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61|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诸葛村的问题——乡村三事之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7 1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渐青 于 2018-5-8 09:15 编辑

  诸葛村的问题——乡村三事之三
  
     文\山渐青


  
  
  周一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写稿,门卫给我打来电话,说是有个农民模样的人来找我。我以为是来反映情况的村民,就想让他们直接去报社热线部。谁知,门卫说,来人对他说是我的大伯。
  
  我赶紧下楼,大伯正抽着烟在报社门口转来转去。门卫警惕地看着大伯,仿佛想从他身上找出些“闹事群众”的线索。这几年,不断有一些市民和村民跑到报社反映问题,但多数问题是报社解决不了的,所以报社领导直接给门卫下了命令,禁止“闹事群众”进入。
  
  大伯看到我,苍老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客气地说,“三子,不耽误你上班吧?”我笑笑,问大伯,“怎么来也不提前招呼一声?家里出啥事了?”
  
  大伯瞅了瞅还在附近溜达的保安,问我,“能不能去你家说?”
  
  我赶紧带着大伯回到家。烟雾缭绕中,大伯告诉了我这次来的目的。原来,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有个外地人在村后头建了个塑料废品处理厂,天天冒黑烟、排臭水,村民意见很大。刚开始往镇上、县里反映,上面派了几个人来调查了一通。过了段时间,调查结果出来了,说是处理厂各项排放指标都达标。村民不相信这个结果,继续反映,但镇上推县里,县里推镇上,就没人再管这事了。
  
  “排放真的达标吗?”我问大伯。
  
  大伯气愤地说,“达标?咱家住的离那厂子近,天天被熏的都喘不过气来。厂子附近的树都死了,就是因为他们排的臭水。你说他们的排放达标不达标?”
  
  “村委会不管吗?”我又问大伯。
  
  “他们管个毬,收了人家土地使用费,他们敢放个屁?”大伯朝垃圾桶里浓浓的吐了一口痰。
  
  “你跟厂子交涉过?”我问。
  
  “交涉过了,我们几家离厂子近的组织起来一起去的,但人家就拿着县环保局的调查结果说他们的厂子根本没问题,咱们根本没办法。几个年轻人气不过,去厂子里闹,还差点让人家给打了。”大伯说。
  
  “我们打听了一下,都说这个厂子老板在县里关系硬的很”,大伯把抽完的烟头扔在地板上,用脚踩灭。
  
  我沉吟半晌,觉得这事不好办。
  
  看到我的样子,大伯说,“三子,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但这个事我们几家商量了好久,觉得你在省里报社上班,能耐大,寻思让你给咱村呼吁一下,让这个厂子赶紧搬走。”
  
  没有办法,我硬着头皮答应了大伯。
  
  我留大伯吃饭,但他死活不肯,说是来之前就和建山说好了,去他那吃。
  
  建山是大伯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堂兄,现在在省城一个市场摆摊卖水果。
  
  
  
  送走大伯,我琢磨半天,觉得这事挺难办。虽然省报记者看着挺风光,经常和不同层次的官员打交道,甚至称兄道弟。但实际上,现在的记者根本没啥能力,采访之前要先给报社领导报选题,要不就算采访完写了也发不了,尤其是这种所谓的“负面新闻”。
  
  我给在镇上教书的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说,“我知道这事,一个村子住着,能帮就帮吧。”
  
  在手机里翻了半天,终于找到老家县里一个副县长的电话号码。我和这个朱副县长在一次会议上见过,当时副县长对我挺热情,拉着我的手说要对家乡多关照。我寻思着多少能有点香火情。
  
  我把电话拨了过去。电话响了半天,是一个年轻声音接的,听着不像副县长。年轻人轻飘飘的问,“哪位?”我从脸上挤出笑容,说,“请问朱县长在吗?”
  
  年轻人说,“县长在开会。你哪位?找县长有什么事?”
  
  我说,“我是省报的诸葛青山”。电话里的声音明显热情了起来,“诸葛记者,您好,我是秘书小李,请问您找县长有什么事?”
  
  我跟李秘书说了一下村里的事。电话里的声音又开始发飘,“这样吧,等会议结束了我跟县长汇报一下。”
  
  我连忙点头,“好的,好的,麻烦你了李秘书。”
  
  过了好几天,李秘书都没跟我联系。我虽然仍然跟以前一样每天上班,但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总感觉沉甸甸的。
  
  实在等不及,我又拨通了电话。还是李秘书接的,他在电话里仍然用轻飘飘的声音说,“诸葛记者,这个事县里已经有了调查结果,废品处理厂的各项环保指标都达标,明显是村民在闹事。”
  
  我压了压心里的怒火说,“我听村里人说都是黑烟臭水,怎么可能达标?”
  
  李秘书说,“诸葛记者啊,咱们都得相信环保局的调查数据不是?虽然朱县长不分管环保,但我跟他汇报以后,朱县长还是非常重视这件事,专门给环保局马局长打电话问过,调查结果绝对没问题。”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李秘书又说,“就这样吧,我一会还要跟县长参加一个会,诸葛记者啊,非常欢迎您来家乡考察指导基层工作,给我们挖掘一下亮点呀。”
  
  说完,就挂了电话。
  
  听着一阵嘟嘟声,我骂了声娘,只得也挂了电话。
  
  
  
  琢磨半天,我突然觉得李秘书话里有话,“朱县长不分管环保……”得,这是在给我指路呢。现在的年轻人呀,还真不得了!
  
  我又高兴了起来,赶紧给报社跑环保口的同事小王打电话,让他帮我查查老家县里分管环保领导的电话。
  
  小王办事倒是给力,很快就帮我问到了,但当他听我说完事情经过后,叹了口气说,“哥,这种事现在多了去了,我觉得不好办。”
  
  毕竟是老家的事,多少亲戚都还在村里住着呢,办不成也得办!
  
  我又给分管环保的杨副县长打电话,这次我长了个心眼,没说是老家的事,只说是接到群众反映,然后想了解下情况。

      这次倒是副县长亲自接的电话,一听说我是省报记者,杨副县长十分客气,听我说完事情缘由后,立刻表示会派人去调查。
  
  第二天晚上,杨副县长亲自给我回了电话,说法跟其他人一样——经过环保局认真细致的调查,废品处理厂的各项排放完全达标,事情完全是村民在胡搅蛮缠,借机敲诈。
  
  挂了电话,我十分生气,决定回老家一趟,亲自看看情况。妻子在旁边冷冷地瞥了我一眼,“诸葛小三,我劝你别管这事。你看看你这几天,上蹿下跳的,就跟自己有多大能耐似的。好好上班是你的正经。”
  
  “都是乡里乡亲,能帮就帮吧”,我叹了口气。
  
  
  
  我想拉着同事小王一起回老家看看。听我说完,小王说,“拉倒吧哥,你以为还是以前?就咱俩去,还不得让人家揍一顿?再说,环保现在这么敏感,稿子肯定发不了。”
  
  我说,不希望能够在报纸上刊登,只想拿记者证吓唬下那个厂子,让他们有所收敛,也算对老家人有个交代。
  
  好说歹说,并许诺了一顿海鲜,小王才同意和我一起去。
  
  妻子听说我要回老家,非常不高兴,本来,这两天光忙活这事就没怎么写稿,估计这个月奖金要泡汤。现在请假回老家,妻子更不高兴了。
  
  哄了半宿,并保证尽量第二天回来,妻子才勉强同意了。
  
  我和小王开车回到诸葛村,小王带着专业相机,我拿着采访笔和笔记本,先找到大伯,让大伯领着我们在村子里转悠了一圈,又到厂子周围装模作样拍了几张照片。
  
  从外表看,这个处理厂排出的废水废气,还真不像达标的样子。离厂子越近,气味越刺鼻。从水沟里流出来的水,呈现刺眼的红色。厂子周围有一片杨树,叶子耷拉着,无精打采。还有几棵,已经接近干枯,光秃秃的枝丫伸向天空,仿佛村里老人苍老的手臂。
  
  看到这些,我愤怒且难过。在我的记忆中,诸葛村是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何曾有过这样的景象。
  
  厂子大门紧闭。我和小王敲了半天门,没有任何回应,里面只有机器轰鸣的声音和几只狗疯狂地吠叫。
  
  “这个厂子以前一天到晚是不关门的,这次肯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大伯说。
  
  “不用进去了”,我说,“这几张照片就能说明问题了。”
  
  
  
  我和小王带着照片和取的水样直奔市里。
  
  市环保局的一位副局长接待了我们,听说我们是省报的记者,副局长非常客气,把照片和水样留了下来,并跟我们保证尽快给出个结果。
  
  副局长盛情邀请我们在市里最好的酒店就餐,酒桌上,副局长大力向我们介绍市里环保工作亮点,并倾诉基层环保工作之不易。
  
  酒足饭饱之后,我和小王打道回府。副局长信誓旦旦的对我俩说,一个月之内保证出结果。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一直在等待市环保局的结果,对工作也没有丝毫的热情,脑海里时时浮现出那抹刺眼的红色,以及那几棵枯死的杨树。
  
  对我来说,诸葛村是我的根,更是心之所系。今天,她遭到了这样的侮辱和损害,作为她的子孙,让她恢复往日的容颜是我的责任,义不容辞。
  
  可惜,事情往往并不会按照人们的意愿所发展。
  
  到了一个月的时间,副局长仍然没有给我回信。我给他拨了过去,他告诉我,他已经调到了招商局。“市里有领导说,因为我老给招商工作惹麻烦,所以让我到招商局当科员体验下生活。”副局长苦笑着说。
  
  握着手机,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位老兄。
  
  更重要的是,我也不知道该去找谁解决老家的问题了。
  
  而妻子,因为我这段时间在这件事上纠缠太多,已经与我“冷战”了多日。在她看来,我、包括我的父母都已经不再住在诸葛村,何必再为此事耽误工夫。但她不知道,在诸葛村,有我的童年,我的记忆,我的梦。
  
  
  
  之后的几天,我像个鸵鸟一样,不敢给大伯回电话,甚至,每次电话响起,我都有着深深的恐惧,我不知道如何给大伯、给故乡一个交代。
  
  该来的还是会来,大伯突然给我打来电话。
  
  “三子,厂子的事解决了,你不用费心了。”
  
  “啊?解决了?怎么解决的?”
  
  大伯说,“厂子搬走了”。我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问。“为啥搬走了?”
  
  大伯说,“还是你建山哥的主意,他让我啊,找了村里几个老人,还有几个家庭妇女,都是身体不好、一碰就倒的那种,一起到厂子门口躺着,从早躺倒晚,也不回家吃饭。这不,刚躺了三天,厂子就挺不住了,送货的车进不去,拉货的车也出不来。昨天晚上厂子就连夜搬走了,搬设备的大车轰隆隆响了一晚上呢。”
  
  “对了,大傻也去了,别看大傻啥事不知道,但还真听话,去了就往厂子地里一躺,打着滚的哭……”
  
  “还有,三子,不是大伯说你,虽然你在省报当记者,但遇到事啊还真得听听建山的,你建山哥走南闯北这些年,肯定比你主意拿得准……”
  
  “还有啊,三子,抽空带你媳妇回村里一趟,不能因为进了城,就把老家的叔伯忘了不是……”
  
  我的脑子里嗡嗡直响,已经听不清大伯在电话里说的是什么了。
  
  后记
  
  本以为这事已经结束了,可过了几天报社评报栏挂出了一个亮点奖,是奖给小王的。
  
  获奖理由是,该同志在接到群众热线后,深入现场调查,并与市环保局合作,推动此事解决。最终,废品处理厂顺利搬迁,避免了一场矛盾的激化,还村民一片蓝天绿水。该同志是新形势下记者的楷模,特奖励一千元。
  
  我目瞪口呆。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19:02 | 只看该作者
乡村三事最后一篇,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3#
发表于 2018-5-7 19:41 | 只看该作者
晚饭前一口气读完这篇小说。之所以说一口气读完,是因为该篇在读的时候没有打顿,十分顺畅就读下来了。这归功于作品悬念的运用。不得不说,悬念是小说吸引读者的最基本技巧。究竟大伯托靠的事情能不能办到?估计够呛,但还是抱着一分希望。结果真的办不到。横三阻四,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真实的困境。然而作品结尾一转,问题居然解决了。解决的办法令人意想不到。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那个陪同去办事的小王居然获了荣誉得了奖。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哎。这就是小说的魅力所在。欣赏。
4#
发表于 2018-5-7 2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得荣 于 2018-5-8 18:37 编辑

文不错,加分。小王怎回事?不可理解,交朋友,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09:18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8-5-7 19:41
晚饭前一口气读完这篇小说。之所以说一口气读完,是因为该篇在读的时候没有打顿,十分顺畅就读下来了。这归 ...

作为初学者,十分感谢夏冰老师的肯定与点评,此文是拙作乡村三事的终篇,琢磨了很久,才得以完成,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待。再次感谢夏冰老师,祝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09:20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18-5-7 20:08
文不错,加分。小王怎回事?不可理解,交朋友,还是谨慎一瞇的好。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呵呵,作为一个初学者,能够得到徐得荣老师的点评和肯定十分荣幸。其实,回过头来看,关于小王的最后获奖,应该算是狗尾续貂了。再次感谢老师,祝好!
7#
发表于 2018-5-8 09:37 | 只看该作者
       很现实的“热门话题”,通过【乡村问题】揭露了政府的不作为,干部的推诿,以及背后的利益驱使、良心的泯灭,责任心的缺失,以及不调查,不研究的官僚作风,很有现实启示作用的小说。
      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着作者热爱家乡,热爱自然淳朴的思想感情。很好!加分点赞。
顺祝愉快健康!
8#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09:43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18-5-8 09:37
很现实的“热门话题”,通过【乡村问题】揭露了政府的不作为,干部的推诿,以及背后的利益驱使、良 ...

感谢小平兄的肯定和支持,看了那篇风趣幽默的文章,想必您在生活中也是幽默乐观的,祝您笑口常开!
9#
发表于 2018-5-8 11:17 | 只看该作者
百姓要环保,政府要政绩,这是社会矛盾所在,最后小王的出位,这个人的品性就出来了,欣赏!问好青青
10#
发表于 2018-5-8 15:02 | 只看该作者
就现在这形势,居然还有人敢顶风?还有官不作为?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15:20 | 只看该作者
刘晓斌 发表于 2018-5-8 15:02
就现在这形势,居然还有人敢顶风?还有官不作为?

谢谢老师指正。这是一个过去的故事,半真实半演绎,只是现在才有时间和精力写出来。
12#
发表于 2018-5-8 16:27 | 只看该作者
山渐青 发表于 2018-5-8 15:20
谢谢老师指正。这是一个过去的故事,半真实半演绎,只是现在才有时间和精力写出来。

哦,这就对了。
指正不敢,相互学习
13#
发表于 2018-5-8 16:56 | 只看该作者
环保问题一直是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可是,处理环保问题的时候,总是困难重重。同为记者的小白,感同身受,小说用朴实的语言,将一件家乡污染事件娓娓道来,结尾的反转耐人寻味,解决问题的,居然不是我,而是几个老乡出格的做法。实在是讽刺。就像如今的上访话题。拜读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17:13 | 只看该作者
林小白 发表于 2018-5-8 16:56
环保问题一直是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可是,处理环保问题的时候,总是困难重重。同为记者的小白,感同身受, ...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同行,幸会幸会不知林小白老师在哪个城市高就?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4:00 | 只看该作者
一点说明:此故事一半真实一般演绎,在多年前发生在我身边,只是现在才有时间和精力写出来。就当下而言,农村已经基本不存在此类现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10:27 , Processed in 0.05767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