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阳光打在我的身上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1:42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10-22 15:25
报告水版,这外孙上一年级了,没想到我也跟着忙碌起来,一天接送好几次,做饭,晚上还得看着写作业给往群 ...

实际上,在辅导孩子学习这件事上,我的建议还是由孩子父母来完成。咱们能做的归于后勤保障,我是这么想的。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1:45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于 2018-10-22 18:27
姐姐的文,含量真大,古今中外,经纬线的编织,环环相扣,流水般绵延而下。
来到评论版,读了几篇文章,佩 ...

才点开妹妹的链接,竟然有孔网书摊儿啦,真是不错。虽然现在嗜书如命,想必有一天却也是要散书的,微信或孔网,再说。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1:46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3 11:20
水版一篇信笔,许我们用一年的时间,也许都真正无法深入,信息量之广博之巨大,实在是我辈的望尘莫及。

重点看看六楼的链接,没记错的话,你好像说过,没有读到《岁月掩埋的俄罗斯》组诗。这是一部分。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1:53 | 只看该作者
梅边 发表于 2018-10-22 19:17
一水老师的文章,不仅体现的是学问,文字中的人文气息很浓郁。如果有相当的知识阅读,是很有味也很有趣的。 ...

还是梅兄弟读书写文见心性,真正能走进读者的心灵。坦白说,读你的诗歌不多,但近期在书话的几篇却见功力,是那种最贴近自然的读写温情,所以我说兄弟的文章一经在书话版出现,则是书话版之灵魂。然后,以兄弟为标杆,我跟大家的帖子就有了导向宣传的空间。我相信书话评论,书人书事,我们每个人有不尽的故事,不为名利,漫漫道来,都是风景。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1:56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8-10-23 07:51
一水的文字行文自如流畅,内涵丰富,显示出深厚的文学素养,且古今融合东西兼济,是书话的佳作。
拜读。

惭愧,何版谬赞。我只是在偶尔凑数,书话评论版还望何版的大作来支撑。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1:58 | 只看该作者
梅边 发表于 2018-10-22 19:21
这篇文章小别于以往的文章,漫谈而更有心灵的脉线。

慢慢取法你们的写作风格,龙门阵、掉书袋都不是啥好现象。当然,纯文学评论则另当别论。
22#
发表于 2018-10-23 12:00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10-23 11:46
重点看看六楼的链接,没记错的话,你好像说过,没有读到《岁月掩埋的俄罗斯》组诗。这是一部分。

真是的,记性这么好。
23#
发表于 2018-10-24 08:43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8-10-23 07:51
一水的文字行文自如流畅,内涵丰富,显示出深厚的文学素养,且古今融合东西兼济,是书话的佳作。
拜读。

期待何版大作。冷水河必须要有河呀不然就河水冷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09:58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3 12:00
真是的,记性这么好。

记忆力在一点点下降。少时的过目十行一去不返了,现在是想记的要刻意记,否则也是流水。
2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0:3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拓展:

艾略特《荒原》片段    查良铮译

一、死者的葬礼  节选

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
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让春雨
挑动着呆钝的根。
冬天保我们温暖,把大地
埋在忘怀的雪里,使干了的
球茎得一点点生命。
夏天来得意外,随着一阵骤雨
到了斯坦伯吉西;我们躲在廊下,
等太阳出来,便到郝夫加登
去喝咖啡,又闲谈了一点钟。
我不是俄国人,原籍立陶宛,是纯德国种。
我们小时侯,在大公家做客,
那是我表兄,他带我出去滑雪撬,
我害怕死了。他说,玛丽,玛丽,
抓紧了呵。于是我们冲下去。
在山中,你会感到舒畅。
我大半夜看书,冬天去到南方。
2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0:49 | 只看该作者
梅边 发表于 2018-10-22 19:12
这样的文章,却多次出现声情并茂的描写,让我读起来反复咂摸。极简的笔,又极细腻美好。

给兄弟分享一篇专栏文,便是文中提到的《清明》,千八百字,旁通一下对“书话随笔”写作的体会,以谢兄弟鼓励之情:

艾略特《荒原》,差不多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虽主旨是将西方社会描写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一句“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庶几成为主宰我的四月的致命诗。人们努力着眼春之景致,为春鼓舞,放飞生机,纵然我们这里没有玉兰,眼前唐六如的桃花也没开放,却总是可以拈一拈白居易“春风吹又生”的小草。

我的四月只有清明。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挂牵牛,数朵青花小——他是樱桃进士,词写得好。现实是,滴滴答答的雨声,就这么把春秋吹老。清明,你听得听不得,雨都落了下来。“素衣莫起叹风尘,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京城跑官打秋风时亦不忘回乡祭祖,那是旧制取仕的一个约束。人事太多的不如意,何乎只是放翁一人的婚姻和仕途?素衣做作,人苟于风尘,说笑打闹,繁花似锦。这时节,我尤是想起故乡老宅前那棵樱桃树,想到我与母亲在这棵树下的合影,那已是远去了的年少时光。今年清明,母亲去世整整五年。

夏多布里昂《墓畔回忆录》、梅•萨藤《过去的痛》、罗兰•巴特《哀痛日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支撑我记下一篇篇生活随笔,虽时有写作彷徨,且得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的注解安慰:“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致,随记记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遂暗忖,只耽一事写不出好随笔,非要触类旁通多元的语言风格,还要虔诚一种从容忐忑的着笔情怀。德波顿说:“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他将随笔概括得既生活又实用,这种朴素的鼓舞,能在主题的延伸下与每个人都发生关系,诸如恋爱旅行、艺术审美、身份焦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

专栏随笔的特色在于抖落机锋,间或掉点书袋,在篇幅不长的千八百字内说明一二,而非意兴阑珊之长篇裹脚。知堂老的随笔小品可堪典范,其弟子废名就小说体裁甚至给出随笔式的拥戴:“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诸君明白,绝句若莫二十字,若莫二十八字,这是不可更改的格律。这种对言辞的节省,在日本倘以境界论,则是俳句的力量。川端康成说:“十七音的俳句比耗费千言万语的风景描写更生动。”这是川端对歌枕的解释,所谓歌枕,一种意思是指日本古代和歌中常用的名胜古迹。

生活随笔要在字里行间带出许多的闲,要写得留白并在纹路里点睛,且不膨胀内容,而太圆却有水清无鱼的乏味,于是它也成了难写的体裁。废名的小说姑且已然,所以他在《墓》前想到王维:“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加缪《局外人》开头一句:“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对文学的贡献;而一直与母亲相伴的罗兰•巴特在《哀痛日记》里的终极体验是:我不停地想念妈妈,不停地忍受着她的去世。
2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1:01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3 12:00
真是的,记性这么好。

我其实很愿望书话评论版的兼容并蓄。既可读到短小精悍含金量高的书话,亦可读到纯文学理论的支撑和严肃书评的著述。这个方向的操控,不惟几位版主的单方面努力,还要版面书写大家的亲历支持,慢慢来。至于三变的拳拳之心,确要有了却浮躁耐得寂寞的意志。相信以柳为愿景,即可达柳暗花明之境。这是我一己的愿望,也是对版面的设想。
2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1:03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8-10-24 08:43
期待何版大作。冷水河必须要有河呀不然就河水冷了

阳光打在我的身上——这题目虽是借文璘诗的意境,但也是我深思熟虑的。隐喻的力量,兄弟,无处不在。
2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1:15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0-23 12:00
真是的,记性这么好。

还有,所连接的诗歌都是媒体发表过、网络上公开的。不然,不好随便连接。
30#
发表于 2018-10-24 11:30 | 只看该作者
一水 发表于 2018-10-24 10:49
给兄弟分享一篇专栏文,便是文中提到的《清明》,千八百字,旁通一下对“书话随笔”写作的体会,以谢兄弟 ...

只耽一事写不出好随笔,非要触类旁通多元的语言风格,还要虔诚一种从容忐忑的着笔情怀。

生活随笔要在字里行间带出许多的闲,要写得留白并在纹路里点睛,且不膨胀内容,而太圆却有水清无鱼的乏味,于是它也成了难写的体裁。

德波顿说:“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他将随笔概括得既生活又实用,这种朴素的鼓舞,能在主题的延伸下与每个人都发生关系,诸如恋爱旅行、艺术审美、身份焦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01:59 , Processed in 0.10008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