证文学杂志正常出版,创办人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谈起创办者之一、现已经40多岁的刘居荣,许多人竖起大拇指,感叹一句:真不容易!文化圈的人都记得,刘居荣农闲时节到处约稿的情景: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一个村庄一个村庄、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去跑,直到稿件约齐。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就向人讨口水喝。没有出版费用,刘居荣只好到处“化缘”,你一百,他二百地凑,凑齐了,交给印刷厂印书。在他的动员下,定西市自来水厂、定西市税务局都曾解囊相助。刘居荣虽然至今仍然是一个农民,但却是定西文化圈里几乎人人皆知的人物。一是经常“化缘”出头露面,二是甘愿付出、不计得失的”傻子精神“。当然,也有的人不理解,一个农民,国家没有一分钱支持,为了办这个杂志,连啥都不顾了,这是何必呢!可是,人们几乎没有疑义:如果没有刘居荣以及文学社相关人员的奉献,这本杂志是办不到今天的。为此,前不久,定西市文联、作协专门举办了“刘居荣文学创作30周年暨杏花杂志创办15周年”庆祝活动。
为农民个人举办文学创作庆祝活动,在定西市还是首次,市委宣传部部长郑红伟在发言中对刘居荣及《杏花》文学社作了很高的评价。
《杏花》创刊以来,让穷山沟里四季飘荡着杏花的芳香。许多《杏花》旗帜下的文学作者由于长年坚持写作,成为享誉全省的文学作者。刘居荣先后在省内外刊物发表作品400余篇,支禄的诗歌则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注意。还有许多杏花文学社的作者后来成长为领导、教师,仍然坚持创作。经常为《杏花》撰稿的中学教师邵继红说,有了《杏花》杂志,我的业余时间更丰富了,我的语文教学水平更是得到了经常性锤炼。我们文学爱好者由衷感谢文学社和这本刊物做出的奉献。
(原载2009-07-31甘肃农民报四版)
[ 本帖最后由 何晓云 于 2010-4-2 11:1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