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4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遇见小说】“遇见”一篇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14 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是1987年春日里的某一天,我正站在印染车间平漂机台中车岗位上,瞅着那白色的布匹哗哗地流水一样,在导布辊、轧筒之间上下起伏着,一路走向车尾,脑海里忽然涌现出一幅场景:
  
  一个蓬头垢面的男人,高大的身材,瘦削的脸庞上,胡子拉碴的,头发就像是一个乱草窝……他就那样怔怔的站在那里,瞪着眼睛看着我。我被这个情景吓了一大跳,以至于布槽里那些累积起来的布摇摇欲坠,眼看要倒了,我都没及时看到。亏得挡车工远远地喊了一声,我才赶紧拿那根长长的木棍左捅右捅,把那些不老实的布收拾利索。
  
  这个蓬头垢面的男人,是我十一二岁跟着姥姥住在村子里时,成天在巷子里遇到的。他整天在街上东游西逛,用大洋钉子在人家街门砖墙上刻规规整整的繁体字。看见小孩子就凶声恶煞似的样子,把孩子们吓得落荒而逃。可是孩子们还是不甘心,老要凑近去看他。越是怕,越想看。我经常跟着伙伴们一起看他,他一行动,再一起跑得远远的。他究竟给包括我在内的小孩子们带来了多少好奇?多少恐惧?以及莫名的趣味?在我生命中,他跟我的相遇,究竟有着怎样的意味?……这些,当年的我年纪小,没多想,时隔十几年,我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工站在机台边回想起来,却貌似有某种别样的感觉。就是这点感觉,促使我冒出一个念头,写下来,把这个人写下来,写成一篇小说。这个冲动是如此充足,旺盛,它搞得我昏头脑胀,血脉贲张,一些细节不断地从记忆深处冒出来。利用班中吃饭时间,我在纸片上记下了一些片段。正是这些片段,成为我完成《六六》这篇小说最关键的基础。比如小说中这一段:
  
  六六满头的长发像个乱草窝,上面覆着厚厚的尘土,柴禾叶子、乱草根子、纸片片儿,成日价跟他做伴。他穿一件说灰不灰、说黑不黑的烂夹袄,一条发皱发亮的旧军裤,蹬一双前后露肉的大片头鞋。最要命的是他那方脸上阴森森的两只大眼睛,直盯盯地看人,像要吃了你。小孩子们没有敢单打对面看他的。
  
  这些就源自我的两个片段。我在写的时候做了一定的整合加工。从这样的叙述里,我意识到了某种小说的特别味道。我觉得语感挺顺,跟之前我所练习写的那些小说的语感完全不同。这个属于纯粹小说味道的语感。某些神秘的记忆被激活了,复苏了。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世上好多事都这样,包括小说的苗头也一样。某个地点,某个时间,可能有什么忽然冒头;换一个地点,换一个时间,就可能踪影全无。你根本不可能等到你想要的时间里或者说想在的地方去做这件事情,它不会乖乖地听命于你。小说苗头这个任性的家伙,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拿它一点办法也没有。我如果没有抓住当时那个一闪即逝的念头,或许这篇小说也就归于无形了。
  
  我是在某天下班回村后,爬在炕沿边一口气写完《六六》这篇小说的。总共三千字,但这是我第一次用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方言土语写的小说,说起来也是第一篇变成铅字的小说,就显得不一样了,所以记忆深刻。这篇小说当年在县文联的文学杂志上发表,还配发了评论文章。不久收到读者的来信,肯定了小说的特色,也指出了小说的不足。县文联在稍后组织的作品讨论会上,专门针对这篇小说的得与失,进行了探讨。我受益匪浅,同时,这也是对我这个小说爱好者最大的鼓励和鞭策。
  
  这就是我“遇见”《六六》这篇小说的来龙去脉。虽然三十年过去了,然而想起来,当年那些点滴忽然冒头的一幕幕,仍历历在目。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14 11:00 | 只看该作者
坐上沙发学习就是舒服。《六六》是夏版的处女作?有原作吗?
3#
发表于 2018-11-14 11:12 | 只看该作者
小说这东西就这么神奇,在某个环境下灵光一现,抓住了就是你的。
4#
发表于 2018-11-14 11:39 | 只看该作者
理解。摸到了夏版思维活动的边界,有过相似但没有这么深入的感觉。所以,我没有小说。一个人物的出笼,写得鲜活而生动,这个能做到。通过一万小时的基功训练,把文字捋顺喽。经验会告诉,什么该详略,什么要取舍;情节细节铺排等等技术日益精臻而形成套路。问题难在创作这个人物的味道,咂巴这个人物能让受众体悟到不是一个人的味道,而是一类人的属性,正是这一属性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从而作出你的褒贬,被社会所认可的判断。写出如此这般小说是要有思想天分的,没有这个天分便渐渐懒惰下去,因为花十万小时也是白搭。哦,懒人说说懒话。
5#
发表于 2018-11-14 12:35 |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夏冰老师说的,当你感觉一个人物或者故事到了非写不行的地步,写小说就不是什么难事。

点评

赞同,支持  发表于 2018-11-15 09:09
6#
发表于 2018-11-15 09:1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夏老师佳作,学习了!
7#
发表于 2018-11-15 09:1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夏冰老师。小说的构思也许就是那么一刹那,千回百转找不到,蓦然回首,小说素材其实就在身边。用心的作者永远不乏素材。
8#
发表于 2018-11-15 11:12 | 只看该作者
遇见小说,夏版遇见的是灵感,也是一次现实和思想的碰撞,只有有心和用心的人才能把他们很好的拿捏好,攒成一个。遇见了,在打动或者触动的瞬间,就有写作的冲动,实际也并非这么简单,这样之前的很多沉淀,包括阅读和感念。
学习拜读,加分支持!
9#
发表于 2018-11-15 11:29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学习老朋友大作!
10#
发表于 2018-11-15 12:17 | 只看该作者
遇见,其实在夏版的文章里,可以理解为“灵感”,写小说需要灵感,而灵感是电光石闪的一瞬间的事情,稍纵即逝,抓住了,那种感觉真的很快意。关乎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这也是很多写作者非常渴望的一瞬间。问候夏版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2:20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18-11-14 11:00
坐上沙发学习就是舒服。《六六》是夏版的处女作?有原作吗?

谢谢老兄支持。原作附于下面吧,方便大家指正。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8-11-15 12:30 编辑


  六六

  
  一
  
  “六六又刻字啦!”
  
  “娃娃快回来!”
  
  不管我怎样执着地回头要瞧,姥姥硬是把我从大门口扯回屋里头。
  
  “看他那么凶,你不怕?再见了他躲开些!”姥姥不住气地叮嘱着。这些话重复了一万遍了,她说起来还是不厌其烦,认认真真,一脸的郑重神情。
  
  我点点头,却由不得往大门口再瞅上一眼。
  
  打我记事,就知道世上有个六六了。六六有名有姓,叫李德才。他排行老六,人们叫他六六。听大人们讲,他是大学生哩,早年间在县上做事,后来犯了啥问题,回村就疯了。
  
  六六满头的长发像个乱草窝,上面覆着厚厚的尘土,柴禾叶子、乱草根子、纸片片儿,成日价跟他做伴。他穿一件说灰不灰、说黑不黑的烂夹袄,一条发皱发亮的旧军裤,蹬一双前后露肉的大片头鞋。最要命的是他那方脸上阴森森的两只大眼睛,直盯盯地看人,像要吃了你。小孩子们没有敢单打对面看他的。
  
  有一次,我逞能和小伙伴们说,要迎面跟六六对着眼睛看,他们不信,我就说:“瞧我的!”
  
  恰巧六六过来了。我壮着胆子,大摇大摆朝他走去。他两臂交叉抱在胸前,“踏儿啦”“踏儿啦”地甩着两片大鞋,歪着脖子不知瞅天上的什么。到了我跟前,他突然停住,直勾勾地朝着我看。“妈呀!”我立刻吓破了胆,掉头就逃。小伙伴们在后头拍着手跳呀、笑呀、叫呀,我只顾跑回家去了。往炕上一倒,一躺就是半个月。打那起,我经常做梦,梦见那双叫人魂飞魄散的眼睛。我的小命呀,几乎玩掉了!尽管这样,我还是不甘心。不能看他的眼睛,就看他的背影。他前头一走,我和几个小伙伴就悄悄跟在后面,像电影里的侦察兵似的,顺墙根拐弯抹角,蹑手蹑脚。他会慢悠悠地掉后头来,乜斜着眼,半天说句:“老子当过侦察班长!龟儿子们!”
  
  咳!只有六六说这句话时,他那双眼才不那么怕人些。

  
  二
  
  家家户户垒起了新砖街门,可是没有不被六六糟蹋了的。
  
  你看,姥姥家那大大样样的街门两旁的砖墙上,大大样样地陈列着一片片方块汉字。那字横三竖四,有大有小,可是一个个方方正正,挺好看哩!像“中国”、“前进”、“解放军”、“群众”、“帝国主义”(均为繁体),见棱见角,刚劲有力,我们大部分不认得,看着却怪有趣。
  
  这天,姥姥在大门洞下拣黄豆。她一边拨拉着簸箕里的黄豆,把混杂着的小石块、土坷垃、小棍儿什么的捏出来,一边给跑前跑后瞎忙乎的我哼那老也哼不完的故事:“羊角湾,枣儿山,两口儿吃饭把门关……”我一扭头,发现微开的大门缝里有一张脸。“六六!”我脱口而出。
  
  姥姥起身走到大门外,我拽着她后襟紧跟着。六六半蹲半坐,用一根大号铁钉子,在砖墙上使劲划着。半晌,他站起来,郁郁地看我们一眼,鼻孔里喷着粗气,仰头走了。
  
  “你看,”姥姥拉着我的手说,“他把咱们故事里的话刻到上头了。”
  
  真的,“羊角湾,枣儿山……”几个字自上而下,醒目清晰地呈现在灰蓝的砖墙上。
  
  “唉,造孽呀!”姥姥直叹息。
  
  “怎么啦?”我摇着她的手问。
  
  “好端端的个人家来,那媳妇实在能干!唉,说甚你也不懂!”
  
  哼,我怎么不懂!早在邻居家玩时听说,六六有个又贤惠又漂亮的媳妇来。他一疯,她打点起包袱就回娘家去了,一去不回头。

  
  三
  
  屋里炕头上,我正闹着要姥姥讲故事,她看着窗外,说:“六六来了。”
  
  我一瞧,正是六六。
  
  他还是那个一摇三晃的步数,径直走到院当心,捏起晒在条盘里的一大块咸菜,嚼在嘴里。
  
  “姥姥,你看他——”
  
  “娃,随他吧,怪可怜的!”
  
  真稀罕!连根柴也要拾回家的姥姥,倒这么大方。
  
  姥姥不住嘴地叨叨:“吃百家饭,饥一顿饱一顿的,难为他了……”
  
  六六一股脑儿揽进怀里一堆咸菜,晃出去。

  
  四
  
  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我已是十来岁的学生娃娃了。
  
  六六一切如旧,整天走东串西,这儿那儿绕世界地刻他的字,坏人家的街门砖。
  
  我们学生有多少担惊受怕的事啊:平时挨老师的骂,考试吃鸡蛋遭大人打。有了六六,又特别地使我们害怕了。
  
  七月十五吃“面羊”。我们把面羊烤得红通通、脆生生的,掰碎,装在书包里,上学去。
  
  六六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大石头上坐着了。
  
  我们不惜绕一大圈,甚至跳又矮又坡的土墙头,才能顺利进了校门。
  
  可也有倒霉的呢!那不,一个小孩子从校门正对着的田野里横穿了过来,准备飞跑进校门去,冷不防,绊了一下,跌倒了。
  
  六六离开大石头,“踏儿啦”,“踏儿啦”,一直朝那小孩子走过去。左左右右,远远近近,孩子们都惊呆了。
  
  那小孩子愣是爬不起来,也不知是跌重了,还是吓坏了,直仰着脸瞧着渐渐走近的六六。
  
  六六俯身去捡丢在小孩跟前的小书包。小孩子下死命把书包搂在怀里,眼泪汪汪地盯着六六。
  
  六六抽搐着脸,一把拉住孩子的一只胳臂,把他拉起来,定定地看那孩子一会儿,转身,走了。走不多远,忽然“呜呜”哭起来,继而又是一阵仰头大笑:“哈哈哈哈……”
  
  这是六六第一次在我们跟前大疯,我们怕极了,一窝蜂拥进学校去。

  
  五
  
  上初中后,我离开了姥姥。终于逃脱六六那阴森森的眼睛了。我经常心有余悸地回想起有六六活动的姥姥那个小村庄。甚至常常在睡梦里惊醒。于是,有意识地不再去看望姥姥,便有好几年不见六六,自然也不多听说有六六的什么特别消息。
  
  直到我高中毕业那一年,才曲里拐弯听人说,六六上省城去了。住进了什么疗养院。
  
  又过些许年,省城熟人回来闲话,说起六六,眉飞色舞道:“人家洋气了!当了什么长,住洋楼、坐卧车,还有专门的服务员伺候。”
  
  “他那疯——”一旁有人说。
  
  “疯?早好了!那就不算病!风头一对,不治自愈!”
  
  “该人家享福!打下江山,吃了苦头——老天有眼哪!”
  
  “人家原当初就不疯。你看他合村刻下的那字,没有一句反动的!”
  
  “对,灵醒着哪!”
  
  “鬼机灵!在那年头,不疯,越是要整治得他厉害咧哇!”
  
  “还是知书识字,闯南走北的人有脑筋!”
  
  ……
  
  我听着,心里头沉沉的。我知道,我们当年大概是被骗了。大人还不能避免,何况我们小孩?这些年,世事颠倒了许多事情。国家主席一夜之间被打倒;时隔几年后突然又平反。我真有些晕头转向了。我们习惯坚持的东西,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我们所陌生的东西,却一天天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最正常不过的行为准则。六六是幸运的。我们的心却被掏空了……
  
  人们还在论长论短,数说着各自的感受,我却说不上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六六当年疯?不疯?都已不很重要。我只是想:假如问起六六原先那些事,他记得不记得呢?他要是记得,就说明他应该知道,他曾经以一个非人的生活状态,裂变了许多小孩子的生活……
  
  总算,对于六六来说,太平了。
  
  (1987.3.)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2:21 | 只看该作者
照无眠 发表于 2018-11-14 11:12
小说这东西就这么神奇,在某个环境下灵光一现,抓住了就是你的。

嗯,说起来也是蛮有意思的。问候照无眠老师。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2:22 | 只看该作者
鴳雀 发表于 2018-11-14 11:39
理解。摸到了夏版思维活动的边界,有过相似但没有这么深入的感觉。所以,我没有小说。一个人物的出笼,写得 ...

你这个说道挖掘出了小说的深层意味,也是很多小说作者所需要注重的。谢谢!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2:22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18-11-14 12:35
我同意夏冰老师说的,当你感觉一个人物或者故事到了非写不行的地步,写小说就不是什么难事。

嗯,顺其自然比较省事。对于写小说的人来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08:56 , Processed in 0.08708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