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艾桃 于 2018-10-20 19:17 编辑
双林寺品东坡茶 义乌除了有小商品城,还有九峰环抱的双林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爱茶的人而言,尤其如此。 小商品可以喝到各种茶,虽然也有窗明几净之乐,难免有些烟火气息。也许很多人喜欢烟火气息,觉得这就是生活味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不就是烟火气吗?似乎也没什么不好。不过这种烟火味要是真的和茶拧在一起,总是显得有些不协调。幸而义乌还有双林寺,是苏东坡当年流连忘返的地方。来这里喝茶,应该算是最宜人的事情了吧。 从西径古道而上,走着千年前哲人们走过的路,山环水绕之后,双林寺也就不远了。这短短一程路,就如同一条文化朝圣之路。在幽静的古寺里,有参禅蒲团。那一块块的青石板,依稀回响着先贤的木屐声。那每一颗花草,仿佛都见证者一段文人风流,也许正是因为这段故事,此处的花草似乎也浸润了文人的风流,显得郁郁葱葱。 寺庙不是很大,但是非常雅致,门外几棵松柏,几丛翠竹,长得郁郁葱葱。门楼不是很高,青砖青瓦,古色古香,正如东坡的为人一般,没有丝丝尘埃,踏过门槛,花草树木,彼此点缀,相映成趣,显得十分幽静。寺庙回廊门扇,一切都是木石材料,颇有古风,进去之后,淡淡的古雅之气,丝丝缕缕,沁人心脾。墙上那一幅幅神像,斑驳庄严。仿佛让人又回到了那个文章锦绣的宋代。这里品茶,让人不觉间心静如水,神交古人。自然是别有一番风味。 当年苏东坡任职杭州的时候,特地来访双林寺,对此处山水流连忘返。东坡一生爱茶,种茶,摘茶,煎茶,无一不精,来到双林寺,自然也使得这里染上茶香。关于他的茶的典故,简直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但是每每来到这里,我还是喜欢喝上一杯义乌绿茶,想想那些生长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农人们趁着春色,在清晨薄雾之中,一片片的采来,可谓是集日月精华,天地灵气,没有一丝尘垢。这样的香茗,或许也只配与山僧老道共饮,要真的是大吃大喝之后,用这个来戒酒去腻,未免太暴殄天物了。难怪栊翠庵里妙玉论茶,曰“一杯为品,二杯解渴,三杯牛饮!”。真正的好茶,往往能一杯通神,味道都在回甘之中。 看着那细密嫩绿的茶芽,在这清澈的泉水中慢慢的舒展身姿,就如同佛家的欲火涅槃,重生之后,那一股淡淡的香味,由远及近,沁人心脾。其实东坡一生何尝不是如同此茶,年轻之时,生于蜀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也是书香门第,颇有声望。日子过得丰富而充实,严父慈母,耳提面命,再加上自己的聪慧机智,学业进步很快。科举之途,颇为顺畅,可谓少年得志。这时的东坡正如那茁壮成长的明前茶一样,让人艳羡。或许正是因为他的颖异,也注定他会早早的被采摘炒晒。当然了,要成为好茶,这些遭遇是必须的,回头看看历史上那些鼎鼎大名的人,大多也都经历过一番浴火重生的经历。几十年的宦海沉浮,打磨了他的心智和学问,但不灭的是信念的精神,正如那干瘪的成茶,虽然不如刚采的新茶鲜美,但是那一股清香,确是历久弥香。 如果说之前的坎坷起伏,只是一个序曲,那么远贬江浙,甚至是岭南。就是那序曲中的高潮,东坡本是为国进忠,却被人别有用心的诬为““凡作文字,讥斥先朝,援古况今,多引衰世之事,以快忿怨之私”。在古人的意识里,离开朝廷无疑是一件郁闷的事情。或许爱茶的东坡也是在茶中有所体悟,所以此时他并没有绝望,他建功杭州、疏浚西湖,周游山水,对这双林寺也是流连忘返。这是何等的境界和胸怀,此番贬谪,也如同一场涅槃重生,让东坡的诗文胸襟,较之以前,别是一番境界。就如同《红楼梦》里茜雪所奉的“枫露茶”,总是要“过水三四道以后,才会真正泡出味来”。此刻的东坡,如同他的诗文一样,“快如并剪,爽如哀梨”。大气中孕育着智慧,险劲之中透出着稳健,激荡之中更有恒久,让人回味无穷。或许这也正是茶的真谛之所在吧,一切美妙,尽在此间。 双林寺里悟茶香,悟到的不仅是世态沉浮,还有那淡然之中的刚烈,无为之中的无不为。正如陆游在《跋东坡帖》中说:“公(东坡)不以一身之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我想能与东坡一起穿透“千载之下”的,除了“生气凛然”,定还有那一缕“茶香淡然”。 古人讲“茶香能将睡魔降”,或许也正是那一缕茶香,才让倍觉精神,任他魑魅魍魉,我自襟怀坦荡。这种精神,不正是义乌人的精神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