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8-9-28 09:03 编辑
提及中国历史,大多数人一出口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位大神把风头几乎抢完了。也能理解,至少在表象上看,这几位确实很牛,尤其是在征服这方面,经常能把外族人打得没脾气的,武力指数爆表;至于国力强弱不等,但也都还说得过去。其次,他们是大一统的或者接近大一统的(赵匡胤没统成)。
但问题是能打的大一统的也不是仅仅就这几位,元朝大不大?清朝的疆域大不大?太大了——唐朝最大的时候也很大,但没几年,高仙芝和阿拉伯人干了一仗,怛罗斯之战,输得没脾气,一千七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维持的时间很短。可是清朝咱们不待见,人家是外族,你再怎么一心向汉,也还是外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哎!所以,别看清宫剧演得欢实,但对于清朝的认识内心还是相当拒绝的。
所以我们只记得李世民是各族崇拜的“天可汗”,而不怎么提及后期的怛罗斯之战;我们反复炫耀霍去病“不破匈奴,何以家为?”,而不去想想他打仗的时候是因为掌握了匈奴人的宗教习惯——匈奴人全民皆兵,刀剑是不离身的,但是在祭祀的时候却是个例外,很虔诚。霍去病掌握了时间,专挑这个时候见人就砍,长途奔袭,首级成堆,还薅了一些大boss,虽然扭转了汉匈之间战争中汉朝孱弱的形势,也还不至于彻底解决,不过也委实不易,少年英雄一枚,就成了冠军侯。真正把匈奴人彻底打服的是东汉那帮外戚,尤其是那个无恶不作的窦宪,直接把北匈奴给赶出了杭爱山,转而到欧洲撒欢去了,再也没回来过,至于南匈奴,最后直接就混成了汉族。
前几年还有人在外蒙古找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戳海外,复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地载兮振万世”,就是窦宪那拨人弄的。还有“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种近乎绝望得呼天抢地,大抵上也是说的是这个时候的问题。
可我们为什么不吹吹窦宪呢?一来他是外戚,官当得来路不正,吃不到葡萄喊葡萄酸,二来,这家伙人品实在有问题。还有两汉当中,东汉被人惦记的少,一提到东汉,除了一个刘秀耳熟能详之外,其余的小皇帝叫不出几个,出名的是宦官、党锢,然后就奔着三国演义上去了。窦宪等等被遗忘,跟那个不提气的朝代也有关。
类似的朝代还有一些,比如南北朝,外族人在中原你方唱罢我登场,咱不提,一句“五胡乱华”搞定。也不知道是哪道阳光照到了谢氏家族身上,近乎诡异地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淝水之战,加上一个大清早不睡觉的祖逖凑足了南北朝的历史,至于苻坚的雄才大略王猛的政治韬略都被一笔划过了。
想法很简单:不提了,这把他们抬上去了,咱们汉人的面子往哪儿搁?
咱们是最会给自己找台阶的。这不是往外族人打了吗?没事儿,咱们不是在文化上同化他们了嘛!哪来的同化?都是融合。说同化无非是说自己要占个主动而已。
可政治和军事都不是文字游戏,都是真刀真枪的活计,不会因为偏见而改变事实,你再自恋说你文化多先进,可该让人揍的还是得让人揍。会玩的就是会玩,玩死你没商量;能打的就是能打,对你照扁不误。
相对于南北朝,五代十国人就会玩多了。我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我一心向汉,咱们是一家人!然后我再揍你,总比那些蛮夷打你体面不是?
孩子高考三百五十,二本不够,愣是填个北大,为啥?因为这么一折腾,人家就是北大的落榜生。
效果很好,高仙芝、李光地这些名将都是外族的,可用了一个汉族的名字,立马亲和了许多。
还有当皇帝的,也顶了一个汉族的名字,就是自家人!树碑立传,歌功颂德,一样不落。
特别是这个家族原本和大唐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愣是说自己继承了大唐的衣钵,叫我如何不感动?
我说的是后唐。
一
后唐的皇帝姓李,但跟李世明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人家是沙陀族人。
但是这个李姓确实是唐朝皇帝赐姓的,中国姓李的特别多,不少都是赐姓的,姓刘的也不少。有趣的是宋朝,不但赐姓还直接赐名,赵保忠、赵保国,多好的名字哈,其实是西夏人,原来是姓李的。李元昊就不买这个帐,改回来了。然而,更搞笑的是李元昊那个李姓也还是唐朝皇帝赐姓的,他改了结尾,没改开头。也能理解,好几百年前的事情了。
朝代混好了,人家主动改姓,比如刘渊,匈奴人,建立了一个政权:汉赵。可他说自己是刘禅的后人。你说阿斗同志裤腰带再松,也不至于能整出这么个雄才大略的匈奴后裔撒?
刘渊为什么套阿斗的近乎,不过是人心思汉,沾点红利罢了。到了明朝末年,隆武皇帝想拉拢郑成功,也赐姓,于是郑成功变成了国姓爷,不过,郑成功还是郑成功,没听说叫朱成功的,谁叫老朱家气数已尽了?
而后唐的皇帝家族一点都不违和,先是帮助唐朝平叛被赐姓,然后很受用。等到登基的时候,别人也劝李存勖换了朝代,他还就把自己当成唐朝的后裔,国号就定为大唐,后唐这个名称是后人为了区别已经被朱温灭掉的那个唐朝的,一如阿斗的那个蜀汉,人家就是“汉”没有“蜀”,也是后人加上去的。
即便是到了李存勖死过之后,另一个算起来是他义兄但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李嗣源接班的时候也没有改国号,无论是泉下的李世明一家子还是李克用一家子,兴许还能稍稍宽慰一些。
事实上,如果当真李世明亦或是李克用能亲眼看到李存勖和李嗣源曾经是那么给力的话,他们的确可以骄傲一二。因为这两个人至少一度非常优秀过,优秀得超乎想象。
对于历史和掌故兴趣不大的人会时常过滤掉这两个人,而这两个人尤其是李存勖是个特别典型的人物,颇具启示意义。
李存勖是个战神级的人物,还是一个励志传奇。
事儿得从他爹李克用开始絮叨。黄巢一把菊花灭了李唐王朝之后,朱温和李克用成了中原势力最大的两个人。两个人一开始也能携手战斗,灭了黄巢,短期进入蜜月期,称兄道弟,不亦乐乎。可朱温一直就是个野心家,人家想单干,于是设了个鸿门宴,想直接弄死李克用。没想到天不作美,一场大雨救了李克用的命,梁子从此结下了。
李克用还有个仇人,刘仁恭。这家伙也不仗义,数度落难,李克用数次不计前嫌,都陈兵相救。可这哥们尽拣实惠的挑,躲在北京城里乐呵,李克用蒙难的时候,找不到影子,李克用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剁死他,但到死都没做成。
还有就是耶律阿保机,和李克用也是约为兄弟的(这无关节操,一个契丹人,一个沙陀人,哥俩好很正常),阿保机也算配合。可真到了李克用和朱温死磕的时候,朱温五十万大军往那儿一戳,阿保机一看:哥啊!咱这点小本钱架不住朱三玩哈,拜拜啰您呢!临阵跑了。你说这样一来,李克用能有什么好果子吃,败了仗、赔了性命。
不甘心啦!于是,死前把大儿子李存勖叫到床前,递给了三只箭。爹有三个仇人,朱温、刘仁恭、阿保机。你得给我一个个灭掉,灭一个交还一支箭到祖庙里,我来验收,然后闭眼!
老爷子心情可以理解,可对于儿子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这几个哪一个不是一代枭雄啊!虽说朱温名声臭,可连毛主席都曾经把他和曹操相比的;刘仁恭也是封疆大吏,北京城那么好打?更别说耶律阿保机了,一个契丹生生了欺负了大宋好一百多年,马背上的民族干仗绝对的强项哎!这个辽太祖不见得逊色于宋太祖的,杨家将杨无敌都是栽在契丹人手里的,不是寇老西犯了一回倔,拖着宋真宗上了一回战场,北宋能撑多少年都难说。
但是,李存勖做到了,而且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杀了刘仁恭、灭了后梁、赶走了耶律阿保机。非但如此,他还理所当然地承接了皇帝的大位,成了后唐的开国皇帝。后唐初期,李存勖的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开疆拓土,成为五代十国中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甚至就当时的形势来讲,完成大一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李克用应该能闭眼了。不但心愿已了,而且沾了儿子的光,他也弄了个皇帝当当,他被追为后唐太祖。
二
失去动力的火箭还能升空了吗?
这是个无数人用无数的经历来解答但始终不能统一答案的问题。
悲催的是,绝大多数人不行,他们的答案是返回或者坠落,李存勖并不例外。
尤其是李存勖还有格外的天赋。他不仅仅能打,还特别会玩儿。
他一方面十一岁能上场厮杀,一生打仗也是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另一方面打小就通音律,懂诗文,同样的路径是他不但喜欢这些,自己也还粉墨登场。
有那么点文武全才的架势,也难怪他小时候让朱温感慨:生子当生李亚子。李亚子说的就是他。
朱温蹬腿的时候没见到后唐的溃败,如果看到了,没准会收回这个感概。就这么个全才,还真不如养个土匪痛快,土匪不会唱戏啊!土匪不会那么疼老婆啊!土匪不会爱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不至于受制于身外之物。
他就载在这个唱戏上,也算栽在老婆身上。仗打完了,老爹的遗愿实现了,干啥呢?得为自己活一回吧!儿时的理想,艺术的追求,可得实现了。于是,一个堂堂的九五之尊粉墨登场,铜锣开道,自己给自己扮上了。还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李天下!领导的喜好就是生产力,于是一来唱戏风靡,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大家伙可劲地唱吧!二来专业技术人员吃香了,人满为患不说,很多开国的功臣,老道的谋士,出生入死半辈子的文臣武将待遇不如一个哼哼唧唧咿咿呀呀的戏子,人家怎能不心寒?
戏子们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必须还得用上另外一招,踩死对于他们构成威胁的人,比如有得力助手郭崇韬,有功高震主的李嗣源。一个被枉杀,一个成了他的掘墓人。
离心离德实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个马上驰骋无敌的将星瞬间软化。
心魔作祟,其死不远了。
三
中国男人有事没事喜欢往女人身上赖账,很多时候是很牵强的,但后唐的皇帝不算,那个女人要负很大责任。
刘玉娘,草根出身,少时经历战乱被掳走,因其天生丽质讨人喜欢,被李家的一个将军当作礼物送给了李存勖的老娘做婢女。曹老夫人是个贤明的人,觉得这么个小人儿挺可爱,尤其还会唱戏,看儿子成天四处打仗很辛苦,就留给儿子吧!
就那么一回,醉眼朦胧的战神一看到这么个尤物,齁不住了,刘玉娘同志立马就成了贵妃娘娘,几年之后,正式成为皇后。
你说这老太太英明一世咋就糊涂了这么一回呢?估计她没想到这个丫头能量这么大,她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是个英雄,英雄嘛!难过美人关是正常滴!
问题是这姐们格局太低,都混成皇后了,全天下她都有份,干嘛老惦记着那些破铜烂铁呢?
刘玉娘贪财是出名的。偌大的内务府金山银山她不满足,还派手下人到各处网罗财富。皇后爱财,事儿就好办多了,送呗!按说,也该有个截止的时候。刘玉娘不歇火,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她做起了买卖,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品牌派人兜售。就在后唐的大街上,你一不小心就可能听到这样的吆喝:看一看,瞧一瞧,新鲜出炉的水果啊!玉娘牌水果,皇后牌内衣,童叟无欺,包您满意……
与之呼应的是,曾经的战神,现在的万岁,正一步三摇,长袖善舞,轻挑兰花指,捏着鼻子,勒着嗓子,百灵鸟一般地唱着自己原创的辞赋: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薄罗衫子金泥凤,困纤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 小兰丛,亸金翘玉凤。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别说,还真不赖!
于是,一帮伶人连续鼓掌;皇帝好棒哟,皇后好棒哟……
只有远离权力中心尚在蛰伏的李嗣源冷冷地哼了一句:no zuo no die……
钱这个东西,该用的时候就得用。同光四年,连续大旱,当兵的父母和妻儿都难以生存,草根树皮都吃完了,于是纷纷跪请皇帝和娘娘给条活路,李存勖倒是敞亮,没问题。刘玉娘却不干,一转身取了两只银盆,拉着三个儿子,出来哭穷:没了,就剩这么点了……
哪里是什么皇后?这就是在耍赖!
人死了,心也就散了,祸根由此埋下。
接下来的故事就简单许多了。首先是部下造反,李存勖打仗还是不含糊,提刀上马就准备干。可皇帝已不是从前的皇帝,将士也不是从前的将士了。士兵们沿途逃的逃,降的降。李存勖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兄弟们,好好冲,仗打完之后,我的就是你的,从前蜀过来的五十万两金子都归你们。从前的套路全部失灵,士兵们都说,我们他妈亲人都饿死完了,现在要钱有什么用?李存勖终于技穷,毙命于流矢之中。
中箭的当时并没有死,只是重伤,特别想喝水,刘玉娘却送来了飧酪,这叫烟土就烧酒,一命呜呼。
死的时候不过四十二岁。
我在想,他究竟死于什么?皇帝搞点娱乐生活不见得就罪该万死,如果这是一个原因的话,那就是他过于沉迷,度没有把握好。死于作战能力?应该不是的,这哥们能打,也没有因为当了皇帝就怕死,上了战场依然是一条汉子。直接原因应该就是死在刘玉娘手上,死在那个贪财的婆娘身上。当然,这个婆娘能混出头,还是因为他本人的不良嗜好。
所以,刘玉娘的罪责倒是轻一些,因为只要他喜好那一口子,即便没有刘玉娘便会有李玉娘、王玉娘……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买单,能够拯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反之,能够祸害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从无例外。
四
刘玉娘是不是有些变态?
很多高官落马之后都会痛心疾首地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刘玉娘的出身连农民都不如。这会是她如此贪婪的源动力吗?
对于自己的愚蠢和贪婪她是有过忌惮的,因为她每挣一份钱财,都会留一半给寺庙,是在忏悔,还是在赎罪? 她不是一心向佛的。佛教在中国很大程度上都是工具性的,为我所用而已,她不过是指望着那些泥菩萨能保佑她洪福齐天罢了。
老公死过之后,她慌不择路地收拾着金银财宝,迅速地勾搭上了她的小叔子也就是李存勖的弟弟李存渥,准备着长相厮守,来个金钱爱情两不耽误。结果男票让人灭了,她又跑到尼姑庵里,想守着那堆钱财安享晚年。
如果没有那堆钱财,没准还真没人惦记她。但谁叫她有那么多钱呢?
李嗣源找到了她,她的生命戛然而止。
人,不可能把钱财带进坟墓,但是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
李嗣源是既得利益者,又能给假兄弟皇帝报仇,又能拣个皇帝当当。或许是真心,或许是假意,至少在表面上,他依然自认是后唐的传承,他没有改国号,他就是唐明宗。
他也是一个沙陀族人,是李克用的养子,也是战神一枚!武力值甚至超过李存勖。
他亲眼看到庄宗的由盛而衰,会不会汲取点教训?
他还真做了不少好事,可他的能力仅仅在于矫正他所知道的错误。比如李存勖声色犬马不好,他就把年轻的宫女遣散回家,留一些大妈级的人在宫中干活儿——当然,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毕竟他当皇帝已经六十开外了;李存勖唱戏误国,他就把唱戏的全部撵走;而前朝的贪腐他记忆犹新,整治贪腐力度很大,对于老百姓能够轻徭薄赋,对于士兵也能赏罚分明。一个皇帝能做到这样,其实已经相当好了,所以他的评价不低,谥号“明宗”就是对于他的一个认可。
但是,他也又自己的缺点,疑心病太重,错杀大臣,人心离散;对于权力太过贪念,结果父子反目,儿子谋反(可以说是被逼反的,和汉武帝太子刘琚类似)被杀,自己也在惊惧和悲凉中撒手人寰。
越是疑心病重的人,身边可能就藏有城府极深的人。李嗣源还有个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奸恶之徒——他的女婿是石敬瑭,后来取而代之的就是石敬瑭,他建立了一个臭名昭著的王朝——后晋,也是有着说不完故事的一个朝代。
五
后唐时间不长,且是少数民族所建,但的确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相对于前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比如前赵、后赵、前燕、后燕等等,引发了更很多人的关注。
更多的是惋惜。
有些故事和传说都未必真实,比如这三只箭的故事,但是人们愿意这样流传,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对于这几位战神级的人物的同情和向往。
他们有着超强的能力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但是他们又会轻而易举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而这样的故事却总是不厌其烦地上演着,每个人置身局外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深入其中,便再难逃宿命。 一代文宗欧阳修对于后唐的伶官误国是很沉痛的。他在《伶官传序》中写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说的就是李存勖和他的后唐故事。
这段话是常识,但频频失效。
据说人类是曲线发展的,都成了圣人,那就没故事了。有时,是事故成就了故事。
说书人讲过这么个段子:野草闲花满地愁, 龙争虎斗几时休?抬头 吴越楚,再看梁唐晋汉周。
就当故事听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