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青山不老松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记事抒怀词,创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前有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经过一家人全力艰苦经营,东坡已经初具规模,楼台亭阁,绿树田园,也算是一个安适的家了。但是,因为是当任太守借给山地经营而成,却无产权。如果换了黄州太守,完全可以依法收回。苏东坡想;黄州团练副使已经做了三年,朝廷毫无调任他的动静,恐怕一副朽骨要长眠于此地了;因此,宜做长期打算,决定另外买处田产。打听到三十里外的沙湖,何家有田产出卖,便约了一帮朋友去看。田产要卖4000文,东坡买不起。一帮人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归途遇雨,一帮人淋成了落汤鸡,狼狈而逃;唯独苏轼,索性脱了蓑衣,从容潇洒前行,回去写下这首词。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面对冤狱被贬的不幸,身遭卒不及防的大雨袭击,苏轼由蔑视与对抗到坦然与乐观,最后通达与彻悟,从而完成精神涅槃的三重境界,展示了儒释道三种思想在词人心中纠结冲突,最终完美融合的过程。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定风波》展现了苏轼的人生三重境界;
一重境界;直面现实,不怕险阻,蔑视困难,敢于抗争。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穿’、‘打’二字,颇具力度,渲染出雨骤风狂。然而,‘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尽管雨骤风狂,又何必在意?!面对自然界和人生的风风雨雨,一不怕,二蔑视,三抗争。
二重境界;心地坦然,仪态从容,困难将去,光明在前。
‘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写得多么潇洒!我选择的路我仍然要走下去,而且我过去怎么走现在还怎么走;目标一定要达到,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徐缓自如些。‘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拄着手杖,脚蹬草鞋,步履轻捷,胜过骑马。怕什么?就这样,披个蓑衣,冒着烟雨,顺其自然地度过余生吧。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早春的冷风,吹醒了酒意;雨过天晴,夕阳晚照,迎接着晚归的人们。---困难必将过去,光明必在前头。
三重境界:无喜无悲,胜败不计,物我两忘,大彻大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来处,秋风萧瑟,回归田园吧,本来就是无雨无晴的。呈现了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不计,物我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 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是历经风雨之后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是苏轼所追求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
|