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兔子先生 于 2018-8-23 09:02 编辑
1、命运,就像一部狗血烂剧 生活的现实,就像一杯白开水,喝着喝着就变咸了,变苦了。
出身寒门的苏东坡,是无助的。当二十一岁的他,踏上了赴京应试的时候,这种悲哀,就已经悄悄地落进了他的内心深处。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绝望,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你本以为看到了希望,结果却是个一戳即破的肥皂泡。
凭着一句“可以赏,可以无赏,党之过乎仁;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他成功地惊艳了整个京城,仕途生涯就此起航。
本以为是建功立业、平步青云的康庄大道,却不想,这只是天黑前的一丁点星光。年轻的苏东坡还不知道,为官治世,仅凭建言献策和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朝堂之上,利害关系错综复杂,党羽派系盘根错节,哪是天真单纯的他能理清楚的?
四次回京,四次被贬,第五次更是一贬再贬。几次侥幸活了下来,一代文豪,最终却还是病逝在被贬的路上。
苏东坡的命运,就像一场狗血烂剧。以为自己能靠着主角光环,少年名动京城,老年荣归故里。哪知付出了一腔真心,才发现自己竟然只是个配角,还是主角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最终仓皇谢幕。
2 、真正的放下,是不再提起
苏东坡这个名字,总是和“豁达”两个字同时出现。提到他,人们总是习惯于大肆宣扬他终日奔波的仕途,宣扬他“一直在路上”的坎坷,然后拿出他的诗词,说:“你看,他的作品,多么豪放。他的心境,是如此的豁达。”
人们看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浑壮阔,便把“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当做他的旷达;看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清丽缥缈,便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做他的美好祝愿;看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势磅礴,便把“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做他的豁达。
豪放,是苏东坡的性格,但豁达,不过是他的面具。
正如先前有人问,为什么能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竟然会忧郁。有人答,正是因为现在无法快乐,才会想象快乐,才会安慰自己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仕途不意也好,生活窘困也罢,苏东坡受到最大的不公,恐怕就是“被豁达”。人家不过是自嘲,自嘲自己只能一杯解千愁,安慰自己来日或许能阖家团圆,感叹自己苦中作乐的无奈,我们竟然还当真了。
真正的放下,便是不再提起。能看到的豁达,不是真豁达。
3 、他的堕落,我们不曾懂得
古人的诗词离不开酒,苏东坡也不例外。
他的酒,别具一格。不像有的诗人,安安静静地喝,热热闹闹地谈天说地,醉了便大睡一通,醒了就辞别故人,然后归家。他的酒就如同他的性格,狂傲,豪迈,突如其来。
他有着“我醉拍手狂歌”的不羁,有时会触景生情,发出“诗酒趁年华”的慨叹,有时也会自我放逐,做出“夜饮东坡醒复醉”的荒唐事。
但倘若,我们的生活中,遇到了那么一个人。
他当着不大不小的官,不受领导的赏识,拿着微薄的俸禄。升迁无门,报国无望,他只能在自己短短的任期内,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以告慰那一腔热血。闲来无事,他便和朋友饮酒解忧,喝醉了还要拍手大喊大叫,说人这一辈子啊,不过就是一场梦,转瞬即逝。而他的妻妾们,还在纠结,这么点工资,该如何斤斤计较才能养活一大家子。
我们还会说他豪迈,还会觉得,这个人豁达吗?
我们见到的,只是纸上的苏东坡;我们说他风流,说他豪迈,也不过是因为,他活在我们想象之中,仙气缭绕,不涉红尘。
跳出白字黑字的方寸之地,还原一个真实的苏轼。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自以为考中进士,便能救国救民、一展宏图的普通人。他不懂官场的虚与委蛇,也不懂婚姻的举案齐眉,他只不过是一个思想简单的可怜人。
他的堕落,我们不曾懂得。正如,纸外的苏东坡,我们都不曾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