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写黛玉的时候,自己心里总是悲悲切切的,双眸里也是时常蓄了两汪莹莹的泪。 黛玉空有柳絮才,却无谢道韫的合家之欢。 她福薄,自幼丧母,长而失父,可谓身世可怜,好在还有一个外祖母可以依靠。她自出世便身弱多病,还常常郁郁寡欢,少得欢颜。她虽有青梅竹马的宝玉哥哥,两人亦是情投意合,有着你证我证,心证意证,两厢互知的灵犀相通,却终究阴差阳错,生死阔别。 黛玉这一生不知是为了那灵石的历练而来,还是单纯为了报恩而来,我是难以论断的。只知道她必然有因为还泪而来。 黛玉是有些孤傲的女子,这性格很大缘由与她家庭有关。自幼丧母难免是内心孤僻了些,不喜与人多言,不易与人推心置腹。失去母亲的孩子对这世界本身就充满了害怕与顾虑,为了保护自己,为了少受伤害,只有在心里竖起高高的城墙,抵御这凄风苦雨,抵御这是是非非。又生得貌美,并才识过人,在家,家里人宠着;在贾府,有贾母护着,难免心生傲气。 虽说人人觉得黛玉说话刁钻刻薄,却不曾想何人来教她世故圆滑?母亲很早就不在人世了,父亲又是不常在身边的。至于外祖母疼爱这小外孙女还来不及,哪有叫自己宝贝委屈着自己的道理? 自小看红楼,最爱是黛玉。不只是因为她那风流自成的貌美,也不只是因为她那才高八斗的学识,更是因为她爱宝玉的爱得纯粹而不迷失。 每每那一幕,黛玉焚稿,含泪断念,真是看哭了人。 凄凄惨惨戚戚,剩的一轮冷月照诗魂。 想来谁来怜我草木人?当时落花我来葬,今朝一抔风流埋何处? 黛玉将死,一簇炭火焚了诗稿,也烧尽了她对宝玉唯一的念想。 那壁的他此刻正新婚燕尔,此刻正春宵苦短,又怎能记得当初的情浓意绵。生来本就是孤孤单单一人活,去时又何惧独自一人走。 “宝玉,宝玉,你好自为之吧。”黛玉想必临走前,想说的是这句话吧。
黛玉虽是出言有点含酸,但依她对宝玉的爱,依她善良的性子,想必是不太会诅咒宝玉的。她必是看透了生死爱恨,看透了前尘旧梦。心里即使仍有眷恋与不舍,也会有一方美好的期许留给宝玉。 “好自为之。”是仁至义尽,是情到礼止。 黛玉走了,生前流尽了她的最后一滴泪,可黛玉的梦却不会止步在书里,她一直蜿蜒在我的生命里。 情与君长存,岁与卿同守。 黛玉的梦是笔下风骨傲然,是枕畔风月缱绻,是眼前山水清峻,是合家之欢共享。 而她的梦又何尝不是我的梦? 我又何尝不想,挽良人入眠,话清风明月,唱高山流水呢? 看一出红楼,我总不会将其看完,总是将记忆停于黛玉之死这一回合。不是我没有耐心了,而是我看红楼的心随着黛玉之亡而亡了。 命途多舛,忧虑一生,泪尽人亡,空余怅惘。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