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0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清明卖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8 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应了这句唐诗,清明,给我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扶老携幼的扫墓人,顶风冒雨,行行重行行,点缀寂寥。

  今年清明,天虽没有下雨,但整个凤凰公墓上空是灰蒙蒙的,异常凝重,一如那成千上万扫墓缅怀者的心情。

  墓区就在我们村庄附近,是一座有着几万穴位的墓地,每年清明前后会涌来几十万扫墓大军,给冷清了一年的墓地带来阵阵喧哗。有人员流动的地方,就有相应的经济文化流通,每年一季的扫墓大潮,无意中也激活了周围村民的生意头脑,以借这扫墓经济的势头来打开扫墓大军的“钱口袋”。卖地方小吃,卖手工玩意,卖香烛纸钱祭品等等,给扫墓者提供方便之时,也鼓了自己的腰包。

  在所有的买卖中,最具特色的要数那支特有的卖花队伍。一排排绚丽多彩的卖花摊位,像一条长长的花龙,装点着整个墓区。

  卖花,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那些装饰华丽的花店和年轻漂亮的卖花姑娘。在墓区恰恰相反,不但没有什么专业的店面,而且卖花者都是些退休的老太太们。在卖花老太们饱经风霜的脸上,我们除了看到岁月的印痕,更多的是一种坦诚和随和。她们就在路边临时摆一个摊位,放几个装满花的筐子,一束束包扎好的鲜花在那些老太太们“买束鲜花吧”的喊卖声中成了扫墓者的首选祭品。

  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已经在这里卖花了。那时卖花的人还不多,来扫墓买花的人也不多,花都是到山上去采的野杜鹃花和自己家里种的山茶花,放上几片松柏的枝叶,简单地扎成一束鲜花,一元钱一束,彼此图个方便实惠。

  慢慢地随着墓地的增大,扫墓者的增多,卖花队伍也壮大了起来。村里卖花老太们的思维也开始与时俱进了。扎的花有了讲究,不仅仅靠去山上采些野花充数了,开始去批发市场买回一些菊花、康乃馨、百合等鲜花,扎好后在外面套一个漂亮的专用塑料袋子,这样一束花拿在手里就漂亮多了,不管是卖花者,还是买花者,看了心里都感觉舒服。

  采花扎花的过程是很辛苦的。小时候,每逢星期天我都会和奶奶一起去山上找些知名的不知名的野花,弄些松柏枝叶回家扎花。为了准备第二天卖的花,每天晚上都要挑灯夜扎。生意好的时候,要扎好一百来束花,常常干到深夜十一二点。我们扎的花与花店出售的鲜花有所不同。它用两片松柏作背景,放几枝油菜花作点缀,顶上是一簇粉红色的野杜鹃花,二朵鲜红的山茶花排列上面,中间还夹一朵黄色或白色的菊花,用红线系紧,俨然一束艳丽夺目的鲜花。别看我们扎的花很简单,其实它是有讲究的。听奶奶说松柏意味着长青,菊花表达着怀念,红色的山茶是扫墓人激动的心情。看着这样一束花,我突然感觉到了它的意义深远。

  清楚记得那一年,七十多岁的奶奶白天提着篮子独自到山上去采野杜鹃花,到了天黑也不见回家,急得我们全家去寻找。终于在山坡上一处荆棘丛旁看到疲惫憔悴焦虑的奶奶,我跑去拉奶奶的手,发现奶奶的手上有一道道被树刺划伤的血痕,我哭着责问奶奶怎会天黑了也不回家。爸爸看到奶奶,是又急又气,拿起奶奶采的那一篮花全部倒掉,对奶奶吼着:谁让你到山上来采花了,以后不准你再去卖花了,就给我在家好好歇着,也免得大家被你急死。见到我们,奶奶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胆怯地解释说她走着走着有点迷失方向了,山上又到处是荆棘,没有路走不出来了。我不敢想象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荆棘丛中是如可摸索寻路的。那次虽说是有惊无险,但无形中给了奶奶很深的伤。

  可能是在这件事上受了惊吓,奶奶回来后身体一直不好,体质越来越虚弱,看医生吃药也不管用,到第二年秋天就与世长辞了。奶奶走时七十九岁。我时常会想起奶奶,想起她当年为卖花而迷失在山上荆棘丛中的情景,喉头总会泛起酸涩。

  清明卖花,因为奶奶的病故,这些年,成了心头一份忧郁的隐痛。

  后来,妈妈也到了退休年龄,在家里没什么事做,也加入到了卖花的队伍中去。而我最多只是帮着做做下手,跑跑腿,总觉得站在那里叫卖是老太太们的事,我们年纪轻轻的总有点难为情。

  今年清明节单位放假三天,看到妈妈妈忙碌苍老的身影,心头突然有种不舍和痛。决定帮着妈妈一起去卖花。

  当喊出第一句“买束鲜花吧”的声音时,我并没有感到太多的羞涩,而是感觉做这件事很有意义。我们在清明节缅怀亲人,是一种情感的需求和释放。一束小小的鲜花,是给已故的亲人送上一份孝心和缅怀之情,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望着那来来往往的扫墓者,面对周围那些卖花老太们,我恍惚看到了奶奶那慈祥的笑颜,模糊又清晰。

  这个清明,我要去奶奶坟头献上一束我自己扎的鲜花,让长眠于九泉之下的奶奶不感孤寂。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与秋相伴 于 2010-4-10 21:11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4-8 16:06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问好!
3#
发表于 2010-4-8 16:08 | 只看该作者
与秋,暖先留个脚印,晚些来读。
4#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6: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4-8 16:06 发表
先记号。问好!

问好杜版!期待你的指点。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6: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4-8 16:08 发表
与秋,暖先留个脚印,晚些来读。

谢谢暖!与秋期待你的指点。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6:19 | 只看该作者
说明:此文有一点内容是根据我以前的一篇文章修改过的,不知算不算首发。如果有问题,还请几位版主指出,与秋会接受并马上改正。谢谢!
7#
发表于 2010-4-8 16:43 | 只看该作者
凤凰公墓,是一座有着十几万穴的坟地。这也可能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公墓了吧。清明,给先人上坟扫墓,有的是燃烧纸钱、冥币、甚至大量购买一些“金元宝”“金条”之类的祭品。而为长眠于此的先人送上一束花,同样也是在寄托哀思。文章里,对于场景的记述,就突出了卖花买花的情节,实际上,像这么大的公墓,那么多前来扫墓的人,卖花则是短促但效益明显。“买束鲜花吧”这不象是在叫卖,而是送达着一份情谊。问好!
8#
发表于 2010-4-8 16:47 | 只看该作者
卖花,文字质朴、自然清新,写出了本真生活。问好与秋
9#
发表于 2010-4-8 16:52 | 只看该作者
与秋的文章写得很细腻,同时,这篇字内容中确实有类似文章的拼痕,如方便,还可以再修改。这世界,总是会有生离死别发生,总会有般般各类的怀念方式,过去人们很少买花,也很少送花蓝,现在,卖花与送花成为时尚,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而用花代替一些陈旧的民俗风气,是一种进步,一种向美观的新升成和展示。有谁说在清明细雨中、在悲哀的哭泣声中,一束鲜花不能代表深深的怀念呢?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7: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4-8 16:43 发表
凤凰公墓,是一座有着十几万穴的坟地。这也可能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公墓了吧。清明,给先人上坟扫墓,有的是燃烧纸钱、冥币、甚至大量购买一些“金元宝”“金条”之类的祭品。而为长眠于此的先人送上一束花,同样也 ...

谢谢杜版的点评!让一束鲜花带去我们对逝者的哀思。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7: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4-8 16:47 发表
卖花,文字质朴、自然清新,写出了本真生活。问好与秋

谢谢大相!问好!:handshake
12#
发表于 2010-4-8 17:46 | 只看该作者
花可以向仙逝的亲人寄托哀思。而卖花正是可以帮助那些怀念的人寄托哀思的另一种方式。作者以细致、生动的文笔呈现的细节场景,表达了一种轻柔而感念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沉哀思。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7: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4-8 16:52 发表
与秋的文章写得很细腻,同时,这篇字内容中确实有类似文章的拼痕,如方便,还可以再修改。这世界,总是会有生离死别发生,总会有般般各类的怀念方式,过去人们很少买花,也很少送花蓝,现在,卖花与送花成为时尚,我 ...

感谢暖的真诚点评,与秋会再作修改。相信我会跟着暖的文字和指点一起进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4-8 17:46 发表
花可以向仙逝的亲人寄托哀思。而卖花正是可以帮助那些怀念的人寄托哀思的另一种方式。作者以细致、生动的文笔呈现的细节场景,表达了一种轻柔而感念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沉哀思。

问好房子版主!感谢你的鼓励和支持!
15#
发表于 2010-4-8 18:56 | 只看该作者
清明,我在北方还没有野花绽放,用心邀寄一束给远方故去的亲人。我若是笔者,也应该是勇敢地站在卖花者行列中,大声叫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18:47 , Processed in 0.3063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