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6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中国文情发展报告》发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13 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发表于 2018-7-14 10:18 | 只看该作者
已阅,拟同意,请中财论坛酌定方案,提交报告。
3#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14: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18-7-14 16:48 | 只看该作者
阅。顺祝楼上两位以及楼下诸位好事多多,文丰笔健,创作丰收。
5#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23: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18-7-16 18:34 | 只看该作者
先生阅读了《无边的挑战》,应该自明文学的剩余价值如何挖掘了。转发这种报告有多少意义呢?
7#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23: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18-7-16 23:10 | 只看该作者
彼岸丛林 发表于 2018-7-16 23:02
看看中国作家的趋向取舍啊

嗨,此类文章可以看,但是不能太在意。过分在意了,也是一种绳索。
9#
发表于 2018-7-16 23:27 | 只看该作者
不看,老老实实写就是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17 22: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7-17 22: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
发表于 2018-7-20 1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8-7-20 19:26 编辑
彼岸丛林 发表于 2018-7-17 22:31
我是写长篇的,还没对上刊太过上心,但研究时政文情,也不坏,因人而异吧。先生有空给我指点一下长篇吧!

不敢“指点”。先看了《金童子》之三。
      “这个时候的大地丰乳肥臀,洋溢着排卵期的孕育热情。它们渴望着借助于铁犁翻个身,换个体位,让初夏的水弥漫自己,覆盖自己。它们在得到灌溉的刹那发出欢娱的呻吟,慢慢失去了筋骨,满足了,安宁了,在百般的疲惫中露出了回味的憨眠。土地换了一副面孔,它们是水做的新媳妇,它们羞涩地闭着眼睛,脸上的红润潮起潮落,这是无声的命令,这是无声的诉求:“来,还要,还要。”农民不敢懈怠,他们的头发、衣襟和口腔里全是新麦的气味,他们把新麦的气味放在一边,欢欣鼓舞,强打精神,手忙脚乱,他们捏住了秧苗,一颗一颗地,按照土地的意愿,把秧苗插到土地最称心如意的地方。……秧苗一大片一大片的,起先是蔫蔫的,软软的,羞答答的,在水中顾影自怜。而用不了几天大地就感受到身体的秘密了。大地这一回彻底安静了,懒散了,不声不响地打起了它的小呼噜。”(毕飞宇《玉米》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印刷p74)
      其中写了性爱的全过程,可是这种贯穿是始终围绕着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依恋的,从而提高了文学语言的能指,达成着艺术的张力,让其极度膨胀:至少让人阅读后忘了“性”,会努力感受“性”之外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彼此互相成就对方的高涨热情以及二者了不起的生命力。
      《金童子》之三:意图使用去精神化的抒写,表现“现在”人交流过程中人的空壳特点。以语言里的性挑逗、语言暴力、性暴力、资讯线路上的斑斓色 情(不是情 色)、以戏谑来扭曲的喜剧等,努力氤氲男女关系的暧昧和暧昧里亲近着的疏离,可是,对话里因加料太少而使趣向相对单一,致使阅读后的遗留记忆停驻在性的迷离。
      《金童子》之四:“我注意到那个小护士,竟有点像是看上我并且妒嫉我与一个女人通电话的怪异”,这是第一句,“我注意到那个小护士,竟有点像是……的怪异”,化简后可以看出,这是标准的病句。类似普鲁斯特式的长句子小说,一般只有大学或者文学理论界里的人才会阅读,但是依然没有短句子小说令人愉快。理论文章可以使用长句子,例如“文学的美,是剪裁生活后又呈现得高于生活的那部分内容的典型性,及其所体现的情真度、爱深度、精神向度、思想维度、批判力度等,在读者心灵感应区能够实现的震动波及力和启动读者进行再创作的思维发生枢转的留白空间,恩赐读者一份越想越快乐、越想越纠结、越想越痛苦的丝绸一般柔滑通透的直觉美感和理性美育。”绝大部分的小说,为了回避语言的“绕”,一般是力图少用连接词,甚至为了语言的简约会少用代词等。溜了一眼《金童子》之四里有太多长句子,只好放弃。没有细读文本,就不说了。
希望先生写作愉快。得罪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18: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
发表于 2018-7-20 1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8-7-20 19:22 编辑
彼岸丛林 发表于 2018-7-20 18:39
你说的太对了,我就是受西方长句影响太大,至今已是努力简化,但也不想过于简化,只是尽量少了些。毕飞宇 ...

    提及毕飞宇的这个段落,不得不说乡土作家在这样的文字背后所体现的思想性:与工业文明以战胜自然、破坏自然、牺牲自然来获取更多资本,满足人类贪欲的行为相对照,农业文明里,农民则是利用自然、尊重自然,与人的外部世界达成和解,实现彼此相融成就共荣。其中工业文明的快速起步,让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发现了上帝对人的奴役;也是工业文明的急速发展,让马克思发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才是对人进行异化的罪魁祸首;这,促使尼采喊出“上帝死了”;可是H·D·劳伦斯以他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作品阐明他的思想:在根本上并不是资本(机器化大生产)在异化着人,而是人在追求资本最大化过程里对自然的破坏,从而失去了人类的心灵依托(人类失去心灵的所属,可以参见后期很多作品,比如耿占春的《失去象征的世界》);于是米歇尔·福柯说“人死了”。
      哦,关于小说的评论,可以做。可是,先生知道,我还不具备放弃好恶地客观评论作品的能力,理论上也准备不足,不过可以先看看作品是否能引起评论的欲望。请把我的QQ号给他吧。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22: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4 06:17 , Processed in 0.17092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