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7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9 2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18-4-9 22:02 编辑

    作者:余莉 (题目为编者添加)


      《群书治要》中《孙卿子》,也就是《荀子》之中,在谈及用人的时候,把人才分了几个等级。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这个人所讲的是圣贤教诲,又能够身体力行像孔子一样,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把自己所说全都做到了,这样的人被誉为国宝。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这种人虽然讲不出圣贤道理,但是能够身体力行仁义礼智信的规范,这种人被称为国家的重器。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这种人口才很好,讲的不错也都符合圣贤的教诲,但是不能够身体力行。这里说不能够身体力行,并不是说他作恶,而是他做的不够完美、圆满。因为人都有习气,这个克服习气的过程,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人是国家的用具,可以重用的。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口里讲的全是好话,所作所为便是恰恰相反。全都是恶的,这是国家最邪恶的人,被称为国妖。

  “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治理国家的人应该尊敬国宝,爱戴国器,任用国用,除去国妖、除去邪恶的人。当然我们学习要懂得举一反三,这个国妖不仅仅指国家那些邪恶的臣子。

  其实在每一个地方都有类似的人,就是身行的是恶,但是口里讲的是善,阳奉阴违。结果,让人看了之后会对传统文化生起误解,生不起信心。这是我们所作所为不恰当,让大众对传统文化丧失了信心,这是对社会团体危害最大。所以我们发心弘扬传统文化的人,在这个传统文化的团队里来做事的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特别的小心谨慎。

  以前我们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做事可以随便,说话可以任性。但是现在出来分享圣贤教育,认识我们的人越来越多。要分享传统文化的教诲,言行举止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因为我们的言行都是为世人做表率。可能我们微小的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都给别人留下来不好的影响,产生误解,丧失信心。

  今天我们要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需要就是像师父上人一样国宝级的,因为他不仅把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讲明白、清楚、透彻,而且确实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看破放下,自觉觉他,自利利人的榜样。我们想一想,一个师父就在全世界推动和平,团结宗教,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如果多几个像师父上人的人,传统文化的复兴就指日可待。

  所以孔老夫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够把这个道弘扬光大,就是我们讲道的人,首先要身体力行这些圣贤教诲。让人从我们的身上能够看到传统文化的榜样。

  在《群书治要·尸子》对能够以言教身行教社会大众的人,特别的尊重。这里做一个很好的比喻。“屋焚而人救之,则知德之。年老者,使涂隙戒突,故终身无失火之患,而不知德也;入于囹圄,解于患难者,则三族德之,教之以仁义慈悌,则终身无患而莫之德。”

  这一段话做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假如你家的房屋着火,有人赶过来给火扑灭,你一定会对他感恩戴德。但是那个年老的人,有经验的人很早就提醒你,让你把这个墙的缝隙涂好,要把这个烟筒谨慎的做好,这样做了之后保证你终身没有失火之患。

  但是一般的人会怎么样?一般的人会觉得你真烦,这么唠叨,不知道对他感恩戴德。如果你犯了罪,被关进监狱,有人能够进入监狱把你救出来,让你免于牢狱之灾,对于这样的人,你全家族的人,三主的人都会对他感恩戴德,父、母、妻都会对他感恩戴德。因为你出来之后可以照顾妻子,孝顺父母,还有教育儿女。所以全家人对这位能够使你免于牢狱之灾的人表示感恩。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那些教导人,仁义道理的人,你按照这个仁义道理去做保证你终生不会关进监狱。但是人们却不知道对这样的人感恩戴德。

  所以唯有不世之君,就是拥有远见卓识的人,他才能够防患于未然的道理,能够把那些以道义教导民众的人推举为师,重用这些人教育百姓。

  为什么清朝出现康乾盛世呢?因为清朝的皇帝都礼请儒释道的大德作为国师,给他们特别的尊重。结果,上行而下效。全国的百姓看到皇帝对这个人这样的尊重,所以对他所讲的道理,也会依教奉行。他给大家讲什么道理呢?他讲仁义慈悌的道理,把人都教成了好人,就没有人做坏事了。所以国家安定,天下太平。

  下一段是从《汉诗外传》。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一下什么是不世之臣。这一段话,也是把人才分成几个等级。

  “智如原泉,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智可以砥砺,行可以为辅檠者,人友也;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故上主以师为佐,中主以友为佐,下主以吏为佐,危亡之主以隶为佐。欲观其亡,必由其下。故同明者相见,同听者相闻,同志者相从。非贤者莫能用贤。故辅佐左右所任使,有存亡之机、得失之要也,可无慎乎!”

  一个人智慧像涌水一样渊源不断,他的行为可以做大众的表率,这样的人被誉为人师。他的智慧砥砺、磨练人,他的行为可以斧正人,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友。严格按照法令行事,奉公守法忠于职守,不敢做坏事,不敢为非作歹,这样的人称为人吏。在他人面前一味讨好对方,使人欢心,人家一呼唤他,他就连声答应,这样的人被称为人隶。

  下面接着讲,上等的君主以师为辅佐,中等的君主以友为辅佐,下等的君主以隶为辅佐。而使国家危亡的君主是以隶作为辅佐。所以我们观察一个君主或领导所运用的人,就知道兴衰成败了。“欲观其亡,必由其下。故同明者相见,同听者相闻,同志者相从。”你看一看他的威望就要通过他所任用的人就知道了,有同样敏锐眼光才能够互相发现。有同样聪明听力的人才能够互相倾听。志同道合的人才会相互跟从。

  所以说“非贤者莫能用贤。故辅佐左右所任使,有存亡之机、得失之要也,可无慎乎!”不是贤德的人就不能够用贤,因为首先他发现不了贤德的人,即使贤德的人在他身体他也认识不到,更谈不上尊重。第二,心量不够广大,因为嫉妒心、怀疑心,使他不能够重用贤才。

  所以这里讲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在历史上有十圣六贤,这十圣六贤都有老师。也就是说这些人选择那些辅佐自己的人,都是得道之人,都能够砥砺自己在德行上不断地进步,进而实行教化,更好的凝聚百官,为民服务,最后的结果:“礼义积而民和亲”,“德教行而民康乐。”

  所以不世之君遇到不世之臣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要特别懂得珍惜。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能够抓住好机遇,能够重用不世之臣,立下不世之功。


2#
发表于 2018-4-13 16:22 | 只看该作者
但是现在出来分享圣贤教育,认识我们的人越来越多。要分享传统文化的教诲,言行举止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因为我们的言行都是为世人做表率。
作者说的很有道理,既然要弘扬一种思想,自己便要走在前边
3#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23:15 | 只看该作者
叶天呈 发表于 2018-4-13 16:22
作者说的很有道理,既然要弘扬一种思想,自己便要走在前边

是这个道理,率先垂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13:45 , Processed in 0.0524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