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26|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如何写出好的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31 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18-7-9 14:46 编辑

                               如何写出好的小说?
  
  此文为转帖,本人看后有很多的共同点,特转来与大家分享。其中一些调查数据图无法复制,只好省略。其实也无需看图,文字就足够说明一切了。
  
  (1)简介:
  
  有一天写小说的时候,朋友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写小说啊?
  
  我一下子说不出口,于是便回去,好好的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喜欢写小说呢?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有庞大的脑洞(想象力),爱写小说的人,其实性格里都是有点孤僻的,他们往往有着内心孤独的一面,所以才会用文字,去构造一个自己喜欢的世界,创造自己喜欢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或表述自己真正憧憬的世界。
  
  所以我认为,小说是最具想象力的文体,也是最开心的文体。
  
  我曾经也尝试过去写公众号的文章,一些鸡汤文,发现这些文字总是不受我控制,它们会从我的脑海里蹦出,没有经过筛选,变成笔下枯燥的大道理,最后写了几篇,我也就放弃了。
  
  所以,想要写好一篇小说,最最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用爱,去辅佐你的文字,让你笔下的世界,能真正活在人们心中。
  
  但是当我转战小说的时候,又发现,明明自己有些写的也不错,为什么没人看呢?
  
  于是我突发奇想,对我的朋友圈进行了一次【小说阅读习惯调查】
  
  (2)调查“读者定位”:(图略)
  
  本次调查,我共采集了有效数据80人,虽然不庞大,但是我发现很典型。
  
  第一张图是我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的初步信息调查。我发现,无论男女,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喜欢看小说的,且主要以网络小说为主。
  
  这里就要讲一下目前的网络小说现状了。
  
  可能很多人以为,类似于“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纵横阅读网”等大型网站的读者数量庞大,且多为男性读者为主,女频的人数往往不及男频,就认为男生应该比女生喜欢看小说。
  
  这个观点是绝对错误的,我询问了许多的女性朋友,她们告诉我,往往她们选择观看小说时,不会拘泥于一家网站,或是一个APP,更多的是随着优秀文章而四处“奔波”,如果某个网站看到了一篇好文章,她们就会追随到那个网站去,如果在别处又发现了新的好文,又会跑到那里。
  
  因此,女性读者相对比较分流,不会大量聚集在一家网站上,所以市面上的小型阅读App数量非常多,而且如果你点进去看的话,会发现文风普遍偏向情感、治愈这种类型。
  
  同时,我发现,喜欢看小说的群体,多为年轻,且现实压力比较大的群体。
  
  例如:学生、白领、上班族等
  
  他们会在空闲时刻,利用小说来舒缓自己的心情,往往一天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比较辛苦和烦躁的,如果你的小说不够优秀,他们将会毫不犹豫地舍弃,去读别的小说。
  
  (3)调查读者对作者的写作要求:(图略)
  
  上文说到,喜欢看小说的,往往是年轻且压力较大的群体,所以他们对小说的要求也是一致的统一。
  
  那就是:情节需要有趣
  
  小说是一种文体,具有起承转合四大基本情节要素,和故事不同,小说就需要有一定的转折,有一些“想不到”的地方,让读者充满好奇地阅读下去,而不是单纯的叙述事情,这样的文章不叫小说,叫流水账。
  
  在此时,情节的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好的情节设计,会让读者不断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举个例子。
  
  一只青蛙在池塘边捉蚊虫吃。
  
  这一句话,只是普通的叙述,没有任何情节的转折,读者在阅读这样情节的文章时,就会觉得枯燥,不会有读下去的欲望,但是如果你把这句话加上一点转折的情节。
  
  一直青蛙在池塘边想要捉蚊虫,没捉住,反被蚊虫咬了一口。
  
  读者一看,咦,这青蛙真傻,连只蚊子都捉不住。立马就会提上来一点兴趣,但这个情节仍然不够优秀,因为读者根本没有猜想的余地,你已经告诉了他结果,所以,在这句话后面,你还需要添加一些可以引发联想的话。
  
  一直青蛙在池塘边想要捉蚊虫,没捉住,反被蚊虫咬了一口,然后蚊虫又重新飞回到了老位置。
  
  这样一改,读者立马就会思考,这蚊虫飞到了老位置,那接下来它是仍然可以躲掉青蛙的攻击呢?还是被青蛙复仇,然后被吃掉?
  
  这就是情节的设计。
  
  但同样的,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仍有不少的人选择了‘流畅的文笔’这个选项。
  
  我试图采访了一位调查者,她告诉我:“本来看小说就是为了放松,要是文笔还烂,文章看的一卡一卡的,多窝心啊!”
  
  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许有趣的情节是小说吸引的关键,但是扔不能为了情节,而随意地堆造文字,让文章变得杂糅,不流畅。
  
  当然,拥有一个奇特的人设,或者是新奇的写作手法,都能为你的文章锦上添花,但是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还是要把小说最基础的元素抓好。

      (我发现太虚有些朋友在这方面就缺少灵活,尽管作品故事好,但表述依旧按部就班,单调生涩,无感染力。有些语句缺少推敲,前后不协调,别扭,甚至不通顺。)
  

  (4)调查读者对文章的写作要求:(图略)
  
  对于长篇小说,大家的意见其实都各不相同,有些人喜欢看长篇,有些人喜欢精短一点。
  
  但从数据上不难看出,文章的字数太多,并不是读者们向往的,我有很多朋友,都是因为XX作者写了快三四千章了,还没接近尾声,而惨烈弃文。
  
  这里其实就要考虑到文章的挖坑,对于长篇小说来说,不断挖坑,制造新的矛盾点,然后再推进,再填坑,是主流的写法。但是很多作者会不断的挖坑,挖坑,挖的坑太多,导致最后填不完甚至填不上了,最后开始用大量的文字来弥补前文的漏洞,慢慢磨损读者看文的意志。
  
  所以呢,大家写文的时候不要不断挖坑而不填,或者是挖太多的坑,让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
  
  最好是用尽量简短的字数,去写完一个精彩的故事。毕竟,看到一篇写不好的文章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看到一篇很喜欢的文章,却永远看不到它的结局。
  
  (具体点评的网络大虾文章省略)
  
  (5)接下来讲一下短篇小说:(图略)
  
  传统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就是指2万字以下的小说,现在也可能扩大为5万字了,总之就是字数很少。
  
  有很多大佬在介绍如何写小说的时候,会推荐一些小白作者,先写短篇,再写长篇。其实我是非常不同意这个观点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觉得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写作方法不一样!
  
  是完全不一样!
  
  比如,你让一个长篇小说作家日更个6000字,恩,忍忍就过去了,可以做到。
  
  但是你让一个短篇小说作家日更6000字!不可能!
  
  为啥?
  
  每一篇短篇小说都是新的世界观,都是新的故事,作者都需要重新构思,是非常消耗脑力的,所以短篇小说的作者往往需要阅读更多的书籍,去填补大脑写作的空洞,因此从某种方面来说,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难写。
  
  并且,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不可能将大量的文字放在环境描写上(但不代表没有),更多的是情节的推动和延伸。所以好的短篇小说往往剧情都非常精彩,即使作者的文笔可能不太好。
  
  还有一点就是,由于短篇小说的创作核心在剧情上,所以很多时候允许作者写一些脑洞大开的故事,甚至是一些冷门的类型,比如长篇小说比较热门的类型是玄幻,但是在短篇小说里,你几乎看不到玄幻的文章,更多的是类似于悬疑和青春爱情甚至一些脑洞文。
  
  根据调查分析一下数据(图略),大家对短篇小说字数的选择出现了两极分化:
  
  1.2000-5000
  
  2.8000-1.5W
  
  对于2000-5000字的短篇小说,往往是一些脑洞文,它们可能没有非常完整的世界观,但是总有一些新奇的点子能抓住你的眼球。
  
  对于8000-1.5W字的短篇小说,往往是一些世界观完整,且有着丰富剧情的正剧,你甚至可以拿一篇这样的小说拍部电影(还真有)。
  
  (6)说说写作工具(大纲&思维导图)
  
  但说了这么多,很多人(比如我)在写文的时候都经常会控几不住自己,导致文章的字数往往不在自己的意料之中,那怎么办呢?
  
  这里就推荐大家写文前可以列个小说大纲,至于大纲的写法,可以不用很具体,有时候只用一句话来描述文章的主要剧情就可以了。
  
  就比如本文作者空间里有篇小说(《被短信骗走的爱情》),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男主上课睡觉收到诈骗短信骚扰,后来由于回复太机智,骗子想要认识他。在认识的过程中男主发现骗子居然是个小姐姐,但到后来面基时才发现原来是个小哥哥,而且还是同社团暗恋他多年的小哥哥,最后男主成功被小哥哥打动,然后在一起了。
  
  当然,我这篇只是一篇短篇小说,但是长篇小说方法是适同的,所以大家可以试试。
  
  还有一个我极力极力推荐的方法,叫做:思维导图。(图略)
  
  我在开始写这篇文章前,也简略地列了一个思维导图,这样我在写作构思的过程中,就不会忘记了自己想要写的核心要点,能始终抓住重点去写,内容不会跑偏。
  
  写小说同理,如果能列好文章剧情的思维导图,就不会导致剧情走偏,然后又要大量的修改剧情。是一种简便又实用的一种方法,这里强推!
  
  本人也上过很多大大的网课,但是大多数的大大可能都只会介绍列大纲这种方法,本人认为思维导图比起大纲来说会更加的清晰有效,所以大家不妨一试。
  
  (7)说说小说类型选择
  
  我列出了现阶段比较主流的一些小说类型,比较令我吃惊的就是:悬疑推理类小说独占鳌头!
  
  然后再是:玄幻、青春校园、古风、科幻等类型多足鼎立。
  
  从数据上来看,写悬疑推理类小说应该能获得最多的读者粉丝支持,所以应该多学习这类的写作方法。
  
  错!
  
  其实不难发现,即使从数据上来看,悬疑推理类是大家比较喜欢的类型,但是往往你很难在一个小说网站,有看见悬疑推理类的小说上到首页,首页推荐的还是以玄幻、都市等类型的文章为主。
  
  为什么?
  
  其实理由很简单,就是写悬疑推理的作者太少了。
  
  为什么少?
  
  悬疑推理类小说和其他小说想比,写作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他需要作者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洞察力,同时,文章必须有着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要有一处出了bug,整篇文章都有可能全盘垮掉。
  
  很多时候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都会写一步看一步,对小说故事的结局甚至没有想好,就开始动笔了。但是悬疑推理类小说不同,你必须在大脑中对整个故事进行完整的构思后,才可以动笔写,这非常消耗作者的体力,也很考验作者的耐心,所以很多作者都放弃了写这种类型的小说。
  
  不过如果你有天赋,不妨一试!一定会大热!
  
  那有没有什么既好写又比较热门的类型啊?
  
  有啊!青春类、爱情类、我觉得还是比较好写的,因为比较贴合现实,只要你有一颗爱观察的心,多和别人交流,了解他人的故事,这种类型的文章应该不会特别难。
  
  但无论什么类型,想写好一定是不简单的。
  
  (8)说说提升素质
  
  写小说也好,写故事也好,写公众号文也好,其实想要提升写作水平,方法都是一样的。
  
  有很多小白作者,为了能快速提升写作水平,报了一个又一个学习班,到头来却发现还是没什么提升。静下心来想想,一个大V的写作培训班,几千人报名,能变成优秀作者的无非几十人,为什么?
  
  不是他们顿悟的特别多,而是他们本身就有成为大V的能力。
  
  这个能力来源于哪里?就是来源于阅读。
  
  大V门上课时,会告诉你一套套的写作方法,却不会告诉你他们在深夜看了多少本书,他们会告诉你各种套路,却不会告诉你他们深夜如何做读书笔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写作的灵感来源,所以,坚持阅读才能写好每一篇文章。
  
  其次,写作应建立属于自己的写文风格,让你的读者粉丝们看每一篇文章,都觉得像是你写的。
  
  我喜欢很多优秀的作者大大,有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即使没有看作者是谁,我都能猜出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原因就是作者的文风被我记住了。
  
  所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风,你就能获得一大批追随者,而且是死忠粉!
  
  最后,请大家守住初心,每天都能坚持写作,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脑洞不如动笔写。
  
  祝大家都能写出优秀的小说故事!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5-31 07:4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符合现实,有借签意义的一篇文章。很多老古板一见到青春类文章就会皱眉头的,认为没有价值。
3#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08:58 | 只看该作者

对小说写作的几个关键领悟(转)

             对小说写作的几个关键领悟
  
  说明:此为转帖,新贴文,作者是山地,好些朋友非常熟悉。原文有一万多字,太长,我在此略去列举的大量事例,保留关键部分,对大家的写作应该很有帮助。
  
  开头就不要了,直接进入正题。
  
  一、小说笔墨紧贴有效人物写
  
  这是很重要的:小说是写人的,不是罗列事件的。
  
  事件是为人物服务,而不是人物为事件服务。
  
  我发觉,有的初学者往往喜欢一开始,就来一段描写,不是景物介绍,就是事件的叙述。而且,很多还是千篇一律的常用描写,读起来就会给人沉闷的感觉。(略去980字)
  
  小说贴着人物写,而且是有效人物。往往看到,有的人写小说,主角遇到一个人,作者就写这个人去了,写啊写,回不来了,好不容易写回来,已经上千字了,结果这篇小说,谁是主人公,看不出来。正因为这样,主角缺乏必要细节描写,使得主要人物的塑造不到位,差几口气,主角缺乏血肉,性格不鲜明,形象不鲜活,趋于脸谱化,白板化,于是,小说缺乏生机,没有强烈的感染力,抓不住人心。
  
  二、小说是叙事的艺术

  (1)叙事要有表现力
  
  作家铁凝曾说道:“这是一个表现力的问题。这个表现力也是文学创作当中很重要的一环。不管你想得多好,但是你无法把它表现出来,无法落实到字面上,那就没用。”这话实际上已经把语言作为小说的叙事艺术说得极透了。换句话说,小说就是语言的艺术,或者说,叙事的艺术。窦红宇用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建议感兴趣的师友读一读《红宵屋》。(略去420字)
  
  我们都明白,让人记得住的小说,才是好小说。一般情况下按这个标准去评判,八九不离十。
  
  记不住的小说,原因是叙事出了问题,或者说是语言出了问题,语言缺乏表现力。叙事语言要含蓄,尽量用象征性、暗示性语言。我也是拐了多少弯路才体会到的。
  
  (2)用中国话叙事
  
  现在有的人,动不动就模仿国外作家的语言,长句长句的,名词前定语大堆大堆的,动词前副词状语一堆堆的,总要一句话包含几层意思,读起来,别扭,甚至读了几段就丢了。其实,误会了!我就是学外语的,外国作家的语言,人家本民族读起来绝不像我们读的那样,我们读的是翻译体,是用中文翻译的。
  
  那像啥?像我们自己读《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那样的感觉。
  
  大家反过来想想,外国人读唐诗宋词,能读得出我们的味道吗?同样是读不出,因为他们读的也是翻译体。
  
  所以,叙事还是要走传统路子好,用中国话讲中国故事。刘庆邦、王祥夫、郭文斌老师就是这样写的。大师莫言最近写的《等待莫西》也如此。有些作家趋于回归,就连先锋小说流派人物苏童,也如此。他写的短篇小说《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我特别喜欢,感兴趣的亲们不妨读一读,你会有收获的。
  
  让我最讨厌的句子:“才一下车我突然看见一个站在山坡上的背着陈旧的箩筐的穿着黑色裤子红色上衣的年纪约四十岁上下的胖乎乎的脸颊挂着笑容的农村妇女。”
  
  (3)删除多余的描写
  
  小说写好了,必须修改。修改要做减法,不是加法。越修改越长往往是失败的。
  
  既然小说是叙事的艺术,那在写作时,就要注意描写与叙述的关系,不能用描写盖住叙述。
  
  有的人,故事写不下去,就用大段大段的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往下走,尤其有的人喜欢用华丽的辞藻来一段景物描写,这样往往写飘了!也就是说,语言倒是很美了,就是缺乏内容。这样的描写(作者本人以为很精彩)殊不知,读者阅读时,恰恰把这样的描写跳过了,直接读故事情节去了。
  
  大师爱勒莫•雷纳德曾告诫小说作者:“我总是力图去掉那些读者会跳过去的内容。”既然愿意跳过,说明那些描写无效。
  
  现在电视电影手机发达到今天,咔嚓一下,再美的美女,就被定格。你的描写有那逼真吗?有那栩栩如生吗?没有,既然没有,何必多此一举。所以描写一个漂亮的女人,直接说来了一位女人,长得像某某样的,譬如长得像范冰冰一样,等等即可。尽量少从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脖子胸脯小腹屁股大腿小腿逐一描写,你只描写与你小说情节需要的那些部位,除非特别需要。
  
  唉,惭愧得很,我原来就喜欢这样描写,我错了!我也是后来才悟出来的。
  
  譬如我发在《草地》今年一期封面导读头条的《雷劈路》,我就描写李冬兰的屁股像磨盘一样大,因为小说需要,她男人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娶她来生娃娃卖挣钱。
  
  所以说,有目的的特征描写是必要的,因为这是伏笔。
  
  三、小说是虚构的艺术

  (1)好小说只能虚构
  
  没有想象力,不懂虚构,不会虚构,绝对写不出好小说来。
  
  生活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启发了你,于是,你就开始写小说了。小说往往发生在故事结束的地方,要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开始虚构,而虚构的那部分,能抵达生活不能抵达的地方,才是精彩的,才是小说。
  
  读过著名作家窦红宇的小说《青梅了》就知道,当年父亲与罗青梅去外调,这是真实的故事,而赵小西沿着当年父亲与罗青梅去外调的路线逃亡,这就是虚构的情节,而让作品出彩的恰恰就是这部分,于是,一部精彩的小说就出来了。
  
  世界级大师马尔克斯的著名短篇小说《我只是来打个电话》把一个虚构的故事写得比真的还真。
  
  (2)细节必须真实
  
  (先略去110字)我要说的是,小说是虚构的,但细节必须是真实的,换句话说,小说是虚构的真实。因为只有这样,读者读起来才有真实感,才会进入故事里,才会读下去。
  
  如果细节不真实,就形成了硬伤,就失去了可读性,因为细节描写运用得当,可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人物的可信度。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符合历史时间的细节等等,就是真实的细节。真实的细节就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略去举例1450字)
  
  (3)细节描写往往是在蓄势
  
  既然细节描写是蓄势,那后面必须爆发。
  
  你的描写,要为后面的情节起作用,就是有效描写。
  
  有一文友,开篇用了大量描写主人公的烟袋,不下三四百字。我以为烟袋一定是道具,后面一定会有大用途。结果我错了。读下去,从此以后,那烟袋再未出现。那我就糊涂了,你爱心爱意地描写烟袋干嘛?有啥作用呢?
  
  我与她商量,删除这段,她不同意,竟然说她最喜欢这段。(我几乎晕倒)
  
  大师们经常说,一开始你写了墙上挂着一把枪,那你一定要让这把枪在文里响起来。否则就不要写。这可是文学大师俄国戏剧家、小说家契诃夫讲的一种观念啊!
  
  这段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后面枪突然响了,前面你有枪的细节设置不?如果没有,就显得突兀。(说的就是伏设吧?)
  
  (4)细节是血肉,情节是骨架
  
  细节是小说的生命线,是支撑骨架的血与肉。想一想,没有血肉,只剩骨架,还是小说吗?(太虚不乏这类作品)
  
  妙趣横生的细节,是生活实践,是动态的画面,再说白一点,细节就是画面,写细节就是写画面。使得你的作品栩栩如生。细节当然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你平时的观察,来自于生活的积累和成长的积累,幸福和痛苦的积累。写的时候是靠想象力写出来的,并不是一成不变搬来的。有的小说,没有一句细节刻画,把读者当傻瓜了。主人公的行动一步接一步,全是枯燥的行动,没有刻画怎样行动,行动方式不同点在哪里?来到一个村子,村子多模糊啊!什么村子,多大有啥特征,要刻划一下嘛!语言不及物,真的不好。有一个人,什么人呢?高矮胖瘦,说一下嘛!
  
  没有细节,就没有情趣,更没有画面。只有交代,读着读着,就失去了阅读的欲望。写小说时,想象力很重要,你的想象里生活的画面,你就写这个,你就写这个场面,这就是细节。没有这个,就成了交代,最后就写成了故事大纲。(略去举例830字)
  
  四,小说是憋术(憋术,才听说,新鲜!
  
  写小说,设计情节时,要忍得住,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要憋得住自己,要让读者猜不透你的结尾。是的,可以说,小说是憋术。
  
  读了前面就猜到后面,这个小说算是不成功了。
  
  在写的时候,切忌直奔主题,要善于设置障碍,换句话说,要给作者自己增加写作难度。不要让主人公的目标那么容易地实现。围绕主题,绕着写。当然不能离题太远。要像驴推磨,任绕,总是围着磨盘转。(略去150字)
  
  小说妙在细节中设置悬念而无痕,不要一开始就把一切都说明,要会憋。设置悬念,可以使故事不平直不平淡,有起伏,憋住,还可以让读者有继续阅读的渴望。不断地通过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到后文一一揭开答案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的效果,耐人寻味,会让读者印象深刻。(略去举例755字)
  
  五,小说更是“陌生化”的艺术(陌生化也新鲜
  
  我要讲的陌生化,很多师友其实是明白的,就是独特。你的叙事独特,你的故事独特,你的结尾独特,你的一切独特。就是与众不同,别人没有见过,有陌生感。给人觉得很陌生,却又是合情合理的。
  
  小说语言,尽量不要使用成语,成语是高度概括的话。我认为,恰恰相反,是在拆解成语,不信,师友们试一试?效果奇妙。成语人人皆知,哪来的独特?用多了不好,固定结构用多了不好,常见的句子用多了不好。叙述事件、描绘人物要有语言特色,即要多用修辞的句式、巧用地方色彩,使得语言趋向性格化的语言。对话要尽量口语化,说话不会诗意绵绵,会给人虚假的感觉。
  
  常听有人说,我灵感来了,一口气写了八千。这些话,真的,很害怕,可以说,有一半,至少三分之一,是失败的。
  
  写小说,写得顺溜时,一定要停笔,休息,或做些其他事,或读读书,隔一天在写。为啥?写顺溜了,就容易出事,你的语言你的句子就来得很容易,字词句没有经过思考,用得很随意,其实就是用得很一般,不独特,写出来,一定不是好作品。出现热词,换掉,想一句意思一样的另一种表达方法。真的!(说实话,我就这样,灵感来了不可收。不过有一点,我会在冷静之后反过头来重新审查修改。)
  
  这里保留几个例子:
  
  1、“婚后的日子波澜不惊,转眼到了夏天。”
  
  分析:什么叫“波澜不惊”?一般人写的时候,顺手就来的,没有思考。不知多少人说过“波澜不惊”!
  
  2、“庄稼人的日子天天周而复始,上工,收工,吃饭,睡觉。因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家家户户更舍不得那点儿可怜的煤油,没什么事的时候,吃过晚饭不久就关门闭户了。”
  
  分析:“周而复始”删除,那么这句话就凝练了。上工,收工,吃饭,睡觉,不就是周而复始么?再说了,多少人说过这个词,一点也不独特。
  
  3、“李如推开北方物流锈迹斑驳的大门,看到院内的杂草丛生,墙根下泛着绿意的青苔,她的心也跟着荒凉起来。曾经这里的人声鼎沸和川流不息,都已被时光卷走只剩下一片萧瑟。”
  
  分析:看到院内的杂草丛生(叙述),——为啥用看到?直接写多好。第二,“杂草丛生”到什么程度,可不可以描写点。完全可以用与“杂草丛生”意思一样的句子写详细一些,这样一描写,细节就出来了,最重要的是,是你自己的语言,而“杂草丛生”,不知几千几万人说过了,哪来的独特?哪来的陌生化?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说自己的话。
  
  (不多举例了,再次略去360字)
  
  六、小说是延伸术(延伸术说的好)
  
  好的小说一定有延伸。
  
  小说肯定要有一个好故事,但不是仅仅讲一个故事就行,那不是小说,是故事,可以投给故事会。
  
  好小说要延伸,也就是教科书上说的好小说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意思,但很多人理解这一点有误。
  
  什么是好小说?小说作者要给自己加难度,要有一个提炼,要有一个升腾,要抵达生活里不能抵达的地方。要让读者意外,却又恍然大悟般,犹如猛拍一下自己的大脑:啊?原来如此啊!或者让读者读了走不出来,陷入深深的思考。这样的小说,就是好小说了,也可以说,这就是好小说的标准。
  
  看一看著名作家石一枫的中篇小说《借命而生》……(略去1800字)
  
  转帖后感慨一下:有些朋友只顾埋头创作,如果路子选对了,是好事。如果路子走偏了,又不想修正自我,这个恐怕会越走越偏。其实最好的“修正自我”就是多听听朋友的意见,可以在创作中不断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提高自己。

  我认为这篇山地口语化的创作谈就很好,最起码我本人很受益!

点评

一家,可惜我不会写小说:(  发表于 2018-8-1 10:2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18-5-31 09:11 | 只看该作者
山地不是写绝句小说去了吗?
这个人,我是挺为他可惜的。
他的文笔一直不俗。后面不知怎么搞的,
写起绝句小说了。哎。
5#
发表于 2018-5-31 09:1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好
很好的分享。
6#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09:20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8-5-31 09:11
山地不是写绝句小说去了吗?
这个人,我是挺为他可惜的。
他的文笔一直不俗。后面不知怎么搞的,

这个倒是不知道。我不知道绝句小说是谁发明的,总之我看了一些,感觉那不是小说。
记得一个结巴走街串巷给人算卦,为了能让人听懂他的话,只能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还别说,他的唱词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7#
发表于 2018-5-31 09:26 | 只看该作者
嗯,山地,老朋友了。他的短篇小说不错的。至于绝句小说,我真的没感觉出好来。不仅仅是山地写的。
不过这篇创作谈倒是挺好的。喜欢。其中不乏入心之点。

点评

谢谢夏版,我认为什么绝句小说纯粹是吃饱的撑得瞎哼哼……:)))  发表于 2018-5-31 10:31
8#
发表于 2018-5-31 09:3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一楠斑斑分享。相信大家会受益匪浅。
9#
发表于 2018-5-31 10:18 | 只看该作者
一楠版主连发两篇关于小说创作的文章,可谓一片苦心,
小说创作从来是个难事,难,不代表没有方法可循。
每个人对小说的阅读和创作,都会有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态度,
哪个好,哪个不好,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风格不同而已。
说好与不好,其实是叙述的基本功问题,
鲁讯和张爱玲,你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只能说各有千秋。
沈从文和汪曾祺,你不能说谁比谁更优秀,风格不同而已。
老实说,我更喜欢汪曾祺,他将小说更加的散文化了,他的小说更有味道,
更有阅读的乐趣。
阅读,说到底,是精神娱乐,只是个人喜好而已。
但是精神娱乐,还是讲方法的。
就像听音乐一样,好音乐,听了使人心情舒畅,不好的,听了难受。
小说一样。同样的故事,会叙述的人,讲完叫人感觉痛快,
不会叙述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王小波的说:假如我不识字,感觉可能会更好。
所以小说创作是讲方法的。
这里的方法,不是高级的方法,是初级的,必须遵守的方法。
之后,你才可以说,你要有自己的风格。你才可以向大作家模仿学习。
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中财的文友,完全地忽视了这一点,以为讲个故事就是小说了。
那还差得远。
所以一楠版主此两篇文章,大有用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10:35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8-5-31 10:18
一楠版主连发两篇关于小说创作的文章,可谓一片苦心,
小说创作从来是个难事,难,不代表没有方法可循。
...

谢谢方源兄的关注支持。这两篇是我昨天下午偶然找到的,而且都是新帖子,其中一些思路观点很新颖,很有代表性。所以转帖过来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探讨!
11#
发表于 2018-5-31 10:38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8-5-31 10:18
一楠版主连发两篇关于小说创作的文章,可谓一片苦心,
小说创作从来是个难事,难,不代表没有方法可循。
...

确实如此。小说能让人看得舒服,不容易。这个不能勉强。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10:39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8-5-31 09:31
感谢一楠斑斑分享。相信大家会受益匪浅。

谢谢夏版。我也希望在太虚,一些朋友能在创作中多多磨炼一下语言!
13#
发表于 2018-5-31 10:41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18-5-31 10:39
谢谢夏版。我也希望在太虚,一些朋友能在创作中多多磨炼一下语言!

不客气的。咱一起努力!
14#
发表于 2018-5-31 10:5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一楠老师分享,受教了。
15#
发表于 2018-5-31 1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18-5-31 11:52 编辑

           不错!有指导作用。小说以大量阅读做基础;以开心、快乐、倡导正能量为动力;以简约、有趣、实用、有哲理为要求;以思维导图做工具;明确阅读对象,是很好的操作指导。写长篇要避免反复繁杂;要模仿应注意创建自我文风;要抒情应避免肆意造作;要叙述应避免冗长拖沓,争取写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好文章。
谢谢版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4 06:41 , Processed in 0.14944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