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小蘖 于 2018-4-8 17:32 编辑
两难处明关系
庐江府的小公务员焦仲卿一回到家,他新婚的妻子刘兰芝就向他抱怨道:“老公啊,我天天晚上三点就起来织布;三天织了五匹,母亲还总说我织得慢。”仲卿一听就急了:“母亲怎么能这样啊?我马上找她说理去。”兰芝忙阻拦道:“还是算了吧,你去说了母亲肯定很生气。”仲卿一把推开她,“你别拦我,她生气我还生气呢,我这辈子已没有升官发财的运气了。只希望和你一起白头到老。母亲她到底啥意思啊?还这样对你不满意?我一定要去和她说说。”
新婚妻子,才到夫家,有些不适应,婆媳关系还没磨合好,加上丈夫又不常在家。妻子向回家的丈夫诉说心中的委屈,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男人此时不是要做裁决的法官,而是要耐心倾听,理智分辨,按捺下妻子的怨气,化解矛盾于无痕。仲卿最正确的做法应是对兰芝说:“老婆,你辛苦了,我理解你。母亲也不容易,我们多体谅体谅她,慢慢改善关系吧。”可是仲卿却要到母亲面前去说理,这样就把兰芝的怨气捅到母亲面前,将矛盾明确化了。作丈夫的男人,如果不能冷静理智,只听一面之辞,就把妻子与母亲“对簿公堂”,那一定会将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关键时晓厉害
仲卿到母亲那里说理不成,气得母亲大怒,坚决要仲卿休掉兰芝。仲卿没有办法,默不作声地回到妻子身旁。兰芝看他一脸沉重,忙问他怎么了,他哽咽着对兰芝说:“母亲逼着我休掉你。”兰芝很是惊讶,“那怎么办?”“我想,你暂时回家一段时间,让母亲消消气,等过了这一段时间我再去接你。”
母亲要仲卿休妻,是一时气话,而且这气主要是仲卿惹来的,是他激怒了母亲,逼得母亲把气全撒在兰芝身上。可是他以坚决的态度激怒母亲之后,他却没有办法应对了,把责任转嫁到兰芝身上,让兰芝回家。兰芝一回家,休妻就既成事实。
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当丈夫的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要具备勇敢机智。此时的仲卿应坚决地不答应母亲的决定,力劝母亲,挽回兰芝。并负责任地告诉兰芝:“我一定不会让母亲休掉你。我明天就去向母亲认错,让母亲知道这是我的错而不是你的错。你也还可以帮我想想办法。”可是他却在不与妻子商量的情况下就让妻子回家,走错了关键性的一步。作丈夫的,如果没有担当责任的勇气与决心,那是把握不好婚姻的正确方向的。
权宜间知方向
仲卿在大路旁送别兰芝,兰芝泪眼婆娑:“老公,我们从此恐怕就要永别了。”仲卿轻轻地抱住她:“老婆,别难过,没事的。你只是暂时回家,我不久就来接你。”兰芝急切地说:“别让我等太久。”仲卿忙道:“不会的,我绝不会让你等太久。我现在去上班,不久就回来,回来我就来迎娶你。”看兰芝依然很难过,仲卿指天发誓:“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相信我吧,老婆!我一定来接你!”
离别之时,仲卿向兰芝许下海誓山盟。可是,他许下的是一个模糊的并不确定的承诺。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来迎娶,并无确切的时间。他给兰芝开的是一张空头支票。是他逃避现实的权宜之语,因为他并没想好对策,这样说来,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所以兰芝没有明确的希望,终于在哥哥的逼迫之下答应了太守家的求婚。
其实,许诺的话不在多,而在于明确可行,要有实现诺言的睿智。就像此时,仲卿只需要说一句:“再等二十天,就是休假的日子,我那天就来接你回家。这些日子里,就委屈你了。”兰芝的心里,就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她也能够坚决地去应对。
一个男人,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确切的办法,只说空话,无异于哄骗,是无法给女人带来幸福,为家庭负责的。
指斥时问自己
听说兰芝答应了太守之子的求婚,仲卿急忙赶来。他急怒交加,语带讥讽地指责,“我的心像磐石一样方正厚实,千年不变;你却像那蒲苇,只有瞬间的柔韧。我说好要来接你,你却违背誓言。那好吧!祝贺你攀上了高枝,一天比一天富贵,我呀,只能以死明志了。”兰芝也正是满腹委屈,无人诉说,一听这话,决绝相答:“我和你都是被逼无奈,你竟然还说出这样的话?那我们说好了,以死明志!”嫁娶之夜,兰芝纵身跳进了池塘;仲卿也在痛苦徘徊之后,上吊自杀。
面对兰芝的处境,仲卿没有抚慰,没有宽解;而是嘲讽指责,还说出决绝的话——自己要去死。如果他有开阔的胸襟,作出明智决断,宽慰妻子,信任妻子,和妻子统一思想,再和双方家人表明决心,理性沟通,悲剧可能就不至于发生。
男人头上一片天,只有宽厚明智,不偏狭,才能够撑起这片天。
焦刘夫妻双双赴死,化为鸳鸯,相向而鸣,永不离分。可这样的结尾只是诗人的浪漫情怀。而真正的结局,是一个悲剧,它是仲卿缺乏一个优秀丈夫的应对智慧造成的。相爱容易相处难,现实婚姻中,会面临更多的压力与烦恼,作为家庭主心骨的丈夫,只有拥有经营婚姻的智慧,方能带领家庭走向幸福的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