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69|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重走:生命中一段不灭的精彩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8 0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走:生命中一段不灭的精彩路

       
梁星钧


       
  我的脑海一直都在重现--我生命中一段不灭的精彩路,它不仅为了填补遗憾,也是为了破解那道迷惑。我总在问自己,是我牵着命运,还是命运在牵我,还是我们彼此磕磕碰碰,互被纠缠而进?该问也许终无所解。人生中的某些缘遇,既模糊又现实,却往往锁困人的记忆,影响人的心智,支配人的步履,使人思行两茫,成为丢之难舍,招之沉重的被动难堪。这是常见而又无奈的难言痛楚。
       
  我与一位女同学的缘遇,大抵也是如此。
       
  小时除了同学,还是同学。然而,我们彼此的心理已很微妙。虽看不出她对我有何异样,因她处在老师同学看好的核心,客观形成了一层巨大的包围,使她受用,陶醉,已无法突围出来;而我只是一个没人关注,自卑感强的孤独者,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这就决定了我和她无接触,无交往,更无任何亲近之举;然而对我来说,偏又进入了对她的臆想症,甚至狂想我们之间亲密无间,还同台唱“梁祝”,共入高等学府,成为和美的一对恋人亲人……,这样的场景一幕幕,这样的戏情一出出,浇得我满头迷雾,惹得我浑身火烧。在雾与火的交映中,我除了学习上还保持清醒和坚韧外,其余全迷失了。
       
  我们也有近距相处,老师偏巧安排我们同座,一坐便好几年,我们彼此闻悉了对方气息。午休一个睡桌,一个睡凳,衣襟相挨,一不小心翻身会滚其身上“重合”,被同学哄笑痴笑坏笑,自己也不禁面红耳赤,酷似一对腼碘的小“夫妻”。毕业之后我们参加大队汇演,都分属男女第三排,走场时穿插错位,难免耳鬓相磨,脚跟相碰,我们彼此分外脸红,哑然失笑,但无怨言。那时我想,我们就是一对亲人。参加工作考试,我乡赫赫几十个人,惟我俩独自胜出,我多想一起来一个小庆贺,激励下轮再战,无奈这只成为梦想,--最后还是她先开口,托上学的孩子给我捎口信,翌早我们一道进城,去填一份什么表格。
       
  得此我心里怦怦跳,在飞快的挑水中不慎扭伤了腰,但一点也不觉疼;歇息时又心里不安起来,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人生中的某些机遇渴盼,怎么一瞬间说来就来了?我甚至怀疑它的真假了。当然这是事实上的“双喜”(考试和邀约)。我更有理由畅想我们壮观的前景了:要论考试,感觉自己这次准赢,而她,就难说了,但她只要稍开金口,我是会帮她的,我有这个心理准备,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我能倾力相助,以我数学等长克其短,这样,她过关肯定没问题,而这,从后来我帮过别人成功足可证明。此外,如果可能,也趁势将我们的关系拉近一步,即使后来有始无终,半途而废,我也是乐意的。
       
  家乡距离县城40华里,是一条蜿蜒的沿河山路,两岸崇山峻岭,一对妙龄男女穿行其间,是何等风景,是可以想象的。这就是我即将面临的,怎不耳热心跳,感慨激动?我忽又开始患得患失:怕这段路恐太长,怎样才能走完,忽又嫌短,兴致未尽而路已尽……
       
  我永生都在嚼磨这个细节,仿佛还没发生,以前发生的会重演,这段人生的精彩需我们去重构,我是导演也是演员。多种假设推测似都具合理性,可能性,但最终我还是没答案,确切地说,这答案很悬浮,不太真切确切。我想得太烦太累太痛苦了,就索性简缩为一个字,我摇晃着耷拉的脑袋叹出了这个字:缘。我已明白,人们无法释清面对的事实时,科学离我们遥远时,在强大的迷茫无知面前,就简省地称一切迷惑不解的东西为缘吧。一个简单的“缘”字,它涵盖了多少解述不清的事实真相,稀释了多少事的内部本质,面似快刀斩乱麻,痛快淋漓,一针见血,而难免不是困惑者们的惰性和宿命了。而这一点,我们往往是居于被迫无奈的。这有没点自欺欺人呢?人类的最大悲痛莫过于此。
       
  那早经她门前,她却已经走了,在下河的浅水坝上等我。相距只隔一个山头,只要穿越街道,行几百米,几分钟可到达。按理我应立刻前去,告之我从她家门前趟过了冬水河,我们为了对方却恰好走反了。可在那一瞬间,我脑子迷糊了:这可恶的必经一条街,众目睽睽的凶煞目光,似要戳穿我的隐秘心扉,让我无地自容;不去心又焦急。磨噌了好一阵后,我终猛一跺脚,转头而去。心想反正我走得慢,哪怕她是蚂蚁,爬也能撵上。可后来的情况也并非是如此。
       
  我们这次错过也许于她不算什么,不过一次普通同路而已,不会留下任何记忆回味。而我却不同了。也不知到底怎么回事,无论我怎么等,甚至她在后面又托骑车人捎口信让我等,但最终还是没等上。一次错过即成终身错过。结果她那次没考上。当然之前也未得我任何复习帮助,因为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我以名列前茅的优势考上了,工作报到那天,地上有了霜冻,父亲送我前去,路经她家门前,一切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她不知在哪里。
       
  我们默默描画着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我们都在参加自考,音讯只是间接闻悉。但我仍没忘记从前,依旧沉浸在那段山路的想象里,一直都在用各种离奇的幻想去完充它,非要画个至美圆圈才会心甘结束。--事实上多年都没结束,我还在不断假设,如果那次我们同路,建起互助联系,之后将是何样结局,各自命运轨迹将何改变,这实在是个多解的未知数。当时我在前面等她慢到了啥程度,不知者还以为我在路上找东西。半途,我歇息在路旁的一块大石上,头顶天高云淡,身处幽深丛林,我捡了块小石子,在上面乱涂抹,写写擦擦,也不知在写什么,心思混杂不堪。我想她是在怎么走路的?又想起城里的读书事,我们还是没有说话,因学校里早已有这样的潜规定,谁说话谁倒霉,已开除过学生了;每当家里母亲或妹妹来看我,给我送钱粮时,才隐隐相托在她那小住一下。而在这条路上,我们往返不计其数,自然都想到她,她是我心里无法驱逐开的“魔影”,时时刻刻都附着我的魂。冥冥中我们在并肩走,到了这里自会停下,找个地方歇脚,或这块大石上,或去阴林里避太阳,火热的我们目光交织,热血喷涌,难免会有尽情释放的那一刻吧,好像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乐意面承……,因我早已暗暗认定,她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女子,我此生最美的新娘。可是,这一切,都是烟云,都是藏在我心底的个人创痛。最后眼见时候不早,下午还要原路返回,而她却可以留在她城里工作的父亲那歇息。在那块大石上,我狠狠划了一横之后,丢了石子,起身扬长而去。
       
  她的命运比我多了一些周折。先当一段临时教师,后又当乡几大员,后考入文化专干。传闻欲调到我镇来。一位同事兼老乡兴致勃勃地跑来预告我,也顺便打探口风,临了单刀直入问我,呃你们既然是老同学了,可否交个“朋友”?如有需要我可尽力。我愕然。欣喜。他说的一脸憨厚,可见他的真诚,我和他也熟识。但我随后便是暴怒,只压着火,没表露出来。我就纳闷不解,难道我们的关系,竟薄到了这份上,还需靠一个并不了解多少实情的外人来牵引?我断然回绝说,以前说就好了。事后想肯定别人还误以为我好高骛远哩。事实上我当时没女友,而是……我都不想重说了。这次回绝,不知她后来知不知道,也不知该事从何缘起,我也从没去打听。我又回到了相信缘上,一切是缘,很相信命运一说了。
       
  我们相处一般,不疏不密。她的男友虽一直不喜欢,最终还是嫁了。我束手无策。暗恨自己怯弱,暗恨命运就是这般布排。但我出于无奈,慑于她对我的朦胧不清,我的自卑到了极点,我的相思已成病态,如非后来有了恋人,情感得到调控转移,我定会陷入这潭深渊浩劫,不知要自损到何时,终成为啥模样。
       
  我暗幸自己终从这段越陷越深的情感沼泽里拔了出来。一是她的处境渐渐好转,生活大大改观,我的一切忧虑已成多余;二是她把我彻底给遗忘了,甚至微露不屑。后一点让我惊心,刺痛。这是脱离苦海的关键。一个人不刺激不猛醒,只有绝望之人才会断然回头。从这点,我感激她。尽管不知她是有意无意,但客观上帮了我。
       
  我憧憬这段路,誓补上这段路的想象空白。因它属我人生迷茫中的幸福之路。它承启了我的人生,成为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也延伸了我后来人生中的诸多光亮。那之前,我暗寄希望,满怀信心,那之后,我心灰意冷,彼此前景愈见明晰;庆幸我事业上没消沉,意志收缩凝聚,化成了动力,让心智同放光,创造了我人生一个又一个新起点,揭开了我生命的一页又一页新篇章。(写于2010,4,10 清江河)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0-4-29 22:11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4-28 09:14 | 只看该作者
  一:玄机感加神秘感,令本篇有着如上晦涩却细腻倍至的生动,在情绪中起伏,在记忆中留连,同时,抚理那些似乎是伤口的一端,而今想起,命运这个东西,它到底要遍布多少我们一生无解的内容?

  二:智、简、干练笔触,勾勒浓淡相加,若换做我,又要叨叨许久,上、下、左、右,细密无度,而本篇的散文减法用之恰巧,适中,很唯美。

  三:捕捉心理,那段错过的场景,仿佛内心被众人看穿的心理状态真的会令人很难以释怀,任何人都一样,那要命的自尊只有我们自己来关照,世界、自然、常情、别人,大致走近的可能性很小。而笔者以小刀自刻,虽痛,却弥新、励志,我崇尚于此。

  四:这段空白的补充,相信并不能就此告一段落,还会再滋生,再抚理。我常说:人生亦如身体,诸多痉挛,需一点一点,抚成舒展。而内心的所有困境,我们会时刻解决,时刻树立的,这就是我们常常所寄唯给的情志,它叫希望。解决了旧的困惑,新的立即滋生,人生每一段,就是如此常新。

  五:继续如上补充。所谓玄机感加神秘感——是本篇最核心的看点和闪光点,因为有太多的人忽视内在的任何一处微弱细节,而这些细节却是构成所有优秀状态以及优势动力的重要细节,叙述者往往就是要在捕捉这些细节上下功夫,这是本文作者的强烈优点,更是一位写作者必备的天性,你看那一片羽毛轻轻从天空飘落,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所看到的场景绝然不同,诗人看到的是羽毛全部的意唯,那么可能是一颗心的起伏;小说家看到的是某一段故事的开始和结束;散文则看到的是从羽毛之前、之后、此刻、彼刻的全部过程,这些过程,就是细节。

  六:星钧的笔力,精彩之处在于凝聚和飞扬,你懂得如何放,如何收,怎么放精彩,怎么收合适。——这是这段期间以来,读星钧文章带给我的切深感受。一篇好的散文,它的凝聚力是重要的,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飞扬,才会不拘一格,才会令文字被思考和思想完全驾御。

[ 本帖最后由 笨小暖 于 2010-4-28 09:44 编辑 ]
3#
发表于 2010-4-28 09:21 | 只看该作者
少年时的一段暗恋,朦胧而铭心,百年修得共枕眠,看来还是缘分不到吧。



管不知她是无(有)意无意,
4#
发表于 2010-4-28 09:35 | 只看该作者
如此玄妙的情缘被一个懵懂又清醒的男子处理得光芒四射,实在是好心态,好才情。 :victory:
5#
发表于 2010-4-28 09:43 | 只看该作者
自尊、怯懦、初恋,被梁老师惟妙惟肖的刻画出来。陀螺佩服!终于忍不住追到散文版当粉丝来啦!
6#
发表于 2010-4-28 10:26 | 只看该作者
同座,一坐便好几年,我们彼此闻悉了对方气息。午休一个睡桌,一个睡凳,衣襟相挨,一不小心翻身会滚其身上“重合”,被同学哄笑痴笑坏笑,自己也不禁面红耳赤,酷似一对腼碘的小“夫妻”。

其实,在原先你的文章《同学不同命》一文中就已经深切感受到你对她的难忘。http://bbs.zhongcai.com/viewthread.php?tid=126205&highlight=这是我当时的点评----
你曾经是那样的不遗余力地帮助她,她也很争气,没使你失望。毕业后,她又毅然决然的来到你所工作的乡镇。两年多来,没有感情上丝毫的进展,显然可以看出,她是频送秋波的,你故意不理会。我也不明白了,你自己原先的那种激情,那种美好,那种等待呢?此刻怎么就这样将她暗含着的情感给阻止着,给掐灭了呢?这里,你倒没表态,也没有任何迹象说明原因。不过,你现在却对畴昔往事关注起来,也眷念起来,说明了什么呢?是怀旧?是情难舍?意难忘?不得而知。我记得在你以前的一篇文章里还是读到你写她的情况的。现在,读的这篇比较全面了,但有遗憾,就是你为什么要拒绝这份情感呢?文章的开篇与结尾都充满着一种真切地眷念之情。语言直白,朴实无华。好文。
7#
发表于 2010-4-28 10:29 | 只看该作者
人生中的某些缘遇,既模糊又现实,却往往锁困人的记忆,影响人的心智,支配人的步履,使人思行两茫,成为丢之难舍,招之沉重的被动难堪。

细致入微的铺排,情感色彩的不断填充,将一个犹豫不决疑虑重重的少年情怀刻画得生动而真实,好笔力,匣子学习了,问好星钧。
8#
发表于 2010-4-28 10:39 | 只看该作者
一段情感经历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显得纯情而美好。学习并欣赏!
9#
发表于 2010-4-28 11:24 | 只看该作者
感情充沛,让人的思想跳跃着光芒,纯情而细腻,打动人心。
10#
发表于 2010-4-28 11:2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段逝去的情感路,回望的人生视角,以细致的情景和细节张力凸现所叙述人物之间情感的感性和理性关系。这些基于了一种对过去行走道路的梳理,一种再认识,再理解。它的过程在于了人生过程的这种体验,以及人生影响和命运转折的辨证关系。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1: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4-28 10:26 发表
同座,一坐便好几年,我们彼此闻悉了对方气息。午休一个睡桌,一个睡凳,衣襟相挨,一不小心翻身会滚其身上“重合”,被同学哄笑痴笑坏笑,自己也不禁面红耳赤,酷似一对腼碘的小“夫妻”。

其实,在原先你的文章 ...


  呵呵,永生版有些误会了。当然也许是我表述不清了。《同学不同命》里写的是我另一同学,这个是小时同学,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人。谢谢你的细心。你的回复我随后再具体回。
12#
发表于 2010-4-28 11:50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一段难忘的时光,美好而纯净!
13#
发表于 2010-4-28 14:18 | 只看该作者
她肯定是有意的。
我这样相信,你也要这样相信。
因为,相信有意,才会相信爱。
:)问好星钧。
14#
发表于 2010-4-28 16:32 | 只看该作者
细致的心理描写,把初恋时的心境、神态、想法写活了。那些似懵懂的青春往事,甜蜜而美好。
15#
发表于 2010-4-28 1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4-28 11:44 发表


  呵呵,永生版有些误会了。当然也许是我表述不清了。《同学不同命》里写的是我另一同学,这个是小时同学,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人。谢谢你的细心。你的回复我随后再具体回。


哦。那是我没仔细对照下。嘿嘿!这又是一个同学。我得再欣赏着。再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17:20 , Processed in 0.13541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