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地点:汴梁城内街景
人物:苏轼
苏辙
琦相门下三人,路遇
苏辙:“久闻汴梁城的繁华,今日一见,果然不同于眉山风光,不仅有朔风之威仪,更有异族之风貌。”赞叹之情不住地环顾四周。
苏轼惘闻,驻足聆听。
辙异之:“白日神游?还没有进殿试,就已经神思昏沉了?”
轼低语道:“果然是京城中人,见识不俗,闲谈竟有外国使臣单要求见琦相,并不已他人为意。”
辙曰:“你是又着了家中小妹的魔障。不知讲谈些什么,一个闺阁女子,尽大谈当朝宰辅,还要纵横之策,那是小妹,不是皇上!再加父亲不劝阻,反而称赞不已。真是苏门一大景,倒比这京中盛景还要热闹几分。”
轼扯其衣袖,鬼祟尾随,一路跟进酒家茶肆。
乱哄哄的人,怕听的不真切,挨着人家桌子坐下,只求长了顺风耳,字字不落听的明白。
只听其中一人道:“韩相见其人,或不见其人,所授其意,不多一分,也不减一分。”
那人便接:“使臣到访,必是要见人才好,只在我们这些门下客中周旋,总是不得其志,差事办的不爽利。”
另一个人接话:“不可周旋过多,倒觉得我们是贪些酒食,图了银钱。” 一人道:“听说来人是一大商贾,见识不凡。”
一个人酒已吃了几盅,不免话题扯开来,溯古论今起来。 “当年元昊介契丹为援,强行要索无厌,宰相晏殊厌兵,欲将一切从之。韩相陈其情,不便,遂所宜先行者七事。一曰清政本,二曰念边计,三曰擢贤材,四曰备河北,五曰固河东,六曰收民心,七曰营洛邑。后又陈救弊之策,帝均纳其意。” 又道:“韩相喜形不露与色,于危机有立山之稳便,使臣不过是揣其意,恐不能遂愿也。” 辙听到此处:“回去告诉小妹,韩相之文思,揣摩不出在左,亦或在其右。” 轼对曰:“你我既为立学为本,存其抱负于心,终要于权柄之上,方可救时弊,悯众生,一纸风月,还是不能济天下苍生。” 又道:“学问要有先知,仕途也要有立德为表之人,此也是人心追随,志存高远之意。听其言,当朝之中,人才济济,倒不是些口舌轻浮之辈。” 辙曰:“前日父亲还说,对策试之时,万不可情志荡漾,上下摇曳,此为年轻人行事一大忌,听得些什么黑白不明之事,便觉得世道无望,免不了笔下混沌,失了平日里考量。父让我一再嘱咐你。” 轼曰:“那若是听了些世道激愤之意,岂不是一展奇才,倒觉得比平日做文章还要好些。” 那三人还在讲谈些旧事琐事,在其门下有些什么危难之功,听来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