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彼岸丛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湖南早逝天才女张培祥(笔名飞花)的小说《卖米》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8-5-31 19:19 | 只看该作者
孤独裁缝 发表于 2018-5-31 19:12
我的意思是不要赞美苦难,因为赞美苦难对苦难本身没有意义,只有研究分析苦难的根源,才能杜绝和避免苦难 ...

你不觉得张祥已经找到根源了吗?
17#
发表于 2018-5-31 21:06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打动我的,不是文笔有多好——甚至说不上好——而是底层人物,尤其是底层中的底层的农民的苦难与艰辛。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比这对母女卖米还要辛苦百倍——背着花生米行走一百二十里去县城卖。当时我十五岁。那些所谓的哲人总是告诫人们: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屁话!他们成天在象牙塔里指点江山,为什么自己不去体验一下苦难?若非后来侥幸上了大学,我这辈子也不知道底层人民的苦难究竟有多深,以及他们苦难的根源......
18#
发表于 2018-5-31 21:08 | 只看该作者
沉思在舞蹈 发表于 2018-5-31 19:19
你不觉得张祥已经找到根源了吗?

那你说,他他找到苦难的根源是什么?
19#
发表于 2018-5-31 22:04 | 只看该作者
逐鹿江南 发表于 2018-5-31 21:06
这篇文章打动我的,不是文笔有多好——甚至说不上好——而是底层人物,尤其是底层中的底层的农民的苦难与艰 ...

江南兄,我觉得世人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所谓的苦难,也不要追究什么苦难的根源,我觉得德国一个经济学家的结论很有说服力,他说人类社会的最佳结构就是80%的穷人加20%的富人,穷人过多或者富人过多都不正常,因为只有贫富比例合适,人类社会才有活力和竞争力。无论什么时代,都有相当比例的穷人和富人,造成贫富的因素很多,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我不相信找到所谓的社会根源人类就可以彻底铲除贫穷,就像现在中央搞精准扶贫一样,是不是你手把手教一些穷人怎么致富,他们就可以富起来?
我信奉苦难是人生财富这句话,在中国,向来有“一家没有三代穷,一家没有三代富”的说法,通常是富人富久了,就会忽视下辈人的勤奋教育,像八旗子弟一样,彻底丢弃了祖先的拼搏精神,变成纨绔子弟。不说中国,仅看我们村40年的贫富变化,就很能说明这种现象。其实你也是贫困的收益者。
20#
发表于 2018-5-31 22:07 | 只看该作者
孤独裁缝 发表于 2018-5-31 21:08
那你说,他他找到苦难的根源是什么?

她的成就不就是结论吗?如果不是天要她亡,她继续奋斗几十年,她还会像她父母那样不堪吗吗?
她的觉醒,你不觉得是贫困开导的结果?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3: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3: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3#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3: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3: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5#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3: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6#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3: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3: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3: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9#
发表于 2018-6-1 06:58 | 只看该作者
彼岸丛林 发表于 2018-6-1 03:49
问题是把文章写得那么平实,就是不容易啊

是的,需要心理的历练,笔力的历练。
30#
发表于 2018-6-1 0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孤独裁缝 于 2018-6-1 08:53 编辑
沉思在舞蹈 发表于 2018-5-31 22:07
她的成就不就是结论吗?如果不是天要她亡,她继续奋斗几十年,她还会像她父母那样不堪吗吗?
她的觉醒, ...

你意思是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但这句话其实也不是放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方面的例子就不举了,遍地皆是。我只想说,生活中有一些人因为苦难,然后努力拼搏,然后跟其他成功人士一样上幸福的车了,但他们现在无限的怀念和歌颂过去的苦难,其实并非真的想改变底层的苦难人民,而是通过回忆苦难来显示自己如何的努力和强大,甚而显示出他的成功和伟大之处,这些人他们上车了,可心也上车了,而有些人也经历苦难,然后通过拼搏,然后也上了幸福的车,他们也回忆过去的苦难,但他们没有赞美也不歌颂,而是反思、挖掘、分析、批评过去或当前产生苦难的根源以及背后的原因,这些人虽然人上车了,但心还在车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20:46 , Processed in 0.05513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